馬屁精,滾開抗疫詩歌主戰場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詩歌就是要真實地反映社會現實,反映生活在這個時代大數人的生存狀況,關注那些遠離底層大眾生活,一味讚美和稱頌帝王貴族的頌歌,註定走不遠,而那些貼近底層人民、批判社會現實、關注困難百姓生存的詩人和詩歌,註定要流傳萬代。

馬屁精,滾開抗疫詩歌主戰場

早上,剛剛看了幾首來自武漢抗疫前線的詩歌,樸實的語言,泣訴著抗疫的艱難,詩中流露著作者對離去人們的痛苦,詩中有大愛,歌裡現溫情。相比前段"感謝冠狀君"之類的奇葩歪詩,還有一些看似滿滿正能量其實全是高大上的讚美詩,我相信社會更喜歡這位一線護士的泣血之作。

杜少陵之所以為詩聖,他的作品被歷代譽為"詩史",不是因為他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因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因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因為《三吏》《三別》。白樂天是因為他的《賣炭翁》《瑟琶行》《長恨歌》等等批判主義作品而被後人銘記和傳頌。

馬屁精,滾開抗疫詩歌主戰場

所以,抗疫詩歌主戰場不歡迎馬屁精之流的歪詩、奇葩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