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國的隋朝,為何三八年就亡國了?

引言:

隋朝(581——619)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覆亡。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城(今西安)。隋文帝於公元589年南下滅陳朝,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並勵精圖治,開創了開皇之治繁榮局面。619年王世充擁立的皇泰主楊侗也被廢,隋朝徹底滅亡,享國38年。

泱泱大國的隋朝,為何三八年就亡國了?

(隋朝疆域示意圖)

建國初期的開皇之治把隋朝帶入了富足強盛的新時代

開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礎上(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久等人的考證,北周留給隋朝690萬戶以及大量隱瞞的人口戶口,隋朝通過接手北周、陳的大量人口以及清查他們留下的隱瞞戶口,在開皇年間就達到了860萬戶 ,而隋朝後期大亂,“留給”唐朝200餘萬戶(按《通典》記載杜正倫奏) 。

自開皇九年,楊堅統一天下後,即以富國為首要目標,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之同時,穩定民生。由於南北朝以來,戶籍不清,稅收不穩,於是楊堅開皇五年,即大索貌閱,並接納尚書左僕射高熲之建議,推行輸籍法,作全國性戶口調查,增加國家稅收,改善經濟,盡掃魏晉南北朝以來隱瞞戶籍之積弊,促成開皇之盛世。

泱泱大國的隋朝,為何三八年就亡國了?

(隋文帝楊堅示意圖)

在位二十多年時開創,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隋文帝楊堅倡導節儉,節省政府內不少開支、廢除了不必要的雜稅並設置穀倉儲存食糧。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分裂的中國。

作為一個疆域遼闊經濟繁榮的大王朝,怎麼和秦朝一樣短命呢?在隋文帝時期多有建樹,可是到了隋煬帝時期開始走向了衰亡之路。有哪些國策和決定導致的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隋煬帝楊廣殺父奪位開始走向衰弱

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立長子楊勇為太子,次子楊廣為晉王。楊廣少時聰慧過人,甚得父母歡心,他對楊勇心懷妒恨,於是便與楊素等勾結欲奪太子位。楊廣知道獨孤皇后對楊勇尚奢華好女色不悅,於是便矯飾言行,崇尚儉素,不近女色,以博取父母好感,他又極力巴結朝中大臣,以圖樹立黨羽勢力。後來楊廣更在皇后面前譖言楊勇要加害於己,文帝終於在開皇三十年(600年),下詔廢太子楊勇為庶人,改立楊廣為太子。及後文帝病,楊素把持朝政,楊廣更急欲登基。仁壽四年(604年),文帝突然死去,於是楊廣即位,是為煬帝。文帝之死相傳是楊廣與楊素合謀暗害的。

泱泱大國的隋朝,為何三八年就亡國了?

(隋煬帝楊廣示意圖)

隋煬帝楊廣急促興建大運河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起餘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隋朝開鑿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東南沿海和華北大平原上,經過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天津、北京八個省市,通達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泱泱大國的隋朝,為何三八年就亡國了?

(隋朝大運河示意圖)

隋煬帝楊廣即位,為鞏固國家統一,更好的控制江南地區,使長江三角洲地區豐富的物資為中央政府掌握,更由於隋中央政府對江淮經濟的依賴,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

隋煬帝修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條: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運河。通濟渠是從板渚引黃河水,注入淮水。

大業元年(605年)三月,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濟渠分為三段:西段自東都洛陽西苑,引谷水、洛水,東循陽渠故道由洛水注入黃河;中段自洛口到板渚,是利用黃河的自然河流;東段起自板渚,引黃河水走汴渠故道,注入淮水。 通濟渠東段所經過的路線是引黃河水循汴水故道,入於泗水,注入淮河。

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永濟渠也是利用之前王朝開鑿留下的運河河道與自然水道疏浚而成的。自今河南武涉至汲縣一段,用沁水、清水(即衛河)疏浚而成;自汲縣至館陶一段,基本上是利用曹操遏淇水入黃河古道白溝而成;在館陶與滄州一段,是部分地利用了漢代屯氏河和西漢大河故瀆而成;滄州至涿郡,又部分地利用漳水,至獨流口則與漳水別而另闢新道,與漯水相接,經漯水到達涿郡。

泱泱大國的隋朝,為何三八年就亡國了?

(隋朝大運河示意圖)

大業六年(610年)隋煬帝下令開開江南運河。但江南運河的開鑿也不是始於隋朝的。江南的運河的開鑿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吳國開通了從今江蘇到長江的運河,從蘇州的北門起,向西北穿過漕湖,經太伯瀆與江南運河而上,再經陽湖北行,入古芙蓉湖,然後由利港入於長江,以達於揚州;秦朝開鑿丹徒曲阿,開鑿了從今鎮江至丹陽的運河。

當時修大運河時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錢財,導致了朝庭國庫空虛,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影響。

好的一方面是隋煬帝大運河迎來了唐代的開元之治和宋代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礎。隋朝雖短,可是換來了唐朝的長治久安。

楊廣的四處征戰消耗掉了巨大的人力,錢財

  • 攻滅土谷渾

吐谷渾汗國是在青海、河西一帶的強國。始祖是遼西鮮卑慕容涉歸的庶長子慕容吐谷渾,吐谷渾與慕容廆不和,率眾西遷,最後在青海一帶定居。吐谷渾於329年建汗國,典章制度類同晉制,風俗與柔然、突厥相似。

大業四年(608年)隋臣裴矩指使高車襲擊吐谷渾,吐谷渾向隋朝清求援軍。楊廣乘機出兵,於隔年滅吐谷渾,步薩缽可汗逃亡。此戰開拓疆域數千裡,範圍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崑崙山脈,隋廷設置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但是,同一年,楊廣派伏順去管理,卻不能到達而返回。

隨後,吐谷渾返回故地,並進攻隋朝河右,隋朝無力防禦。隨著這次征伐,隋朝長安諸縣及西北諸郡,都要轉輸塞外,每歲鉅億萬計;經途險遠並且遭遇寇盜抄掠,凡是人畜死亡沒有到達的人,郡縣都會徵破其家。因此百姓失業,隋朝西半部先窮困了。

  • 征討琉求

楊廣於大業三年(607年)和大業四年(608年)兩度派朱寬前往流求(疑為今日琉球或臺灣),務求“慰撫”該國,但流求不從。大業六年(610年)又派陳稜、張鎮州率兵萬人前往攻打流求,擊殺其主歡斯渴刺兜,俘男女數千人而去。在隋軍征戰期間,流求人曾到隋軍當中,進行貿易活動。

總之,楊廣除向西北開拓疆土外,隋朝大軍還向東南進行了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這些戰爭的勝利使大隋王朝東南的領土疆域擴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佔婆(今越南地區)、及臺灣等地。在海南島上分置儋耳、珠崖、臨振三郡。北邊有五原郡(內蒙後套一帶)。

  • 三徵高句麗

高句麗地跨鴨綠江兩岸,位於今中國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和朝鮮北部。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古稱遼東,很早即入中國版圖,後被高句麗佔據。開皇十八年(598年),高句麗又攻隋的遼西。楊堅派大軍三十萬攻高句麗,後因士卒多病,高句麗亦遣使謝罪,遂罷兵。

楊廣即位後,又三次大舉進攻高句麗。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第一次進攻高句麗。徵調士卒一百一十三萬餘,陸軍集中於涿郡(今北京),水軍集中於東萊(今山東萊州)。另調民夫二百萬,以運送衣甲、糧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皮膚潰爛,腰以下生蛆,死者甚眾。

高句麗堅守各座城池,隋軍無法攻下,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江、淮水軍,戰艦綿延數百里,走海路進攻。來護兒選拔精甲四萬,到達平壤城外,中埋伏而慘敗,士卒逃回的不過數千人。開戰前,楊廣下令隋將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關作戰決定,必須先向他報告後再聽從命令。這使得隋軍在戰場上很被動。

隋將在做每個決定的時候都要先派人馳報遠在後方的隋煬帝,這就延誤了軍情。高句麗的軍隊也因此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重整和反擊。就這樣5個月過去了,楊廣沒拿下遼東城。三十萬五千隋朝陸軍渡遼攻高句麗,也遭到慘敗,逃回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鉅萬計,也丟失殆盡。

隋軍雖曾攻至平壤附近,最後卻大敗而還。大業九年(613年),第二次進攻高句麗。正當雙方相持不下時,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叛隋,隋煬帝倉皇撤軍。大業十年(614年),第三次進攻高句麗。隋煬帝因國內農民起義已成燎原之勢而不敢久戰,高句麗也疲於戰爭而遣使請降,楊廣就此撤軍。

戰爭影響:進攻高句麗的戰爭,先後動用人力數百萬,徵調財物無數,大量士兵、民夫死於戰場和勞役,由於農村中極度缺乏勞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蕪,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活下去,引發了大規模隋末農民起義。

大肆修築宮殿

  • 建造顯仁宮

隋煬帝命令宇文愷和內史舍人封德彝等人建造顯仁宮,顯仁宮南邊連接阜澗,北邊跨越洛水,徵調大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輸送到洛陽;又尋海內的嘉木異草,珍禽奇獸,以充實皇家國林。

泱泱大國的隋朝,為何三八年就亡國了?

(隋煬帝楊廣示意圖)

辛亥(二十ー日),命令尚書右丞皇甫議徵調河南、淮北各郡的百姓共計一百餘萬人,開始闢通濟渠。從西荒引谷水、洛水到黃河,又從板渚引黃河水經過滎澤注入汴水,從大梁以東引汴水進入泗水到淮河。又徵調淮南的百姓十餘萬人開雷邗溝從山陽到楊子進入長江。通濟渠寬四十步,渠兩旁都築有御道,栽種柳樹。從長安到江都建造離宮四十餘所。

  • 營建西苑

營建西苑,方圓二百里,苑內有海,周長十餘里。海內建造方丈、蓬萊、瀛洲諸座神山,山高出水面一百多尺,臺觀殿閣,星羅棋佈地分佈在山上,無論從那方面看都如若仙境。

苑北面有龍鱗渠,曲折蜿蜒地流入海內。順著龍鱗渠建造十六院,院門臨渠,每院以一名四品夫人主持,院內的堂殿樓觀,極其華麗。宮內樹木秋冬季枝葉調落後,就剪綵綢為花和葉在枝條上,顏色舊了就換上新的,使景色常如陽春。

池內也把綵綢剪做成荷、芰、菱、芡。隋煬帝來遊既,就去掉池冰佈置上彩綢做成陽春美景。十六院竟相用珍饈百殽精美食品一比高低,以求得到隋煬帝的恩寵。隋煬帝喜歡在月夜帶幾千名宮女騎馬在西苑遊玩,他作《清夜遊曲》,在馬上演奏。

本來修造大運河用的錢財已經夠多了,但是大運河對經濟有好的作用啊,修造許多的宮殿跟本沒有必要,還花費不少的錢財。

隋煬帝遊玩江都又是一筆大開銷

大業元年八月,壬寅(十五日),煬帝去江都遊玩。他從顯仁宮出發,王弘派龍舟來迎接。乙巳(十八日),煬帝乘坐小朱航,從漕渠出洛口,乘坐龍舟。龍舟上有四層建築,高四十五尺,長二百尺。

龍舟最上層是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有一百二十個房間,都用金玉裝飾;下層是宮內待臣住的地方。皇后蕭氏乘坐的翔螭舟規格比煬帝乘坐的龍舟要小一些,但裝飾沒什麼不同。另有浮景船九艘,船上建築有三層,都是水上宮殿。還有漾彩、朱鳥、蒼螭、白虎、玄武、飛羽、青鳧、陵波、五樓、道場、玄壇、黃篾等幾千艘船,供後宮、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外賓乘坐,並裝有朝庭內外機構部門進獻的物品。

這些船共用挽船的民夫八萬餘人,其中挽漾彩級以上的有九千多人,稱為殿腳,都身穿錦彩製作的袍服。又有平乘、青龍、艨艟、八棹、艇舸等幾千艘船供十二衛士兵乘坐,並裝著兵器帳幕,由士兵自挽,不給民夫。舟船首尾接二百多里,燈火光耀江河陸地,騎兵在兩岸護衛行進,旌旗蔽野。隊伍所經州縣,五百里內都勤命令進獻食物。多的一州要獻食百車,極盡水陸珍奇;後宮吃膩了,在將要出發時,就把食物扔掉埋起來。

隋煬帝在江都遊玩時,修造了許多的大船,徵用了幾萬民夫,使用了許多士兵保衛。這些都是在消耗國庫,是不正當的行為。

隋煬帝所幹的壞事引起了大家百姓的不滿,開始走向了滅亡逼的全國農民起義


泱泱大國的隋朝,為何三八年就亡國了?


  • 長白山起義

大業七年(611年),煬帝下令出兵高句麗,並徵調大批兵士、糧 餉和建造大量的軍船,河北、山東是出征軍隊集結地。當時的山東災荒嚴重,百姓無家可歸,因此紛紛起反抗。當山東鄒平人王薄首先聚眾起義,起義軍佔領了長白山(今山東章丘東北),王自稱是“知世郎”。

《無向遼東浪死歌》隋·王薄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綿背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他還作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以號召人民抵制出征高句麗的戰爭,吸引了很多農民參與起義。但是沒多久,王薄的起義就被官軍鎮壓下去了,但各地大大小小農民起義相繼出現,席捲全國。

  • 瓦崗起義

瓦崗軍是三支農民起義軍中最強的一支,大業七年(611年),翟讓聚眾在瓦崗寨(今河南滑縣南)起義,舉兵反隋,山東、河南兩地農民紛紛參加,單雄信、徐世績、李密、王伯當都率眾投奔瓦崗竇,隊伍迅速壯大。

泱泱大國的隋朝,為何三八年就亡國了?


大業十二年(616年),李密向翟讓建議:“先取滎陽,休兵館穀,待士馬肥充,然後與人爭利。”滎陽是隋朝重要軍事據點,翟讓親自率兵攻下滎陽門戶金堤關及周圍屬縣,同年10月,隋煬帝派2萬隋軍主力前來鎮壓。瓦崗軍採取誘敵深入、伏兵襲擊的戰術,把隋軍全部殲滅。河南道“討捕大使”張須陀突圍不成也喪了命。農民起義軍取得了滎陽大捷,威震河南。

河北義軍

大業七年(611年),竇建德領導農民在高雞泊(今河北故城縣西南)起義反隋,起義軍迅速發展到萬餘人。大業十二年(616年)十二月,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守將郭洵率軍進犯起義軍,竇建德率七千義軍乘敵不備,突襲敵軍,殺敵軍無數,繳獲馬匹數千, 隋將郭洵被殺,取得了大勝。大業十三年(617年)正月,竇建德在樂壽(今河北獻縣)稱長樂王,建立了農民政權。楊廣派薛世雄率軍圍剿起義軍,兩軍在樂壽的七里井交戰,起義軍佯敗誘敵至設伏處,突然折回,伏兵齊起,夾擊隋軍,隋軍大敗,薛世雄逃回涿郡。大業十四年(618年)五月,竇建德稱夏王,但在隋朝滅亡以後,逐漸背農民戰爭的根本目標。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竇建德起義軍與李世民率領的唐軍在虎牢關(今河南滎陽西 北)交戰,被李世民打敗,竇建德被俘,後來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被殺。武德六年(623年),唐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擊敗了竇建德部將劉黑闥,河北起義失敗。

大業十一年以後,隋統治階級開始把大部分軍隊用於鎮壓農民起義軍。煬帝還命令在郡縣城郭﹑驛站﹑村莊的周圍修築城堡,強迫農民到城堡里居住,以隔斷義軍與民眾的聯繫。統治者對起義軍和一般農民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隋將樊子蓋鎮壓起義軍時,將汾水以北村莊全部燒光,俘虜的起義軍全部被屠殺。王世充打敗江南劉元進起義軍時,把誘降來的三萬人也全部屠殺。

  • 江淮義軍

大業九年(613年), 杜伏威、輔公祏在齊郡(今山東)組織起義,隨後南下到江淮南廣大地區發展,力量不斷壯大。大業十二年(616年) 七月,起義軍進逼江都(今江蘇揚州市),與隋將陳稜率領的援兵相遇對峙,杜伏威率兵強攻隋軍,激戰中,杜伏威的前額被敵箭射中,但他帶箭衝入敵陣,殺得隋軍大亂。

隨後,起義軍攻下高郵、歷陽,建立農民政權,杜伏威任總管,輔公祏任長史。隋煬帝在江都被殺後,起義軍內部發生了分化。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七月,杜伏威投降了李淵。次年,輔公祏起兵反唐,建立政權,控制了蘇、皖部分地區,以丹陽為中心展開反唐鬥爭。唐朝急派大軍鎮壓,輔公祏領導起義軍在當塗與唐軍對峙了10個月。終因寡不敵眾,丹陽失守。輔公祏被俘就義。

國內的起義推向了高潮

在農民起義軍從各條戰線向隋王朝發起全面進攻的同時,朔方(今內蒙古白城子)梁師都﹑馬邑(今山西朔州市)劉武周﹑金城(今甘肅蘭州)薛舉等地主官僚也紛紛起兵,割據地方。

大業十三年五月,隋太原留守李淵也從太原起兵,七月,趁隋軍與瓦崗軍大戰之機,進入關中。十一月,攻克長安。大業十四年三月,在江都的隋禁軍將領利用關中士兵思歸的情緒,推宇文化及為主,發動兵變,縊弒隋煬帝,領兵西歸。五月,李淵在長安即皇帝位,建立唐朝。留守東都的隋越王侗也在洛陽即皇帝位,改元皇泰,史稱皇泰主。

煬帝崩後,天下大亂,階級關係發生很大變化。杜伏威上表於洛陽小朝廷,皇泰主拜伏威為東道大總管,封楚王。李密也在宇文化及大軍壓境的情況下,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向皇泰主稱臣。李密大破宇文化及的軍隊,但自己的兵力損失也很大,於九月被實際控制東都的王世充乘虛打敗,投降李淵。只有竇建德的夏政權在河北仍保持獨立。

武德四年三月,唐兵進攻洛陽王世充,竇建德親自統兵十餘萬援助王世充,和唐軍相持於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一帶。謀士凌敬建議全軍渡河,攻佔河陽,越過太行山,進軍汾水流域,威脅關中,迫唐軍從洛陽撤退。建德不聽。五月初,李世民襲擊得手,夏軍潰散,建德被俘。之後,建德留守洺州諸將士或散盡,或降唐。七月,竇建德於長安被殺。夏亡。

泱泱大國的隋朝,為何三八年就亡國了?

(竇建德示意圖)

竇建德被唐軍鎮壓後,餘部在劉黑闥領導下,復於武德四年﹑五年兩次起義於河北,六年被消滅。杜伏威於武德二年降唐,五年入朝長安,以輔公祏留守。唐以杜伏威為太子太保,仍兼行臺尚書令,留長安。六年,這支義軍又在輔公祏領導下起義反唐,次年三月被消滅。

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春,竇建德攻破聊城(今山東省聊城東北),擒殺了宇文化及,接著又攻下許多州縣。但他曾派使者去洛陽朝見皇泰主楊侗。後來唐朝的秦王李世民率軍攻打洛陽的王世充,王向竇建德求救。竇擔心唐滅王后將危及自己,就率軍10餘萬人前往援救,被李世民軍打敗了。此時全國大部地區已為唐軍所有,至此,隋末以來農民起義戰爭基本結束

結語:

隋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因素組成了,隋煬帝楊廣的因素佔了一大部分。只是可惜了經濟繁榮昌盛的隋朝如此短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