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育兒知識、早教方法、教養智慧、親子閱讀,父母掌握一點,孩子受益一生。教子探討無止境,讓涵哥和您一路同行...

「涵哥談家教」孩子成長的特級老師、 母親進階的無牆大學 、 家庭幸福的全科顧問!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前幾天咱們發過一篇跟孩子發脾氣有關的文章,後臺收到了一位媽媽的留言,她說: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限於微信回覆字數的限制,我當時回答比較簡短,回過頭想想,還想說點根本性的問題和可參考性強的乾貨內容。

所以專門寫了今天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專門說說孩子發脾氣的根源以及應對方法。

我們都知道,身體免疫力強的人,能夠有力的防禦病毒。

其實生活中很多不如意的事兒、不開心的事兒也跟病毒一樣,會讓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孩子面臨崩潰。

而好父母也應該像好醫生一樣,對症下藥,跟孩子一起面對病毒,同時增強孩子的情緒免疫力。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生活中,孩子發脾氣或者哭鬧,最常見的一種情緒就是憤怒。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一旦陷入到憤怒的情緒裡,就會很容易做出衝動的決定。

面對憤怒的孩子,我們大人最明智的辦法,就是用耐心來化解這種憤怒。

之前我微博上關注了一位媽媽,她說有一次兒子抱著手臂在那裡生悶氣,發出哼的聲音,還說:“你們也不是每件事都做得對。”

她聽完就附和兒子:“那當然,沒有人永遠正確,你有什麼不滿意可以說,誰錯誰改,而且要道歉。”

兒子馬上激動的開始說了一大串自己的不滿。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她就安撫兒子:“別急別急,不用喊。”

兒子平靜了一會,重新開口了:“首先,你撒謊,你說給我講故事,但經常不講,我很不開心。”

她跟孩子解釋:“我說過會給你講故事,但沒有承諾是每天。從你八個月起,一直都是我講故事的,就算現在,每週也至少有三次。你有時候問我可以講故事嗎,我說今天有點累,你說那好吧,我和你商量了。”

兒子急得站起來嚷嚷:“不是的,商量的意思就是你說一個想法,我說一個想法,誰有道理就聽誰,但你說今天累了,是不想給我講故事,這不是商量,這叫....這叫什麼啊?”

她告訴兒子:“你說的有道理,這更像是通知。那我們今天約定,以後每週至少有四天講故事,故事由你決定,時間是十分鐘,可以嗎?”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兒子說了可以,語氣也輕鬆了一些,又說自己的另外一個要求:“我希望奶奶過年之後回老家,因為我想媽媽帶我。”

她告訴兒子:“奶奶不能回老家,你也知道奶奶肩膀疼,需要我們照顧,她一個人怎麼辦?你放心嗎?”

看到兒子搖搖頭,她又補充:“我猜你想奶奶回家,是因為她對你很嚴格,但是奶奶沒有做錯,嚴格不是錯誤,是希望你更好。”

兒子想了一會,說:“奶奶不回家也可以,以後我要媽媽接送。”

最後達成協議,媽媽接送三天,奶奶接送兩天,孩子的憤怒也一掃而光。

我們很多人,面對孩子的憤怒時,會認為是孩子不懂事。

但實際上,憤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它不是由某個人造成的,而更像是一種回應,是孩子對我們行為的回應。

我們面對孩子的憤怒,如果用更大的憤怒來壓制他,就讓孩子失去了一次增強情緒免疫力的機會。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我們最該做的,就是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媽媽一樣,幫助孩子找出是什麼讓他憤怒。

一般來說,孩子憤怒產生的原因有這麼幾種:

不被認可:孩子會覺得你們怎麼會這麼評價我、你們不在意我了嗎。

感到不公:憑什麼你們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你們對弟弟比對我好。

爭取權力:這件事就該聽我的。

感到挫敗:這些題太難了,我不會、我就是練不會這首曲子。

當我們瞭解到孩子是為什麼事情感到生氣和憤怒,就可以對症下藥,幫助他解決他的問題。

還用前面提到的媽媽舉例,在談到講故事問題的時候,她用的方法叫做“陳述性表達”。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她沒有批評孩子,只是陳述事實,自己給孩子講了多少故事,曾經跟孩子做了什麼溝通。

這些不帶指責的,以“我”開頭的話,能夠很好的給與孩子反饋,是非常有建設性的對話。

而當孩子提出讓奶奶走的問題,媽媽用的方法叫做“改變視角”。

她幫助孩子試著去理解奶奶,孩子看待奶奶的視角變了,他的情緒也就隨之改變了。

經常在生活中做這樣的小練習,孩子就會漸漸養成理智分析和換位思考的習慣。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生活中還有一種經常能夠壓垮孩子的情緒,叫做害怕。

孩子害怕的深層原因,大致也是這麼幾種:

對未知事物的害怕

絕大多數孩子都曾經說過怕黑、怕打雷、怕蜘蛛、怕水之類的話。

有些大一點的孩子,會對自己沒完成過的任務表現出害怕。

我一個朋友家孩子,經常擔任各種活動的小主持人,但是一到大型演出,就會緊張得手心出汗,坐立不安。

這些害怕,並往往因為孩子們對事物不夠了解,心裡沒底兒。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圖片來源: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對分離的害怕

我曾見過一個孩子,父母一吵架,她就“特別能作”。

後來跟她交流,她找茬“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她很擔心父母會離婚,想讓父母都來關注她。

孩子,都是害怕與父母分離的。

無論是不想上幼兒園還是不讓爸爸媽媽上班,或者不願意一個人在家,以及想法設法引起父母的注意,都是在說——“爸爸媽媽,別離開我”。


對社交的害怕

有相當一部分孩子,面對陌生人和陌生群體有比較強的壓力感。

他們很擔心自己被排斥,擔心沒有朋友或者不知道怎麼交朋友。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會害怕,是我們的本能。

這時候,我們成年人的回應“別怕”、“這有什麼可怕的”或者被孩子搞得心煩意亂,去責罵孩子一通,都是在降低孩子的情緒免疫力。

孩子會不知道怎樣面對自己的恐懼和害怕,很可能就被逼到絕境。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解決孩子害怕的最好方式,是帶孩子去了解更多的信息,讓孩子對他害怕的事情,有更清晰的認知。

在網上看到過一組動圖,一個孩子在水裡,抱著繩子大哭。

身邊媽媽把孩子的腿放下來,孩子發現水才到自己的大腿,馬上就停止了哭泣。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如果孩子怕黑、怕打針,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大量的科普繪本,讓孩子瞭解,為什麼天會黑、為什麼會生病要打針……

如果孩子害怕考不好、害怕表現差,我們更應該做的就是告訴他,這件事情他哪裡可以改進,最好和最差的結果是什麼。

怕社交,我們就多給孩子創造機會,讓她跟興趣相投的小夥伴多接觸,增進了解。

掌握更多的信息,會讓孩子明白他所面對的問題。

另外,父母還可以幫助孩子嘗試把情緒轉移到“我能做什麼”這些具體的解決方法上來。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朋友,他知道女兒上臺之前緊張,就陪女兒一起記主持的稿子。

父女倆互相提問,確保稿子萬無一失。

他還跟女兒一起列了兩個清單,一個是所有相關要素的檢查清單,一個是兩人一起猜測可能會臨場出現的問題,再一起想對策的清單。

女兒在做這些準備的時候,是特別投入的,漸漸地就把緊張和害怕放到一邊。

雖然開場前還是會有不安,但經驗已經越來越豐富,狀態也越來越好。

其實一旦孩子開始思考行動的方式,他就從被動變為了主動,能夠從負面情緒中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的情商

生活中有太多事我們無法左右,但跟孩子一同擔當,在日常小事中給孩子足夠的情緒免疫力,卻是不難做的。

而一旦孩子有了這些情緒免疫力,他日後遇到再多的困難,都會有一顆強大的心,變得不容易被任何事情壓垮。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對父母教育孩子有所幫助,涵哥每天都會為家長帶來專業的孩子成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可以關注涵哥的今日頭條!孩子教育問題私信涵哥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