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苏轼的《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为何王士祯评其“字字惊心动魄”?

江湖夜雨92


这首《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在苏轼诸多《蝶恋花》词作中,并不算突出之作,放之同类婉约作品,比之学生秦观、老师欧阳修,艺术上、内容上也都一般。至于后七子的王世贞为何评为“字字惊心动魄”,本人也很迷惑,他的高潮点在哪里,反复诵读原词多遍,也并不明白。

蝶恋花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词伤春怀人,不过以怀人为主。

上阕写暮春花落,清明思人。清明节是全词的触发点和基调所在。下阕继续思人,直到篇末。

大体上说,就是一首清明时节别人祭祖我思亲的调子,在这样特殊的时节,又是晚春,又是落花,又是啼鴂,还有染上凄凉色彩的角声,加上悲哀的“音尘绝,和直抒胸臆的”目断魂销”,词人一境叠一境加码悲伤。

写词时,词人不过37岁的壮年,仕途虽小有坎坷,还是比较顺意,何以词写得如此凄咽,离家也不过半年,真有这么思念,一副肝肠寸断的样子?是不是有点文过饰非,言过其实?尤其是“梦破五更心欲折”,情感渲染过于强烈,而离家半年的思亲真能到这个程度?恕我直言,一般表达猛烈的爱情,又或者面对生离死别这样的事,情感才会如此强烈。

王士祯评其“字字惊心动魄”,我没有体会到,反而觉得过度渲染,表达不太真实。说到词风,反倒清代陈廷焯的评论算是中肯:“清丽。此词合秦、柳一手。”(《云韶集》)

确当。


诗词桃花源


春事阑珊芳草歇

角声吹落梅花落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善文,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工诗词,诗清新豪健,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清旷一派,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书画俱佳,和书法家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主神似,犹擅墨竹、怪石、枯木,作品有《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到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销魂,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春天将尽,花草凋零,芳菲不再。久处异乡,转眼又到了一年清明节。黄昏时候,坐在落红满地的小院里思念亲人,偏偏又听到了伯劳鸟的凄惨叫声。和亲人近在咫尺,却分为楚越界域,不能相见;好久没有音讯了,只能极目远眺,黯然神伤。五更时刺耳的角声惊醒美梦,淡月如梅,让我这客居之人心碎。

写作背景

这阙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因上书陈述新法弊端,得罪了当时掌权派代表王安石,王指使御史在朝堂之上指责苏轼的过失,苏自请出京,任杭州通判时所作。当时暮春,苏轼在镇江办理赈灾事宜,半年没有回家。这阙词就写在这种情形之下,前途未明,心境渺茫,孤身在外,难免旷寂悲凉。

赏析

这就是上下两幅画:

  • 上幅春意阑珊,芳菲将尽,旅居在外,想着清明节不能给祖先扫墓,不能和家人一起踏青,无限悲戚。芳草,歇;清明节,未归;黄昏,小院,说不出的孤独;落红,啼鴂,道不尽的萧索。字字应景!
  • 下幅望穿秋水,音书全无,五更无眠,心碎欲绝。咫尺江山,分,楚越,望而却步;目、断;魂、销;音尘、绝;梦、破;心、欲折;角声、吹落。句句珠玑!

整阙词六十个字,仿佛信手拈来,实则缺一不可,没说一声悲,却让人恍若看到那悲凉的境地;没有喊一句苦,却让人感到心底的那无奈的凄苦!暮春落花,小院黄昏,月落啼鴂,把那一份孤寂惨淡衬托得婉转曲折,真挚感人!明朝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说“鸟啼、花落;梦回、月落,一境残一境”。

所以清代王士禛才在《花草蒙拾》中评价:

"春事阑珊芳草歇"一首,凡六十字,字字惊心动魄!


hyg陌上花开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所作,这一年,苏轼因在镇江赈灾而半年不得回家,在一个暮春之夜因孤寂思家写下此词。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strong>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上阕中由春逝之忧引出客居异乡的怀乡之情,暮春时节,春意渐消芳草凋零,看着异乡的风光,又到了一年的清明时节,黄昏时分坐在小院中思念着家乡的亲人,恰逢落红满地,处处啼鴂声。

在下阕中,苏轼以芳草,落红两件眼前的春事颓败之景,和恰逢清明独居异乡的事实状态,再加之黄昏、啼鴂声的寥落意境,将伤春、思家、落寞的客观情景和身心状态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使景和情都生动地展现出来。

伤春忆别中,离家怀乡的伤情别绪更甚一层,于是在下阕苏轼更为深层直白地抒怀了思乡之苦:想到亲人与这客地并不十分遥远,只是咫尺之间不能分身相见,望断天涯却还是了无音讯,人就在这样的忧思伤情中昏昏睡去。词的最后苏轼以“梦颇月落”来结尾,五更时分号角声惊醒了梦中的自己,如梅花一样清白的月亮也被这角声惊扰地落了下去,心下伤怀欲碎,最后全词在一种了无边际的落寞伤郁中结束。

这首词的思乡之情中,由春逝,清明作时节背景,由黄昏到凌晨天色近破晓(五更为凌晨三点至五点)作具体时间背景,在这些易使人感怀的时间点中,穿插了种种引人忧怀的意象,融合词人自身的历史境遇,寥落伤怀,使整首词情景相合,个中寂寞乡愁直抵人心。

接下来解答第二个问题,为何王士祯评其“字字惊心动魄”?

王士祯是清代诗人,著名词论家,他在《花草蒙拾》评其“字字惊心动魄”的全句为:

“‘春事阑珊芳草歇’凡六十字,字字惊心动魄。‘只为一句何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恐无此销魂也。”这句词评中的“只为一句何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出自唐代诗人张祜的《孟才人叹》。

诗中的“孟才人”是唐武宗的宠妃,后来孟才人在唐武宗病榻前以哀唱一首《何满子》后不久,唐武宗病逝,孟才人也痛楚而死,《孟才人叹》中诗人除了表达对孟才人殉情的哀叹外,还有对孟才人虽得君恩却不得自由的同情叹息,整个故事的悲情结局和宫怨中的悲苦断肠令人深受触动感染。

王士祯的这句诗评正是将苏轼的这首《蝶恋花》中哀情伤怨的感染力,置于有令人叹息哀绝的具体故事为依据的《孟才人叹》之上。之所以有这样的评价,一则是因为这首《蝶恋花》以时间、空间、视觉、听觉和词人本身的寥落心境高度和谐融合的艺术感染力;二则历来诗词评家们在评诗论词的时候,都会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下当时作品所处时所处的境遇作以研究评论。<strong>

这首词当然也不例外,苏轼在1071年时自请外调京师,原因是因上书新法弊病遭王安石之愤,自此苏轼因政治主张而饱经沉浮风霜的一生就此拉开序幕。

这首词作于1074年,苏轼在这三年中任杭州通判,那么他的家人也居于杭州,写下这首《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时苏轼正值在镇江赈灾,他所倾注的忧思伤怀除了对家人亲眷的思念之外,还有着对家国民生的忧虑,和政治失意期间的落寞,其中的真情实意也因其曲折复杂而颇触动人心。想来王士祯也正是想到种种故喟然长叹,悲起心头,加之词中感怀忧伤的种种意境给人深厚哀婉的感染力,故有此评价。




<strong>


听雪话诗词


熟读古典诗词的小阿蛮来回答,各位且细听哦~



苏轼一共写了很多首《蝶恋花》,这首“春事阑珊芳草歇”并不算太典型。最出名的是《蝶恋花·春景》那一首,就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至于王士祯评价这首词,一共六十个字,每个字都惊心动魄。我个人是觉得有两种可能:一,个人喜好而已;二,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和体会,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么说的意思是,至少目前我来读这首《蝶恋花》,并没有太深刻的触动。


小阿蛮讲《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全诗如下: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同样,简单了解写作背景。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人在镇江。他这时候的家在哪呢?在杭州。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回家了,时节又恰好赶上清明,所以他就想念起自己的亲人来,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上阙以写景为主。


春事阑珊芳草歇,阑珊的意思是快要结束了,衰败、将近之意,和后面的“歇”意思相同:春天就要过去了,百花也要凋谢了;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这两句就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地点在哪呢?虽然没明说,但我们从“客”这个字可以知道,苏轼这时候肯定是在异乡,独在异乡为异客嘛,是不是?一个人在他乡,又赶上了清明时节。这时候,人就容易产生思念之情。另外,大家也可以注意一下:这首词写于清明节,我们就可以推测,苏轼所怀念的这个人,很可能是已经过世的人。所以,苏轼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才显得这么沉郁、哀愁。这可能也就是王士祯所说的,惊心动魄吧。


清明节,黄昏的时候,苏轼在院子里就想起了亲人,这就是“小院黄昏人忆别”。人正陷入思念、忧愁之际呢,周围还有落花飘落,还有啼鴂阵阵的,让就让人更加的悲伤。啼鴂是一种鸟,类似于杜鹃。提到杜鹃鸟我们要马上有个印象:这种鸟的叫声非常的悲伤,尤其是在人在他乡、人在旅途的时候听到杜鹃鸟啼叫,基本上都是和哀愁有关。



下阕以怀人为主。


咫尺江山分楚越。这一句,说实话是写得真好的。前面介绍写作背景的时候说了,这时候苏轼人在镇江,这里以前也是属于楚地的。而他所思念的人呢,在杭州,就是古时候的越地。虽然这么说,其实镇江离杭州并不远,这就是“咫尺江山”之意。进一步说,这是因为分隔两地(甚至阴阳两隔),所以,虽然从空间距离来看相隔不远,但是从时间距离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好,因为距离这么远(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所以就是: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目断,就是朝着远方一直看啊看,看到什么了?什么也没看到呢,所以是“魂销”。不看还好,不去盼望还好,一看,坏了,一点音讯都没有,这样心里就更悲伤了,这就是“魂销”。


这种悲伤,从黄昏一直持续到了五更。梦破五更心欲折,也就是说,苏轼这个晚上失眠了,没睡着,或者迷迷糊糊的,似睡又醒着,短暂的还做了几个小梦;但不管是睡是醒,心中所念一直是那个人。苏轼的心要“折”了,就是心非常痛,要碎了,伤心欲绝啊。角声吹落梅花月,角声是军营或者哨所里吹奏的声音,报时的,比如用于军营要集合了,要休息了等等,一般是黎明或黄昏的时候吹的。在这首词里,可以断定,是黎明时的角声。因为苏轼正似梦非梦呢,就被角声给惊醒了。这画角之声,吹的是什么呢?是《梅花落》。大家也可以留意:一提到角声,一提到《梅花落》,准和别离愁绪,和思乡怀人有关,一般错不了。多说一句,网上有的注释把“梅花月”解释成“晓月残白如梅之色”是可以讨论的。原因有二:一、清明时节,有月亮吗?二,梅花虽有白色,但仍以粉红色为常见。我个人是倾向于把梅花月,解释成为《梅花落》这支曲子,这样更与本词主旨相贴切。



以上是小阿蛮的原创解读,欢迎爱好古诗词的师友一起来讨论交流。另:未经允许,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使用!感谢大家的支持。

小阿蛮


如何赏析苏轼的《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为何王士祯评其“字字惊心动魄”?


这是两个问题,我们分开作答。

如果赏析苏轼的《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苏轼写过不少《蝶恋花》词牌下的作品,如《春景》、《昨夜秋风来万里》、《京口得乡书》、《暮春别李公择》等等,有近十来首。这说明苏轼很喜欢《蝶恋花》这种词牌格式,不管什么事情来了,喜欢用这种格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蝶恋花》原名《踏鹊枝》,还有别名《卷珠帘》、《黄金缕》等。而《蝶恋花》和《卷珠帘》是广大文人最喜欢和使用的。我们从名字也可以看出来,《蝶恋花》专写闺阁恋情,而《卷珠帘》则注重少女情怀。

但是到了苏轼这里,就没有那一套了,他只是用了这个格式,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充分显示了他万事万物皆可入词的态度。

和他的“天涯何处无芳草”比起来,这首《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名声就小得多了。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很明显苏轼的这首《蝶恋花》与女子关系不大,虽然也是倾诉离别和思念,但和柳永等婉约词人的文风比来,笔触更加清淡,相思更加干净。

不过他这首词在整体上还是遵守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大的双调词牌格式安排,在文法上并没有信马游缰。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这几句类似于诗中的起兴,大概是交代一下时间、坏境和为什么要写这首词。春天眼看着就要过去了,小草也不再生机勃发。一转眼清明节又到了,我还在异乡做客。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当时苏轼在镇江一带办理赈饥事物,已将近半年未能回家,而到了清明扫墓时节自然就开始思念家乡和亲人。

“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这两句继续写景,通过“小院”、“黄昏”、“落红”、“啼鴂”几个意象从颜色、声音、光影各个角度来构建出一幅相思愁绪的情境。不光写景,还在景色营造中加入了感情渲染,寓情于景。“啼鴂”就是伯劳鸟的叫声,比较凄惨,让人生厌。而伯劳鸟虽然长得比较鲜艳,但是在诗词意象中一直是离别亲友的指代。如“东去伯劳西去燕,断肠回首各风烟”,“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这种意象被广泛使用。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下片进入抒情环节,承接了上片后两句的离情别绪,深入渲染。亲人所处之地可以说是“咫尺江山”而已,“楚、越”两个古国是指代两地相近,自己却耽于公务,不能自由往来。这说明他其实离家不远,只能悬目相望,依靠信件往来,谁知道音信全无。离家近,回不了,又没有消息,正好又逢清明节,这份思乡之情确实有点惨。

“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到底有多惨呢?最末两句表白一下。五更梦醒,伤心欲绝。为什么会惊醒?因为角声已经响了起来,在夜空中惊动了惨白的月亮,却让我好像听到了笛曲《梅花落》。

为何王士祯评其“字字惊心动魄”?

这首词的写作时期,是苏轼在王安石变法后小遇挫折之时,并没有经历几年后的“乌台诗案”、以及后来与王安石的和解。苏轼的心态还处在一种比较微妙的状态,能看到朝廷高层的争斗,能看到新法的利弊,但却无力改变什么。未来的不确定让他对仕途并没有完全失望,所以这首词看似怀人,未必不是他对朝廷和旧事的眷念。

词作将这份感触表现得真挚又比较委婉。我们只看到他对傍晚小院和五更月白两个场景的细致刻画,他的感情和想法,虽有一点“销魂”的明示,真意却曲折暗藏,尽是意在言外的感觉。

这和一般的宋词是不同的。这种表达方式带有唐诗的寓情于景,诗内留白的味道。而唐诗的这种味道,正是王士祯所代表的“神韵派”最为推崇的表现手法。即大巧不工,手法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正是这种区别于普通宋朝文法的表达方式,让王士祯对苏轼的情境构造方法大为推崇。每一个字用得寻常,但是整体画面出来,却神韵十足,引人遐想。

是以王士祯在他的《花草蒙拾》中言:

春事阑珊芳草歇一首,凡六十字,字字惊心动魄。

苏轼这首词虽然不是他最好的《蝶恋花》,但是确实非常符合“神韵派”诗歌创作中追求的那种空寂超逸,不着形迹,物外远致的艺术境界,因此得到渔阳山人这番评价也算得名副其实。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清初诗人,学者王士祯在他的《花草蒙拾》中言:“春事阑珊芳草歇一首,凡六十字,字字惊心动魄”。王士祯的诗歌理论主要倡导的是“神韵学”,即在诗歌创作中追求一种空寂超逸,不着形迹,物外远致的艺术境界。苏轼的这首词的确当之无愧,见下: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1071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京出任杭州通判。三年后,“以辙之在济南也,为求东州守,得请高密”,所以,他为了与近在咫尺兄弟苏辙相见,自请调到密州。

1074年的清明佳节,苏轼和近在咫尺的兄弟苏辙却不能相聚,他相思心切,悲春伤怀,遂作此词。二年后的仲秋佳节,他又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兼怀子由。此两词同出一脉,故而情真意切,神韵自生,王士祯方言“字字惊心动魄”矣。

清明时节(密州),正是万物始盛,春草初茂,祭祖怀亲之时,然苏轼因伤春悲怀,心情忧郁,故而在词中言歇。如此佳节,他却客居他乡,眼前落红乱坠,暮色渐沉,伯劳鸟又悲声长啼,不由人悲从中生,坐卧不宁。

他和兄弟子由近在咫尺,却像处身于关系紧张的楚越一样地不能使人自由地往来。夜色渐暗,他凝望着兄弟居住的方向,目不能极然魂魄早已远去,可还是音信断绝啊。苏轼自到荒凉的密州后,目睹了劳动人民的疾苦,他满怀忧愤,伤心欲绝,富民强国的愿望也象幻梦一样地破灭了。他望着如梅花般惨淡的月亮,忽然听到了悲怆的笛声,就连月亮也好象不忍听这凄惨的笛声,摇摇欲坠地落下去了。

苏轼尤其在下半阙中,以寥寥三十字,就把关系紧张的邻国,出征的号角,沉沉的暗夜,惨淡的落月,凄凉的梅花曲,理想的破灭,兄弟咫尺如天涯相隔,又音信断绝揉为一体,把词的意境渲染得使人惊心动魄,读来不觉黯然神伤。


黄土情愫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宋代: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

译文

本来春天是百花盛开、野草芳菲的季节,处处都有令人赏心悦目、欢情无限的景象。但好景不长,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就过去了。久处异乡,又是一年清明节。黄昏坐在小院思念亲人。可是,在遍地落花时偏偏遇到伯劳鸟。

亲人所处之地与这里仅隔咫尺江山,却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来而只能悬目相望,鱼雁互通。望穿秋水却音信全无。及至五更,不仅美梦不成,而且让人梦中惊醒的又是刺耳的角声。这怎么不令作客之人为之心碎呢?

注释

蝶恋花: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阑珊:衰败、将尽之意。芳草歇:香草将凋萎,不再芬芳。

客里:离乡在外期间。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民间有上坟扫墓、插柳、踏青、春游等习俗或活动。

落红:落花。啼鴂(jué):又名伯劳鸟,类似杜鹃的一种鸟,鸣声悲凄,古人认为是不祥之鸟。

咫(zhǐ)尺:形容距离近。楚越:春秋战国时两个诸侯国名。

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魂销:谓灵魂离体而消失。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欢乐激动。

音尘绝:音讯断绝。音尘,音信,消息。

梦破:梦醒。心欲折:形容伤心欲绝。

梅花:指《梅花落》,笛曲名。

💐💐💐

  这是苏东坡写的近十首《蝶恋花》的一首。从词面上看,显然是一首于暮春时缅怀亲友之作。词中没有说明所怀念之人是谁。从所表达的情感来看,他所怀念的不是一般的亲友,而是关系比较密切而又常常为他所想念的人。

  词的上片抒写在春意阑珊的清明时节作者与亲人的互相思念之情。本来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苏东坡举目所见,确实“春事阑珊芳草歇”。这是他对暮春景的概括。他在外作客,已非一年。“又”过清明。按习俗,清明节是祭扫先人茔墓的节日,但是他乡作客,先茔不在此地,无从祭扫。落红处处,入耳之声,偏偏是鴂鸟啼鸣。这是他对暮春景色的具体描述,又是“春事阑珊”的形色补充。

  词的下片,作者继续表述他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亲人所处之地可以说是“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严,不能自由往来。天不作美,不如人愿。“角声吹落梅花月”,惨白如梅花的月亮,闻此正待出发的征人所吹奏的进军号角,也唯恐躲避不及似的落到山后去了。这里的“梅花”语意双关,既代指角声,也指晓月残白如梅之色。

  东坡此词,如单纯把它看作怀人之作,调子似乎低沉一些。但情感真挚,婉转曲折,感人至深,但为了进一步领会它所含的真情实意,应从东坡的政治生涯与诗词创作的发展过程加以探索。

💐💐💐

  此词当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当年暮春,苏轼在镇江一带办理赈饥事,已将近半年未能回家,因作此词以表达对杭州家人的思念。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354篇诗文





溪桥烟柳诗词


历史上还有一首类似技巧的词作,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两首最大的相同之处就是

句句断魂!

如果说李清照的《声声慢》每一句都在说愁,苏东坡这一首每一句都在说“苦”,是的,每一句!

我们重新来看一下这首被低估的词作。

春事阑珊芳草歇。

这一句是说暮春时节,花草生机再不饱满,“阑珊”CP“歇”所形成了组合,读起来都毫无开心之感。唐婉有“夜阑珊”,稼轩有“灯火阑珊处”,李重光有“春意阑珊”,冯延巳有“青春意绪阑珊”,白乐天有“阑珊花落后”,再说“歇”字,白乐天有“回马嘶未歇”,岳鹏举有“潇潇雨歇”,这三个字背后那种低落的心情简直明目张胆。

客里风光,

这是明显的反写,客里有什么风光?异乡做客,风光越好,岂不是越是伤感?仿佛在说独在异乡,看到别人高高兴兴地过中秋节,作者心里也乐开了花一般。肿么可能?

又过清明节。

清明节有一个独特的属性,要么轻寒,要么细雨。不论是哪一种天气,都是张爱玲笔下的恹恹心情。而且竟然还用了一个“又”字,又是什么意思?就是去年,前年,好多年都没有在家了,一直在外面飘泊。这一句看似写实,实则写情,千万不要被东坡大叔骗了!

小院黄昏人忆别。

忆别?就是已经离别,多情自古伤离别,而如今东坡一个人立尽黄昏,再忆离别,岂不是更加断肠?诗里但凡看到“黄昏”二字,都不是什么好心情,尤其再加上一个小院,所潜藏起来的另一重含义就是“一个人”,所以才会胡思乱想,凭添愁绪。

落红处处闻啼鴂。

“落红”比“黄昏”更加让人伤心,因为落红的本意是伤春,伤春的潜台词却是伤逝,而伤逝的尽头就是伤心。还有“鹈鴂”来添乱,鹈鴂是啥?就是和杜鹃差不多的一种鸟儿,只要它鸣叫了,春天就过去了。或者反过来,春天过去了,它就开始啼叫了。因为,这一句就是伤逝,逝的是什么?功名?爱情?亲情?心境?还是其它什么?偶不是东坡偶不知道,但肯定是失去!

咫尺江山分楚越。

这一句就是“近在咫尽,远在天涯”之意,因为虽然离着不远,但就是不能相聚,至于对方是谁?小可没有兴趣知道!不外乎亲友爱人这三种人不是么?如果想体会这种心情,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的最爱也在这个城市,可是就是从来不曾相逢。

目断魂销,

目断就是一直看,远远地看,诗上说“远望可以当归”也就是这个“目断”的真正含义就是想归去,想回来。而为何“魂销”?就是回不去,归不得。四个字说了一种加心加一种无奈。这还不苦么?

应是音尘绝。

没有书信之意,前面有一句还说“咫尺”呢,结却没有音信,所以只有一种解释,对方不在人间,或者对方也混得极惨,不想写信,不想让自己的痛苦牵连到别人。

梦破五更心欲折。

五更天就醒了?“破”字是仄声,“醒”字可平可仄,所以这个位置是可以用“醒”这个字的,东坡偏偏用了“破”字?那么这个梦破和梦醒有什么区别?破字包括一个醒字包涵不了的词,就是“惊”!惊恐,惊惶,所以这一定是梦到了不好的事情。因此才“心欲折”。

角声吹落梅花月。

梅花就是吹笛子,为什么,这个你得问李太白他老人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还有小冯同志的“梅花吹入谁家笛”,白乐天“笛愁春尽梅花里”,韦庄“玉笛谁家叫落梅”,反正这个梅只要不是冬天,那么百分之九十就是笛子。这个曲子很幽怨。

所以不是说东坡或是某个人吃饱撑的睡不觉看梅花或吹笛子,没有人吹笛子,也没有人赏梅枝,只是愁怨。而且还是夜晚的愁怨。

所以小可说,此词句句说苦,句句说怨。

隔壁老王如果真说过“字字惊心动魄”倒也相信!


亦有所思


有一副对联写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当中的三词客是指苏洵、苏轼和苏辙,若论文学成就,苏轼更高一筹。从古至今,苏轼获得了无数的赞誉,拥有超多的“粉丝”。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就是这么一首杰作。

王士祯誉他:“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诗词原文】

<strong>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宋·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jué)。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诗词译文

<strong>

本来春天是百花盛开、野草芳菲的季节,处处都有令人赏心悦目、欢情无限的景象。但好景不长,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就过去了。久处异乡,又是一年清明节。黄昏坐在小院思念亲人。可是,在遍地落花时偏偏遇到伯劳鸟。

亲人所处之地与这里仅隔咫尺江山,却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来而只能悬目相望,鱼雁互通。望穿秋水却音信全无。及至五更,不仅美梦不成,而且让人梦中惊醒的又是刺耳的角声。这怎么不令作客之人为之心碎呢?

【创作背景】

<strong>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此词当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当年暮春,苏轼在镇江一带办理赈饥事,已将近半年未能回家,因作此词以表达对杭州家人的思念。

【精华赏析】<strong>

这是苏东坡写的近十首《蝶恋花》的一首。从词面上看,显然是一首于暮春时缅怀亲友之作。词中没有说明所怀念之人是谁。从所表达的情感来看,他所怀念的不是一般的亲友,而是关系比较密切而又常常为他所想念的人。

此词上片展示了两幅场景:一是在春意阑珊的清明时节,客里思家;一是在落红处处的黄昏小院,家人忆我。下片抒发思家之情。末句宕开写景,于斜月角声之旷寂中蕴含无限悲凉。全词写得婉转曲折,情感真挚。

词的上片抒写在春意阑珊的清明时节作者与亲人的互相思念之情。本来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苏东坡举目所见,确实“春事阑珊芳草歇”。这是他对暮春景的概括。他在外作客,已非一年。“又”过清明。按习俗,清明节是祭扫先人茔墓的节日,但是他乡作客,先茔不在此地,无从祭扫。落红处处,入耳之声,偏偏是鴂鸟啼鸣。这是他对暮春景色的具体描述,又是“春事阑珊”的形色补充。

词的下片,作者继续表述他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亲人所处之地可以说是“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严,不能自由往来。天不作美,不如人愿。“角声吹落梅花月”,惨白如梅花的月亮,闻此正待出发的征人所吹奏的进军号角,也唯恐躲避不及似的落到山后去了。这里的“梅花”语意双关,既代指角声,也指晓月残白如梅之色。

苏东坡这首词,如单纯把它看作怀人之作,调子似乎低沉一些。但情感真挚,婉转曲折,感人至深,但为了进一步领会它所含的真情实意,应从东坡的政治生涯与诗词创作的发展过程加以探索。

王士祯云:“‘春事阑珊芳草歇’一首,凡六十字,字字惊心动魄。‘只为一声《河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恐无此魂销也。”(《花草蒙拾》)。

但笔者认为其实传唱千古,引起千古共鸣是苏轼另一首《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的这首词,既写春天的景,又写春天的人,饱含着苏轼对人生经历的心理历程,朦胧的意境,不易被人察觉的情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王世贞曾评说这首诗和柳永的婉约诗词不相上下。不得不说大文豪就是大文豪,豪放诗词信手拈来,婉约词也能玩得转。“ 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这两句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或许还引用过。苏轼的这首词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心中的佳人,远方的美景。生活绝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王士禛是何许人也?他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山东省新城县人,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后世习称王渔洋。是清初文坛领袖,总持风雅凡50年,创“神韵”诗说,对清代诗风影响甚巨,算得上一位文坛“大大”了 。

王士祯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研究。他首倡神韵学,创作神韵诗,编选以神韵为主旨的多种唐诗集,多方标举“神韵说”,由此逐渐形成了他的一家之论,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被誉为清初诗坛领袖、一代诗宗。

他是继司空图、严羽之后倡导神韵理论的又一大家,是“神韵说”的集大成者。他在说明他的“神韵说”理论时说,最喜欢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个字,有时又标举出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八个字,来说明神韵的含义。王士祯评苏轼这首词“字字惊心动魄”感觉是其爱好,丰富经历的和谐共振。

一点感受

可以说,苏轼的婉约词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苏轼对婉约词的题材、内容进行了开拓,其词内容丰富,或怀古,或咏史,或说理,或谈玄,或感时伤时,或描绘山水田园,或抒写身世友情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他继承婉约而不泥古,力脱香艳之俗而尽显雅美之实,独树一帜,充分彰显了他的艺术个性和艺术才华,令人钦佩 。

正如清代王士祯于《花草蒙拾》中说:“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东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的确,苏词的婉约正如其豪放,自成一派。


中学数学深度研究


苏东坡这一首词,读来令人十分心碎,特别是远离家山的漂泊羁旅之游子,更有这种感同身受的滋味。因为这首词里面,第一句就说春事阑珊芳草歇,就点明了已是晚春,花都要凋零了,而且是人在异乡,刚好又是雨纷纷的清明节,在这种悲伤的节日里,想起和家人离别的时候,到处都是残红凋萎,还时不时传来杜鹃的泣血之声,下阕写望断天涯路,也没有音讯,在五更的梦醒时分伤心欲绝肠都要断了,这时还传来了梅花落得曲调,这种悲凉和凄楚,怎么不是字字惊心动魄?所以王士禛评的不无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