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不能出门,小孩天天在家看电视怎么办?

Ms莎莎


家长想一些亲子游戏,智力游戏与孩子一起玩耍互动,同时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关爱,或者动手一起做做美食可以减少看电视的频率,与此同时不要因为看电视或不听你的建议就去打骂,要正确引导,这样才可以让孩子与家长真正的融入在一起开心的玩耍与成长


A小多利


因为疫情不能出门,家里的电视天天开着,我们大人天天也捧着手机,刚开始一个星期没什么感觉,到了第二个星期,感觉小孩在揉眼睛👀,吓死我了,医院又不能去!(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跟老公商量,我们轮流陪小孩子玩,我老公给他折了很多纸飞机,我陪他读书,太阳好的时候,我们给他戴上口罩,出去晒太阳,我们这里不是疫情区,外面人很少,几乎没人,他骑着小自行车,我跟他后面跑,顺便减肥!


钱乐


我家也有孩子,和你分享一下怎么不让孩子看电视的方法。不知道你家孩子几岁了,就先说说我家孩子。我家孩子两个都上幼儿园,疫情这段时间虽然不能上学,刚放寒假的几天孩子们也天天手机、电视、电脑轮着看,后来穿出疫情的消息,我立马去查了非典的持续时间,一看非典持续八个月之久,然后我立即制定了时间表,规定了哪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这样全家人的生活都有规律了,孩子们也不一直看电视。

1.早起。规定每天早上七点起床。起来之后分配个任务,我做饭,俩孩子在他爸的指导下叠被子、整理房间卫生,洗脸刷牙。我特意找了几个箱子让孩子们把玩具分类,规定每星期每天都玩什么。如果你家是大孩子可以规定他看什么书或者做什么运动。早起可以让孩子下午再睡一觉,缩短了看电视的时长。

2.言传身教。家长也尽量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和电脑。你不给孩子诱惑,他就不会总是把注意力放在电视上。

3.陪孩子一起去做一些事,比如亲子游戏、看书讲故事、k歌、教孩子洗衣服、打鸡蛋等。做多件具体的小事,让他忙起来。

希望对你有用[呲牙]




瑾瑾


陪他玩,换着花样陪他玩。我们很少给孩子看电视,他就不喜欢看,我们大人看我们的电视,他就一个人去堆积木,拼雪花片,玩玩具啥的。最近宅家里我们看电视的时间也多了,偶尔给他播一点宝宝巴士和小猪佩奇的英文版,刚开始两天他觉得动画片好玩还起劲了两天,然后我们就换着花样陪他玩,陪画画,陪开车,陪打滚,陪跳舞啥的,他就忘了动画片。再后来给他看动画片他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因为一直都是习惯性陪孩子玩耍的,我们自己也会换着法去陪伴他,他也更乐意去配合我们的玩耍。时不时再教他念念数字,念念单词,他自己也学得嘿嘿嘿的。


biubiubiu蓝牙模式


我家也有个7岁的大班男孩,对于电视、电脑、手机是这么管理的: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可以玩半小时以内。早上起来,整个上午家里电视不开,大人干自己的事情,小孩读一篇故事5页左右的长故事。休息半小时,玩自己的玩具吃鸡的枪械,然后完成一幅画,从构图到上色大概一个小时,从手机上选的图。再休息半小时玩拼乐高,所有作品拍照发班级群展示。中午吃饭后,玩半小时玩具就睡午觉1-2小时,下午写拼音2页纸,数学简单算术题,英语单词合计30分钟,看动画片半小时,和我一起玩半小时左右电脑小游戏,手机尽量不要让玩,偶尔看会天猫找玩具。


方胜老师有话说


我的孩子也看电视,我给孩子买了一个很贵的国学机,早上起来,上午基本上都不看电视的,就听国学机。然后,差不多就做饭了,吃完饭,爸妈歇一会,就要看电视了,孩子喜欢看动画片,老人看电视剧,所以,孩子基本上自己玩自己的,不怎么看电视。


花样脚丫


因为疫情,孩子不能出门,只能在家。孩子年龄小,没有自控能力,如果任由他自己玩,他就会把所有精力用于看电视,如果想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去安排:

第一,制定出每日计划:

6:30-6:40 起床洗漱

6:40-7:10 带孩子阳台锻炼身体

7:10-7:40 吃早饭

7:40-8:00 上网课前的准备

8:00-9:00 陪孩子网上学习

9:00-9:30 陪孩子玩(游戏,拍抖音...)

9:30-10:00 陪孩子做作业

10:00-11:00 一起阅读课外书或做手工

11:00-11:20 自由活动

11:20-11:50 帮家长做家务

11:50-12:30 午饭

12:30-14:00 午休

14:00-15:00 陪孩子网上学习

15:00-15:30 陪孩子玩各种亲子游戏

15:30-16:00 陪孩子做作业

16:00-16:40 朗读课文,看课外书

16:40-17:00 自由活动

17:00-17:50 帮家长做家务

17:50-18:40 吃晚饭

18:40-19:00 自由活动

19:00-20:00 新闻联播

20:00-21:00自由看电视

如果能让孩子按此计划执行,既有学习时间,又有玩的时间,每天都充满乐趣,永远不会感到乏味。

第二,一定要和孩子有互动:

陪孩子一起学习,让他明白学习是很重要的事,除了陪孩子学习外,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孩子做各种互动游戏,(如:划小船,火箭发射,抬花轿,袋鼠跳跳跳...)一是可以增加孩子感情,二是让孩子玩的有趣,让他的生活丰富多彩。

这样他就不会天天看电视了。


暖暖微课堂


由于疫情原因,孩子不能出门,天天呆在家里看电视。这让家长感到非常头疼,让他看吧,天天看伤害眼睛,影响视力甚至养成看电视不学习的坏习惯。不让他看吧,你又能让他干什么呢?对此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我认为,这是因为孩子兴趣狭隘造成的。在疫情期间,家长可以根据现有条件,适当组织一些活动,来拓宽学生的兴趣。兴趣广泛了,这样,孩子就不会靠天天看电视来打发时间了。

一、教会孩子如何上好网课、练习电脑打字

疫情期间,孩子是通过电脑或手机来学习网课的。很多孩子不知道怎么来上网课,有的甚至连如何开关机,如何进入网课页面,怎样和老师互动,怎样提交作业都不知道,家长必须一步一步、耐心地教会孩子如何上好网课。这样,孩子既不会落下功课,又学会了使用电教媒体,从而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有时间,还可教孩子练习电脑通关打字,激发兴趣,提高打字速度,为适应现代化办公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孩子下象棋、练毛笔字,有条件的可教学音乐、画画

给孩子讲讲作为文房四宝其中两项,它们的由来,发展,了解我国古代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激发孩子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下象棋,要教会孩子如何布棋,怎样走棋,怎么布局,战胜对手。练毛笔字,要教会孩子如何拿笔,认识字游基本笔画,学会间架结构安排……从而,激发孩子兴趣,培养智力。

三、指孩子看看课外儿童读物

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他们推荐一些合适的课外儿童读物。如第一阶段,通常6至8岁,可以推荐一些图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儿童读物。如《365夜知识》、《童话丁丁历险记》、《格林童话》等。第二阶段,9至10岁,可以选择节奏性强、感情会有变化有趣味性的。如《十万个为什么》、《大林和小林》、《约克先生全传》。第三个阶段,11-12岁,可以选择神秘、玄奥、超自然、科幻、富有哲理性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及部分经典著作。如《百科全书》、《上下5000年》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读书的兴趣,还增加了知识,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

四、组织孩子搞好家庭卫生、加强消毒

疫情当前,组织孩子搞好家庭消毒,不仅是预防疫情的需要,而且培养了孩子讲究卫生的好可惯,增强了克服困难的能力。

总之,疫情期间要想使孩子不一天到晚在家看电视,我们就要根据自己现有条件,适当地开展一些活动,来拓展孩子兴趣。兴趣广泛了,他们自然而然也就不会一天到晚看电视了。


苏一凡谈教育


你可以辅导他学习呀,孩子年龄还小,还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所以你要去做引路人,而不是抱怨担忧。你可以陪他做好多的事情,如:思维训练,用孩子的零食和他玩数学游戏,单数双数、顺数或倒数,用糖果拼三角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等。家里的旧报纸、 商场的宣传纸等可以和他撕贴画,撕小花小草小动物等。你还可以用面粉和孩子做面包做蛋糕,让孩子感知酵母发酵后的变化,通过动手动脑习得知识经验,孩子有事情做了,就不会整天盯着电视不放了。


佳期有遇


很高兴来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我以前也担心孩子每天看电视时间过长影响视力,也担心孩子看电视过长,没人跟他说话,语言中枢发育迟缓。所以我做了很多改变,今天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我说我做了很多改变呢,因为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孩子需要引导,家长来引导。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带上我的伙伴,我的战友,孩子的爸爸。因为养孩子的过程也是收获幸福的过程,我不能太自私[大笑]

1.心态的改变,懂得珍惜和感恩。不管孩子之前是隔代养,还是自己养,从当下开始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因为孩子成长不可逆,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

为什么要感恩,因为养育孩子的过程,让我们重温童年,可以弥补童年的遗憾或者收获到耐心,多思,爱与被爱的幸福。

2.静下心来,做家庭一日生活流程表(如下图)。隔离的日子,封闭的环境,旁边叽叽喳喳的孩子,有事没事爱找点事的孩子很容易干扰大人。只有他看电视的时候才安静,正如看手机安静的我们,却不知道窗外已日落西山。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好好想一想,或者一起讨论一下。封闭的家庭生活怎么样过对孩子好,怎么样做工作能做好,又兼顾孩子的学业。

然后做出一个详细的一日生活流程,每日照计划执行,久而久之会发现,生活步入正轨,孩子养成好习惯。

3.用什么取代看电视?

孩子当下已经养成了看电视的习惯,需要重视起来抓紧时间纠正。怎么纠正,要考虑孩子不看电视,可以做什么。做他喜欢,做他开心的事。问问我们自己,这些事是什么?

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跟家长玩,没有一个孩子会不爱听故事,没有一个孩子会不喜欢骑在爸爸的背上……

所以与孩子做亲子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爱,让他有安全感,让他觉得即使爸爸妈妈在工作,在看手机,在做饭,我自己玩也不害怕,他们也是爱我的,等他们忙完了会来陪我……

当然,有家长会说,我事那么多总不能一直陪他/玩游戏吧?肯定不是,这就体现了一日生活流程表的重要性。开始可以多陪孩子玩几次,多抱抱,聊聊天,后来可以在固定时间陪孩子。养成习惯,孩子自然知道爸爸妈妈会来陪我。

那么孩子的时间,让他做什么呢?玩积木,玩娃娃,玩汽车,拼乐高,做课业等等。但是注意一次只投放一到两个玩具,不要让孩子挑花眼。如果孩子玩一下就不玩了,可能是他不知道怎么玩,也可能是没体会玩的乐趣。

家长做的是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发现更好玩的玩法。可以在亲子时间玩游戏,也可以让大宝宝带小宝宝,也可以想其他办法……

以上可以执行的前提是有“我爱孩子,我要知道怎么爱孩子,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的想法。

个人的一日生活流程表月初制定,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