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航司度日如年?送外卖、开网店、齐发债各显神通

全球民航讯2月22日消息:

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的航线纷纷取消,航司的资金收入锐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灵,送外卖、开网店、齐发债,上述做法都是疫情之下,航空公司开拓收入来源,补充现金流的举措。

最近几天,厦门航空旗下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推文《厦航美食承接各类团餐服务》,为返工之后没有食堂的企业开通了企业团餐定制服务,有早餐、正餐和点心,并打出“航空品质,安全无忧”的承诺。

疫情下的航司度日如年?送外卖、开网店、齐发债各显神通

与厦航同样上线此“副业”的还有四川航空,近日,川航航食公司推出了团体营养餐业务,承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集体配餐业务。

与此同时,川航还在官网、APP等渠道推出了超长使用期无门槛的优惠券,这也是疫情期间首家推出此类预付优惠券的航司。

上述做法都是疫情之下,航空公司开拓收入来源,补充现金流的举措,由于春节以来一直是飞的不如停的多的状态,几乎所有国内的航空公司都是处于每天主业亏损的状态。

一、航司“赔”了多少钱

“免费退票政策实行以来,截至目前,国内外航空公司共办理免费退票2000万张,涉及票面总金额超过200亿元。”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在2月15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透露。

今年春运,国内的航空公司主要在忙两件事,一件是忙着给旅客退票,一个是忙着运输医疗人员、医疗物资进湖北,并把滞留海外的中国旅客接回家。

这两件事,对各家航司来说都是“赔钱”的生意,一方面要调动大量的资金退票,一方面要免费运人运物。

各家航司到底为医疗包机、海外包机、免费退票垫付了多少钱?第一财经记者通过近期多家航司的发债信息进行了部分梳理。

以中国国航(600111)旗下的深圳航空为例,截至1月30日,深航累计投入约2000名工作人员,共保障113个航班运输防疫物资共计56吨,总计运输成本约2000万元。此外,1月20日至2月5日,深航累计为旅客免费办理退票金额约5亿元。

1月24日至2月5日,厦航集团共执行7次特殊包机任务,紧急运输医护人员580人支援武汉,运输199名滞留海外的湖北籍公民回家,累计运输救援物资301.5吨。同时,厦航集团还从国外运回物资163吨,上述已运输任务总计成本约0.8亿元。

1月20日至2月5日,厦航累计退票金额约6.5亿元,根据航班舱位、退改票时间等不同情况收取5%-90%比例的退改票手续费,若统一按照20%比例左右估算,减免退票手续费收入约1.2亿元。

截至2月9日,川航累计运送防疫物资37,792件,共计698.85吨;完成四川省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运输保障任务,共承运407名医务人员,运送医疗物资1,994件,共计23.71吨。川航特殊申请空班执飞罗马、特拉维夫、胡志明等航线接回滞留旅客5500人次。为抗击新型肺炎疫情援助物资提供优先运输及免费运输服务、调整空班接回国际航线旅客的累计运营成本约3,000万元。截至2月9日,川航受疫情影响已接受旅客退票95.86万人次,退款金额10.02亿元。

截至2月16日,东航集团共组织保障客班包机66班、货班包机4班。运送医护人员 7,191名(行李18,582件、327.403吨),运送涉及湖北籍或工作在武汉的旅客750名(行李476件,8.18吨)承运疫情防控物资2,227.26吨,上述已投入合计运输成本超1 亿。疫情发生以来,东航集团为旅客免费办理退票金额预计达40亿元。

二、齐发疫情防控债

据悉,执行医疗包机任务的费用,后续还是会由政府向各家航司进行结算的,不过现阶段各家航司还都是免费在运人运物,也就需要自行垫付包机产生的机场、燃油、飞行人员等费用,加上退票需要支付的大量资金,这对各家航司的现金流都是不小的考验。

为此,多家航空公司都在最近几天发行了疫情防控债。比如深航目前已经发行三期共计18亿元人民币。其中3亿元用于补充免费运输求援物质、运输医务人员,为旅客免费办理退票、改票等而支出的运营资金;1亿元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包括公司因日常经营所需支付航油款、易损耗航材与零部件采购支出以及补充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相关流动资金。

厦航目前已发行四期疫情防控债,共计17亿元人民币。其中4亿元用于补充厦航及其子公司因运输救援物资、医护人员、滞留海外公民,以及为旅客免费办理退票、改票等而支出的营运资金。5亿元用于补充本部日常营运资金。

川航目前发行了一期疫情防控债,共计7.1亿元人民币,全部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包括公司因日常经营所需支付航油款、易损耗航材与零部件采购支出等流动性需求以及补充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相关流动资金,其中抗疫相关流动资金需求不少于0.8亿元。

东航集团发行了一期疫情防控债,共计20亿元人民币,其2亿元用于补充本部及其子公司与疫情相关的日常运营资金周转。此外,东航股份、南航股份等航企也发行了上百亿的超短期债券。

三、特别的创收举措

对于目前的航空公司来说,当务之急是通过降本增效稳住现金流,因此多家公司对于各项成本费用支出以及相关投资计划,都进行了推迟或缩减。比如一家中型航司就要求核减日常业务经费、宣传广告费、培训费预算20%,核减日常差旅费预算10%,同时压降人工成本,落实2020年非生产一线部门不增编。

仅仅是降本缩减投资还不够,通过各种“副业”创收也成了疫情中各家航司的“非常”举措。

据记者了解,除了厦航,川航推出的“外卖”,“配餐”业务外,春秋航空的员工还开始在朋友圈做起了“微商”,争相帮公司的“绿翼商城”卖产品,其中,洗手液,消毒液等产品也是相当的畅销。

在此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