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用腳步織密“防控網”

用腳步織密“防控網”

  本報記者 丁小鳳

  “阿姨,我把蔬菜放在你家門口了,你開門拿一下。”“現在是特殊時期,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儘量不要出門。”“廢棄口罩扔在專門的回收垃圾桶,不能讓口罩成為二次汙染源。”

  在疫情防控期間,網格員穿梭在樓宇間、巷道里、街面上,溫情堅守在一線,開展地毯式調查、網格化管理。

  張世蘭:每戶居民情況“如數家珍”

  “大家過來集中看一下,我先給你們演示一遍就去入戶了,還有啥問題等我回來再解決。”張世蘭是崆峒區東關街道辦事處寶塔社區的網格員,也是社區網格長。

  2月11日上午8時,她來到社區,首先給其他網格員講解如何進行返崆人員情況排查表的登記工作以及網格員系統的錄入操作方法。

  講解完,張世蘭又匆匆來到自己負責的省八建公司寶塔小區進行入戶走訪。

  “這個小區總共155戶,疫情期間返崆或來崆人員總共45人,每天我們都要滾動式地進行走訪。一會要去的是一號樓一個居家隔離的住戶。”在去小區的路上,說起自己“網格田”的情況,張世蘭對每戶居民情況“如數家珍”,她笑著說,除了居民的銀行卡密碼不知道,她連銀行卡號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你好,打擾一下,現在身體好著嗎?體溫都正常嗎?需要買菜嗎?家裡其他人有發熱現象嗎?記得體溫每天要量三次,有什麼困難記得給我打電話或者發微信都可以。”在瞭解完情況後臨走時,張世蘭還不忘問問居民有沒有生活垃圾需要拿下樓。

  從疫情防控到現在,這已經是張世蘭第三次滾動式摸排,每天奔忙於街坊鄰里間,早上7點多出門,有時候回到家已是深夜12點,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

  “雖然每天工作量很大,但有幾戶是從外地回來的人員,即使每天在手機上報三次體溫,我還是每天都要上門瞭解情況,不然不放心。”張世蘭說,只要自己負責的“網格田”沒有疫情,大家都平安健康,她多跑幾趟不足一提。

  李萍:既是“信息員”也是“代購員”

  疫情防控期間,網格員在當好疫情防控“信息員”“宣傳員”“勸導員”的同時,又多了一個新身份——“代購員”。

  李萍是崆峒區西郊街道辦事處新生巷社區的一名網格員,負責民馨家園C區內774戶居民的信息摸排登記工作,共有32戶外來人員居家隔離。

  除了每天挨家挨戶排查人員信息、車輛信息,協助物業對出入小區居民測量體溫,發放宣傳資料外。李萍還有一件最重要事便是,打電話詢問居家隔離的住戶,需要什麼生活必需品。

  “喂,你好!你們家裡今天需要啥東西嗎?我現在買了送過來。”

  “幫我買一提餐巾紙,再給我女兒拿幾本書,謝謝你。”

  2月11日上午,在民馨家園C區門口,李萍和工作人員為居民發放完出入通行證後,看了看時間,又快到中午了,小區內居家隔離的居民還沒有打電話詢問有什麼需求,她趕緊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電話。

  不一會兒,她便拿著住戶需要的東西放在了門口,並敲門提醒。

  “特殊時期,不見面就是最好的守護。”李萍說,居民需要的生活用品大到買菜買紙,小到一包鹽、一支鋼筆、一袋鹼面子、一包火鍋底料,只要居民有需求,她都會盡快送過去。

  為幫助居家隔離的住戶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網格員在工作量很大的同時,可能一天得跑好幾趟超市,或者得提著東西爬好幾層樓梯。但是正如李萍所說:“我們隔離的是病毒,但是我們和居民不隔心。只要居民有需求,我都要盡心盡力、毫無怨言,希望大家共同攜手,一起度過這次難關。”

  蔡小敏:舍小家顧大家 堅守“疫”線

  蔡小敏是崆峒區東關街道辦事處寶塔社區的一名網格員,丈夫在蘭州工作,夫妻兩人都奔走在戰“疫”一線。

  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蔡小敏每天早出晚歸,根本顧不上家裡的兩個孩子。思前想後,她最終決定把讀高三的女兒託付給了弟弟、弟媳婦幫扶照顧。

  2月13日,見到蔡小敏時,她早上正在電機廠小區入戶。

  “這一戶有一個從安徽回來的返崆人員,我這會去看一下體溫情況,順便了解一下家裡還有什麼需求。”蔡小敏邊走邊介紹,她的“網格田”有6幢樓280戶775人,居家隔離的已經從40多人變成了3人,已經進行了三輪摸底排查。

  當日,完成入戶工作後,蔡小敏還要進行彙總走訪信息、填表上報等工作。“晚上八九點下班算是比較早的,最晚的時候下班已經凌晨一兩點。我辛苦一點都沒事,想起女兒今年高三,每天通過網絡正常上課,我不能給孩子做一頓飯,心裡非常虧欠。”說起自己的女兒,蔡小敏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兒子在家裡可以自己做飯嗎?”

  “兒子身體好,沒事。我每天早上起來可以給他多做一點飯,再吃一點方便麵就行。現在是特殊時期,困難很多,但也要盡力克服。”蔡小敏說,希望大家共同奮鬥,共同努力,儘快戰勝疫情,到時她一定每天為女兒做兩頓飯,讓女兒安心學習,爭取考一個好大學。

  網格員熟悉網格內居民信息、居住情況、工作信息和返鄉情況,哪輛車是新回網格的、哪些人以前沒見過,每一個網格員心裡都有一本賬。

  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我市8000餘名網格員走街串巷,溫情堅守在防疫一線,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在社區一線,還有很多的張世蘭、李萍、蔡小敏正在努力,一聲聲“平安”“一切正常”,凝聚了他們日日夜夜值守的付出。也正是他們的執著與堅守,構建了一道守護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防護網”。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很快就會打勝這場防疫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