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活人和死者體重是一樣的,那麼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很多朋友都應該知道一個著名的靈魂21克傳說,說的是美國醫生鄧肯在1907年測量後發現死去的人會立馬輕21克左右的質量,因此很快就被引用為靈魂的重量,所以21克也成了一個梗,但現代科學表明,活人和死人在重量上沒有區別!

既然活人和死者體重是一樣的,那麼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到底是活人重還是死人重?

肯定不會有朋友說是活人重,因為在網上找到一個案例,大意是消防隊某退伍戰士在樓房坍塌現場背下犧牲的戰友,160斤、背了60米歇了兩次!後來參與救援,背受傷活人,170斤,200米上坡路,一口氣直達!

既然活人和死者體重是一樣的,那麼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這個案例中看起來死人的重量要比活人高得多,但事實上兩者並無區別,筆者有過背運隔壁昏迷老人的經歷,大概120斤左右,從二樓到樓下車上送醫院,那個感覺就像背了一團爛泥,無處著手,還要防止他向後和兩邊倒,30米不到的路,背出一身冷汗。背完感覺力氣被抽空了一樣,那個無力感只有某次騎行中暑後爬坡的感覺一樣!

既然活人和死者體重是一樣的,那麼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無意識的人會那麼難背?這是因為大活人在你背上雙手會摟著你的脖子,身體會自然彎曲貼合你的背,還有雙腿自然分開有力量,只要用少許的力量扶著就可以背下來,但無意識的人沒有這個動作,全身的重量全部集中在雙臂上,你的雙臂很快就會超過負荷累了,但理智告訴你不能丟下,必須繼續堅持,那個力氣消耗比正常狀態下高數倍,所以你的肌肉很快就崩潰告警了!

為什麼靈魂實驗會有21克的說法?

那個實驗是在1907年發生的,當時大概有6個樣本數據,鄧肯從他們瀕死開始觀察到死後總共有3-4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體重逐漸下降,主要是汗液蒸發所致,不過到最後觀察,這些樣本中減少的重量從幾十克到數克甚至有增重的都不等,而21克是否是鄧肯醫生修正後的數據,已經無從查起了,因為也沒有人能夠重複他的實驗。

既然活人和死者體重是一樣的,那麼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既然兩者一樣重,那麼活人和死人到底區別在哪裡?

估計這是大家的疑問,人活著和死去質量都一樣,那麼兩者之間到底是什麼有區別了呢?當然從生理狀態上來看差異非常大,因為人體機能停止後各個狀態都會發生變化,比如:

死亡後的細胞膜鈉鉀泵在死亡前就停止了工作,大量的鈉內流,細胞膜內外的離子平衡已經被打破,無法保持細胞膜電位,因此細胞失去了活性,宏觀表現就是神經纖維不再傳導衝動、肌肉不再收縮、心臟不再跳動、不再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

這個過程是無法逆轉的,當然這最關鍵的是大腦,因為大腦也是有細胞構成的,同樣需要維持離子平衡,維持細胞膜電位,保持細胞活性,但這些條件都失去後,那麼構成大腦的神經元細胞將會逐漸“離線”,大腦皮層死亡,腦幹死亡,最終整個大腦死亡,腦電圖將顯示腦電波消失,呈一條直線!腦死亡是現代醫學界定生死的主要判定標準。

  • 靈魂或者意識在哪裡?

前面的21克說的就是靈魂,但現代科學無法告訴我們靈魂或者意識位於大腦的某個位置,它是隨著人體死亡而隨之消失的,它不是實體的物質,更不可以分離,是一個大量神經元細胞集合後自然反映出來的集體性行為,比如將一臺複雜的超級計算機分解,它也不過是一堆三極管和二極管以及電容電阻和電感等的集合,但它們按現代微電子技術排列組合後就成了能解決很多問題的計算機

既然活人和死者體重是一樣的,那麼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相信各位會問一頭大象或者一隻猩猩,他們的大腦也超級複雜,為什麼就沒達到人類那個水準呢?生物學上的解釋很簡單,因為他們的大腦皮層神經節不夠多,跟人類相比還處在粗放式管理的那種狀態,就像第一臺計算機ENIAC一樣,它非常複雜,結構非常龐大,同樣具有現代計算機輸入和輸出系統,中間則是運算控制與存儲,這是馮諾依曼當年為其確定的經典結構,即使現代超級計算機仍然無法脫離這個框架。所以這人的大腦就像和量子計算機一樣,猩猩則到了現代電子計算機,而大象還處在ENIAC時代。

既然活人和死者體重是一樣的,那麼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 靈魂或者意識是怎麼來的?

當然這樣解釋似乎還簡單粗暴了一點,因為我們光比拼硬件卻忘記了軟件,人類大腦的軟件是在1000多萬年前開始發展的,突破實在人類直立行走之後,因為從那時候開始,人類的雙手解放出來後被賦予了更為重要的任務,手眼與大腦配合製作複雜的工具,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雙手得到了鍛鍊,更重要的是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大腦的發展更是處在了一個黃金時間段。

既然活人和死者體重是一樣的,那麼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和人類相比,其他物種缺少了這個過程,比和人類最為接近的猩猩,仍然沒有真正解放出雙手,儘管它們也會製作簡單的工具,但僅此而已,最關鍵的是猩猩不需要這樣的條件,它們的祖先在600多萬年前和南方古猿分道揚鑣時,南方古猿是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的,而猩猩的祖先仍然在叢林,有人認為是東非大裂谷一邊有森林,一邊沒有的原因,也有人認為是南方古猿的瞬間記憶裡不足無法應對叢林中複雜的情況。

既然活人和死者體重是一樣的,那麼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所以人類意識形成用了數百萬年的時間,這是一個漸進式過程,對於意識來說,自身的肉體是它的載體,或者更準確的說兩者無法分離。當肉體死亡時,他的那些複雜的結構表現出來的意識被各個逐漸缺失的組件所破壞,最終徹底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