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疫情,江北新区“新金融”在发力

面对2020年开春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扬子国投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充分发挥金融控股板块优势,整合资源、聚焦重点、持续发力,创新运用“新金融”做到疫情防控与服务中小企业两不误,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业,渡过难关。

应对疫情,江北新区“新金融”在发力

基金投资赋能中小企业复产复工

扬子国投下属基金公司近期以通讯方式全面摸底20多家被投企业,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诉求,拟通过减免利息、延长投资、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等方式加大对新区内被投企业扶持力度,发挥基金投资赋能作用,充分给予企业发展空间与时间,妥善应对疫情影响。

◎加大基金扶持,助力企业度过难关。基金公司正积极研究给予被投企业疫情期间利息减免、延长投资期、下调资金成本等资金支持政策,预计受惠企业超过20家。同时,对于受疫情影响,难以完成年度业绩目标的企业,基金公司拟通过调整业绩条款等方式与企业共担风险,保证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分担企业风险。

◎开通绿色通道,加快投资审批流程。针对部分受疫情影响短期受困的服务型企业,拟通过履行“一事一议”决策方式上报基金投委会,加快流动资金投放,缓解其短期流动性压力;另一方面,将组织线上会议等方式,加快推进一批新区优质项目的投资审批,提高输血效率。

◎完善基金布局,积极支持创新创业。切实发挥投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天使基金设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孵化一批种子期、初创期项目。充分与数研院开展合作,为创业项目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构建“基金+孵化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一体化。

应对疫情,江北新区“新金融”在发力

“租赁+保理”加快资金支持力度

集团下属融资租赁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提前谋划、整合发力,积极支持和帮助新区中小企业缓解疫情影响,尽力保证资金按时投放,用实际行动支持新区重大项目的施工企业及中小企业各单位及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加快融资速度。租赁公司赶在春节前与南京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就其在江北新区的中欧轨道智能交通国际研创基地建设项目予以资金支持,春节疫情爆发前已完成资金投放总计1.5亿元;为支持科投北大高分子医学研究院设备的采购,已于1月21日投放了约464万元设备预付款。另仍有合同预付款约375万元,预计在3月13日前投放。

◎灵活融资方式。保理公司积极跟进“长江之舟”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助力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年前就软件园汇创研发基地项目的保理业务,率先完成资金支持5000万元和1.6亿元。针对企业疫情期间普遍延迟复工的现状,经内部研究,在风险可控的同时,适当延长企业提交发票期限、根据企业需求继续给予一定的保理额度,减缓其纳税负担。此外,针对供应链科技型中小企业下游钢材采购等资金周转难题,保理公司已对合作企业江苏金贸电子商务和安徽卓群科贸分别给予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和100万元的投放资金。

应对疫情,江北新区“新金融”在发力

△数研院示范项目金宁汇科技参与专项基金物资支援

“硬核”技术助力疫情防控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形势下,数研院示范项目(企业)创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为疫情防控增添“金融科技”的全新力量。

应对疫情,江北新区“新金融”在发力

◎科技赋能参与疫情防控。金山云率先推出“应急物资管理系统”,帮助相关部门实时监测应急物资管理;迪链参与的全省首个高校疫情防控区块链系统正式上线;安元科技研发了不出门也能做到一站式远程在线办公;通付盾对所有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提供免费全方位在线监测服务,7×24小时在线待命。

◎政策实时推送帮扶企业。数研院目前在手示范企业36家,疫情期间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数研院有序通知相关驻场办公企业推迟复工,鼓励居家办公,以更精准的服务,持续提高企业复工率。同时积极响应南京市、江北新区的防疫、复工等通知,及时向各企业传达 2020 年高新技术企业的等相关政策和优惠举措,稳步推进日常工作,为企业纾困。

(素材来源 | 扬子国投 编辑/张艳娟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