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焦慮蔓延,業界:疫情是短期衝擊,2020裁員潮不會來

這場持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嚴重拖延了中國各行業2020年的起跑時間。如今已進入2月下旬,疫情防控仍處於膠著狀態,各行業正在努力恢復被打亂的節奏,期待疫情拐點與復工復產儘快到來。

疫情之下,“裁員焦慮”也暗地裡滋生。2018年以來,IT、互聯網行業可感知的“裁員潮”,在這個春季大有蔓延之勢——旅遊、餐飲、娛樂等行業壞消息頻頻傳出,好像更加坐實了公眾的隱憂。人們不禁想知道,2020年我們會不會遭遇一次由疫情帶來的大規模“裁員潮”?

裁员焦虑蔓延,业界:疫情是短期冲击,2020裁员潮不会来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察時局採訪了多名專家,在他們看來,今年就業並沒有那樣悲觀,疫情不足以造成2020年全國和全行業範圍的“裁員潮”。“一定要認識到疫情不是一個內生的東西,它是外在的,不是說經濟突然不好了,它的特點就是短期性。”一名學者指出。

疫情延續了整個春節,在假期延長、復工推遲後,大量企業仍處於“休克”“半休克”的狀態。

疫情持續發酵,勞資矛盾與裁員暗流湧動。上海律師洪桂彬向察時局估算,春節以來他所接到的有關裁員的諮詢業務較往年同期能多出30%。

公眾對裁員的感知首先源自網絡熱搜和媒體報道。在多數地區的復工日之前,北京“K歌之王”一份《總經理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已在網絡熱傳。該公司因疫情處於持續閉店狀態,計劃集體裁員全部200餘名員工,表示如有30%員工不同意則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2月10日復工首日,曾躋身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的新潮傳媒高調宣佈裁員10%,高管集體降薪20%。新潮傳媒稱儘管公司有10億現金,但在無收入的情況下,只能活六個月。

疫情對餐飲界的影響更為明顯。2月初,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透露,全國60多個城市400多家西貝莜麵村堂食業務基本都已暫停,目前西貝2萬名員工,一個月工資1.56個億,現金加貸款僅夠發3個月工資。此外,老鄉雞、九毛九、樂凱撒三家餐飲企業老總也齊齊發聲,期待政策支持。

相比大中型尤其是明星企業,小微民營企業的裁員與破產更多是悄無聲息的。疫情造成的訂單損失、復工困難、成本上升將一些行業的小微企業推向瀕死邊緣。據報道,有小微企業老闆為自救而賣車賣房、減薪裁員,微博上多有網友訴苦被裁,還有員工主動申請減薪以免遭裁員。

據洪桂彬律師觀察,最近一段時間,大企業主要是將一些受影響的業務條線縮小編制,較少直接裁員,裁員較多的往往是中小微民營企業。“他們最近經常諮詢一些法律問題,比如裁員方案是否合理、停工停產方案如何執行、是否要報備勞動部門、員工拒絕協商解除合同怎麼辦等。”他說。

不過在疫情防控之際,也有一些企業為安撫員工而承諾不減薪、不裁員。日前,廣東“僑銀環保”這家企業向旗下35000多名員工承諾“不減薪、不裁員、不離棄”;福建久澤集團也正式宣佈,為集團旗下企業每位員工提供單項最高100萬元“疫情專項保障”,承諾疫情期間不裁員。

然而,是否裁員最終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目前看起來,這次疫情對經濟的負面衝擊會比‘非典’大很多。”原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清華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主席黃奇帆近日撰文稱。

不可否認的是,2020年以來的就業數據並不好看。據智聯招聘近日的一份報告,受疫情影響,春節後復工第一週(2月3日~2月7日)企業招聘職位數較2019年同期下降71.66%。並且受疫情影響,30.4%的企業表示將會減員縮編,還有29.68%無法為員工按時發放薪資,這意味著降薪、裁員、合同糾紛將更加頻繁。

裁員之憂並非毫無根據,2018年以來我國面對的是經濟下行壓力、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等宏觀環境,同時IT、互聯網行業陷入資本寒冬,滴滴、騰訊、ofo等明星企業的每次裁員都會引發一次熱議,加深一次憂慮。

此次疫情的到來非常突然,對就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人們擔心,疫情會不會造成2020年全國、全行業範圍的“裁員潮”。

不過多名專家告訴察時局,情況或許沒有人們所想的那麼悲觀。

“什麼是裁員潮?裁員範圍廣、規模大、人數多,三者具備才算是‘裁員潮’。”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告訴察時局。他說,雖然“裁員潮”話題一直都有,但這些年並沒有出現過十幾個省、幾十個城市、許多行業同時裁員的現象,裁員規模沒有一次性裁掉20%、30%及以上的員工,人數也沒有達到幾百萬上千萬,所以並沒出現過所謂“裁員潮”。

“全國來看,即便是在當前這個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今年‘裁員潮’我想也是不會出現的。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全國各地各行業紛紛都在裁員的情況,最近反而有浙江等省在搶人了。”蘇海南說。他認為,如果疫情能夠在3月中下旬基本穩定並在4月趨向結束,就不會出現大的失業問題。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也告訴察時局,近幾年以來我國並沒有形成大規模全行業的“裁員潮”,今年也不會出現。

他坦承,新冠疫情的爆發確實對下行中的中國經濟產生了較大壓力,如對部分行業如餐飲、旅遊、酒店住宿等服務業以及生產製造業產生了較大沖擊,中小微企業由於遲遲無法開工,承受著較大的生存壓力。但是疫情是否會造成大面積裁員,取決於疫情帶來的衝擊持續時間和經濟社會恢復正常運行的速度。

“目前疫情防控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如果能夠儘快結束疫情,那麼短期的衝擊對經濟的影響有限,不會引發企業大面積裁員。”張成剛說。他還提到,2019年下半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對企業的衝擊有所緩解,隨著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簽訂生效,中美貿易的不確定性有所緩解,這對於2020年企業經營是利好方面,繼而對擴大就業產生好的影響。

“疫情是個短期衝擊,一定要認識到疫情不是一個內生的東西,它是外在的,不是說經濟突然不好了,它的特點就是短期性。”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告訴察時局。

對於當前媒體網絡不時熱議的企業裁員話題,他認為其實很多企業即便沒有這次疫情也會裁員。“原因是現在經濟本身就在下行,我們此前預測2020年一季度就業景氣指數就很低,經濟不好的時候必然會有企業裁員。”他說。

據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推出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預測,2020年一季度CIER指數將明顯低於2019四季度,並且很可能是全年最低值,即反映一季度即便沒有疫情,就業形勢也不佳。曾湘泉表示,一般第一季度就業都比較淡,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就業形勢也會有所好轉。

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擾亂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正常節奏,怎樣才能及時復工復產對許多企業來說是燃眉之急。

針對民眾對疫情導致大量企業裁員、倒閉的擔心,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如果今年4月國內還無法實現全面復工復產,企業界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他認為,當前社會為了部分過度的隔離政策,正在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

張成剛認為,由於疫情防控要求,很多地區以封鎖和隔離方式阻礙人員流動,企業復工處於“要人沒人、要物沒物”的困境。如果疫情演變為長期衝擊,企業長期復工困難,訂單違約加劇,就會造成客戶流失、現金流斷裂、供應鏈瓦解等嚴重後果,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為了生存可能會選擇裁員。

“企業復工難,是對就業最大的挑戰。中小微企業吸納了中國80%的就業,復工速度緩慢導致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出現問題,勢必會影響就業崗位的創造。”張成剛表示。

他認為,部分地方政府應停止在疫情防控上採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應該看到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儘管存在矛盾,但不是對立的。“如何統籌協調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是對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驗。”他說。

蘇海南對這一看法也很認同。他認為當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即人員回不到崗位工作。他希望全國不要“一刀切”,疫情輕的地區、疫情中等程度的地區和疫情嚴重的地區要區分。疫情輕的地區可以放開,讓人回得來,輕疫區人員返回輕疫區復工也可不隔離,復工期間做好戴口罩等防護就行。“首先是穩企業,讓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夠恢復,能夠正常運轉。把企業穩住,把崗位穩住”。

察時局注意到,面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這“兩難”,一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啟了“硬核復工”模式。當大部分地區還處於“休克”之時,杭州、廣州、東莞等城市已經提前甦醒並打起“搶人大戰”,如廣東省人社部門與雲南、四川等地合作開行“點對點”返粵返崗專列,將農民工批量接回。

據人社部,目前雲南、貴州等勞動輸出省,與浙江、廣東等用工較多的省份已經建立了聯動機制。四川和浙江採取“點對點”方式開通長途客運和火車專列,前期已組織1000名工人回到杭州返工。

張成剛認為,如果疫情能夠在短期內控制住,那麼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有限。目前,政府已經將復工復產放在與疫情防控同樣重要的位置,接下來各級政府會更加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關係,更精確化施策,在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推動經濟社會恢復發展,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高度關注就業問題,防止大規模裁員。”2月11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聚焦穩就業議題。會議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從2月到6月對企業免徵或減半徵收三項社保費;並明確到6月底前,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

可以階段性減徵的還有職工醫療保險費。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近日表示,可以從2月份開始減半徵收職工醫保單位繳費,最長不超過5個月。

據測算,以上社保費、醫保費減負預計將超過6500億元。張成剛估算,僅免徵減徵三項社保費的單位繳納部分,就可為企業節省5%-15%左右的成本,而且用工成本佔總成本比例越高,僱傭人數越多且薪資相對低的企業,成本的節省也就越多,這對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是極大利好。

察時局注意到,在今春復工前後,從中央到地方各部門都出臺了“援企穩崗”的各項措施,具體涉及社保費緩繳返還、稅費減免、金融支持、房租補貼等,其中許多政策都向中小微企業傾斜。

例如近日人社部進一步放寬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的受益面,規定中小微企業,凡是裁員率低於5.5%,30人以下企業裁員率不超過20%,都可以返還企業上年度所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這次國家應該說真是下了血本了,對於這些企業來說,這些舉措可以說是救命的,而且不是稻草了,是一根較粗的救命繩。”蘇海南評價以上政策。

不過曾湘泉認為,這些政策還不夠,因為這些政策都是從如何幫企業節省成本的角度考慮的。“現在面臨的不只是疫情問題,疫情很快過去的話,企業要面臨的是宏觀經濟環境怎樣,如投資、消費、外貿等。就業問題本質還是經濟問題,要保持一個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他指出。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日前也撰文呼籲,現在應加緊研究和儘快出臺“最小一攬子”的配套改革可行方案與可操作措施,並緊密結合打造高標準法治化營商環境和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來切實地降低企業的制度性成本負擔,爭取在“抗疫”之年及其後,使國民經濟有更好的表現。

疫情下的“經濟寒冬”,企業選擇減薪裁員“瘦身”自救,更多是無奈之舉,並未因此成為眾矢之的。不過,裁員一定就是企業度過疫情的最好選擇嗎?

張成剛認為,企業面臨外部衝擊,要根據環境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裁員和降薪都是企業節省勞動用工成本的方式,但節省勞動用工成本並非企業生存的唯一方式。“裁員要面臨口碑和社會影響力的損失,在經濟和訂單恢復後還要增加員工招聘與培訓成本等,企業要綜合考慮這些成本。”他說。

在他看來認為,企業最好的生存方式是根據市場變化做出創新性調整,增加市場收益與利潤。例如創新用工方式也是企業節省用工成本的一個選擇,疫情期間生鮮電商和超市採用的“共享員工”模式,緩解了“用工荒”行業與“復工難”行業之間的用工矛盾。同時,他建議政策方面可以允許部分企業採取綜合工時制,綜合計算疫情期間工時;對疫情影響嚴重省份,減緩2020年最低工資水平上調等。

曾湘泉則認為,裁員並非沒有成本,比如經濟補償金,以及日後的招聘期、崗位適應期的相關支出。他認為,既然疫情是一個短期事件,企業就不一定要通過裁員這種方式來渡過難關。“如果現在裁員,過幾個月經濟好轉後你還是要招人,在中國目前的勞動力市場,招工難是個很大的問題,企業可能很難馬上招到真正有經驗、與崗位匹配的員工。”他提醒。

曾湘泉建議,真正陷入困境的企業可借鑑採用發達國家的“無薪休假”,即員工自願申請、不拿薪水但保留職務的休假,以應對金融危機、緩解勞資矛盾,“這樣不僅能立竿見影地減輕企業負擔,而且夠保持員工的穩定性,經濟好轉後,企業也不需要去搶人才”。

他還建議,特殊時期的企業更應該關注轉型,創新企業管理制度、人力資源制度,比如有一些職位的遠程辦公今後可常態化,這也可以節約成本,“還可以更積極地提升員工能力,而不是僅想到裁員”。

從企業角度來考慮,曾湘泉認為,當前企業呼籲政府的支持無可厚非,不過在如此大力度的減稅降費結束以後,企業更要積極思考如何靠自己發展起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靠政府補助發展好,企業在疫情期間更應花時間坐下來,自我梳理、強化,練好內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