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复工通知了吗?返程途中及工作场所如何防护新冠病毒感染?

从本周开始,复工返程人数逐渐增多。然而时下我们仍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如何做好复工期间有效防护?

一、返程

高铁火车篇

1、 在高铁、火车等密闭空间中,请全程佩戴口罩。尽量携带备用口罩,以便在口罩受到污染、破损等情况下能及时更换。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请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在有盖垃圾桶内。

2、 尽量选择靠近车厢两端的位置,空间较大,空气流动性好;卧铺尽量选择上铺。

3、 建议上车前就餐,途中尽量不要进食。如果长途出行需要吃饭,一定要在饭前洗手。可以选择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双手揉搓时间至少为15秒;也可以选择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纸巾擦拭,时间至少为15秒。

4、 旅途中请勿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等部位。

5、 到达目的地时,建议将衣物、鞋帽、箱包等消毒,或者在阳台等通风处晾晒。

大巴篇

1、 在大巴中,也应全程佩戴口罩,并且做好手清洁,防止交叉感染。同样建议携带备用口罩。

2、 保证车内通风。在无法长时间保持开窗通风的情况下,建议增加停站休息次数,开窗通风20分钟以上,再继续上车前行。

3、 自备清洁袋及时处理个人杂物及垃圾,不随地吐痰,咳嗽咳痰时注意方式方法,自觉维护车厢卫生。

飞机篇

1、 配合机场安检,合理佩戴口罩。

2、 建议随身携带含酒精的消毒湿巾或棉片,可随时清洁双手;在需要碰触小桌板、窗户、座椅扶手等公共用品时,也可以先消毒擦拭后再使用。

3、 尽量选择靠窗的位置,并且少走动;不吃或错峰吃飞机餐。

4、 若手上沾染了可见污渍,必须直接用流动水清洗手部。

5、 另外提醒大家,目前多数免洗洗手液均含有高浓度酒精,不能随身携带和托运。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属于易燃液体,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及《民用航空安全检查手册》,酒精体积含量超过70%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不仅如此,84、双氧水、过氧乙酸消毒液等液态消毒剂含有毒性物质,不可随身携带,也不可托运。此外,民航局对于体温计的携带也有明确规定,水银温度计不可随身携带,包装完整可办理托运,每名旅客仅限携带一支。

自驾篇

1、 出行前应提前了解目的地城市的疫情状况、最新禁限行措施、防疫检疫站信息、返程在线信息的登记填写等,更好规划行程。

2、 出发前做好车内消毒工作,重点消毒部位: 门把手、车窗、座椅、方向盘、车载屏、物理按键等。消毒后请用清水抹布再次擦拭,最后用干布擦干,以免消毒液对车体造成腐蚀伤害。

3、 当车辆处于空旷环境时,进行通风换气;当处于地下停车场等密闭环境时建议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方式进行通风。

4、 当自己单独开车时,建议佩戴口罩;当多人乘车时,则必须戴上口罩。车内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多人乘车容易发生交叉感,故上车时需与同乘者保持一定距离。

5、 在车上常备免洗洗手液,常备垃圾袋,个人垃圾切勿随地乱丢。

6、 开车到目的地(家、办公室等)前建议提前10分钟开窗通风,将病毒感染风险降到最低。

7、 到目的地后,及时洗手,脸部及鼻腔也要清洁,及时消毒手机等随身物品,衣物及时消毒并更换。

无论选择哪种出行方式,请大家避免拥挤。在取票、安检、上车、下车、登机、下机、取行李时尽量保持适当距离,尽量避免与他人的肢体接触。

其次,在公共交通工具中,一旦发现同行人员、同车厢人员中有咳嗽、发烧等疑似症状,要密切配合司乘人员做好登记,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二、工作

对于那些已经开始复工了的小伙伴们,在此给大家介绍下办公防护三大法宝:

“通风-消毒-自我防护”

上班途中:

1、 正确佩戴口罩。

2、 尽量避免选乘公共交通,建议步行、骑行或者乘坐私家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3、 上下班途中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请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有盖垃圾桶内。

进入办公楼前:

1、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

2、 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

3、 进入办公楼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到洗手间洗手,清洗干净后再回到办公室工作。办公楼的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和消毒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4、 此外,每次如厕后、进食前后、外出回来之后、接触他人后、接触过动物后、传递纸质文件等物品前后、打喷嚏或咳嗽前后、手脏时均需洗手。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所以勤洗手是预防新冠状病毒感染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办公室时:

1、 保持办公场所室内空气流通,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

2、 在办公室戴口罩的注意事项:①若在单人办公室,且室内通风流畅,没有人员流动,则无需戴口罩;②若使用多人办公室,首先确保室内通风流畅,其次倘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米以上,且不会有外来人员流动,则无需戴口罩;③若人与人之间距离在1米以内,且有外来人员流动,建议戴口罩。

3、 保证空调系统或排风扇运转正常(不使用中央空调),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4、 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品或部位等要定期清洗或消毒。

在公共场合时:

1、 在公共场合如茶水间、走廊、会议室等全程佩戴口罩,尤其是类似电梯这样狭小空间的地方,一定要戴口罩,也是双向防护。

2、 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建议步行上下楼,尽量不触摸扶手。

3、 疫情期间建议不举办面对面会议,可采用视频会议等网络会议形式。如必须要集中开会,开会时佩戴口罩,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控制开会时间。如时间过长,至少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及时打扫场地、消毒办公用品、茶具等。

在食堂时:

疫情时期去食堂吃饭的要领就是:吃而不语,吃完就走,一定要吃出在考场的感觉!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就餐时一人就餐,避免与他人面对面,人人间隔3米,席间不说话,吃完就走。有条件的可自带餐具。

下班时:

1、 下班后先洗手再佩戴口罩外出。

2、 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其次将手机和钥匙等随身物品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外套、鞋帽等消毒或放置在阳台或其他通风处晾晒。

3、 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非必须坚决不外出,不参加聚会和任何集体性活动。

注意事项

1、丢口罩的注意事项:

防疫期间废弃的口罩请不要随意丢弃!

①对于普通人(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用完的废弃口罩,建议毁坏后按照垃圾分类管理投掷到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垃圾箱内。

②对于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用完后建议用开水(或者至少56度以上热水)浸泡30分钟,或用酒精喷雾消毒后毁坏密封投掷到有毒有害垃圾箱内,或者用密闭容器装好后,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投掷到医用垃圾桶。

2、工作上的注意事项: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不要熬夜、过劳,以免降低免疫力。工作之余注意营养,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注意保暖和卫生,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工作固然重要,身体更重要!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更好地抵御疾病感染。

3、出现可疑症状时的注意事项:

进行自我健康的检测非常重要,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包括发热超过37.2℃、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结膜炎、恶心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请及时向单位报告,不要带病上班!居家隔离观察,限制活动,与家庭成员至少保持1米距离,并拒绝一切探访。必要时到指定医院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以上返程复工防护措施请大家仔细查看,为您在复工旅途中、工作中以及回家后的健康保驾护航。面对此次严峻的疫情,在为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点赞的同时,作为后方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健康是一种责任,希望大家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信谣,不传谣,树立信心;科学防控,严防死守,让病毒没有可乘之机,就是我们为这场战役做出的最好的贡献!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教授 王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