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石濤是繪畫界的曹雪芹”,這話有道理嗎?

羈文


曹雪芹是紅樓夢的作者,紅樓夢是名著,而且有近百年對他的研究,形成不同的“紅學研究”影響是深遠的。石濤在國畫界雖有很大知名度,但始終是國畫的滄海一角,國畫的影響力比不得文學的影響力那麼廣大與深遠,是肯定的。提出這種可比性或許是從繪畫考古的角度出發。我在廣州歷史博物館搞歷史畫時,處於文革後期,一位搞廢品收購夥計弄了張覆蓋廢品的畫,正是石濤生平最大的畫(八尺),廣州市博視為珍寶,偷偷裝裱,怕中央收去,已成過往。


廣州王振中


比喻欠妥,淺議如下:

一、身世近似,皆出身高貴,後家道中落,一生落魄坎坷。

曹雪芹出身於沒落的貴族。他的祖上是一個百年望族,屬於大官僚地主家庭。十三歲之前,作為豪門公子,生活富華奢靡;由於父親被革職抄家,家道中落,社會地位一落千丈;移居北京後,成為普通貧民,飽經滄桑鉅變,備嘗世態炎涼之酸苦。

中國繪畫史上偉大的畫家,“清初四僧”之一,石濤(1642—1707年) 是明靖江王朱贊儀十世孫,朱亨嘉的長子。清初,其父朱亨嘉企圖稱監國,不料失敗而被唐王處死。幼小的石濤靠著內官的庇護保全了性命。他由桂林逃到全州,在湘山寺削髮為僧,改名石濤。

二、評價不同,皆有傑出貢獻,但文化歷史地位差異大。

當今,曹雪芹的成就與《紅樓夢》的偉大,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在國外,全譯本也有20多種。英國著名的東方文化研究者阿瑟·韋利曾評價:“《紅樓夢》是世界文學的財富,它的出現給世界文學增加了榮譽,它使世界文學創作者受益匪淺。”

英國人有句話:寧願失去英倫三島,也不願失去莎士比亞。可見薩士比亞在英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之響亮與崇高。

  早在2001年,紅學研究者蔡義江先生就曾說過:“曹雪芹是我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他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與成就,比之於莎士比亞、歌德、巴爾扎克、普希金、托爾斯泰都毫不遜色。但令人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一座國家級的曹雪芹紀念館或博物館,這與曹雪芹的崇高地位和他對中華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是極不相稱的。”也有學者感嘆,不僅在國內,在國外,曹雪芹的知名度與其他世界級作家相比也仍有差距。

作為明末清初的繪畫大家石濤,其在中國繪畫史上影響巨大,他既是中國繪畫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中國繪畫史上罕見的思想者,齊白石曾稱其“下筆誰敢泣鬼神,二千餘載只斯僧”。《石濤畫語錄》幾乎成為中國畫學史乃至中國美學史的壓卷之作。

吳冠中曾說過一段很有名的話:“中國現代美術始於何時,我認為石濤是起點。西方推崇塞尚為現代藝術之父,塞尚的貢獻屬於發現了視覺領域中的構成規律。而石濤,明悟了藝術誕生於‘感受’,古人雖也曾提及中得心源,但石濤的感受說則是繪畫創作的核心與根本,他這一宏觀的認識其實涵蓋了塞尚之所見,並開創了‘直覺說’‘移情說’等西方美學立論之先河。這個17世紀的中國僧人,應恢復其歷史長河中應有的地位——他是世界現代藝術之父。他的藝術觀念與創造早於塞尚200年。”

三、領域不同,影響力及歷史地位懸殊,比喻欠妥當。


莊子之水


石濤曹雪芹是沒法可比的,領域也不一樣。但影響力卻差不多……
所以說一下石濤吧,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一下……

古代皇朝時常出現爭奪皇位、同室操戈的事件,父子反目,兄弟相殺都已是司空見慣。清順治2年的時候,這一歷史悲劇又在桂林靖江王府裡重新上演著。

自李自成攻陷京京師後,第9代靖江王朱亨嘉就自封監國於廣西,正嫌廣西地方狹小,兵馬有限,打算拿下廣東實現宏圖大業的時候,突然被南明隆武帝派兵一舉擒獲,廢為庶人關進牢房,幽禁至死。

在這一場混亂中,幼小的靖江王長子朱若極在內官的保護下逃出王府,為避開南明和清朝的追殺,輾轉流離最後躲入桂林湘山寺削髮為僧。

自此世間少了一位叫朱若極的王子,卻多了一名畫壇宗師,石濤。

石濤

朱若極在湘山寺改名石濤,法號原濟,原本是身份尊崇的靖江王子,卻在一夜之間家門被毀,父母盡亡,只能流落寺廟剃髮為僧,這等變故,在一個年僅4、5歲的孩子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命運的折磨讓石濤嚐盡了苦楚,後來殺父仇人隆武帝的覆滅和反清復明日漸微小的希望,又讓石濤感覺家仇國恨逐漸失去了現實意義。於是他找到了新的生活寄託,繪畫。

在湘山寺裡,石濤經常看著寺內的蘭花畫畫,他覺得蘭花就像自己一樣,孤高自傲。他一生中的寫蘭佳作不下於50幅,更被譽為繼北宋的趙孟頫之後,最負盛名的寫蘭大家,本以為能能在佛寺平平淡淡的過活,卻沒想到命運又再次向他伸出魔爪。

在當時的環境下,連佛門這種方外之地也難以求得片刻安寧,湘山寺不久後也被亂兵摧毀,石濤和改名“喝濤”的內官只能又開始了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生活。

清朝康熙5年,清政府藉著明安昌王后裔出家為僧一案掀起大獄,石濤2人為了躲避追捕,來到了1100多公里外的安徽宣城,先後駐於敬亭山麓的廣教寺、金露庵和閒雲庵等寺廟,長達15年之久。

敬亭山

在宣城的這15年,對石濤藝術理念的成型是一個重要的節點。石濤在15年間經常去黃山遊玩,常年的觀賞令他對大自然的美有一番獨有的感觸。

聞名於世的《羅漢百開畫冊》和《山水圖冊》就是石濤在宣城創作的代表作,他在畫中所表達的詩中有畫,先以氣勝的意境令後世畫家無不驚歎。

另外對石濤影響頗大的,是他在宣城期間結識了不少文人畫家,這批人還成立了一個宣稱書畫社,他們經常聚在一起吟詩作畫,交流心得。

黃山畫派代表人物梅清亦是石濤的忘年之交,兩人還經常結伴前往黃山觀景作畫,黃山的奇峰怪石,雲海溫泉都成為石濤作畫的靈感源泉,他將這些奇景繪成了不少傳世佳作,而這段經歷對石濤來說也是受益匪淺。

清朝康熙17年,沉浸在佛門和繪畫之中的石濤迎來了繪畫生涯的一個轉折。37歲的石濤應鐘山西天道院的邀請,離開宣城前往南京,之後的幾年,對安穩生活了15年的石濤來講,可以說是生活中較為得意的時期。

特別是被康熙帝2次召見這件事,更是讓石濤倍感光榮。康熙帝當年南巡駐足南京,期間到名剎長幹寺禮拜,石濤隨眾僧一同受召參見,5年後,石濤又在揚州平山堂恭迎聖駕,康熙帝甚至當眾叫出石濤的名字,這讓石濤欣喜

此事也對石濤的畫藝產生了影響,為紀念這個時刻,他作了《客廣陵平山道上接駕恭紀》一篇,詩中情感真切,充滿對皇帝的感恩戴德和受召的得意之情。過後不久,他還畫了一幅《海晏河清圖》併為其題詩,署名是“臣僧元濟頓首”,顯而易見石濤對清朝屬臣這個稱號頗感驕傲。

人雖身在佛門,石濤的心卻在紅塵。康熙召見過後,他就北上京城,在北京生活了3年。期間結識了不少達官貴人,之間應酬自然少不了禮尚往來,高官邀請他吃喝玩樂,他就得作畫題字贈與對方,認識的高官不少,能懂他內心的卻寥寥無幾。

石濤一直希望能被清政府重視,卻忘了一件事,自帶著靖江王長子的身份降生時,其實就已經奠定了他往後在清廷的位置,在籠罩著文字獄陰影的清朝政壇,沒有哪個官員會願意和前明宗室深交。

北京孤寂的3年讓石濤明白了自己在京城社會上的角色,他再怎麼努力充其量只是個畫匠。原本還揣著雄心壯志想在紅塵中施展一番的石濤,心灰意冷地寫下了一首哀怨的詩。“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無趨小乘。五十孤行成獨往,一身禪病冷於冰。”

他自號苦瓜和尚,餐餐不離苦瓜,甚至把苦瓜供奉案頭朝拜,苦瓜二字,彷彿寓意著他的一生。

石濤所畫的苦瓜圖

明瞭京城現實社會的石濤,懷著一顆冰冷的心離開京城,南下揚州,直至病故都長居於此。他回揚州後全身心地投入藝術創作,繪畫風格也轉入最成熟的時期。

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的國寶《搜盡奇峰打草稿》,就是石濤在此期間留下的傳世之作,他將自己坎坷的命運和鬱郁一生不得志的情感盡數揮灑在畫作之上,並藉此提出了“搜盡奇峰打草稿”的藝術觀點,主張繪畫應該向大自然索取靈感,瞭解所有想畫的東西的規律性。

石濤故宮藏品

可惜石濤在世時命運對他太過苛刻,從出生直至死去,他都鬱郁不得志,但他也沒料到,自己的畫作在後世竟是如此受推崇,他張揚的個性、超越時代的革新繪畫理念更是直接影響了大多數中國畫家。

王原祁曾評價石濤,“海內丹青家不能盡識,而大江以南,當推石濤為第一。”


仁雲莙時代藝術


中國畫一代宗師•石濤

石濤(1642年一1708年),清初畫家,原姓朱,(法名原濟),名若極。字石濤,又號苦瓜和尚、大滌子、清湘陳人等。廣西人,晚年定居揚州。明靖江王后裔,幼年遭變後出家為僧,半世雲遊,以賣畫為業。

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灑雋朗,天真爛漫,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別具一格。工書法,能詩文。

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

搜盡奇峰打草稿。石濤的水墨山水畫,其藝術成就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石濤之後,凡是山水大家,無不臨摹學習石濤山水,從中受益。山水畫界更有:“不學石濤,難成山水”之說。可見其在國畫界的地位之高。

曹雪芹的《紅樓夢》一書,在文學界的影響有多大,石濤在國畫領域的影響就有多大;曹雪芹在文學界的地位有多高,石濤在國畫界的地位就有多高。所以石濤是繪畫界的曹雪芹,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合情合理。





南山明月


石濤先生是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他的藝術主張是:"筆墨當隨時代。″還有"搜盡奇峰打草稿。″在當時是一種超前的繪畫理念。

(搜盡奇峰圖)

吳冠中先生曾說:"石濤是中國現代美術的起點,然而,另一方面,他又是中國傳統畫論的集大成者,遊走在現代和傳統之間,這也許是石濤成為反思中國美術傳統與現代的最佳切入點。″有人說:"石濤是繪畫界的曹雪芹,有一定道理。″

(搜盡奇峰圖)

石濤先生重視寫生,在山水、人物、花卉、走獸方面都有很高藝術成就。重視傳統學習,他說:"融古法為我法,不囿於陳式,不拘泥一格,取其為己所好者學之。″

(搜盡奇峰圖)

石濤先生《細雨虯松圖軸》,用筆方筆和圓筆兼用,祟山峻嶺的高地用方筆折角畫外形。近景山石用使轉的圓筆。整幅畫有幽深、淡遠意境。

(細雨虯松圖軸)

他的畫創新畫法,吸收傳統精華又不其束縛,巧用墨法。畫藝精湛。他畫的山水作品講氣勢,蒼茫恣肆。

(搜盡奇峰圖)

《搜盡奇峰圖》,構圖巧妙,畫中奇峰怪石和密集的苔點筆法,形成奇特風格。

石濤先生在畫上的題詩,書法藝術也有較高成就。他學過董其昌、蘇軾、黃庭堅等。筆墨厚重,生拙古樸,其行書汪洋恣肆。

(搜盡奇峰圖)


神韻軒書法


石濤(1630-1707),明末清初的“清初四僧”之一,明宗室靖江王贊儀之十世孫。清代畫家、僧人。本姓朱,名若極,別號很多,為僧後,更名元濟、超濟、原濟,苦瓜和尚,枝下叟,別署阿長,鈍根,山乘客、濟山僧、石道人、一枝閣,還有大滌子、清湘遺人、清湘陳人、靖江後人、清湘老人、晚號瞎尊者、零丁老人等。石濤是明朝宗室,原本應是過富貴生活的,但由於國亡家破,因而他所走的道路十分曲折,早年的石濤面臨著家庭的不幸,削髮為僧,遁入空門,從此登山臨水,雲遊四方,漂泊或居留於異鄉客地,足跡達半個中國。自然景觀的長期薰陶,身世不定的感念,造就了這位天才畫家。石濤的繪畫作品和藝術思想,深遠地影響了中國繪畫發展的歷史,所著《畫語錄》直至今日依然被奉為圭臬。

知道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的都會了解曹雪芹。曹雪芹最偉大的貢獻在於文學創作。他創作的《紅樓夢》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情節複雜、描寫生動,塑造了眾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堪稱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曹雪芹為中華民族、為世界人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不僅對後世作家的創作影響深遠,而且在繪畫、影視、...

石濤在繪畫藝術領域的成就好比如曹雪芹在文學藝術上的成就。這觀點是可以相通理解的





蘭亭逐夢


有人說“石濤是繪畫界的曹雪芹”,這話有道理嗎?要知道這話有沒有道理,我們先看看他們的簡介如身世、遭遇、性情、學識成就等等有沒有可比性,從這些比較中會得到答案。

石濤,在國畫領域的影響力很大,業界說他是清代以來三百年間國畫藝術第一人。他的畫筆墨恣肆新奇,反對當時仿古之風,是創新改革型不可多得的大師級人物,又是詩書畫及山水花鳥人物皆擅長的集藝術大成的理論家。他的山水突破前人而達到隨心所欲寫自我的新境界,改革了傳統筆墨技法,注重以大自然為吸取創作源泉,用墨濃淡乾溼極盡變化,構圖新穎、畫面宏闊,,,敢於反叛傳統而創立自我天地,提出“筆墨當隨時代”、“搜盡奇峰打草稿”等至今仍有相當號召力的國畫改革和創新言辭,對後世國畫發展有著突出的影響。。。在身世方面他是明靖江王朱亨嘉之長子,幼年遭變出家為僧,生不逢時,半生漂泊雲遊各地賣畫為業。。。

曹雪芹,他的最大成就在於文學小說創作。他寫的《紅樓夢》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高峰,在中外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紅樓夢》深刻的反封建思想有力鼓舞人們反對封建束縛,追求新思想、新生活,它的傑出影響給後世文藝家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沒有《紅樓夢》,就沒有紅學研究,以《紅樓夢》做題材的詩詞歌賦、文藝小說、評論、影視作品等等更不勝不枚舉。。。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他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經歷過一段錦衣紈絝、風流富貴、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但好境不長,因被抄家而回京後靠賣字賣畫和朋友救濟為生,前後反差相當大,有著非一般的人生際遇。。。

經過上面對石濤和曹雪芹兩人的身世遭遇、人格性情和才華表現的瞭解後我們發現他們確有近似之處,把他們說到一起也是很自然的事,因此有人說石濤是繪畫界裡的曹雪芹並不為過,也很合理和好理解,如果倒過來說曹雪芹是文學界的石濤反而讓人感到不那麼妥,因為相對來講,國畫對後世影響的廣度是沒有文學作品大的,吳冠中也說過一百個齊白石也比不過一個魯迅,國畫影響的是懂畫的人,而大部分人都喜歡看小說聽故事,所以石濤對後世的影響力雖然很大,但也是沒有曹雪芹大的,只能把石濤比作畫界裡的曹雪芹合理點。。。以上拙見不喜勿噴,謝謝大家閱讀!

夢幻畫派創始人陳展鳴

二O二O年二月二十二日


陳展鳴


先說說石濤,石濤是明末清初著名畫家,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

石濤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灑雋朗,天真爛漫,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別具一格。工書法,能詩文。

石濤在中國繪畫史上影響巨大,他既是中國繪畫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中國繪畫史上罕見的思想者,齊白石曾稱其“下筆誰敢泣鬼神,二千餘載只斯僧”。

在藝術上,他可以稱為一個雜家,他會畫很多東西。他不像八大那麼精純。有的人講這個話的時候,所謂八大精純、石濤蕪雜,其實是帶有一點貶義的。

石濤有著一種生命的大活潑。他有一種瀟灑縱肆,那種漫天紅樹醉文章的感覺,石濤嚴格來講不是一個僧人畫家,雖然他一生佛教都是他的一個基礎,但是他不像在深山古寺中生活的人,他的感覺是那樣活潑,他對生活的體驗是那樣豐富,他身上所膺有的中國傳統的滋養是那樣的深湛,這是他成為一個曠世藝術大家的基礎。他對傳統的學術非常有研究,常常與當時的大學者在一起討論問題,他是佛教研究專家,在道家方面有卓越見解,他的《周易》研究的水平也很高,他對傳統藝術的方方面面幾乎都有了解,他對紙張、墨的瞭解,具有很高的專業水平。

再說說曹雪芹,曹雪芹是清代學者,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璽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康熙寵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他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貧困如洗的艱難日子。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酒常賒”。

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

曹雪芹最偉大的貢獻在於文學創作。他創作的《紅樓夢》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情節複雜、描寫生動,塑造了眾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堪稱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曹雪芹為中華民族、為世界人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不僅對後世作家的創作影響深遠,而且在繪畫、影視、動漫、網遊等領域產生了大量優秀衍生作品,學術界、社會上圍繞《紅樓夢》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與談論甚至形成了一種專門的學問——紅學。

最後說說這兩個人有沒有可比性。他們一個是畫畫的,一個是寫小說的。這兩種藝術形式是沒有可比性的––繪畫表現的是定格的時間,展現的是永恆的畫面;小說是以時間或人物的活動等為敘事線索表現現實社會生活的。

因此,這兩個不論是在藝術成就還是藝術地位上都是沒有可比性的。





藝術閒聊


不敢苛同。曹雪芹是中國古典文學(擴大為文化)的集大成者; 石濤對中國繪畫傳統的繼承方面是有限的,魏晉、宋元這幾個書畫傳統的高峰期的特點,在石濤那裡基本得不到體現,他存在的意義更多的是對清代“崇南貶北”的柔靡、沉悶的畫風的一種打破。

所以二者不具可比性


松風水月


石濤就是石濤,曹雪芹還是曹雪芹。作為引領中國畫壇三百餘年的石濤,其“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苦瓜和尚畫語錄”等足以令我輩學之不盡,用之不竭了。不需要再去跟其他人相比較相抬轎。(配圖;湖南歸藏文化創始人石濤,幸與大師同名,願為藝術事業奮鬥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