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上清溪发源于泰宁县上青乡的川里村,全长50多公里,其中已开发的崇际村至长兴村的7.5公里水程,为深山峡谷地带,共有四个180°大转弯,峡谷宽约4——10米,最窄处仅2.5米左右,夷平面深约80——200米,为深切曲流峡谷。

多年来,上清溪犹如一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清纯少女,默默隐居在这深山峡谷之中,直到1993年,才得以开发开放,她那古朴、纯真的自然风貌才得以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我们来看一看上清溪都有什么独到的美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鲤鱼跃龙门

这块岩石,犹如一条鲤鱼,正要跃过“龙门”。鲤鱼跃过龙门,便有锦绣前程。过了这道景,我们已进入上清仙境,去感受一下“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无限灵趣。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上清壁画

这是一幅极其雄伟壮观的丹青壁画。画中黑红相间,好像高山流水。看到这幅画,不禁使人产生一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绝妙境界!

从地质成因上看,这是由于赤壁丹崖长期受到了水流冲刷或浸润,生长了苔藓类植物,苔藓类植物死亡后留下黑色的印迹,而没有黑色印迹的地方则可能是岩石表面风化剥落的结果。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仙帆迎客

从地质成因上讲,形成这种景观是由于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自然产生了许多纵向节理和裂隙,经常年流水不断侵蚀、切割,使得旁边的岩块不断进行纵向崩塌风化,从而保留狭长形呈墙状的山体,在地质学上称为“石墙”。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鲨鱼咧嘴

前方这块大岩石,像一条大鲨鱼,龇牙咧嘴,好不吓人。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阳关三叠

这是一个回景。刚才大家看到的上清壁画、仙帆迎客、鲨鱼咧嘴这三座丹崖,层层相叠,错落有致,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仿佛徜徉于大自然美妙的旋律之中,我们称此景为“阳光三叠”。这虽是个古词牌名,但运用在此恰到好处。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百褶谷

这个小峡谷,左右两壁波浪起伏,曲折分明。在不同的季节,岩壁上点缀着不同的花色,很像现代女性穿着的百褶裙。故称“百褶谷”。在地质学上,石壁呈波浪状这样的景观,主要是由于降雨时,崖壁上方大股水流直泻而下,对陡崖及岩石底部产生冲刷、侵蚀,加上岩石的差异风化,使得崖壁上形成深浅不一的方形、半圆形及圆弧形垂直凹槽,宛若起伏的波浪,故有“百褶谷”之称。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休闲骆驼

这座山峰好像一只单峰骆驼。它眯着眼,微张着鼻孔,正趴在此处闭目养神呢!我们称此景为“休闲骆驼”。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猫头鹰

岩壁上有一洞穴,极像猫头鹰,正神情专注地望着我们。其实,在上清溪的确有猫头鹰。它们白天一般停留在树枝上,夜间出来活动,所以游客很少能看到。上清溪的猫头鹰属号鸟形目,学名长耳号鸟,体长约38厘米,棕黄色,有黑褐色条纹,以金龟子、甲虫、蝼蛄、鼠类为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圣象洗心

在这两块巨大的夹缝中,一头大象正耷拉着两支大耳朵,垂头丧气地垂着长长的鼻子,似乎犯了什么错误,正在那里洗心革面,静心思过,我们称此景为“圣象洗心”。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兰花峡

这个就是上清溪"小三峡"中的第一峡——兰花峡。这里名为兰花峡,是因为在峡谷两边的石壁上,生长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兰花,有苔兰、墨兰、建兰、报岁兰等等,真是空谷幽兰,清香满溪。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栖鹰崖

前方岩壁上有一洞穴,洞穴中塞满了树枝、枯草,那就是老鹰栖息的地方,故称“栖鹰崖。”象这样的鹰巢,在上清溪有好几处,大都筑在溪岸的悬崖绝壁上。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仙雨峡

现在我们来到上清溪小三峡中的第二峡——仙雨峡。这条峡谷长约600多米,是上清溪峡谷中最长的。这里一路丹崖齐天,溪水潺潺,空谷芳菲,幽静深邃,水流时缓时急,两岸滴泉不断,就像是飘飘洒洒的仙雨,让人恍如隔世,如入仙境。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落霞壁

现在我们来到落霞壁,这里是上清溪漂游的中心点。这落霞壁是因水流侵蚀和风化剥蚀而造成的崩塌悬崖。悬崖的表面因岩性软硬不一,抗风化的程度也不一样,受风化剥落、重力崩塌等外力综合风化作用的影响,从而使崖壁表面显得凹凸不平,地质学上称之为“波状崖壁”。随着岁月的流逝,落霞壁以后还将不断地崩塌后退,形成新的悬崖断层面,从而渐渐地使河谷变宽。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七情百嘴岩

崖壁上,有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小岩穴,仿佛刻画着各种喜怒哀乐人的嘴型,有血盆大口的、有樱桃小嘴的、有轻盈微笑的、也有泼妇骂街的,这是人间百态最真实、生动的写照。据地质专家介绍,形成这种千奇百怪的“嘴型”,是由于岩层中的岩性软硬不一,后经风化、溶蚀、崩塌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忘归峡

上清溪小三峡的第三个峡谷——-忘归峡。这里两岸奇岩跋扈,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竹筏行到这里,仿佛进入一座古老的迷宫中,而且有股习习灵气迎面扑来,确实令人乐而忘归。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海市蜃楼

崖壁黑红相间,有的像瀑布流水,有的像一座座精美的屋舍,每当山雾弥漫的时候,若隐若现,更显得美丽壮观!仿佛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而当阳光明媚的时候,看起来又好像是遥远的山林别墅,有村屋房舍,有车水马龙。正所谓:雾来瑶池仙阁,云去海市蜃楼。

上清溪丨沉浸在远离凡尘的深山幽谷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