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是如何抗疫、防疫、隔離病患的呢?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

我國有著五千年之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爆發了許多場的瘟疫。

在科學技術相對落後的古代,由於缺乏一定的防治措施,瘟疫往往會爆發蔓延至全國。那麼,我國的先民們,在瘟疫爆發的時候,又是採取怎樣的防治措施的呢?

我國古代是如何抗疫、防疫、隔離病患的呢?

1、 修築完備的排水設施,注意衛生

我國古代統治者在修築一座城池的時候,非常看中城內排水措施的修築。和同時期西方的統治者完全不具備修建排水設施的意識,城內的排洩物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隨便找個遠一點的地方就草草丟棄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從故宮環繞整座紫禁城修建的排水管道,幾乎是從家家戶戶的經過的,一旦下雨天有積水形成,能在第一時間將汙水處理乾淨。我國曆史上對於城市衛生的設施的修建是相當發達的。

我國古代是如何抗疫、防疫、隔離病患的呢?

早在秦朝,就有不允許人們隨地亂扔垃圾的規定,這條規定甚至被寫進了法律。一旦到處亂扔垃圾的人情節輕的被罰款,情節嚴重的還會被處以鞭刑。我們古人還非常注意面容儀態的整潔,衣著的乾淨,蓬頭垢面地在大街上放蕩不羈的人同樣會被處罰。

因此,為了保持自己身體的乾淨,我們古人非常喜歡沐浴,並且把沐浴當作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預備進行祭祀,接見重要客人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焚香沐浴,用來彰顯對客人的尊敬。藺相如在敬獻趙國的國寶和氏璧的時候,就要求秦王沐浴齋戒七日顯示對趙國的尊重之後,才將和氏璧獻上。

我國古代是如何抗疫、防疫、隔離病患的呢?

著名的成語沐猴而冠也顯示了古人在上朝做官的時候,為了顯示隆重,會事先沐浴焚香。這說明我國古人非常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這和歐洲中世紀的人們厭惡洗澡,認為洗澡是件危險的事情完全相反。歐洲的國王路易十五,一生只洗了三次澡,一次是出生時,一次是新婚的時候,最後一次是下葬入殮的時候。

可想而知,歐洲中世紀的人們是多麼的不注意衛生。甚至在黑死病席捲歐洲的時候,歐洲的醫生們仍然不斷地勸說人們不要洗澡,堅信洗澡會讓黑死病的病毒傳到人體內。事實上恰恰相反,正是長年累月地不洗澡,不注意個人衛生才會增加傳染病爆發的幾率。

2、 及時的消毒和隔離

我們古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具備了消毒保持衛生的意識了,一旦疫情爆發,就會盡早消毒隔離病人。早在秦朝就有對外來的人進城的進行火燎煙燻的方法消毒的記載。《漢書》中記載"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記載了當時為了防治疫情而採取的大範圍隔離措施。

我國古代是如何抗疫、防疫、隔離病患的呢?

唐代就有"病人坊"隔離麻風病患,派遣專門的醫生為病人治病。武則天將"病人坊"改稱"悲傷田養病坊"交由政府出面統一組織管理,便於疫情爆發時大規模隔離病人。明代蕭大享《夷俗記》說:"凡患痘瘡,無論父母兄弟妻子,俱一切避匿不相見。"這說明我們古人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隔離意識,知道隔離是防止疫情蔓延的較好措施。

除了隔離之外,隨著對抗疫情的次數越來越多,古人們也積累下來了很多對抗疫情的辦法。唐文宗時期,人們就意識到了將感染疫情的病人去世之後及時掩埋,可以有效地防止疫情的傳染。為了儘快安葬受疫情感染而去世的逝者,同時安撫因為疫情來臨而惶惶不安的民眾,集體安葬病人由政府出面統一火化或者掩埋。明代嘉靖年間,還通過分發抗疫藥的方式,將"濟疫小飲子"分發民間。

我國古代是如何抗疫、防疫、隔離病患的呢?

除此之外,民間也流傳著用艾草薰香,服用雄黃酒,灑醋,弄石灰等方法對所居住的屋子進行消毒處理。《周禮·秋官》就記載了我國古人用艾草等草藥薰香消毒防治疫情的情景:"除蠹物,以莽草燻之,凡庶蠱之事。"

敦煌的壁畫中也出了殷人薰火防疫圖,描寫商朝人們燻火防治疫情的情況。清代羅世瑤也提出了防治疫病的措施:"將初病疫氣人貼肉布衫,於蒸籠內蒸一炷香,久則全軍不染"。這說明古人不僅在抗擊疫情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在行軍的時候出現疫情,也有一定的防治措施防止軍中瘟疫蔓延。

我國古代是如何抗疫、防疫、隔離病患的呢?

3、 江山代有名醫出

在古代,往往每次瘟疫襲來的時候,總有名醫濟世安邦,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建安年間,瘟疫流行,名醫張仲景鑽研醫術,治療了當時的流行疫情傷寒。晉朝葛洪發明了人痘的方法,為抗擊困擾人類幾百年的天花明亮了一道曙光。唐代神醫孫思邈《千金要方·卷九·傷寒》中整理記載了大量治療瘟疫的方子。

宋代名醫張從正,針對治療疫情提出了自己的新見解,認為疫症不是普通的表象之症,"夫瘟疫在表不可下,況巴豆之丸乎。"不建議使用瀉藥治療疫情。元代名醫朱丹溪總結了治療瘟疫的三個辦法:"宜補,宜散,宜降。"明清之際,全國疫情不斷,江南出了不少名醫,在抗擊疫情之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國古代是如何抗疫、防疫、隔離病患的呢?

其中,江南名醫吳有性,發明了治療疫病的"達原飲",搶救了無數感染疫情的人們。江南名醫葉天士,撰寫《溫熱論》在溫病的治療上提出了新的更為科學的理論。古代的醫者們用自己的智慧,找到抗擊疫情的有效方法,也為後世留下了無比寶貴的抗擊疫情的經驗。

總之,在我國古代,智慧的先人們已經總結了修築完備的排水設施,勤沐浴注意個人衛生和防治疫情的辦法。一旦發現疫情有大規模爆發的跡象,就立刻採取消毒隔離等措施。在瘟疫大爆發之時,醫者兼濟天下,首當其衝地站在了治病防疫的第一線,挽救了千千萬萬的病人的生命。

在科學技術相對發達的今天,我們要相信,沒有什麼是我們華夏兒女挺不過去的難關。在抗擊新冠肺炎的路上,我們已經迎來了許許多多患者治癒出院的好消息,我們將很快迎來抗擊疫情的曙光!


參考文獻:《周禮·秋官》《夷俗記》《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