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典故的背後,是曾經一對好友家仇與國恨的對抗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典故的背後,是曾經一對好友家仇與國恨的對抗

兩千年前的楚國邊境,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人在尋找逃出楚國的最佳路徑。正當他小心翼翼盡力縮小存在感的時候,另一個錦衣華服風度翩翩的人卻在對面喊他的名字問“你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這個正在逃難的人聞言抬頭看著昔日好友,滿腔憤慨的說:“我的父兄都被殺了,我拼命才走出京城逃到這裡。昏君無道,他日我一定要覆滅他的國家”。他的好友聽完沉默許久,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典故的背後,是曾經一對好友家仇與國恨的對抗


最後堅定的說出一句“希望你能成功逃到安全地區,但你若要覆滅國家,我必要讓它重新興盛。”

這個蓬頭露面的人是被楚平王追殺的伍子胥,錦衣華服的人是他的好朋友申包胥。伍子胥之後的事情家喻戶曉,他帶領吳國軍隊踏上故土並且一路勢如破竹攻下楚國京城郢都,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在位的楚昭王連夜出逃。伍子胥把楚平王的屍體挖出來鞭屍三百,逃難路上對申包胥說的“覆滅楚國”,到此為止已經實現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典故的背後,是曾經一對好友家仇與國恨的對抗


伍子胥說到做到,申包胥呢?他當時對伍子胥說“你若令楚國滅亡,我必會令它再次興盛”,這些他都做到了麼?他也做到了。當時申包胥已經辭官歸隱了,當他在山中聽到伍子胥攻陷郢都又鞭屍楚平王的時候再也坐不住了,他派人質問伍子胥:“你曾經是平王的臣子,親自拱手稱臣侍奉他,今天竟至汙辱死人,這難道不是違背天理到了極點了嗎?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典故的背後,是曾經一對好友家仇與國恨的對抗


”伍子胥說“我就像快要落山的太陽,但距離落山還有一段路程,所以我要倒行逆施”。申包胥聽完伍子胥的回話後知道自己多說無益,如今想要挽救楚國就得尋找外援。秦楚一向有通婚的傳統,楚平王更是秦哀公的女婿,如今被趕跑的楚昭王還是秦哀公的外孫,於是申包胥馬上出發向秦國借兵。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典故的背後,是曾經一對好友家仇與國恨的對抗


從楚國的山中出發憑藉兩條腿走到秦國,這個路程不是一般的遠。更何況兵貴神速,申包胥為了楚國的百姓能夠早一天脫離吳國的蹂躪要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都用到刀刃上,因此這一路遠不止風餐露宿這麼簡單。書上說他“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溪,遊川水,犯津關,躐蒙籠,蹶沙石,蹠達膝曾繭重胝,七日七夜,至於秦庭”。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典故的背後,是曾經一對好友家仇與國恨的對抗


克服了這麼多的困難終於來到秦國宮廷了,可是秦哀公拒絕出兵。秦國的軍隊在後人的印象中是虎狼之師,似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這是商鞅變法之後的事情,秦國在春秋霸主秦穆公和商鞅變法之間還有相當長的沉寂期,這段時間秦國已經被邊緣化了。秦哀公此人看諡號也知道不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因此當時的秦國國力不強國君也沒有魄力,不敢接下挽救楚國的重擔,哪怕楚國被趕跑的國君是秦國國君的外孫。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典故的背後,是曾經一對好友家仇與國恨的對抗


千辛萬苦走到秦廷,難道就要這麼回去麼?申包胥自然不甘心。並且回去又能去哪裡呢?秦國不敢出兵其它國家就敢麼?因此申包胥只能一條路走到黑。秦哀公拒絕面見,那他就在秦國的宮殿外面哭。一天不見我我就哭一天,兩天不見我我就哭兩天,並且在哭的時候不吃飯不喝水,還一邊哭一邊訴說楚國的危機,秦楚兩國的聯繫,楚昭王現在的狀況,最後申包胥竟然一連哭了七天。七天之後申包胥再也說不出話了,他喉嚨嘶啞雙眼泣血,並且因為一直沒有進食身體極度虛弱,這個為了家國奔走七天又在秦國哭喊七天的男子終於撐不住暈了過去,但他也打動了秦哀公。

秦哀公說“楚國雖然暴虐無道,但是有這樣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們亡國!”因此秦哀公同意出兵救楚。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典故的背後,是曾經一對好友家仇與國恨的對抗


國君點頭了,但是大軍的調度並不是簡單的事情,前面也說過這時的秦國並不是後來雄踞西方的虎狼之國,當時秦國想要把全國人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幫助楚國並不容易。為了讓這次出征達到最佳效果,秦哀公親自操刀寫了一首《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典故的背後,是曾經一對好友家仇與國恨的對抗

這首慷慨激昂的詩歌極大的鼓舞了士氣,再加上吳國軍隊在楚國無惡不作早已激起民憤,楚國人民在壓迫之下全民皆兵,吳國國內又開始內亂,秦楚兩國同仇敵愾一鼓作氣,終於把吳國打出國境。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典故的背後,是曾經一對好友家仇與國恨的對抗


這場戰爭很快就結束了,但這首詩歌卻穿越千年流傳至今。“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三句話更是隨時都能激起華夏子民心中不滅的熱忱。磨刀擦槍、舞戈揮戟,並肩奔赴前線的時刻,這首詩歌定會在無數人腦海中迴響。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簾外西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