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鼠年春节,疫情之下,整个社会都被卷进了一场情绪的熔炉里,从毫不在意到人人自危,每个人都似乎经历了一段颇为魔幻的日子。

我也不例外,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新闻和评论,情绪时而亢奋不已,时而悲愤难耐。情绪起伏加速了心跳,然后再尝试劝自己冷静反省,开始感觉到一丝惭愧——好像自己就是这情绪熔炉中的一把火钳,在炙烤和冷萃之间来回切换着。

经历了颇为曲折的返京之路,就想到了这本买来许久都未曾认真看过的书——《乌合之众》。于是,决定摒弃多余的信息,试图寻找对一些现象的理解。

本想借此书可以豁然,然而在看完之后,我却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更加肤浅了,也发现一本书显然无法解释所有的事情。此外,也不该试图将“群体”片面地看作“乌合之众”。

所有人无一不生活在各个群体之中,在社会、政治、经济、信仰都愈发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群体其实是一个中性词。

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本文共分成五个部分:

1、综述本书关于群体的定义

2、第一卷介绍关于群体心理特点

3、第二卷概述群体心理的影响因素

4、总结本书的意义和局限,探讨舆论的自由边界

5、关于理性的反思和建设性意见


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综述

总的来说,《乌合之众》 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以整个群体作为一个心理实体为研究对象,刻画群体的种种非理性的特征以及群体的主张和信念产生、演化和变革的种种原因和逻辑。

作者对于群体心理的大部分表述都是负面的,这也是本书译作“乌合之众”的原因,但他也指出了群体在文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书的最后一卷,勒庞也特别指出了群体犯罪、陪审团、选民和议会制度的的群体特征及其危害。

先引用译者的序言,解释一下勒庞所谓的“群体”:

它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大众或者群众,在勒庞看来许多人偶然地集合在一起,哪怕人数在再多,也不构成群体,比如菜市场的人群。勒庞所说的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心理群体,指的是受某一事件、演说、激情、恐惧、爱恨的刺激而聚集,为某个目标或某些精神需求而有所行动的人。

全书共包括三卷:

第一卷讲群体的心理特征、道德和情感特点、观念和推理逻辑;

第二卷讲群体产生信念和主张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规律,并讲述了领袖在其中产生的作用;

第三卷列举了几个不同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第一卷

每个独立的人虽然在智力上差别很大,却有相似的本能和情感。当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构成群体时,个性便消失了,智力变得低下,感情和思想都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最终形成的群体心理服从“群体精神统一律”。人类本来就很少根据理性做事,很多个体行为都是无意识的,而当每个人处于群体中的时候,这一特点就被放大了,发展出三个主要心理特征:容易接受暗示、容易感情用事、具有传染性。

那么,群体中的个人是否有机会摆脱群体心理呢?

在勒庞看来,结果是悲观的。很少有人可以在群体中逆流而上,每个人就像被催眠了一样。但我认为这一结论随着一百多年来教育水平的提高,应该会有一些改观。

一、群体的感情特点

群体的情感特点包括:容易接受暗示轻信他人、多变易怒而冲动、将感情夸大化和简单化、偏狭专横且保守。

第一,群体容易接受暗示,很难理性地控制其反应能力,故而容易在情绪酝酿地过程中,既显得多变又容易走向极端。再加上通过暗示获得的信念极具传染性,群体往往自恃甚众,变得暴躁且颇具有行动力。

这就是为什么神话故事和传说得以如此流传甚广的原因,以及为什么经常会有一些集体幻觉事件被报道出来的原因。这就是群体感情的前两个特点。

第二,群体的智力往往低于独立的个人,他们只能笼统极端地看待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地过渡状态。群体较少去怀疑结论,而是进一步夸大和简单化自己感受到的情绪。

很多网络时代的自媒体恰恰利用了群体的这一特点,在表述其观点的时候,滥用词汇一味地博眼球,斩钉截铁地表达那些即便仍颇有争议的观点。

不只是自媒体们自己夸大其词,其内容缺乏理性思考,字里行间也没有给读者留下理性思考的空间。如果去看下各种“10万+”的网文,就可以发现他们几乎很少使用“有待商榷、仅代表个人看法……”之类的词汇,更不用期待有科学的数据来支撑了。

第三,同样由于群体容易酝酿情绪走向极端,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完全正确”和“完全错误”两种答案。群体容不下矛盾和争论,最终显得偏狭和专横。勒庞同时指出,虽然群体善变,但却对改革相当保守,因为他们的奴性使其屈从于权威和领导,盲从的特点使其天生不具有变革的基因。

拿这次疫情举例来说,1月18日钟老确认新冠病毒人传人,1月19日的时候整个社会依然满不在乎,甚至到1月20日全国开始逐渐有些慌张的时候,武汉部分人仍然以坐怀不乱的态度自嘲,车站里戴口罩的人仍然只有半数上下。但是,从23日的武汉封城到24日大年初一的河南开始封村的风潮兴起,短短两三天内,民众的情绪几乎完成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各地很快就自发上马实施了封路封村断往来的一刀切政策,甚至夹杂着人人自危、以邻为壑的情绪。最终,群体的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导致各部委又不得不安抚群体,重新部署各地的复工方案,忙着辟谣和安抚,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公共资源。

当然,即便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绪的变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也着实地印证了群体情绪的上述特点。

最后,需要说的是,因为群体处于集体当中,他们也常常以宗教、国家等名义行动,往往因此具有了集体主义的高尚品格,比如英勇忠诚、无私无畏、忘我牺牲等等。

就比如这次疫情中勇于冲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他们无疑是某个群体的一员,他们同样有上述特点。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才得以让你我和整个中华民族得到保护。如勒庞所说:

“我们不要过于抱怨群体总是受无意识的驱使,不动脑筋。如果他们动起脑筋,考虑自己眼前的利益,也许任何文明都无法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发展,人类也不会有历史了。”


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白衣天使

二、群体的观念

勒庞将群体接受的观念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暂时观念,这是一种受到一时的环境变化影响,属于偶然诞生的观念,比如某种社会学说和人文思想;

另一种是基础观念,这是由于环境、种族、遗传因素决定的社会基本观念,比如宗教思想、社会体制等意识形态问题。

可悲的是,即便是高端的哲学思想和科学论文,也必须经过简化化和极端化之后,以形象的方式才能进入群体意识。而经过了这样粗鄙的操作过程之后,原本再怎么伟大和正确的观念也失去了本色,没有了高下之分,甚至变得错误百出。

当然,这样的演化过程往往需要非常漫长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哲学家和艺术家在世的时候很难获得认可——因为他们的观念太超前了。

三、群体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群体常用的推理方式。他们认为在某一事物起作用的经验,在另一事物上同样行得通,比如冰是透明的,含在嘴里会化掉,那么透明的玻璃含在嘴里也会化掉。

“类比方法”在逻辑学中,其实是非常不严谨的推理方法。比如在这次疫情当中,当网友看到这个城市采取了如何的防疫措施,就会去指责另外一个城市为什么不能采取同样的措施。殊不知,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情况,在复杂的决策环境中,每一个操作都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此一刀切的类比并借鉴,未免过于不负责任。

群体不会推理或者总是错误的推理,而懂得统治他们的人总是像他们灌输这种推理方法。

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诸如《奇葩说》之类的电视节目,往往会发现那些演说者也常常使用类比推理——并不注重推理的正确性,而是力求情绪的渲染。

这也是我不建议看这类节目的原因,它们的本质并非辩论节目,而是演说节目。借以娱乐消遣未尝不可,万万不能信以为真。他们表达的目的也不过是争取观众群体的立场,并非像正式辩论赛那样是为了追求逻辑的真相,考验辩手和观众的思辨能力。

勒庞总结道:“这些演讲是用来吸引群体的,而不是供哲学家阅读的。二十卷长篇巨著,也比不上几句能让人听得进去的话。”


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四、群体的想象力

群体的想象力丰富而强烈,十分活跃,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能打动群体想象力的东西都具有突出、鲜明的形象,没有多余的解释,只有美好或神秘的事实,比如一场伟大的胜利,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一桩滔天的罪行等等。正因如此,戏剧相比文字往往更容易打动人。

再比如这次新冠疫情中甚嚣尘上的事件——“吹哨人”李医生,“为众人抱薪者,已冻毙于风雪”。一句话勾勒出如此清晰的画面感,这么形象的比喻自然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愤慨。我不否认政府有怠慢疫情的问题,李医生也确实是倒在一线的白衣天使,可歌可泣。

但作为眼科医生看到一份呼吸科未经确认的诊断书,并在微信群内转发并称不能泄露,是否称得上是一位吹哨人和为众人抱薪者?李医生是新冠病毒受害者,但管理者何曾见死不救了吗?可以因此将他的死怪责于疫情缓报吗?

痛定思痛,在这番风波中,有没有其他国家的政治家借此进行政治操作,有没有趁机挖出李医生的微博进行炒作的自媒体借机渔利?都值得反思。


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五、崇拜和信仰

在这一卷的最后一章,勒庞论证了群体的所有信仰都采取宗教形式

因为偏狭和盲从必然伴随着宗教情感。这种感情具有如下特点:崇拜心目中的崇高者,害怕他身上所谓的神奇力量,盲目的服从命令,缺乏分析这些信条的能力,只想着传播它们。

“感情在与理智的长期搏斗中,从来没有输过。”

勒庞甚至指出创造信仰的人都知道如何让群体产生这种狂热的感情,让他们在崇拜与服从中得到幸福。这也是我认为搞偶像崇拜可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很多追星的朋友们往往只片面地看到了明星美好的一面,往往在刻意的包装和运作之下,被资本收割。

当然,仅仅有见贤思齐的情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过于狂热,则可能会冲动地做出不理性的事情。

有人说中华民族是没有信仰的民族。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而且远比以前丰富,比如今天的社会中同时存在小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明星崇拜、消费主义、资本主义、人文主义等等。

这其中到底孰优孰劣,还需要用自己生活的真实幸福作为标准去判断。


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第二卷

一、群体的主张和信念

勒庞将决定群体的主张和信念的因素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间接因素是基础的因素,可以将其比喻为一张画布的背景色,包括种族、传统和时间,但不包括政治制度和教育水平。

第一,勒庞是一个保守的神秘主义种族论者,有一定的种族歧视观念。他认为群体的种族特征非常不容易改变,它决定了群体的很多主张和信念。一个民族的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需求和感情,也很难改变。所以,对于传统的任何反抗都是表面形式,民族的精神内核只能靠时间慢慢消磨,慢慢改良。

对此观点,我认为每一个读者也需要谨慎接受,勒庞有明显的改良主义的保守思想,对革命也持否定态度。

第二,知道了勒庞上述的种族思想,就不难理解他后面的观点:勒庞认为政治和社会制度不过都是种族和传统的产物,一个民族不可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制度,即便花时间创新制度,也改变不了群体的固有思维。

第三,勒庞对于教育的态度是辩证的。

一方面,他认为应试教育、死记硬背,是不能提高智力的,这种方式只会让受教育者获得了知识却找不到工作,从而迫使他们厌恶自己的出身,造就反抗者。另一方面,他鼓励职业教育,将书本换成事情本身来完成教育任务。工业革命时期产生这样的论点,似乎不难理解。教育问题向来有不少分歧,这里暂时按下不表。

上述的间接因素含有作者的个人偏见和当时的时代印记,不好评述。

下面重点关注决定群体主张的直接因素,包括:鲜明的形象、模糊的词语和套话、幻觉的影响,但不包括经验和理性。

第一,群体的想象力容易受到突出鲜明的形象影响,前面已经论述过。由于群体的感情特点,简单的词语和套话更能唤起群体某些想象,说理和论证却往往甘拜下风。而且,词语和套话的表达往往越是模糊和抽象,就容易引起行动力,比如“民主”、“社会主义”、“平等自由”等等词语。可以说,群体根本不在乎词语的学术本义,只看重自己脑海想象中赋予它的实际印象。

此外,这一类词语只有变化着的、暂时的意义,它们的含义一直在变,它们并不是想要传承什么。

对于政治家来说,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用新词换掉那些群体无法忍受的旧词,比如“盐赋”变成了“盐税”,“地税”变成“地租”等等。

第二,群体从来不渴望真理,群体一直受到幻觉的影响。

宗教、政治等都通过制造幻觉,让群体为之着迷,比如建设神庙,散播美好的谬论等等。与此相反,哲学家往往致力于破坏幻觉,哲学著述虽然很理性,却又难得人心。

第三,勒庞认为群体经常犯经验主义错误,它们不会接受理性,逻辑规则对他们没有任何用处。

包括笔者在内,人性之本做判断的依据大部分来自经验,因为相比利用逻辑来说,利用经验的效率要高很多。即便使用逻辑处理事情,大部分也只是线性逻辑。

比如,面对是否复工的问题,很多网友会直接问:“命重要还是钱重要?”且不论新冠肺炎的病亡率,将涉及社会经济、个人财务的复杂问题直接二选一,不可谓不偏狭。

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二、群体的领袖

“一定数量有生命的东西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本能地处于一个首领的领导之下。”对此,前文也说过,群体天生有些奴性,渴望服从,本能地臣服于领导地权威和专制之下。

第一,群体的领导分成两类。

第一类首领可能不是思想者,仅仅是行动者,还有些神经质,强烈的信念使他们充满了巨大的暗示力量,既可能是意见领袖,又或者仅仅是首先发表意见的带头人。他们态度强有力、意志坚强,但持续时间很短。

因此,某些情况下,网络上对于一件事的态度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往往取决于第一个行动或者发表评论的人。比如马路上散落了一车水果,是遭到路人哄抢还是众人帮助,其实和地域没有关系,和水果也没有关系,而是取决于带头人如何行动。

另一类首领要少得多。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强大的领袖,这种领袖往往创造信仰,意志力坚强而持久。

第二、想要思想和信念深入群体的头脑,领袖们往往采用三种办法:断言、重复和感染。

断言得越干脆,没有拖拖拉拉的证明和解释,便越有权威。断言只有不断重复才能产生影响,才进入人们的无意识深处。当断言和重复到了一定的次数,得到认可,形成了倾向性意见,传染机制就开始起作用了。

在这个过程中,言论的对错往往没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能勾起群众的什么情绪。

所以,我一直认为很多短句鸡汤和口号,实际也是在发生这种作用,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些话意义是积极的,但如果仔细反思这些所谓的“大道理”,都存在多多少少逻辑错乱或者缺失的问题,实际上“失败的反思,才应该是成功之母”、“生活的苟且都过不好的人,到了远方也一样苟且”。

第三、领袖持续发挥作用,最后就会形成叫做“声望”的神秘力量。

“声望,其实是一个人、一部作品或者一种思想对我们的精神统治。”

勒庞认为,声望会麻痹我们的批评能力,让我们的灵魂充满惊讶和崇拜。如此就可以反证,那些反权威的先驱者们,那些稀少的质疑声,都是多么伟大。

勒庞进一步指出,声望的来源包括获得的声望和天生的本身声望。前者诸如一个人的姓氏、财富、名声等,后者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品质人格,与一切诸如头衔之类的外物无关。据说,拿破仑就有这种典型的与生俱来的声望。

就获得声望的来源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成功。现实中,我们也发现成功人士的主张很少受到质疑。但是,受人追捧的成功学经验往往未必就完全正确。对此,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学会去判断。

所以,就群体的判断来说,最残酷的事实是,这个世界仍然是一个成王败寇的世界。但是,勒庞也指出这种成功一旦消失,其声望也会消失,甚至反弹。

三、群体主张和信念的变化

群体的信念分成两种:一种是恒久的普遍信念,如封建意识、宗教思想等;另一种是暂时多变的主张,比如文学艺术流派等等。

普遍信念往往很荒谬,哲学上也经不住推敲,但却很难消除,甚至诸如牛顿、伽利略这样的伟大科学家也丝毫没有怀疑有神论。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普遍信念一直存在于每个时代当中。我们的传统观念、思想和习俗里都是它的痕迹,这些东西让群体中的人很相似,也包括时至今日的你我每个人在内。

我读完此处,也愈发觉得自己的视野同样很局限,从小学习的儒家思想、长大之后的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思想等等……都组成了我的信念体系。其实,哪有什么绝对的自由呢?

我们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追求虚无缥缈的自由,倒不如追求快乐显得更实际一些。


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总结

本书诞生于19世纪末期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政治多变革,生产力空前繁荣,各种群体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而到了如今信息革命业已完成的21世纪,可以发现,群体的信念和主张则变得更加多变而纷繁复杂。

勒庞认为在这样群体兴起的背景之下,政府在主导舆论方面显得愈加无能,就连新闻媒体也不得不对群体示弱。执政者和媒体人甚至害怕舆论,他们一方面不得不关注群体的思想,另一方面还担心自己的行动会被其牵着走。

我认为,舆论已经是身为弱势群体的民众在面对权威时的一把利器,这不免是一桩幸事。但理性的舆论同样可以发挥作用,过激的群体行为往往会催生谣言,会被利用。


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如前所述,群体的舆论往往总是有一个领导者,群体的无意识思维难免受其左右摆布。群体容易受到蛊惑,却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问题,从而愈发义愤填膺。如果,一旦这个关键的领导者居心叵测的话,即便广大群体总是心向正义的,其行为也未必都是正确的,从而使整个社会自食恶果。

这就好比一群孩子受了家长的委屈,聚在一起耍些脾气、哭哭闹闹,都是没问题的,但若在此时受外人怂恿去撒谎甚至打人,这就有问题了。并非表达情绪有问题,只是在有外力操纵的时候,群体控制情绪变得愈加不易。

假如群体遭受到潜在的敌人操纵舆论,进行政治打击的话,不正是中了敌人的“反间计”吗?

所以,从个人权利的角度思考,言论自由是正确的。但从社会整体稳定的方面去思考,言论自由并非无边无界。一旦群体受到蛊惑,往往产生众口铄金的危害。况且,今天的言论控制,也并不是像“文字狱”那样控制每个人的言论,而是控制那些颇有话语权的意见领袖们。

即便已经成书一百多年,论述的局限颇多,但是这本书仍然有其重要的意义,甚至显得愈发深刻。一方面,有些原则已经不再适用,比如勒庞的保守改良主义思想、比如通过政治制度对社会进行改革的成效都有待商榷。另一方面,群体的心理特征受制于人脑的生物结构,恐怕千百年也没有什么变化。


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关于理性

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上述乌合之众的特点虽然是属于群体的,但我认为其本质还是个人的思维出现了问题,或者说个人应该有能力避免陷入这样的群体。

唯有理性能够避免成为“乌合之众”,而且是需要找到真正的理性。但如果一味地站在群体的对立面,就变成了牵强的标新立异,这无益于真相的发现,是一种盲目的理性。

那真正的理性是什么呢?

我对此没有系统的哲学研究,只是谈谈经验。

很多人把理性说成是中立态度或者是墙头草行为,甚至定义为“做好自己”的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逃避态度。不可否认,确实存在一些刻意与众不同的人持有上述这种观点,但这并非真正的理性。

真正的理性并非毫无作为的怀疑主义,也不是坐视不理的冷漠,不如将真正的理性说成是“脚踩两只船,保证不翻船”的辩证态度,这种态度并非放弃表明立场的权力,而是力求不偏颇。

此外,笔者还认为真正的理性应该建立在对自己的批驳和反思之上,需要站在双方的立场上进行相互辩证。理性主义者的话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真相。

相比群体无意识行为,一个理性而正直的人做的不是一味地指责,而是客观的反思。但是,需要注意很多流于形式的反思,实际上不过是给自己不合时宜的思想找个台阶下罢了,而真正的反思常常让自己羞愧得无地自容。

当然,真正能保持理性的人往往是身处事外的人,甚至是既得利益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正确的理性是有错的。也不意味着,事件中遭受不公平的被压迫者就可以放弃理性,即便这颇为不易。

如何培养这样的理性呢?

这个问题又是一个大的话题,这里就不再展开了,只做两点推荐。

首先,《乌合之众》一书其实更多在论述群体,并不能给个人提供有意义的结论。对此问题,我更推荐有实证亦有推理的《思考,快与慢》,或者干脆去好好学习逻辑学相关知识。

其次,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控制情绪的习惯,时时刻刻要意识到自己的立场,有没有“屁股决定脑袋”的偏见。

更比较简洁的办法就是可以记住下面几句话,并应用在日常生活的思考中,每次下结论之前都习惯性地扪心自问。


评述《乌合之众》:看疫情之下的群体本质、舆论边界、个体理性

写在最后

勒庞在序言中说:“一个学者如果想证明某种现象,就不要去考虑这种证明会伤害谁的利益。……属于某一学派,就必然会带有偏见和成见。”

看罢此书,我想作者确实做到了一个自由学者的严谨,但是他依然不可避免地忽略了自己依然有固执的信念和主张,比如种族歧视等。而我想,这本书的每一个读者,包括你我在内,也必然都有因为身处某一群体而受到的思想局限,并值得反思。

“乌合之众”,如同每个人天生的枷锁。

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就放弃成为更好的人,依然要明是非,知利害,顾大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