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

‘乌合之众’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

“与个体相比,群体更加智力低下丶自信增加丶情绪激动并急于行动。”这是《乌合之众》这本社会学作品长期被普遍认为的核心思想。所以我在读本书前所对此书大致内容的推测:

1.这是一本社会心理学著作

2.本书重点在于群体心里的弊端

3.本书相对于群体化更加推崇个人化思想。

读过本书之后,除了第一点我的其它两个推测得到自己的印证。

读书前由于各种宣传与对此书的侧面引用都在讲它是一本社会心理学范畴的作品。但在当下我认为它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作品。

‘乌合之众’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

在读此书前,由于在互联网环境下查找资料很方便,很容易找到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内容。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下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依据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

由此可知,社会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分支,其研究对象为社会心理现象,而其研究价值则为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也就是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讲求严谨性,与可证伪性,并且需要现象之后的原因分析与深入研究。但我在《乌合之众》这本书中,看到大量的现象描述,但缺少甚至失去科学著作所需的原因分析与实验证明。

在专业的社会心理学书籍介绍其发展历程的篇幅中也佐证了我的观点。普遍公认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为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Ross)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McDougall)的《社会心理学导论》的发表。而本书的首版年份则为1895年,并且在社会心理学教材的发展历程中并无提及。

但这并不影响《乌合之众》是关于社会心理领域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以及他对人们思想持续的鞭策与警醒。通读此书我也感到受益匪浅,部分篇章也想需要反复阅读与结合实际历史思考。并且此书中的很多现象结论,虽没有明确的原因分析与实验报告,但其现象本身也以被许多历史事实所证明。所以本书可以看所是作者对社会化现象的深入思考与总结,也更容易理解所谓“乌合之众”(原文:The Crowd)其概念本身所带有的情绪化色彩其本身也印证书中的观点之一:大众趋向于跟随大众之言,尽管其并没有充足的理由。

‘乌合之众’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

本书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让我之前对其产生兴趣的原因,在于它对群体盲目跟随与易于煽动的描述与结合历史的解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领导他人的欲望,自己本身从主观来说都不想成为盲目跟随他人的人。那么,就会潜意识里希望自己是煽动者,领导者。而本书对大众盲目性与易于跟随他人的特性的描述也是这本书被很多像我这样并不是社会学专业的人有意愿拿来读。

“这本书读起来很过瘾。”首先他没有像其他严谨的科学学术著作那样有太多专业词汇以及逻辑论证。相反,《乌合之众》更像是一本议论文集,描述所用语言也是比较贴合大众趣味。我想可以与我国鲁迅所写杂文类比就更好的理解这本书的描述性,也就是说它的重点在于批判与警醒。所以说,这本书的历史价值以及对当下的启示性的作用是巨大的。

“群体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在群体中间,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P33)

‘乌合之众’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

这段话可以解释很多我们在生活中,历史中很多现象。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解语言,把很多不知该怎么描述的因素具象化,语言化。就像我在初中时,大家一股脑地“抵制日货”。很多人甚至连基本新闻都未曾关注,只是看有人在喊,自己的情绪也被带动起来。于是“抵制”的阵势越来越大,网络上更是如此。到后来看到新闻有群体去打砸一切带有“日本”字样的东西,酒店丶汽车丶照相机等等,尽管几乎都是中国人的财产。我的印象:那时大家都很激动,但为什么激动谁也说不上来。

那是12年的夏秋之交,这场风波很快过去。一切一如往常,人们对之前抵制的东西该用就用,影视该看就看,旅游该走就走。最重要的是,也是最被人们忽略的是, 中日贸易额并没有减少。

‘乌合之众’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

《乌合之众》中一百多年前的对群体感情的描述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解释。单从事件本身,我们可以讲“在群体中间,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群体其中能够让自己感受到比自己大得多的力量感,而这种易得的力量感是非常具有迷惑性及诱惑力的。

那么,这本书中描述的种种群体现象以及作为个体在群体化情绪中的表现则尤为重要。即使在今天,哪怕我觉得读过此书之后仍然会容易陷入群体的情绪化的表达,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当今的微信朋友圈更是如此。所以我觉得对群体化的警惕需要不断地思考与个人自我反思,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作为一个学习者需要时刻牢记的。“容易生气的人,往往是没有思维逻辑的人,他面对自己不理解或难以解释的现象时,只会恼羞成怒。”

参考: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2016年我国对日本双边贸易总值1.82万亿元 增长5% 来源:中国网财经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