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户王老太房子拆后分得360万,给儿子300万女儿60万。现在儿女都不赡养,为什么?

十万个母鸡


儿子觉得都该给他,女儿觉得应该平分。我要是这老人,我就平分,至少拉住了女儿。


跟着牧歌看希腊


我们家的情况可能更复杂了,我爸妈离婚我判我妈,我弟判我爸,我弟才高中,我刚大学花了我妈10万,大学自己兼职勉强够,我妈只给固定学费基本生活费寒暑假车票旅游都是我自己赚钱,老家乡下离婚时一栋楼给了我弟,今年我妈又全款买了一套一百万房给我弟,我刚刚毕业工作半年除了生活费全部打给我妈(她一直念着要我把大学花她的钱退给她),我高中弟有一栋楼了一套房了,我刚刚工作什么都没有也没想过要给我准备点嫁妆,让我找对象也不会收要彩礼,我说她偏心她还说自己不是偏心她送我上学了,我弟读大学我爸不送她肯定也要出钱的,我外公三个女儿一个小儿子偏心我妈深受其害,我妈也是这样骨子里偏心重男轻女,我的想法是你有钱没钱我都会给你养老,你钱自己留着一个都不给,要么平分,你全部给了你儿子,还天天嚷着让我判给你要给你养老。


崇利明


儿女生的多了就要公平,尤其是财产上,我爷爷奶奶拆迁600万,五个儿女每人一百万,自己留了一百万平均分给了家孙和外孙,现在家里非常和睦,子女关系融洽,老人有头疼脑热也争相照顾;我外公外婆家拆迁也好几百万,重男轻女,只给了儿子钱,小儿子占比居然80%,真不知怎么想的,女儿啥也没有,更别说孙子了,两个老人病了,大家都是推诿扯皮,财产分配不公搞得兄弟姐妹们之间都有嫌隙,关系很不和睦,还有闹翻的,老人也遭罪。


给我坐下


也不全是分钱的问题,孝顺的孩子有没有钱一样养父母,我大伯家就是很好的例子,四个姐姐,下面两个弟弟,房子,钱全分给了弟弟们,老人都是四个女儿管的,没有任何怨言和借口,我佩服的五体投地,老天有眼,四个姐姐越过越好,两个弟弟不如姐姐,无论是身体还是经济,有些事不服不行,心宽行善百事顺,越不计较越幸福。


黑色的星期一一


就不应该马上分掉那笔钱,没有资本了,儿女们都不会那么孝顺。我以前的房东就是那样的,老太太过逝不久老头就把资产平均分给了几个儿女,自己手上几乎所剩无几,后来老人病了,儿女们就是来看了一下,并没有留下谁来照顾 ,后来听说老人在家里过逝,儿女们因为不常去探望,居然都不知道,关键还都住得不是很远,他们居然也会哭,是后悔吗?天知道……


叶子69724648


这是中国人对孝字的普遍认知,真正感恩的人是不计较得失,

比如我,我十二岁成孤儿,十六岁奔走他乡,成家立业从没求过别人,也没指望别人帮我做些什么,老丈人丈母亲跟我生活十多年了,儿女接二老去住最多两天就回来了,我们从没红过脸,二老的钱给谁我从不计较,(我两姨姐和舅子条件差些,老的把钱都给他们了[捂脸])我经常照样给他们零花钱,做好自己,孝不是用钱,用心足矣。



用户名168槽老头子


这还没到闭眼,就把手里钱分个一干二净,儿女都不愿意养老太太,就悲剧了,可这悲剧的源头,就是老太太。一把好牌,打了个稀巴烂。

老太太可能心里想,总共赔了这么多,给儿子300万,以后儿子给她养老,给女儿60万,毕竟,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可她忘记了,只要一口气在,千万别让自己手里没钱,别高估了人性,哪怕是你养大的儿女。

你给儿子这么多,他干嘛不养你呢?因为你手里没钱了,你都给他了,让他孝顺的动力就没有了,就算你全部给你儿子,他也不会养,女儿,应该对你重男轻女满肚子不快,更不想管你,你看看,坼迁了,本来和睦的一家人,让你给整的细碎。

见过许多因为坼迁,一家人对簿公堂,翻脸死不往来的,要知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记得那一家人,有儿有女,坼迁赔了几百万,也是老头去世早,老太太就全部给了儿子,可闺女不愿意了,最后回家告上法庭,按照继承法,女儿要了一部分,可是,亲情不在了。最惨的也是,老太太没人养,尽管她有养老金,也没有哪个孩子愿意给她养老。兄弟姐妹也翻脸成仇了,得不偿失。

听过这件事以后,自己也曾仔细想过来龙去脉,明白了一件事,不到最后,钱,还是拿自己手里比较稳妥。

上题老太太,如果都给两个孩子各一百万,留下160万自己养老,最后,哪个孩子照顾她,就给哪个孩子,余生肯定过的逍遥自在,不会被儿女不待见,也没人照顾。还是那句话, 别高估了人性,你手里有钱,就算孩子厌烦,看在钱的面子上,也会对你好,不要忘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了,就要认怂,也要有点小策略。

只是 ,事已至此,这老太太还是必须让儿子养,自己酿成的后果,自己受。

父母养三或者四个不会嫌多孩子多,两个孩子养一个老人会嫌。





醉清风1355


拆迁户王老太喜得拆迁款360万,本想着自己儿女双全,由他们赡养自己就好了,那把钱分给两个孩子也算是情理之中,谁能想到,给了儿子300万女儿60万之后,儿女都不赡养了,真是令人心寒啊!


有人说是因为老人家没有一碗水端平,但是儿子可是得了300万啊,女儿不情愿还说勉强理解,儿子这拿钱走人的态度真是让人无言以对。就像是光冲着钱来的一样,没拿到钱的时候就百般讨好,钱到手了就各回各家,留着老母亲自生自灭,良心不会痛的吗?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便是我们崇尚的高尚品德,更是《宪法》赋予每个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不仅仅是《宪法》,在《婚姻法》中,也规定了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由此可见,成年子女理当是要赡养父母的,所以不光是儿子的事情,女儿同样是履行赡养义务的主体,因此,不管拿了多少钱,拿多拿少了都不是拒绝赡养父母的理由。


赡养父母是要子女共同承担父母的经济供养责任,确保老人的生活需求,也就是说,子女要为父母花钱,可这俩非但没有给钱,还把老人的钱拿走就啥也不管了,这和那些吸爸妈血的啃老族有什么区别吗?

相关案例

据了解,安远县有位耄耋之年的张老太,生有四儿一女,本应该是子孙满堂颐养天年的日子,可是她却只能只身一人住在破旧不堪的窄小陋室里。早年丧偶她好不容易把这些儿女拉扯大,女儿嫁人后只有逢年过节才来看望,送来吃穿用度。


长子数十年对母亲都不闻不问,次子起初还会照料,后来自己一身疾病尚不能自理也就没有照顾母亲了,三子又从小就被送给其他人抚养,倒是小儿子数十年一直尽着赡养母亲的义务,哪怕他中年丧偶独自一人带着一双儿女颇为辛苦,所以同为子女,却有着天壤之别啊。

在这个案例中,数十年都对母亲置之不理的长子,也因为涉嫌遗弃罪而被当地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张老太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法律分析

在法律上,当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时候,是可能构成遗弃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当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严重的,是要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面对法律规定的赡养义务,有人就说要放弃继承权,不拿走一分一毫断绝关系,以此来拒绝赡养义务。而事实是,赡养人是不得以放弃继承权、被赡养人婚姻关系变化或者其他理由来拒绝赡养义务的。


但是如果一旦赡养人不尽赡养义务,在继承遗产的时候就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这个时候就别吵着嚷着自己身为儿女应该分得多少财产了,作为儿女该尽的义务都没有尽到,谈什么儿女的继承权。

说到赡养父母,很多人确实都很“关心”父母,有事没事就给父母一笔钱,诚然工作繁忙没有空当面对父母尽孝都能够理解。但如果真的全然把给钱了就当作尽孝心了,就伤父母心了。


在法律上其实也有规定,所谓的赡养父母并不尽然就是承担父母的经济供养责任,除了满足父母物质上的需求之外,还应该照顾父母的精神需求。在生活上、精神上还有感情上都应该对父母给予尊重、关心个照顾。与老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小结

儿行千里父母忧,那父母在家做子女的也要常挂念不是。


赡养父母,不在能继承多少钱,而在于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应当去珍爱去回馈。近在咫尺就别弄得咫尺天涯了,在家的日子和父母好好说说话吧。


法律故事汇


我没这美事,但我有一个闺女一个儿子。如果真有这笔拆迁款我不会这么分。自己还活着为啥分出去呢?儿女有需要那必须帮着,也不能这么一碗水不端平。我的想法是孩子学习期间他们爬到哪个阶段爹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供到哪里,参加工作了得让他们意识到得靠自己努力。自己留着钱不是为了自己逍遥快活为的是老了尽量别给小家庭添风险麻烦。现在我看身边的但凡老人手里有钱分出去的都没咋落好!人心都自私特别子妹的结婚有自己家庭了都想着别人分的比自己多,对老人也多多少少有意见!这么看来还不如不分,拢着点[呲牙]



小圆小天


一句话,老人糊涂,做糊涂事。要不你平分,要不谁把你养老送终就全给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