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4年前的今天太平公主出生,武则天最为疼爱,为何被李隆基赐死?

邓衍强


太平公主是李治和武则天最小的孩子,她上面有四个哥哥,三哥李显和四哥李旦都当了皇帝。



因为太平公主的爸爸妈妈和两个哥哥都当了皇帝,这种家庭氛围让她对权利的欲望很重,如果机会合适的话,恐怕她也是想当皇帝吧。

太平小时候和外婆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和外婆的关系特别亲。外婆去世的时候,武则天怕太平被带走,就让太平以出家的名义为外婆祈福。

后来,吐蕃求亲要娶太平,李治和武则天俩人一商量,不舍得让太平去那又远又偏僻的地界,再次让太平玩出家。

这次特意给太平修建了一座太平观,这也就是太平公主名字的由来。要不然的话,唐朝公主都只有姓,没有名字。

这时候的太平还依然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公主,对权利还没有欲望。



她对权利的欲望是从她第一次婚姻破碎之后开始的。

她和薛绍的第一次婚姻是幸福的,如果能够一直生活下去,那就会是另一个太平公主的模样吧。

一切的不幸都要从武则天准备登基当女皇开始。武则天为了铺平自己登基的路,开始大肆杀害李家的人,这就引起了李家人的反抗。

薛绍的哥哥参与了李家人的反抗活动,虽然薛绍未参加,但也遭遇了牵连,被杖责之后,扔进监狱活活饿死。太平向武则天求情也没用。

武则天给太平安排了第二段婚姻,嫁给武攸暨,成了武家的儿媳,为了这段婚姻的成功,武则天还处死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

武则天的登基仪式,就安排在太平公主的第二段婚姻的两个月后。



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太平公主明白了,手中有权利,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权利才最有用。从这开始,太平公主变了一个人,开始了对权利的追逐。

她积极响应母后武则天,帮助武则天处理政务。不但给自己找男宠,还把男宠进献给武则天,以获取更多的权利。

当武则天把皇位让给李显之后,李显的韦皇后和女儿长乐公主也都想要当皇帝。这娘俩为了实现当皇帝的愿望,还亲自把李显给毒死了。

太平公主一看这事不行,就和自己的侄子李隆基联手制服了韦皇后和长乐公主。之后,李隆基的老爸李旦坐了皇帝宝座。

这样一来,李隆基做为太子就有当皇帝的机会了。于是暗地里,李隆基就和姑姑太平公主开始了对权利的角逐。

表面上是太平公主权利大,胜券在握,而暗地里,李隆基也在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实力和运气各占一部分,最后还是李隆基当上了皇帝。太平公主不服,准备造反,结果被李隆基擒拿,赐死家中。

李隆基不制服太平公主,他的江山就坐不稳,所以,他势必会清除这个最大的危险。


柴米花茶说历史


太平公主(665~713)是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的女儿,李治对这个最小的女儿视之为掌上明珠,要月亮不给星星,太平公主是夫妻二人的心头肉。

太平公主一生曾两次出家为尼。

第一次是在她8岁时,她最亲最爱的姥姥去世了,也就是武则天的老妈死了。太平从小就跟着姥姥生活,和姥姥感情最深。古代人们很迷信,武则天怕老娘把外孙女“叫”走,于是就让8岁的太平出家为尼,为姥姥念经超度。也就是名义上的出家,太平在宫中充充样子而已。



太平公主到了14岁时,吐蕃国王和大唐搞关系联姻,请求把太平嫁给他的儿子。

吐蕃国王的心情可以理解,无非就是为了示好。李治和武则天却暗暗叫苦,吐蕃这个地方遥远不算,还是个荒蛮之地。

“说什么也不能让女儿嫁这么远!”直接拒绝又怕伤了吐蕃国王的自尊心。此时武则天灵机一动,想出再次让女儿出家的主意。

这次要搞得像那么回事,武则天专门为女儿修了一座“太平观”,“太平公主”这个名号就是从此而来。

吐蕃国王见人家的女儿出家了,也就断了联姻的念想。

三年过后,太平公主还俗,17岁时嫁给了李治的亲外甥薛绍,也就是说太平公主和薛绍是“姑家成亲”。

小两口结婚后很幸福,夫唱妇随和和美美,然而七年后,家庭和朝中斗争,无情改变了太平公主的后半生。



原来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废黜儿子们的皇位自己临朝听政,逐渐“废唐立周”成了女皇。

此时朝中李氏后人起来反对武则天,薛绍的哥哥参与其中,薛绍并没有参与却牵连被斩,24岁的太平公主一夜之间成了寡妇。

丈夫被关押时,太平正怀有身孕,曾苦苦哀求母亲看在腹中胎儿不能没有父亲的面上高抬贵手,武则天无情拒绝了,最后还是斩了薛绍。

武则天为何非要置女婿于死地呢?

原来武则天有自己的想法。此时她要极力笼络武氏子孙打压李氏子孙,武则天要切割和李氏的关系。杀了薛绍不久,就把女儿嫁给了武攸暨(ji)。

武攸暨是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亲们看到了吧?武则天为了自己的权利不惜亲手打碎了女儿的婚姻,从此太平公主对婚姻失去了信心,从此沉沦,养面首,染指皇权。过去那个贤良淑女的太平死去了,武则天重新塑造了一个嗜权如命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开始追求权势,为了讨好母亲,她向武则天进献了面首——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武则天经常夸女儿很像从前的自己,各方面都像,尤其是对权力的痴迷。

武则天晚年被逼退位后,宰相张柬之拥立李显为帝,史称“神龙政变”。太平公主本应该在打压之列,毕竟她是武则天的女儿和亲信。但是李显是太平的哥哥,他开始放纵妹妹专权。

这样以来,李显的老婆韦后和女儿李裹(安乐公主)就和太平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原来韦后和女儿也想专权,尤其韦后想效仿婆婆武则天称女皇。

到后来韦后和女儿毒死了李显,拥立了一个傀儡皇帝李重茂为帝(李重茂是李显的第四子),显而易见,韦后想垂帘听政。



此时太平公主和哥哥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联起手来要除掉韦后和她的女儿李裹(安乐公主)。也就是说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亲姑姑。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子,人称“三郎”。他也是为了夺权才和姑姑联合的。本来伯伯李显死后,应该他的父亲李旦继位,只要父亲继位,他才能有可能有机会接替皇位。

然而韦后却立了李显的四子,李隆基知道,韦后这是用李重茂过渡,早晚韦后要除掉李重茂自己做女皇。

为了共同利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

李重茂一看这局势,李隆基这么厉害,主动把皇位让位于李隆基的老爸李旦。




李旦称帝后,同样纵容太平公主专权,朝中的大臣有一半儿以上是太平公主加封的,这是李隆基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于是姑侄之间开始了明争暗斗。

李隆基当时势力还不如太平公主强大。他只能韬光养晦,表面上被姑姑逼到了一个角落中,实际他效仿三国时司马师的做法,暗中私养了2000名死士,加上后来宫中羽林军的倒戈,李隆基审时度势,果断发动突然袭击,诛杀了姑姑太平公主。

不久李旦退位,李隆基称帝,他就是历史上的唐玄宗,后世人称“六味地黄丸”的唐明皇。


秉烛读春秋


太平公主,可能是两千多年封建皇帝制度下,最为传奇的公主。她不仅长的国色天香,深受唐朝男人的追捧,一生豢养的男宠无数,还举行了大唐历史上“超豪华”的婚礼,让后来的女性朋友嫉妒。在其母后武则天的熏陶下,也形成了精明毒辣的政治权术,可以称得上是大唐初期政坛上的“美丽的铁娘子”。


童年深受父母宠爱,却遭表哥逼奸


公元665年,在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共同努力下,已是四十一岁的高龄产妇武则天,产下了她一生中最后一个孩子。母子平安,李治就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太平。老来得子,老夫老妻,甚是欢喜。将太平公主捧在手中,含在嘴里。慢慢的太平公主长大,越来越漂。在六岁的时候,穿着华丽的汉服,自然显得格外漂亮,独自来到外婆,荣国夫人家嬉戏。


表哥贺兰敏之,看到表妹如此漂亮,荷尔蒙顿时爆发,心中暗生邪恶,打起了太平公主的主意。抱住太平表妹,就想一顿强吻。小太平公主,太小,啥都不懂,极力的喊叫,挣扎。结果东窗事发。贺兰敏之靠的啥竟敢如此胆肥?原来,贺兰敏之是武则天母亲杨氏,也就是后来荣国夫人的孙子。不仅如此,还和放荡不羁的祖母有一腿,深得祖母荣国夫人的喜爱,就连之前贺兰敏之奸污准太子妃,也是在荣国夫人的袒护之下,捡回一条命,要不早就成为了“刀下风流鬼”。


但是,这次贺兰敏之逼奸的是太平公主,这可让唐太宗李治蒙羞,武则天丢尽了脸面。占了自己的母亲不说,又欺负自己的女儿。自己娘家人丢了人,武则天要亲自处理,先是以流放的名义,支开其母荣国夫人,再在流放的途中宰了贺兰敏之。就这样“风流鬼”贺兰敏之,一命呜呼。

婚礼富丽堂皇,婚姻凄惨悲凉

可能是童年的阴影以及早年丢了大女儿安定思公主的缘故,武则对太平公主婚礼格外重视。16岁那年太平公主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婚礼,相中了唐高宗李治的嫡外甥,“高富帅”薛绍。婚礼现场,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婚礼夜晚,灯火通明。最累的就是下人,婚礼地的“县太爷”摇身一变,成了城管,亲自带队拆除驿站,扩大停婚礼马车的“车位”,照明器具将大树烤焦了,又亲自带队灭火。

那一场婚礼累死了很多人。婚后,太平公主也是“能征善战”先后为薛绍深了2男2女。本应该享受儿女情长,相亲相爱的婚姻生活。,太平公主却迎来了人生婚姻的一次变故。公元前688年,薛绍的大哥参与李冲的谋反,薛绍本人并未参与,却无辜受到牵连,活活饿死劳中,仅23岁的太平公主就守了活寡。

二次婚姻性格大变,“金屋藏娇”已成便饭

考虑到自己的女儿年轻就守寡,武则天也在婚姻市场中,给自己的女儿挑选如意郎君。开始选择的是自己的侄子武承嗣,可是武三思病了,又选了自己的另一个侄子武攸暨。哪只老实胆小的武攸暨,胆小懦弱,根本管不住自己的老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绯闻不断,不仅大肆豢养男宠,凭借着武则天的登基称帝,太平公主的地位日益显赫,还和朝中大臣私通。武攸暨惧怕太平公主的权势,根本无可赖和,绿帽子一天比一天带的高。不仅如此,深懂女人心思的太平公主,在武则天的宠男薛怀义死后,自然知道女人空虚寂寞,十分难受。于是,还进献了张易之和张宗昌二人,供武则天风流快活。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成功上位“铁娘子”

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对权利也充满了渴望。李显继位后不久,武则天以82岁的高龄驾鹤西去。但是,李显遇到一生中,第二,第三个十分强势的女人。第一个自然是他的母亲,武则天,立了又废,废了又立,始终不让自己上位。终于熬到了头,上了位。却被自己的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活活毒死。

韦后无子,于是立了唐中宗李显的其他儿子,李重茂登基。自己也玩起了临朝称制。同时,打击李氏异己,但是,惹火了太平公主与唐睿宗李旦的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姑侄二人,联手剁了韦后专制的人马。太平公主玩弄权术的智商远远超过李旦,亲自让唐少帝乖乖交出帝位。拥立李旦上位,李旦就轻松上位。李隆基在诛杀韦氏,立了头功,由李家三郎成功晋级皇太子。唐睿宗李旦封太平公主为“镇国太平公主”。

之后,朝中宰相上奏的大小事,李旦首先征求太平公主的意见,然后征求李隆基的意见,最后才颁布政令。朝中大臣有三分之二都是太平公主提拔起来。至此,太平公主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先发制胜,登上地位,逼死姑母,老爹退位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争斗已经由幕后推到推向台前。太平公主亲自拦住宰相的车马,怂恿宰相劝李旦改立太子。李隆基感到情势不妙,听从了王琚的建议,铲除了岑羲等人,这是太平公主的羽翼,太平公主急忙逃到山寺,躲了三天才出来。

之后,李隆基下令赐死,富可敌国的太平公主就这样倒台了。


结语:太平公主的生命转折

可以说太平公主在其丈夫薛绍死后,命运就发生了改变。在与薛绍的婚姻期间,太平公主并没有出轨,或许有一个女人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的男人,或许性格才不会大变,更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武媚娘读史


太平公主的一生,其实也挺悲剧的,要说她的错,就是不该步入权力的漩涡。其实早在嫁给武攸暨之前,太平公主与历朝历代的大多数公主并没有什么区别,直到第一任丈夫薛绍被处死,自己又被迫嫁给武攸暨,太平公主正是在这次婚变之后开始性情大变,逐渐步入了权力的漩涡。历经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太平公主权势达到巅峰,最终与李隆基产生矛盾,“先天政变”失败后被处死。

△太平公主

曾经天真烂漫的少女,因婚变而性情大变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自出生便深受两人喜爱。从幼年时期一直成长为婷婷少女,太平公主可以说是在李治和武则天的百般呵护下长大的。

△太平公主也曾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

李治和武则天对太平公主有多疼爱,从两件事便可以看出来。一个是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被杀之事,贺兰敏之曾经奸污了未来的太子妃,但却并未遭到什么大的处罚,却反而因为奸污太平公主的随行宫女而被流放,并最终被杀。二是吐蕃求亲事件,面对吐蕃的求亲,武则天宁愿修建太平观让太平公主出家,也不愿这个女儿远嫁。

永隆二年(681年),在爱女的暗示之下,唐高宗李治开始为太平公主挑选驸马,在太平公主的百般挑选之下,十六岁的太平公主最终嫁给了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太平公主的第一任驸马薛绍

这次婚姻,太平公主应该是极为满意的,虽然史料中并未透露两人婚后的生活状况,但这次婚姻期间,并未传出任何关于太平公主的不轨事件,这与其之后的性格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太平公主虽然对自己的驸马很满意,但武则天却对此极为不满,她曾想方设法的想要予以拆散。甚至威逼薛家休妻。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终于找到了机会,由于薛绍的兄长薛顗参与了李唐宗室李冲的起兵反叛,武则天借机将并未参与的薛绍抓了起来,杖责一百之后丢入大牢,最终饿死狱中,而此时太平公主的幼子才刚刚满月。

杀死薛绍后,武则天曾便想将女儿嫁给武氏子弟,意图通过联姻将李唐宗室和武氏宗亲联系起来,从而消除李唐宗室对武氏的仇视态度。武则天首先挑选了武承嗣,但因其生病而作罢(另有说法认为是太拼公主看不中武承嗣),之后武则天又挑选了武攸暨,两人最终于载初元年(690年)成亲。

△婚变致使太平公主性情大变

在这次婚变之后,太平公主开始性情大变,她不再是那个曾经天真烂漫的少女,转而变成了一个为了谋取权力而不择手段的政客,而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经过这次婚变,使得太平公主看到了权力的威力。

历经多次政变,太平公主权势滔天

为了攫取权力、获得参与朝政的机会,太平公主选择了最为快捷的方式——后宫路线。从此之后,她不仅自己包养男宠,而且通过向武则天进献男宠来不断稳固地位,这其中便包括了莲花六郎张宗昌。

△“男宠”是太平公主打开权力之门的钥匙

通过武则天,太平公主得以参与朝政,并凭借着李氏宗族的天然优势,开始不断在朝中扩充势力。然而“二张”(张宗昌、张易之)在通过武则天获取权力之后,却开始摆脱太平公主的控制,尤其是在武则天因年老无力处理政事之时,二张可以说是权势滔天。而在张昌宗诬告魏元忠与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导致二人被下狱之后,太平公主与“二张”开始彻底决裂。

“二张”的胡作非为,最终激起了武氏、李氏和朝臣们极力抵触,导致了“神龙政变”爆发。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被迫退位,“二张”势力随之土崩瓦解,武氏集团也开始式微,而太平公主则因为诛灭二张有功,得以受封“镇国太平公主”。

△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

李显复位之后,太平公主开始正式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她受到李显的尊重,李显曾特地下诏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

唐中宗李显在位时期,韦后和安乐公主乱政,他们意图通过掌控李显,并通过与已经势微的武氏集团结盟的方式,进而掌控朝政,甚至意图成为第二个武则天。而在当时的朝廷中,能够与韦氏集团对抗的,唯有以太平公主为首的李氏集团。不论是天然的宗室优势,亦或是权谋手腕,韦氏和安乐公主显然不是太平公主的对手。而在太子李重俊发动“景龙政变”之后,这次政变虽然失败,但身为韦氏集团盟友的武三思等人却被杀,武氏集团彻底覆灭。,这种对抗局面下,太平公主的权势不减反增。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李显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草拟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试图在韦后与皇族之间谋取平衡,但宗楚客与韦后党羽商议,改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架空了李旦,打破了这一平衡。

△多次政变最终使太平公主走上权力巅峰

同年七月,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谋划下,“唐隆政变”爆发,韦氏集团被彻底摧毁,李重茂被废除皇位,李旦被拥立为帝,是为唐睿宗。因政变有功,太平公主得以被晋封万户,达到了唐朝公主权势的巅峰。

姑侄矛盾剧增,“先天政变”失败,太平公主被赐死

在李旦成为皇帝之后,太平公主由于屡立大功,再加上之前积累下来的权势,在朝中的影响力一时无两。即使皇帝李旦,在决定朝政大事时,也要经常与太平公主商议,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李旦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可以说,在当时的朝堂上,太平公主的影响力甚至要远超皇帝李旦。

△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皇帝李旦

李旦也知道自己这个皇位完全是凭借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得来的,因此他曾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避免李氏宗族再度陷入内斗,而太平公主起初也并未将年轻的李隆基放在心上,因此在初期姑侄两人倒也相安无事。

直到李隆基表现的越来越英明神武,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这对曾经的政治盟友,才开始正式走向对立面。为了保持住自己的权势地位,太平公主屡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然而李旦却颁下制书晓谕警告天下臣民,平息了各种流言蜚语。

之后,太平公主又在李隆基身边安插眼线,将不利于李隆基的一切细枝末节全部报告李旦,意图挑拨其父子关系,这种做法一度动摇了李旦,但却在韦安石的进言下最终化解。

△李隆基也在暗中积蓄力量

在太平公主积极针对李隆基的同时,李隆基知道自己的势力完全比不上太平公主,因此并未选择与其正面对抗,而是选择了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而其党羽也在寻找机会瓦解太平公主的势力,例如宋璟与姚元之便曾以“太平公主挑拨太子李隆基与李成器、李守礼等李唐宗室关系”为由,请求李旦将太平公主和武攸暨安置到洛阳去,并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的羽林卫大将军职务。这个建议虽然未被采纳,但李旦还是下了一道“诸王、驸马一律不得统率禁军”的诏命。

延和元年(712年),太平公主指使他人对李旦进言,以天象变化为由,暗示李旦“太子李隆基有谋取皇位之嫌”。令人没想到的是,李旦竟然借此机会直接传位于李隆基,自己则退位成为了太上皇。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矛盾全面爆发

这一变故是太平公主没有料到的,而李隆基在继位之后,一方面开始在朝中不断树立威信,另一方面则开始正式与太平公主集团对抗。太平公主眼看局势已经无法回转,于是便想要以雷霆手段推翻李隆基的皇位,他联络了朝中忠于自己的大量朝臣,并与宫女元氏合谋,意图毒死李隆基之后顺势夺权。

然而令太平公主没想到的是,李隆基在她的身边同样安插了眼线,在其谋划政变之时,消息便迅速传入了李隆基的耳中。于是,李隆基先下手为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捕、诱捕、斩杀太平公主集团骨干官员,太平公主集团迅速瓦解。

△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

太平公主在事变发生后便逃入了山寺,直到事发三天后才出来,最终被李隆基下诏赐死在了自己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只有薛崇简因屡次劝阻太平公主而得以赦免。


香茗史馆


前不久刚刚发现的薛绍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太平公主也倍受人们的关注,薛绍作为太平公主的丈夫,身世显赫,但其墓葬却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加上此前发现的太平公主另一个丈夫武攸暨的墓葬也同样遭到破坏,人们就不得不认为是李隆基所为,因为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姑侄之间既有合作又有斗争,最终作为胜利者的李隆基赐死了自己最大的敌人太平公主,自然也就会迁怒于她的两人丈夫。


太平公主从小就备受宠爱,她不仅得到了李治和武则天的厚爱,她的两个哥哥李显和李旦对她也是非常疼爱。


她的同年可谓是过得无忧无虑,八岁时,外祖母荣国夫人去世,为了给外祖母祈福,太平公主出家为道士,赐法号为“太平”,后来吐蕃向唐朝请求和亲,向唐高宗李治提出让太平公主加入吐蕃,而李治和武则天不想让太平公主远嫁,于是修建了一座“太平观”让太平公主居住,真正的出了家,她很幸运的避免了嫁入吐蕃的命运。
太平公主共有两段婚姻生活,在她16岁的时候,由李治作主,下嫁给李治的亲外甥薛绍,薛绍一表人才,虽然家境远不如太平公主,但太平公主比较满意,婚后两人相敬如宾,日子过得也很和睦,然而武则天一直觉得薛绍配不上女儿。

但是,好景不长,薛绍的哥哥因为参与了唐氏宗族李冲的谋反,武则天一口咬定薛绍也参与了谋反,不管太平公主怎样求情,武则天都没有放过薛绍,杖打薛绍一百棍,最终将薛绍饿死在狱中,太平公主的第一段婚姻就这样戛然而止。
太平公主知道薛绍是被冤枉而死的,她彻底体会到了权力的至高无上,母亲武则天坐拥天下,轻易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之后,武则天为了安抚丧夫的太平公主,就将她又嫁给了自己伯父的孙子武攸暨,还为他生了四个孩子,但是太平公主再没有像前一段婚姻那样安稳,武攸暨谨慎胆小,太平公主并不喜欢他。
太平公主和母亲武则天性格极像,能力很强且野心勃勃,她一直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在武则天临死前将权力交给李显后,太平公主就蠢蠢欲动了,逐渐暴露出她的政治野心。

李显的皇后韦氏在上官婉儿的怂恿下,也开始膨胀起来,也想效仿武则天当女皇帝,韦皇后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李显,企图登上皇位,太平公主就与李隆基联合起来,诛杀了韦皇后母女及上官婉儿,让李旦重新做了皇帝。
太平公主在协助李隆基除掉韦皇后之后,就因为权力与李隆基发生了分歧,矛盾逐渐公开化了,她曾经要求睿宗李旦废黜太子李隆基,并积极在朝中扶植自己的党羽。
而李旦是个和事佬,他比较谨小慎微,一个是自己的妹妹,一个是自己的儿子,都是他的至亲,他不想伤害任何一个人,于是将皇位传给了李隆基,逐渐做个无忧无虑的、平安无事的太上皇。
太平公主见李隆基做了皇帝,她气急败坏,要铤而走险,决定带领御林军起兵夺权,但李隆基先发制人,诱杀了太平公主培植的所有党羽,太平公主见大势已去,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直到第三天才返回家中。

太上皇李旦出面请求李隆基恕其死罪,但被李隆基拒绝,将太平公主赐死在家中,一同赐死的还有太平公主的几个儿子,还将早前去世的武攸暨的坟墓也给铲平了。
作为武则天最为疼爱的太平公主,最终被李隆基赐死,其罪魁祸首就是武则天,她干涉太平公主的婚姻生活,过度的骄纵,使得太平公主对权力产生了极大的欲望,以至于走上了不归路。






遗产君


为何被赐死,自然是因为政变失败了。胜者为王,那败者自然是难逃一死了!


唐朝的关系真的是理不清的乱麻,从武则天入宫开始,唐朝的天就注定要一变再变了。

话说,有什么样的妈就又什么样的女儿,太平公主的一生,完全是武则天造成的!从天真无邪的少女到心狠手辣的女政客,婚姻决定了太平公主的命运!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的爱女,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种宠爱,少女时代荣宠无限!第一任夫君薛绍也是自己选择的如意郎君,婚后生活也是幸福美满的,毕竟史书里没有任何不好的记载。

可惜这么幸福的小日子被自己老妈打破了。武则天抓了没有参与起兵的薛绍,美其名曰是叛军的亲信。薛绍去世后,武则天百般物色,终于挑了武家男儿武攸暨,两人完婚。也就这时开始,太平公主明白了权利的意义。只有权利才能让自己“为所欲为”!


有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女儿!

太平公主通过插手自己母亲的后宫来达到掌权,给自己的母亲进献了两个男人,就是张宗昌兄弟两,以此收集情报。当然,自己也养男宠,夜夜笙歌,纸醉金迷!就这样,太平公主利用武则天,开始掌权,开始变成一位女政客!

成功女政客一路开挂,搞下去自己的母亲,扶持兄长登基,最后被侄儿赐死,至此,一位伟大女性逝去!

武则天的称帝激化了李家和武家的矛盾,时间越久越尖锐,加上后期武则天精力不够,由二张掌权,彻底激化了矛盾。神龙元年,张柬之发动政变,诛杀二张,逼迫武则天让位李显。由于诛杀二张用功,加封镇国太平公主!

李显的皇后和女儿也想效仿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扶持一个傀儡皇帝,自己称帝。但是,这天下怎么说也只能姓李,于是太平公主和侄儿李隆基,也就是李旦的儿子,设计发动了唐隆政变,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清除了韦氏集团,扶持李旦登基,称号唐睿宗!


李旦登基后,太平公主的权利达到了巅峰,李旦也是很尊重自己的妹妹,有事没事一起坐一坐,说说国家大事。

李隆基也不是个简单人,既然父亲是皇帝,那皇位迟早就该是自己的。提前开始铲除异己,例如太平公主。这两人也都是精明人,互相提防,最后太平公主“技不如人”败给了已经是唐玄宗的李隆基,被侄儿赐死家中!一位伟大女性没落!

说到底,政治就是这样,有用时大家抱团取暖,威胁到自己地位时,毫不留情铲除!


斯幽说历史


太平公主李令月,出生于公元665年,她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最为尊贵的公主,她的母亲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她的两个哥哥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一生得到四个皇帝都非常宠爱的公主,除了太平公主别无他人,因此太平公主是无人可比的天之骄女。

太平公主不仅长的貌美如花,深受唐朝无数才子帅哥的追捧,她一生情人男宠无数,还举行了大唐历史上绝无仅有“超豪华”的婚礼。

在她母亲武则天女皇的言传身教下,也形成了老谋深算阴险毒辣的政治权术,可以称得上是大唐王朝的“美丽的守护神”。

武则天一生共生育了6个子女,4个儿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2个女儿。其中,大闺女安定公主刚刚出生就被武则天为了登上皇后的宝座而掐死嫁祸王皇后,小女儿太平公主就成了武则天唯一的小棉袄,也是李治与武则天最小的孩子,仅仅从“唯一性”就可以看出太平公主受到父母哥哥们宠溺是理所当然。


太平公主是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贴身小棉袄,为了躲避与吐蕃的和亲,被李治与武则天设计出家,才有了太平的道号。

太平公主的童年发生过一件不幸的事情,她在六岁的时候独自来到外祖母荣国夫人家嬉戏。 表哥贺兰敏之,看到年幼的表妹漂亮可爱,就强暴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太小啥都不懂,她只是向父母哭诉表哥欺负了她。

结果东窗事发。贺兰敏之靠的啥竟敢如此胆大包天?原来,贺兰敏之是武则天母亲杨夫人,也就是后来荣国夫人的外孙、武则天姐姐武顺的儿子。不仅如此,他还和比自己大六十多岁的外祖母有一腿,深得外祖母荣国夫人的喜爱,就连之前贺兰敏之奸污太平公主哥哥李弘的未婚妻,也是在荣国夫人的袒护之下,捡回一条命。

但是,这次贺兰敏之逼奸的是太平公主,这可让李治武则天丢尽了脸面。与自己的母亲乱伦不说,又欺负自己的女儿。加上贺兰敏之的母亲与妹妹都与唐高宗李治通奸,成为武则天的情敌,激怒了武则天,武则天先是以流放的名义,支开其母荣国夫人,再在流放的途中赐死贺兰敏之,贺兰敏之的母亲与妹妹后来也被武则天害死。

公元781年,16岁的太平公主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婚礼,她相中了唐高宗李治妹妹城阳公主的儿子即表哥薛绍。同一天太平公主的哥哥皇太子李显也娶了她15岁的漂亮闺蜜韦香儿为太子妃,两对金童玉女同时举办婚礼,大唐王朝双喜临门。

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太平公主婚后为薛绍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天有不测风云,太平公主却迎来了人生婚姻的一次变故。公元688年,薛绍的大哥参与琅琊王李冲反对武则天的兵变,薛绍本人并未参与,却无辜受到牵连,被武则天下令毒打以后活活饿死狱中,23岁的太平公主成为寡妇,她的小儿子薛崇简刚刚出生。

为了安慰爱女太平公主,武则天派人杀死侄子武攸暨的妻子,然后让25岁的太平公主嫁给27岁的表哥武攸暨。

婚后太平公主又替武攸暨生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武攸暨性格胆小懦弱,根本管不住自己的风流漂亮老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她与表哥武三思等很多大臣通奸,并将她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等进献给母亲武则天。

公元705年,皇太子李显在张柬之等大臣的拥戴下发动神龙政变,太平公主也站在哥哥李显与嫂子韦香儿一边,太平公主还联络闺蜜上官婉儿里应外合,杀死她们曾经的情人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逼女皇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唐朝,这是太平公主第一次成为唐朝的“守护神”。

太平公主因为在神龙政变立下汗马功劳,被疼爱她的哥哥唐中宗李显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在景龙兵变中,太平公主与哥哥相王李旦支持皇太子李重俊,差一点引来杀身之祸,幸亏太平公主的情人萧至忠劝唐中宗李显对弟弟妹妹手下留情。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暴亡,据说是被皇后韦香儿与安乐公主毒死。韦香儿想效仿武则天做女皇帝,大唐王朝面临再一次灭亡的危险。

在岌岌可危的形势下,太平公主与侄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把皇太后韦香儿、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斩首示众,这是太平公主第二次成为唐朝的“守护神”。

太平公主又废掉唐哀帝李重茂,拥立唐睿宗李旦继位,从此太平公主更加权倾天下,与皇太子李隆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由盟友变成仇敌。

太平公主在拥立哥哥唐睿宗李旦称帝以后,凡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疼爱她的哥哥李旦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

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皇帝李旦,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 太平公主的儿子武崇行、武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太平公主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种珍宝器物时,足迹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太平公主还企图废掉皇太子李隆基,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唐睿宗李旦把皇位传给唐玄宗李隆基,但大权仍然掌握在太上皇李旦与太平公主手里。

当时太平公主的势力占据绝对优势,七个宰相其中五个宰相是她的亲信,而且禁卫军将领也都是她的党羽,她还企图派宫女毒死唐玄宗李隆基。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先下手为强发动先天政变,杀死太平公主的亲信宰相萧至忠等人,逼太上皇李旦还政于唐玄宗李隆基,最终李隆基又下令杀死48岁的太平公主与她的子女,太平公主的儿子中只有薛崇简因为支持李隆基没有被杀。


厚德载物49847


历史毕竟是历史,当时的事情到底如何后人无从得知,根据记载可能是这样的:

1,太平公主虽被武则天疼爱,但其时武则天已死,余威尚不足护太平公主周全。

2,武则天晚年被牵制,也有逼迫的形势,需还位李唐,所以那时各方势力都在蓄力,大平公主后期的实力已经威忇到李隆基了,李隆基即位后,大平公主处处想效仿武则天,李隆基为免除后患,重滔武皇覆辙,唯有赐死太平公主以绝后患。




我是传奇5437


这是个被娘坑,被兄长坑,被宠溺纵容到走向造反道路的问题太妹,不处死李隆基睡觉都不敢闭眼儿啊。

被娘坑

太平公主本名李令月,太平是道号,也就是太平公主是做过道姑的。这也是母亲武则天疼惜幼女,为了躲避与吐蕃的和亲。长大后嫁给了薛家二公子薛绍,但武则天嫌弃薛家出身,数次逼迫薛家休妻。

而后因薛家大公子涉嫌谋反,薛绍被武则天藉此借口饿死牢中。太平公主就成了个小寡妇,当时太平公主的小女儿才刚满月。然后武则天就把太平公主嫁给了武家的武悠暨,进行了一场近亲结婚。

二婚中的太平公主,因为武则天对她的愧疚和宠溺,这少妇公主玩儿的越来越开。大肆豢养男宠,与朝臣玩儿地下情,武则天晚年迷恋的小鲜肉张昌宗,就是武则天送给武则天的,母女二人的性趣品味还是蛮搭的。

被哥哥坑

唐睿宗继位后,对太平公主非常倚重,纵容太平公主参与朝政,与太子李隆基打擂台。虽然唐睿宗李旦极力在太平公主与太子之间维持政治平衡,自己做看戏人,但还是不可控制的令太平公主权倾朝野。

后来李旦退位做了太上皇,李隆基即位,但敌不过势力庞大的太平公主,做了多年皇帝还是个傀儡,心里极度不安。后来,太平公主想要学母亲发动政变,君临天下。但是事情败露,李隆基先发制人,太平公主被迫逃亡山中。

在山里晃悠了几天,回到京城求太上皇保命,李隆基抓住机会无视太上皇,把太平公主赐死。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李隆基才终于掌握大唐政权,扬眉吐气,虽然没过几年就安史之乱了。

太平公主出于母亲和哥哥的骄纵宠溺,参与朝政,进入政治的漩涡,慢慢培养出了跟皇帝掰腕子,效仿母亲的道路,既然失败了,哪里还有活命的机会。


布谷鸟讲历史


【米瑞君】的观点:太平公主的一生既有宠爱备至,又有绝望透顶,权力给她带来了庇护、平安和富贵。但是,权力也给她带来了不幸、灾难和万劫不复。生活于权力的漩涡之中,她终是被权力无情吞噬。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小女儿,同时,她还有两个哥哥当过皇帝,分别是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自小就受到武则天及兄长们的宠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太平公主权力极盛,还差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strong>太平公主曾是武则天最疼爱的小女儿,同时,武则天也是伤害太平公主最深的人之一

唐朝时,与吐蕃和亲成为一种惯例,李治和武则天舍不得女儿远嫁他乡,于是,就修建了太平观让太平公主入住,让太平公主正式出家,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避免和亲而不至于得罪吐蕃。由此看出,武则天非常疼爱这个小女儿,太平公主也深得父皇李治的宠爱。

可是,哪怕是至爱亲情,和权力相比时,也得靠边站。武则天虽然疼爱女儿,但是,为了她的皇权,她不惜杀了太平公主的丈夫,这是太平公主后半生不幸的根源。

太平公主和丈夫薛绍非常恩爱。可是,薛绍的哥哥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激怒了武则天,最终不仅薛顗被处死,而且薛绍也被饿死在狱中,虽然太平公主几经求情,但是,武则天不为所动,太平公主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薛绍死时,他们最小的孩子刚刚满月。之后,武则天又将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这段婚姻中,太平公主性情大变,或许是对爱情已心如死灰,她不仅大肆保养男宠,还与朝臣通奸,婚姻生活混乱不堪。

太平公主在兵变中立功,权势日益盛大,达到权力的巅峰,为后面的不幸埋下伏笔

之后,太平公主开始迷恋皇权,得到武则天的授意,她还常与武则天谈论政事。武则天死后,哥哥李显继承皇位,因为在太平公主诛杀张宗昌,张易之(武则天男宠)中有功,李显对太平公主很是看重,他给与太平公主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这种形势引起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不满,两个同样倾心皇权的人开始为非作歹,之后,李显被安乐公主和韦后联手毒死。后来,太平公主又参与到李隆基诛杀韦后的行动中,成功后,他们一起拥立李旦继承皇位,李旦就是唐睿宗。由此,太平公主晋封万户,达到她人生权势的最顶峰。朝中大事,李旦要一一过问太平公主,她的权势一度超过了皇帝。


为了避免自己和唐睿宗一样被支配的命运,唐玄宗果断赐死了姑姑太平公主

李隆基即位时,太平公主的势力在朝中如日中天,他已经亲眼目睹了唐睿宗的尴尬处境,不想再重蹈覆辙。并且太平公主野心勃勃,叛乱也只在朝夕间,对此,李隆基早有察觉。

于是,在太平公主发动叛乱之前,李隆基先动手了。慌乱之下,太平公主逃到山寺中,三天以后才被迫出来。最终,曾一时倾权的太平公主没有实现她的女皇梦,而是被李隆基下诏赐死在她自己的家中。

人间至情在权力面前会变得无足轻重,疼爱、亲情当然可贵,但是,重情重义的前提是远离政治,远离皇权。太平公主爱权力,但还是实力不足,终于在不断地权力争斗中沦为失败者。


我是米瑞君,精读华夏史。欢迎关注“米瑞谈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