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養殖羊,想聽聽養過的前輩有哪些意見?主要是想聽些養殖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奏嘛呀


想養殖羊,想聽聽養過的前輩有哪些意見?主要是想聽些養殖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這個問題,給你說說幾年前我的養羊朋友養羊失敗的一個經驗教訓。養羊朋友是在貴州省西北部烏蒙山區的一個貧困鄉鎮,當地天然草地和灌木林資源比較豐富,是養羊的好地方。朋友聽扶貧工作隊的介紹,山東省的小尾寒羊產羔比較多,小尾寒羊生長快、體格大肉多、產羔率為281.9%,年產2胎,胎產2~6只,有時高達8只;平均產羔率每胎達266 %以上,每年產羔率達500 %以上。小尾寒羊4月齡即可育肥出欄,體重6月齡可達50公斤,週歲時可達100公斤,成年羊可達130—190公斤。



純種小尾寒羊的價格貴,考慮引進部分小尾寒羊與本地綿羊進行雜交改良,邀請了幾個懂專業技術的技術員前往山東省菏澤地區購買種羊,在鄆城縣畜牧部門的幫助下,選擇購買了90只小尾寒羊,經過三天長途運輸到達養殖場,活蹦亂跳的羊群看見柔嫩的鮮草拼命採食,山東那裡沒有這樣好的牧草。


大家小心呵護這些寶貝,第二天放牧員緩慢地將羊趕進草場吃草,羊正常無不適應的反應。三天過後,羊兒一個接一個的出現不良反應,拉稀、體溫升高、不吃草和飼料、臥地不起,對患病的羊進行治療,成年羊一個接著一個的死亡,每天都有羊死亡。請省、地養羊專家匯診,結果是養殖地溼度高,不適應小尾寒羊生長,山東的溼度低,氣候乾燥,溫度高,貴州溼度高、溫度低,陰雨天氣多,陽光少,小尾寒羊不適應,引種失敗。



根據這個失敗的教訓,得出的經驗是引種時要考慮氣候條件,引進的羊是否適應引入地區的氣候條件,不要到很遠的地方引種,就近購買種羊。不要購買成年羊,要買幼齡羊,幼齡羊適應性比成年羊強。


養羊人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更多更實用的養殖技術、飼料製作、種植技術,請關注老周說三農,咱們共同探討。


老周說三農


:羊在家畜飼養中,還算此較好養活的。羊的胃口很廣,但也很大。它不象養雞,養豬會時不時攤上豬瘟,雞瘟最後血本無歸。我認為羊最易防備的是雨季別淋著雨受涼,那它拉肚子,羊拉肚子這病很頭疼。至於賺不賺錢,要知道,在中國是市場經濟,既是市場經濟,它就有風險,去年賺錢,今年不一定賺錢。何況養殖羊在養殖業來說,利潤是比較低的。如果是農村人養一頭兩頭,那無所謂。如果大批養殖,那一定要考察好市場。


用戶75305748512


我家是養羊的,養了有十幾年,這期間雖然沒有掙到大錢,但也是從一把心酸一把淚的過程中熬過來的。我認為,養羊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引進品種不適合。

各地有各地的最優品種。儘管現在好多品種的羊都適合大部分地區養殖,但畢竟環境氣候有所不同,再加上運輸方面的因素,個人覺得最好還是從當地的優良品種裡面選擇購買,這樣就避免了羊對環境的不適應。

二、飼養管理不到位。

養羊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飼養管理不到位。羊的主食是牧草,輔食是精飼料,平時要搭配合理餵養,才能保持羊的正常生長髮育。此外圈舍要乾淨,條件允許可以給它們定期洗個藥浴,每天還要適量補充食鹽。

三、疾病防治沒做好。

羊一旦大規模生病,就意味著養羊徹底失敗。因此做好羊的疾病防治,是養羊成敗的關鍵。圈舍要定期消毒防疫,給羊群及時注射疫苗,防止傳染病的發生。羊的疾病防治要秉承“預防為主,防大於治”的原則,提前消滅病毒。

四、市場行情看不清。

前些年有段時間羊價總是起起落落極不穩定,最近幾年才趨於平穩。但市場這塊,誰也不好說,指不定哪天羊價就會發生大規模下跌。精明的養羊人要有分析和洞察市場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穩賺不賠。


總結:暫時想到的養羊失敗的原因就是上面四點,如果上面四點能做好,我覺得養羊不應該有失敗的道理,除非你是懶人、怕吃苦。


西北郭郭


想養羊場就要確定好來準備養什麼品種的要根據當地的飲食習慣和飼養條件去確定,養殖的前期都是要投資的,收入比較少要堅持的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