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教师!内蒙古百年老校物理老师,如何借疫情讲同理心、逆生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百年老校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反映迅速,教师们纷纷给学生写信,通过疫情,谈敬畏、谈家国情怀、谈读书、谈使命,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又一堂成长课。

今天,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一位年轻的物理老师,也写信给学子谈疫情,物理老师会如何谈疫情?想必大家都很好奇。果然,这位物理老师的确说出了与其他老师不同的见解。

写此信的是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高二(16)班班主任马汀。汀(ting),意为水边平地。马汀老师,呼浩特市第一中学青年教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是一名优秀的年轻教师。

致敬教师!内蒙古百年老校物理老师,如何借疫情讲同理心、逆生力

信件内容如下,我们一同来看看理科生如何看待疫情。

共情为善·共克时艰——致骁狼十六的一封信

亲爱的骁狼十六的战友们:

你们好!见字如面,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怕你们放假了,都化身“月亮不睡你不睡”的熬夜小宝贝,所以时常聊天了解一下情况。正月初四问一位同学学习计划时间表,他是这么回答的:“哈!老师,自从年后我就不用计划表了,每天在家写作业,一写写一天呀。”不经失笑,又品出些无奈。

正月十五一过,恍然间才发现:这年算是过完了。今年的年确是比往年少了些年味,少了走亲串友的兴奋,少了推杯换盏的热闹。似是平静无波,实则暗涛汹涌。全国一级响应,医警千里驰援,春节假期延长,口罩酒精断销……我希望即将成年肩负起更多社会责任的你们能够意识到,眼前的一切不仅仅会定格在历史的长廊中,成为人类又一次战疫成功的见证,同时也为身处其中的我们提供了一本生动又深刻的教科书。

致敬教师!内蒙古百年老校物理老师,如何借疫情讲同理心、逆生力

和你们一起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我喜欢从词出发,分享我对某个概念的理解,同样,今天也想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你们一起理解一个词——同理心。。

要说同理心,先来谈谈你们更熟悉的一个词——同情心。可能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有同情心可以表现为对弱者或遭遇不幸的人的同情或怜悯,即孟子所谈的“恻隐之心”。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是生而为人不冷漠不麻木的表现。

相信这段时间你们也曾多次产生这种不忍,当看到新闻里戴着口罩眼中满含泪水的小女孩远远地对护士妈妈说“妈妈我想你”时,当看到在发热门诊照顾64岁确诊新冠肺炎的儿子的90岁硬核老母亲说“我已经90岁了,无所畏惧”时,当得知警示身边人注意疫情的李文亮医生于2月7日抢救无效死亡时…

致敬教师!内蒙古百年老校物理老师,如何借疫情讲同理心、逆生力

其实同情这种感受,源于人对生活的感知,是建立在是非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基础上的一种善良和仁慈。这是通常情况下人们所理解的同情心,也是同情心的基本含义和初级层面,人人都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情心。

但同情心又是一种才能,往往指培养成能与他人感情起共鸣的一种才能,而这种感情不必一定是悲伤。所以对同情心更高级更深层的理解其实才更偏向于我想和你们探讨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情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单来说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也称共情。有同理心表现为能够正确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代入其思考方式和情感色彩去体会和思考,进而输出关怀与安慰,并给予切实帮助。而这个从感知到行动的过程,近来在战“疫”的不同阵地一遍遍地重复上演。

致敬教师!内蒙古百年老校物理老师,如何借疫情讲同理心、逆生力

当疫情爆发,重灾区群众的惶恐不安、焦虑无助都如同沸水中的气泡一般迅速上升,浮出水面。相比同情,身罹疫情灾难的人们更需要共情。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中华儿女同心、同向、同行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看到了广泛而动人的同胞共情。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奋不顾身毅然踏上赴鄂抗“疫”的列车;73岁的李兰娟院士忘我工作不舍昼夜只睡三个小时;来自各地的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千里驰援踏上逆行征程;7000多位工人仅用短短10天奇迹般地让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开展募捐活动为一线助力;广大人民群众以大局为重驻家守望相互鼓励;武汉返鄂尔多斯疑似病例克己有度直奔医院未感染一人……

致敬教师!内蒙古百年老校物理老师,如何借疫情讲同理心、逆生力

同学们,你们看,不论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无论是以各种方式参与抗疫的工作者还是挣扎着与病毒斗争的患者,都在为同胞考虑,都在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有同理心、与人共情并不难,只需向善向好便水到渠成。

同学们,推荐你们看一下2018冬季星空演讲中,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袁硕进行的主题为“逆生的力量”的演讲,你会意识到,人类发展为有主宰力量的物种,所凭借的逆生的力量之一,便是同理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爱。正如北野武所说:“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个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我们对疫情的关注最终还应该落在人和人性的光辉上。

致敬教师!内蒙古百年老校物理老师,如何借疫情讲同理心、逆生力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有细腻的、温暖的感知生活、感知人性的触角,能用丰沛的情感去体验人生、感受生命。

虽然由于疫情的限制,你们不能用脚去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是不要让心态也变得狭隘封闭,生在信息化时代的你们还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接收信息。学习之余不要把时间都放在“推塔带线”“落地成盒”上了,和父母一起看看新闻节目、读读新闻评论。不要漠视,学会关注,用心感知,共情为善,共克时艰。

同学们,“最长的路也在尽头,最黑暗的夜晚也会迎接清晨”。请相信,这场战“疫”,我们,必定凯旋。

骁狼十六,期待与更好的你们重逢,那一定是一场美丽的遇见。

——高二(16)班班主任 马汀

致敬教师!内蒙古百年老校物理老师,如何借疫情讲同理心、逆生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的教师们,纷纷拿起笔,为学生写信,谈疫情。

从家国到个人,从自然到人类,从当前到未来,既有哲理思辨,又充满春天阳光。一封封真挚的、哲理的、正能量的信件,饱含了对学生的希冀。

危难时刻能缕清思路,教育学生,向这些循循善诱的人生导师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