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武漢後,女兒一下子長大了許多

“媽媽,該給小妹洗臉刷牙了!”晚上9時許,剛上初一的承德女孩張梓盟邊跟媽媽說話,邊去為妹妹準備洗澡水。張梓盟的爸爸張國民是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自從爸爸隨醫療隊支援武漢,張梓盟好像一下子長大了許多,主動幫媽媽承擔了很多家務。

爸爸去武漢後,女兒一下子長大了許多

兩個可愛的女兒

“他去武漢,我一點也不驚訝”

2月9日,作為領隊,張國民帶領承德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前往武漢支援。

接到命令之後,張國民告訴妻子王鑫幫著準備行李時,同在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的王鑫絲毫沒有驚訝,儘管她此前並不知道丈夫早就主動報名請戰。

“作為感染科的副主任,他應該去一線,我也肯定會支持他。”王鑫說。作為妻子,王鑫瞭解自己的丈夫,知道他不會在這個時候退縮。而作為志同道合的戰友,在消化科工作的王鑫還多少為自己不能上前線感到有點遺憾。

沒有豪言壯語,送走丈夫,王鑫努力經營好家裡的一切,默默以實際行動支持張國民。

爸爸去武漢後,女兒一下子長大了許多

張國民在武漢

女兒主動承擔起照顧妹妹的責任

張國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張梓盟在石家莊石門實驗學校初中部上初一,小女兒張梓墨只有三歲。

張國民帶領隊友們出發的那一天,關於他們的消息刷爆了承德人的朋友圈,而這也成為張梓盟特別自豪的事情。在同學轉發這條出征微信的時候,張梓盟在下面驕傲地留言:“那是我爸!”

從那一天開始,張梓盟好像突然長大了許多,她每天自覺地認真上完網課之後,還努力幫媽媽分擔家務,尤其是以前爸爸做的事情,她更是主動攬過來。以前,晚上給張梓墨洗漱都是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的,爸爸走後,張梓盟每天晚上快到9點的時候就會張羅著給妹妹洗臉刷牙。不僅如此,她還給自己制定了計劃,每天教妹妹認三個字、三個拼音,還要教一點10以內的加減法。如果有人說起這件事,張梓盟就會調皮地回答:“不能因為爸爸不在家就放鬆了妹妹的學習!”

爸爸去武漢後,女兒一下子長大了許多

出征前與女兒告別

八旬老母親看電視知道兒子去了武漢

與很多支援武漢的志願者相似,張國民去武漢也沒告訴自己的母親。父親已經去世,老母親康淑蘭今年84歲,一家人擔心老人知道了心裡著急,便把消息悄悄隱瞞下來。然而,大家沒想到的是,耳聰目明的老人從電視上看到了承德醫療隊支援武漢的新聞,在人群中認出了兒子。

“國民上(去)武漢了吧?咋沒告訴我?你告訴他,我是老黨員,我同意,支持他上前線!孩子你要看不過來,就送到我這來。”剛接到婆婆的電話時,王鑫還很忐忑,聽了老人的這番話,她感動得眼角溼潤了,不禁在心裡感嘆:“多麼深明大義的老人啊!”

兒行千里母擔憂,但知道了兒子去武漢的消息後,老人卻從來沒給兒子打過電話,只是把張國民2003年參加抗擊非典的照片找出來,沒事的時候在家裡一張一張反覆看。

連線採訪張國民的時候,提到老母親,電話那端的張國民抑制不住地哽咽了:“來武漢後沒給我媽打過電話,不敢打,怕電話通了又說不下去……”

雖然沒有通過電話,但母子心意相通,張國民知道母親惦記著他,便把自己的照片發到家人的微信群裡,他也會經常在群裡說說自己的情況,間接地讓母親知道兒子很好很安全,讓老人放心。

爸爸去武漢後,女兒一下子長大了許多

張國民84歲的老母親

篤定的信任:“家人對他很放心”

張國民進駐的是武漢江岸方艙醫院,自2月12日進駐以來,經過一週的磨合,這家方艙醫院的運行已經越來越順暢。

在這裡,張國民帶領的承德醫療隊與來自張家口、唐山的醫療隊,總共50名醫生及100名護士分管一個250人的方艙病區。醫護人員的排班是每六小時一個班,算下來,每個醫生要負責50張床的患者。每天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操作,面對這麼多病人,除了體力的消耗,更讓人擔心的是感染的風險,但王鑫對丈夫卻是很篤定的信任。“他的專業技術水平是過硬的,知道該怎麼防護才是安全的,而且現在防護物資也比較充足。我們家人對他還是很放心的。”

爸爸去武漢後,女兒一下子長大了許多

其實,對張國民來說,穿防護服、戴護目鏡進行各種操作所帶來的困難及體力的消耗都不是最主要的,他在工作日誌中寫道:“作為領隊,我帶了40個人出來,保證他們每一個人的防護要做到位,保證所有的人安安全全地回去,這是我非常有壓力的一個事兒。”

對丈夫的心思,遠在千里之外的王鑫十分理解。也因而,這些天她都不敢主動給丈夫打電話。“怕他忙,顧不上,就別讓他分神了。”王鑫說,張國民跟家裡視頻通話一般都要到晚上九、十點鐘。“看視頻他的狀態還行。飯菜也可以,有牛奶有水果。而且非典的時候他也參與過(治療組),沒問題的。”

視頻通話的時候,張國民會跟妻子聊起在武漢遇到的那些讓人感動的志願者,當地人對前去支援的醫療隊員的熱情接待,患者的理解和支持。王鑫也會跟丈夫說起來自承德各相關部門、領導、同事、朋友的關懷和慰問,“醫院、工會、婦聯都來電話慰問,連市領導都委託衛計委打來電話。除了領導、熟悉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還有一些以前並不熟悉的同事加我微信,一再叮囑家裡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一定說話。女兒的老師也說,孩子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千萬不要客氣。”

每次說起這些,夫妻倆都覺得特別感動,也更有信心。“很多事情需要慢慢來,但是堅信我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張國民說,“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大家都能平安地回家。”

(燕都融媒體記者 盧偉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