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一统了天下,会不会像刘邦、朱元璋一样杀功臣?

飞龙在天9783


帝王的生活不是百姓能体会到的,帝王的想法也不是普通百姓所能理解的,当然帝王的责任和压力也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承受的。

历史上的开国功臣如果不能急流勇退,很少会有好的下场,而开国皇帝大多在建国之后会对功臣进行打压甚至杀害,比如刘邦和朱元璋便是如此。

先分析为什么开国皇帝大都会杀功臣

首先是开国功臣阻碍了国家改革的步伐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开国的皇帝,开国的皇帝承袭前朝的遗产,接过一个满目疮痍的统一国家,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总结古人的治国经验,前朝灭亡的教训历历在目,建国之初一般都要锐意改革,革除前朝的弊端,以免重蹈覆辙。而锐意的改革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所得利益阶层的阻挠是最大的改革阻力,一起打天下的既得利益者在建国之后大多懈怠,安于享乐,是国家推行改革最大的阻力。只有扫除了阻力才能实行改革,这些功臣大多是武将,自恃劳苦功高,又不能站在国家的利益层面去统筹全局,所以很容易成为被清除的对象。

其次是权臣威胁皇帝的中央集权

很多开国元勋武将出身,在战争的锻炼下能力出众,有治国的才干。有些自恃功高,在有些政策上和皇帝两条心,皇帝对于这些人不得不防,即使没有谋反的心,但有谋反的能力,加上皇帝的猜忌就很容易被清洗,特别是老皇帝临近生命的尽头,为了自己的子孙的江山稳固而实行大清洗。

如果刘备一统了天下,相信刘备也会这么做的,当国家利益和家族利益高于一切时,其他的利益都要靠边站。


澳大利亚农场主


刘备如果统一天下会不会弑杀功臣,这是一个让人想起比较伤感的话题。如果真的按照刘备当时的情况进行分析,很大可能会对功臣进行屠杀。

自古以来,跟随开国皇帝打下江山的文臣武将大多数都会落得凄惨的下场,为何帝王在打天下的时候可以以兄弟相称,一旦取得天下便开始进行屠戮行动呢?具体原因我们分析如下:

一、“狡兔死,走狗烹”,众文武已无太多使用价值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史记·越世家》

范蠡和文种帮助勾践灭吴,最终复国成功后,范蠡告别文种时,曾给文种送来一封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意思是说,我们已经帮助勾践完成复国大业,在眼下这种时候,他已经不需要再依赖我们了。如果留下我们,只是会让他不放心,早晚会杀掉我们。

最终,范蠡远去,逃过一劫。文种留下,结果被勾践赐死。曾经的患难兄弟,最终落得如此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二、开国功臣威胁皇权统治,所以必须提前铲除威胁

能够从乱世之中走出来的人,一有胆略二有能力,这么多的能人聚集在一起,万一有人有反叛的想法,又如何应付呢?

所以历代开国皇帝会采取两种做法,其一是直接杀掉,其二是废除权力。

被誉为“兵仙”的韩信,在刘邦建国后,先从楚王降为韩王,又从韩王贬为淮阴侯,最后直接被吕后诛杀于长乐宫中。

韩信之死源于能力强,有威信,有反叛成功的前提条件,对于这样有威胁的人,刘邦不会让他继续活在这个世上,增加自己的危机。

三、维护后代统治,继而屠杀功臣

往往开国功臣都依靠着跟皇帝一起打江山的交情,恃宠而骄,居功自傲。常常不服从律法管理,依靠着军功目中无人,欺凌百姓和普通官员。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皇帝本人才能制服住对方,可一旦自己哪一天离去,后继位的儿孙又有什么本事去管得住这些骄兵悍将呢?

朱元璋在统治后期,大肆屠戮功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继位,杀掉大量将领后,就留下耿炳文这位擅长防守但不会进攻的名将,用来守卫大明王朝。

家天下的理念在君王的心中无比重要,希望自己的后代可以生生世世掌握着最高权力,而一切有影响后代威胁的因素,都必须要即刻铲除。所以,屠戮那些开国功臣也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通过以上三点进行分析,让我们来看一下,刘备是否符合以上几点要素?

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刘备和他先祖刘邦性格非常类似,都是以仁义宽厚为名。知人善任,善于用人。刘邦有萧何、张良、韩信,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

我们可以从马超投奔刘备后,刘备对马超的态度上进行分析。马超人称“天威将军”,又是西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相当有实力和势力。但是投奔刘备后,除了第一次收取益州后,后面的大小阵仗都没有马超的出现。

这对于年富力强的马超来说,不得不说一种遗憾。这种异常的表现只能说是刘备故意而为之,利用马超的威名取得益州后,便再也不用。这种举动既透露出对马超的不信任,也反应了马超功已成便不再用的心思。

所以以此来分析,如果刘备夺取天下后。对于这些文臣武将,至少会弃之不用,像马超一样高高挂起,而不给实权。如果有不认同者,下场很可能是杀戮。

二、开国功臣威胁刘备皇权,必须杀之

说到威胁皇权,就不得不谈关羽。关羽是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在刘备集团后期,是单独负责刘备集团最精锐的荆州军。

当刘备在汉中取得大捷之后,关羽在没有刘备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直接北上进攻樊城。按理来说,像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录,这是极其不正常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关羽自己发动的。

那么为什么关羽会自己发动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呢?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关羽眼见刘备在汉中取得胜利,文臣武将都有封赏,但自己一直镇守荆州无法获得军功。所以,关羽就擅自率领荆州军北上,以求获取更大功劳,最后吕蒙趁关羽和曹魏激战,趁机夺取荆州,并杀死关羽。

如果一旦刘备统一天下,面对这么一位可以不经过自己同意,擅自发动大的军事行动的关羽,那么对于刘备来说,肯定会把这位曾经的兄弟杀死。因为没有一位帝王,可以忍受有这么大权力的武将,尤其是这位武将在军中极有威信,又是汉献帝亲封的汉寿亭侯,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会断然杀之。

三、为了阿斗继位,刘备会断然除掉功臣

刘备为了阿斗,在统一天下后,会断然除掉一切危害掉亲儿子刘禅继位的威胁因素。

我们从刘备白帝城托孤来进行分析,刘备在临终前,分别召集李严和诸葛亮,让他们两个人分别负责军事和内政,而不是单独交给诸葛亮,刘备帝王心术在此可见一斑。

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火速提拔仅为辅汉将军的李严升任尚书令,最后官至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这明显是为自己的儿子交代后事,希望这位东洲集团的老大可以借用东州派的势力来平衡诸葛亮。

刘备所做的这一切,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可以稳定坐上帝位,并安排人员平衡诸葛亮的权力。所以,当刘备夺取天下后,天下已经没有对手,也不再会安排这样托孤的情况出现,只会除掉刘禅身边的这些能人。为了阿斗,刘备必然会露出自己凶残果断的一面。

结论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三国志》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三国志》

刘备被同时代的人称为雄才,乱世雄才者,也必然是权谋家。所以,我们应该从一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去推测刘备的行为。

结合以上三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果刘备统一天下,那么很大可能会对这些功臣进行杀戮。


诧寂说史


我是北派说书人,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历史上杀功臣的皇帝杀的最出名的,就有两个,那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此二人有共同特点,那就是从基层干起来的,身边的勋贵人员皆是和自己一路摸爬滚打出来的,所以这些人哪怕是见刘邦和朱元璋当了皇帝,心中的哪些敬畏却很少,可以说丝毫没有,这些可是很受帝王所忌讳的,而且往往这些勋贵集团手中都有兵权或者势力,又或者党羽,不杀不行,我们再看看诸如唐朝、宋朝、这些国家,皇帝皆为前朝的权贵,手下有自己的党羽,这些党羽从一开始都是他们的属下,没有不服一说的,所以好管理,那么这个问题就好回答了。

刘备虽自称是皇族之人,还被尊称为刘皇叔,但是他不是皇族人还是两码事,纵然是,但是也不过是落魄的卖草鞋的。

这样说很明白,刘备的一统天下后,定然和自己的祖上刘邦一样,会杀功臣,细数当时刘备圈子里的那些人,各个势力的太过杂乱,若不是诸葛亮管理的好,估计麻烦早已凸显了。

和曹操孙权不同,刘备天生弱势

曹操从一开始,就跟董卓学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接着接自己曹家之势,包括夏侯氏,皆为自己人,掌握着军政大权。

再看曹操,当初孙坚孙策已经将江东经营的很不错了,到处是自己的势力,比一比就可以看出,刘备的弱势,所以刘备杀功臣,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我是北派说书人,正史、野史、神话、时期文明尽在我的掌握之中,欢迎大家收藏点赞和关注


北派说书人


了解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备跟他的祖先刘邦,其实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论出身刘邦是出自于农家,但刘备则以织席为生,到最后刘邦统一了天下,还建立了大汉王朝,然而刘备却一生没有走出蜀地,如果刘备能统一天下,那么会像刘邦一样,杀尽有功之臣吗?

在历史中,刘邦其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小人,不过也是一名狠角色,就在他登上大位后,便把跟他一起在征战的韩信、彭越还有其他三族,都被杀害,那时候可谓是非常残忍,就连他的发小卢绾,也因为别人的挑拨离间,最终死于他乡,然而这些人可谓是帮刘邦得天下的忠臣,但也是刘邦最忌惮的存在,如果刘备也跟刘邦一样得天下,那么他肯定不会这样做,因为刘备跟刘邦虽然很相似,但是他们的本性却不一样。

第一个论对有功之臣的态度,刘邦在成天下之后,发现了萧何非常能让人民服从,项羽非常忌惮他,最终吓得萧何自毁名声,刘邦也为了自己能够稳定地位,连昔日的重臣都不愿意放过,看得出来刘邦真的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然而刘备却不一样,他不仅非常重用自己的重臣,还让关羽全权打理荆州事务,就连临终之前,也非常信任诸葛亮跟李严来帮助他的儿子,还对诸葛亮说,如果他儿子能辅便辅,不能便君可自取,所以说刘备跟刘邦却不一样的人。

第二个就是关于屠城,虽然在那时候的乱世战争中,屠城是一个非常不明确的做法,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以前下雨也一样屠城过,也有很多古代名人也一样,就连自己的兄弟也不会放过,但是刘邦却不一样,因为他自己的下属曾经屠城过八次,而且还有四次是自己下令的,然而刘备却不会这样,不管自己或者下属,连屠城这个想法也没有,所以说刘备比起刘邦还是要仁慈了很多。

觉得刘备就是跟刘邦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他们两个人的本质却不同,刘邦偏向铁血无情,反观刘备更像是一名真正的仁君,所以说人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来伤害了自己曾经的伙伴,就算没了他们那么你的位置也还是一样不保,倒不如让他们真正的为你服从,这样到头来就不会变成孤家寡人





书生系


帅帅读史为您解答。

刘备一统天下,是否会和刘邦、朱元璋一样杀功臣呢?我的答案是不会,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刘邦出身沛县亭长,亭长不在秦朝正式的公务员序列,他家既不是官宦人家,也不是豪门世家。这就是说他出身在社会底层,通过自己艰苦奋斗才成功登基,当上汉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更惨,出身在贫苦人家,为了不被饿死,当过和尚,做过乞丐。为摆脱生存现状,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愣是带领一帮兄弟,推翻元朝,打败陈友谅,建立大明王朝。

刘备虽家道中落,为生存做过织席贩履的营生,但他有远大的抱负,和光武帝刘秀一样,为恢复汉室江山、祖宗的基业为己任,这和刘邦、朱元璋的动机不同。

二、社会底层出身的刘邦和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怕自己出身不正,无法巩固自己的政权,不得已给自己编造神秘的出身。刘邦称自己是赤帝之子,朱元璋更是编造自己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两位出身底层的人员,一旦登上高位,最先思考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江山,面对手下的功臣,怕他们威胁自己的统治,不得不对有潜在威胁的功臣大肆屠杀。

而刘备则不同,他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拥有正儿八经的皇族血统,论辈分,当朝天子汉献帝都要称其为皇叔。

刘备一旦当上皇帝,从名义上说,只是延续大汉王朝,而不是另立新的王朝。他拥有皇室血统,当上天子,是理所当然,这不是开辟江山,而是继承先祖的基业,别人不会有造反的心思,刘备也就不会有屠杀功臣的理由。

想当初项梁、项羽叔侄起兵反秦时,不敢打着自己的旗号,以拥立楚怀王熊心,来表明自己队伍的正统。奸雄曹操一辈子未敢称帝,一生都以汉室丞相自称,由此可证明血统在封建社会的重要性。

三、刘备的性格豁达、仁义,比如和关羽张飞同塌而眠,不忍丢下百姓,携民渡江等。

但这是次要的理由,毕竟只要没人反抗自己,无论如何都是可以的,只要有人产生谋逆之心,再豁达仁义都会举起屠刀。


小结:刘备在动机、血统等方面,和刘邦朱元璋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他在一统天下当了皇帝之后,不会诛杀功臣。


帅帅读史


他不会杀功臣

第一、从理论上来看,就算刘备统一了天下,还是会面临外患,那就是士族。

早在东汉时期,士族的力量在逐步增强,虽然到了三国时期以为是刘备,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力量都被士族所牵制着。

而曹操和孙权基本都是靠士族起家的,由此可见当然的士族是多么的强大!

而刘备本来就不被士族待见,所以就算刘备统一了天下也不会杀功臣的,主要是为了制衡。

第二、从性格来看刘备对朋友都是真心的,就像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这样多的很愿意追随他。很显然刘备就是一个值得交心的人,所以他才会有这么多的忠臣干将,试问这么一个值得交心的人怎么可能杀功臣呢?


笑看历史长河


如果刘备一统了天下,不会像刘邦、朱元璋一样杀功臣的。

为什么呢?因为刘备得天下的基础是仁义,如果这个基础不在了,那么刘备的政治基础也就丧失了,所以刘备不会这么干。

反观刘邦、朱元璋,刘邦得天下的基础是善驭下,能把大饼分得让大家都尽量满意,这是刘邦的基础,杀几个功臣,不仅影响不到刘邦,反而可能好多人会为刘邦喝彩,因为分大饼的人少了,其他人分得就更多了。

朱元璋得天下的基础是出色的个人政治能力和冠绝古今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朱元璋能得天下,主要靠的还是朱元璋自己,别人拥戴是锦上添花的事,所以哪怕朱元璋把功臣杀绝了,也影响不到朱元璋的地位,因为他的地位基础就是他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程小满的文史日记


我是一名职业养蜂人。每次回答别人问他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看看其他人的回答,在这个问题里面有些人说会,有些人说不会,说不会杀功臣的朋友说的相对比较具体些。电视剧《三国》我也看过好几次,从刘备的起家和性格、做出的事情来看刘备如果统一天下的话百分百会诛杀功臣,为什么呢?我是按这样分析的:

1、从刘备的出身来看,虽说是什么“皇叔”,说实在的其实他只不过是一个织席贩履之辈,这点就和刘邦、朱元璋一样属于草根。

2、从赵云“百万禁军救少主”来看,赵云单枪匹马从曹军中救回阿斗回到刘备身边的时候,刘备是先看到阿斗哭出声之后就往地上扔,试问这样的父亲谁能做得到,他的目的是什么?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赵云更忠心于他。

3、从刘备临终前的时候表面上是让李严和孔明和好团结,实际上是让李严制约孔明;在临终前也曾当着阿斗和孔明的面说:阿斗能扶持就扶,扶不了就让孔明取而代之,接着又让阿斗尊孔明为”尚父“。他为什么样说呢?因为他非常明白孔明现在的能力,想取而代之那是非常容易之事,但他却偏偏当住孔明说出来其目的就是让孔明更尽力辅助阿斗。

就简简单单从以上三点来看刘备一旦统一天下的话诛杀功臣是百分百会做的事。


晋鹏


不需要,无关人性,只因为他们不姓刘。

如果刘备彻底赢得天下,必然会发生一件事:

————所有人对大汉神圣性的确信,彻底达到了迷信的程度,甚至可以说刘备自己都很难不相信。。。。

这时候的刘备不同于当初神圣性不足的刘邦,是没必要杀功臣的。杀了,反而不利于维持这种神圣性。。。。。。

刘秀不杀功臣,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如果比刘秀更神圣更不可思议的刘备去杀功臣,那么唯一说得通的解释,就是智商突然下线了。。。。。。。


滚蛋搞笑君


要问三国时期,谁是最讲义气的人,估计很多人都会说是“武圣”关羽,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兄弟情义也一直被人们羡慕、称赞。大家都知道因为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好兄弟刘备、张飞为了替他报仇,一个在准备伐吴的过程中被部将范疆、张达所杀,刘备因为不听劝阻发动夷陵之战,大败而病逝白帝城,三人也算是践行了当年桃园结义时的“不求同年同月死,但愿同年同月死”的誓言。

刘、关、张三人的情义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一直有“宁要桃园三结义,不要瓦岗一炉香”的说法,尤其是关羽更是成为了我国忠义形象的化身,其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斩文丑,华容道义释曹操等故事都在民间广为流传。似乎刘备、关羽应该是一对情投意合的“铁哥们儿”,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刘备完成统一大业后,二人的关系又会怎样呢?为什么有人会认为关羽会成为刘备第一个要斩杀的功臣呢?

第一、刘备会杀功臣吗?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一直是以仁义著称,是一个仁君的形象,那么如果刘备打败了曹操、孙权,完成了统一大业,汉昭烈帝会杀功臣吗?如果按照其仁义的形象来说,可能性很低,如果这样自然也就不存在杀谁的问题,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自然也是否定的。

  首先,从历史上来看,“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几乎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规律,刘备自然也很难免俗。刘备会杀功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继承人的无能和平庸,这就像明太祖朱元璋对太子朱标说过的,和自己打江山的这些将领、重臣都是太子统治要面临的刺,他必须在有生之年为朱标拨了,而刘备面对阿斗这样一个平庸的太子,从家族常用的利益来看也就不得不斩杀功臣。

除了有利益驱动外,刘备的性格也是一个关键,很多人会说刘备仁义,甚至经常哭哭啼啼,是一个骨子里有点软弱的人,自然是不会杀功臣的,但是大家看看他在白门楼对吕布的态度就会颠覆这一看法。吕布虽然夺了刘备的徐州,但是的确“辕门射戟”救过刘备,但是刘备却在吕布要活命的时候上演了“落井下石”“借刀杀人”的把戏,借曹操之手杀了吕布这个潜在对手。所以,刘备的仁义只是他行走江湖的手段而已,在面对自己的利益时,他是一个果断利落的狠角色。

第二、为什么是关羽?

经过分析,我们知道刘备从内外因来看都是可能杀功臣的,但是蜀汉的功臣那么多,为什么关羽会首当其冲呢?关羽不是和刘备关系情同手足吗?这就不得不说,关羽在很多方面是犯了皇帝大忌的。

首先,关羽干涉刘备家事,大家都知道在封建时代,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而大臣卷进帝王的家事,毫无疑问都是必死无疑的。关羽在刘备打算收寇封(后来的刘封)为义子时,就直接站出来反对,而且还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这虽然在当时看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却说明关羽真的把自己当作了刘备的兄弟,干涉了老大的家事,按照这种苗头,手握重兵的关羽后来一定会卷入刘备的“立储”问题,而这是任何一个帝王都无法容忍的,所以关羽被杀也就在预料之中。

其次,关羽的地位和威望,也很容易被刘备猜忌。如果刘备能够完成统一大业,那一定是关羽取得襄樊大战胜利之后的事。试想,关羽在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时就已经威震华夏,如果关羽一鼓作气拿下襄樊,那么,关羽在蜀汉政权中的威望将会达到和刘备一样的高度,甚至超过刘备,那么对于刘备而言,关羽就是“功高震主”了。出现这种情况,二人之间的矛盾自然就会越积越深,后来大唐的李世民、李建成亲兄弟尚且兵戎相机,更何况刘备和关羽。

最后,关羽的性格也决定了二人之间很难“共富贵”。关羽性格中最大的缺点就是高傲、目中无人,甚至很多人认为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就是自作主张的结果,刘备和诸葛亮根本就没有向其下达果命令。所以就算关羽不死,这一条就让刘备无法容忍,正是因为这样,有人认为关羽其实是被刘备害死的。另外,关羽在单刀赴会、水淹七军之后就已经很膨胀了,如果要是他再取得襄樊大战的胜利,甚至帮助刘备完成了统一大业,以关羽的性格还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去,再加上自恃和刘备关系密切,自然就不会把刘备放眼中,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或许同时期许攸的下场就是他的下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刘备有幸统一天下,建立大一统的王朝,那么很有可能还是会杀功臣的,而第一个被杀的很有可能就是“武圣”关羽,这个结果是不是很让大家意外?但是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