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金融服務行業該何去何從?未來該怎麼活下去?

楊錫峰ZH


疫情之下,很多人失業,沒能力還房貸了,很多小企業不能復工不能按時還貸款,銀行成為呆帳壞賬最終破產。


紅星照耀神州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金融行業依然是現代經濟發展的血液,它的活躍性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市場。面對這次疫情,金融行業肯定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比如這些方面:

1、今年春節大家都被“禁足”了十八天,商場、旅遊、餐飲、物流(順豐除外)等服務行業也隨之關門。往常這時,應該是信用卡消費的高峰期,然而今年估計每人每天最大的消費就是空氣了。所以我預計信用卡的中收會低於同期值,也就造成金融機構的利潤減少。

2、復工時間一再推遲,對於中小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來說將是一場不小的考驗。如果這些經營主體不能馬上進入正軌,那麼很有可能會影響金融機構2月20日收貸收息工作,導致出現一定面積的逾期或者不良。

3、樓市的不確定性,也牽動著金融機構的心。大多數金融機構的信貸業務在樓市的佔比都高。假如售樓部遲遲不營業,金融機構的按揭貸款就要停擺,開發貸資金的回籠更就無從談起了。

所以,金融機構作為經濟發展的血液,必然在疫情期間受到不利影響。至於該何去何從?

1、我認為每家金融機構首先是要調整2020年的信貸政策。將貸款投放重點轉移到公共衛生、保健醫療、醫藥製品等產業,相信通過這次戰疫,國家將花大力建設這些產業。

2、根據國務院、中國人民銀行等機構下發的通知要求,積極聯繫客戶,做好相應措施,如實在有困難的客戶,就調整還款時間。總之避免出現逾期和不良的大規模爆發等金融事件。

何去何從?還是外孫打燈籠……照舊!

至於怎麼活?摸著石頭過河!本來世界經濟就已經處於下行週期,所以不管是疫情也好,還是國際環境也罷,對於中國的金融機構來說都將會是全新的挑戰。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中國加油!


陳先生談金融


  • 疫情現在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想要等疫情真正的結束,肯定還有一段時間要走。針對本次疫情對於金融服務業的影響還未可知,但是可以借鑑03年“非典”疫情對於金融業服務業的影響還判斷本次“新型冠狀肺炎”對於金融服務業的衝擊。

  • 對於銀行業的影響:非典發生於2003年期間,“非典”危機對銀行業務形成了直接的衝擊,信用卡消費額迅速下降,如北京、廣東不少地方的信用卡消費量有比較明顯的下降,其他業務亦然,這就自然會影響銀行的收入水平。由於非典,很多企業經營困難,無形中增加了後期銀行業的壞賬風險,影響銀行業的正常運營。
  • 對於證券市場來說:“非典”危機不僅打亂了中國證監會的工作計劃,而且影響到新股發行的步伐,國內券商、機構投資者等所希望的大行情不但沒有出現,反而使股價陰跌不已。 很多待上市公司的發行擱淺,或者終止上市,影響了證券業的正常收入。
  • 對於保險業來說,在“非典”危機中成了唯一的受惠的是保險業。保險的突然熱銷、新的保險品種的增加,對保險條例的重新解釋衝擊著保險業的變化,成了中國保險業發展的契機

奇奇鍊金術


對於金融服務行業來說,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根本,“用戶至上”應始終作為金融服務企業的第一要義,企業的目標應該集中在提高效率、節省成本、決策輔助、精細管理等方面。

因此對於金融服務行業的企業來說,首要任務是擴展業務,增強業務創新力度。例如對於銀行企業來說,可以發展網絡科技服務,將金融科技作為轉型發展的核心,並積極地探索科技與金融相結合的業務;對於證券公司企業,可以提供定製化客戶服務,增加與客戶的互動性;對於保險公司企業,則著重於設計能為客戶提供實際保障的保險服務產品;針對小型創新型金融服務企業,則更需要著重於業務的靈活和有效率,以取得更多客戶的青睞。

目前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之一是病毒的易傳播性會直接導致大家的出門意願降低,進而影響金融服務企業的客戶溝通和業務發展。因此金融服務企業要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與客戶聯繫。例如運用多人手機雲視頻會議軟件或視頻會議軟件進行企業員工管理和客戶維護。視頻會議提供了一種比面對面交流更為方便的替代方案,讓企業在短短的在幾秒鐘內建立網絡會議,以便進行快速、個人的對話,成本較低且節省更多的時間。

金融服務企業的另一個策略是應該增加市場推廣力度,在不僱傭龐大營銷團隊的前提下獲得更多的新客戶。幾個簡單的推廣策略和一個合理的每月投資計劃就可以迅速實現這一點。零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從業者可以在各類產品和業務領域獲取豐富的客戶簡檔。員工可以依靠明智的見解來發現新的業務機會,從而與潛在客戶互動,轉換更多銷售線索,並建立維持終生的客戶關係。

另外,對於所有金融服務企業來說,現金流管理都非常重要。這段時間裡對於下游的應收款項,企業應該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積極縮短回款週期;對於上游的應付款項,應該及時溝通,爭取延長付款期限,將營運資本的影響減到最小;企業應當減少不必要的營銷支出,減少差旅、更多利用遠程會議和遠程辦公的形式解決問題。

目前在疫情比較嚴重的這段時間裡,除了線上娛樂外的大部分行業在短期內都會面臨收入大幅下降和賬期大幅增長的情況。金融服務企業應該鼓舞士氣、控制好現金流、擴展收入來源、穩健地逆勢擴張。


50計劃


此次疫情對各個行業產生了巨大沖擊,未來金融服務業該何去何從?金融服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與宏觀經濟基本面息息相關。如果疫情沒有造成系統性風險,金融業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畢竟金融業的國有比重大,易受政府管制。

但是,即使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疫情對金融業的衝擊依然不能小覷。先來看看股市。疫情期間,延期開市,風險不斷堆積。開市當天,全線補跌,上證大盤跌幅超過7個點。其中金融資產損失慘重。開市四天,保險及其他板塊跌幅-9.29%,其中華鐵應急-19.24%,安信信託-18.21%。

為了防止股票下跌再次引發股權質押風險,證監會在開市前就發通知暫停了融券賣出業務。同時要求,在疫情解除前,對湖北地區的融資融券客戶,以及因疫情實施隔離或接受救治的其他地區融資融券客戶,證券公司不主動實施強制平倉。

目前,全市場的融資融券餘額約1萬億元,大概佔A股流通市值的2.13%。由於擔心股權質押風險,政府凍結流動性,A股很難繼續下跌,但也很難上漲,更不支持很多券商認為的牛市。今年的疫情加劇了經濟下行的壓力,社會資金還可能分流到其它地方。

銀行的風險也會因為疫情而增加。上面我們講到了很多行業的債務壓力都會增加,企業及家庭的違約率可能上升,將對銀行收回貸款造成壓力。當然,大型商業銀行資金充足、國有背景,風險不大。

但地方性銀行的風險會加劇,去年個別地方性銀行出現了風險,在房地產貸款及地方城投融資業務上過度擴張的地方性銀行會更加困難。

私募基金、網絡貸款的扛風險能力更脆弱得多,這兩年,這些領域集中暴雷,現在危機依然未解除。受疫情的衝擊,企業及家庭的資產負債表惡化,更可能將風險傳遞給這三個領域。



金融領頭羊


其實,我覺得疫情對金融服務行業的影響並不是最直接和最致命的。

相比於餐飲、娛樂、影視、實體服裝、旅遊等這些行業來說,對金融服務行業的影響遠沒有那麼大。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考慮,這次疫情的突發,也讓一部分之前沒有攢錢習慣,花錢大手大腳的月光族發現了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非常低;也讓一部分此前非常排斥保險的人認識到保險的重要性,這些都可能會激發此類人群的理財或保險配置慾望。

事物的影響都是兩面的,所以,並不要那麼悲觀。


莫吝金錢


一個人幾張信用卡隨便就十幾萬額度,有錢花就不會控制住,一下子銀行就停掉信用卡額度,就沒錢還款逾期了,銀行律師發律師函告欠債人。這是銀行套路。工資不夠用,生意很難做,利潤不夠費用,實體店虧損倒閉沒辦法營業了,欠貸款信用卡沒錢還款逾期了,銀行網貸的套路收取違約金高利息,欠債人雪上加霜,律師發律師函告沒錢沒財產沒地位的欠債人坐牢。第三方外包公司銀行網貸聯合成一個部門暴力催收欠債人,怎麼有權力到處分享曝光欠債人隱私信息?使沒錢沒財產沒能力還款的欠債人走投無路。現在這個平等公平公正的社會,給沒錢沒地位負債的人一個賺錢機會還款。


走了可能更差


疫情之後必然會有一波金融服務行業發展小高潮,春節加疫情休息,加一些人的辭職準備跳槽等,減少了收入就意味著增加付出,包括企業公司商鋪等無法正常營業,損失很大,造就了很多人要面臨資金週轉的需求,包括以往前年去年到今年的經濟發展不是特別好,各種個人和商業資金需求一直增加!所以金融行業今年勢必比去年要更加需求,從事金融行業必然會比去年多賺錢! 同時伴隨著國家政策連續撥款調控市場和發文幫助中小企業放貸解決資金需求,還有中國人民銀行給各銀行釋放的款項一部分流入市場和企事業同時勢必也會調配給信用卡一部分資金額度!所以2020年金融支付行業勢必更會賺錢增加收入,不過也會更加受國家監管和管理!合規,勢必更重要!穩定,勢必贏得市場!



老兵說財論金融


在2003年疫情期間,筆者當時就在重災區的深圳,在春節後的疫情爆發的一段時間裡,還是經常在外,好像疫情就不在身邊,沒有特別的恐懼。一直到了4月底才預警快速升級,此後對服務業才影響進一步擴大,很多人口聚集的服務業幾乎沒有多少生意,虧損企業也是越來越多。但在一段時間後這種恐慌也跟著疫情的消除逐步恢復了往日的喧囂。

可2003年的我國人均GDP才1000美元,還不到現在的印度水平,是處於中低收入國家。可如今我國的人均GDP達到了1萬美元,從金額上看是當時的10倍,進入了中高等收入國家的行列。對民眾的健康要求、生活質量要求完全不能相提並論。而這種疫情帶來的影響肯定也會更遠,對經濟的影響也是一樣。不僅在於零售業、旅遊業、電影產業、娛樂業、線下教育培訓業等造成影響,金融服務業也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股票市場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總體上對上漲指數等宏觀數據不會太差。可股票參差不齊會出現分化,投資人也會更加謹慎。未來必然會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基金收益也會出現分化,而即便一二隻基金出現了大幅虧損,也會打擊投資信心。基金融資也會更加艱難。

另外,由於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還有待於觀察,居民的收入就會影響。而從昨天公佈的1月份CPI數據達到了5.4%,是2009年以來的最高的,雖然疫情結束後會逐步緩解,可一段時間內的CPI上漲是無可迴避,居民的生活開支比重就會增加。而一旦樓市也跟著影響,那麼金融服務業也會愈加困難。


但是未來的互聯網產業、人工智能、大數據、遊戲產業、網絡視頻、大健康、線上教育、物流產業、生物科技等產業可能會成為爆發產業,金融服務也需要及時跟上。這或許就是下一個風口,而金融服務業也會是最大的收益產業。


鞅論財經


經濟日報:

疫情在一定時期對經濟造成衝擊,疫後金融機構應如何持續服務經濟發展?目前是否需要考慮在疫後出臺一些特殊政策?近日,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多位金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和首席研究員,以及相關業務部門的負責人。

大家認為,疫後需要加大逆週期調解力度,金融機構要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行業,做好“六穩”工作。另外,在疫情面前,一些行業發展出現新的變化,金融機構要密切關注新行業、新業態的發展,拓展新的業務空間,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金融機構應圍繞“六穩”主線來開展工作

交行金研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在疫情控制住後,宏觀政策的重心仍將回歸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穩字當頭”的主基調,“六穩”仍將是主線,以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目標。在此背景下,金融機構應圍繞“六穩”主線來開展工作,支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確保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

鑑於疫情對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等衝擊較大,唐建偉說,在各項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銀行業金融機構將降低相關地區和企業的信貸成本、增加信貸投放的步伐將會有所加快,更多的信貸資源將向醫院、醫療、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傾斜。

他建議,大力發展普惠業務,支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客戶發展。下階段,隨著小微等普惠領域監管考核更趨完善,銀行業金融機構體制機制、產品體系等逐步優化,更多的信貸資源有望向普惠金融領域傾斜,普惠口徑貸款仍能保持高速增長。同時普惠業務的貸款利率仍將繼續下行,從而支持降低中小企業及民營企業融資成本。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為了應對疫情的影響,預計今年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精準,財政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會進一步擴大。疫情結束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和醫療、衛生、健康等短板領域的投資會加大,金融機構應積極配合專項債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充分發揮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作用。

升級線上服務,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為抗擊疫情,多家銀行升級線上服務,這也將為金融相關業務未來全面推行線上交易提供探索經驗。廣發銀行公司銀行部總經理羅佳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為抗擊疫情,廣發銀行線上渠道全面保障企業客戶金融服務,“跨境瞬時通”系列確保跨境收付,境內結算業務7*24小時保障且費用減免優惠。普惠金融產品“稅銀通2.0”,為小微企業客戶給與特別支持,服務疫情影響以及與疫情防控相關的企業融資需求,全線上融資申請,開戶後可線上完成審批和出賬;針對受疫情影響而造成階段性還款困難的企業,還提供最長達18個月的續貸支持,同樣支持在線提交續貸申請並完成審批和出賬。

除了金融領域的變化,唐建偉認為,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也可能帶來新的行業發展機會。具體來說,疫情重點衝擊用戶聚集型的線下服務業,帶來與之替代性較強的線上經濟發展;疫情將推動大家改變消費觀念,更加註重食品安全,並對綠色環保、垃圾處理、水和空氣淨化等領域帶來發展機會;疫情將促進遠程協作與移動辦公平臺發展,帶動相關諮詢服務產業和科技產業發展,特別是基於5G技術基礎發展壯大的新業態。

唐建偉建議,商業銀行可密切關注在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的新行業、新業態、新客戶,將信貸資源向這些新客戶、新業業態傾斜,在支持新舊動能轉換同時,力爭拓展出一大批高質量客戶。

溫彬分析認為,為防控疫情而產生的居家辦公、網絡娛樂、5G、智能科技等科技創新領域,融資需求都可能迎來快速增長期,金融機構應該關注場主體的行為變化,及時向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配置更多資金。

金融業需打出支持經濟發展“組合拳”

羅佳分析說,目前一系列非常及時、主動有力的金融扶持政策,疫情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會被部分抵消,對醫療、衛生以及健康等產業的消費需求也會進一步提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化,這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都將對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穩定運行形成支撐。

溫彬認為,今年內降準和降息還有空間,要進一步完善LPR機制,引導金融機構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針對小微企業,商業銀行還要利用金融科技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切實降低小微企業資金成本。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認為,目前央行已經降低OMO操作利率,後續有助於進一步降低MLF操作利率和LPR操作利率,對於疫區企業目前商業銀行已經紛紛下調貸款利率50BP,後續依然存在進一步下調的空間,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另外,建議加大對企業的中長期貸款等,目前我國信貸結構中短期票據和短貸佔比依然較高,需要加大對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和融資支持,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對於疫情較重地區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的金融債券、ABS、信用債建立註冊發行“綠色通道”,可考慮降低服務收費標準。同時,可考慮發行特別國債,加大專項債力度,支持疫後地區經濟增長。

唐建偉認為,商業銀行疫後仍要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加大對重點區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經濟發展同時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優勢。重點是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和投融資支持,重點在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網絡互聯互通、重點行業、跨境金融、科技金融、財富管理等領域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