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季將至雲南茶產業遇困境,三大隱患或影響一整年

年立春一過,西雙版納的茶山上就開始生機勃勃了,茶樹上一個個春尖小芽頭帶來春的氣息,也帶來茶人對這一年好日子的期盼。


然而,今年正月十五過後,西雙版納香梭茶業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茶農馬曉晴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春茶生產需要提前計劃,每個茶山的初制點都要請人工採摘、殺青,添加設備等等都需要資金,今年碰到NCP疫情,這些都變成了大問題。”馬曉晴很擔心,疫情會對春茶採摘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


其實,這不是馬曉晴一個人的憂慮,雲南多地不少茶農、茶商都有相同的想法。春茶採摘季即將到來,按目前的狀況來看,別說茶商上山收茶几乎不可能,就連基本的採茶也難以保證,這會不會引發連鎖反應,影響茶農一年的收成?衝擊到雲南茶產業的健康發展?

春茶季將至雲南茶產業遇困境,三大隱患或影響一整年

人工不足 面臨減產


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雲南茶產業而言,春茶季至關重要。據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統計,雲南省春茶產量約佔全年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最早開採春茶的地方二月份即可開採,採摘洪峰期需採摘工數以十萬計,製茶工亦需萬人以上。


“春茶這兩個月時間,往年我們的五個初制點會請50個左右的採茶工和20個茶葉殺青師傅。今年預計只請得到採茶工10人左右,5個殺青師傅,而且,全家都要參與採製了。”馬曉晴介紹,往年請的工人有不少來自其他縣,如瀾滄、普洱等地區的熟練工人,今年按目前疫情的防控措施,外地工人基本是請不到的。


馬曉晴遇到的這個困難,其實也是全部茶農即將面臨的困難,用工荒將成為春茶生產的首要問題。據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統計,其會員單位計劃在2月10日左右開工的約佔 10%,延期開工的約佔80%,如果二月內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春茶採摘將面臨嚴重用工荒,將因此而出現春茶棄採,茶農及茶葉種植企業將遭受損失。對於茶農馬曉晴而言,是不情願棄採的,“除非忙不過來,不得已的情況下會有部分茶芽長老了,採摘不了,而導致減產。”馬曉晴坦言,要儘可能地採摘春茶,原因是春茶品質良好,只要保存得當,暫時銷售不了也不會壞掉。


對於馬曉晴這樣的茶農來講,普洱茶不僅是重要收入來源,有些甚至是唯一收入來源。減產,就意味著他們的收入要減少,一年的生計都會受到影響。而且,現在還無法預計減產的後果有多嚴重。


資金缺乏 生產受阻


年年春茶季都是雲南普洱茶行業的行銷旺季,茶企一般都在春茶季前期開展訂貨會或者是經銷商大會,以便進行春茶銷售和預收貨款,併為全年的銷售打下基礎。


然而,今年不一樣了。“如果不是遇到疫情,一般可以提前收到客戶的預定訂金,今年看形勢沒有希望了。”馬曉晴表示,自己初制所週轉資金一般需要100多萬,每年春茶季可生產大概面值三百多萬的茶葉,目前最迫切的問題是資金缺口有點大。“以前客戶會提前放點訂金,就會好一點。”今年馬曉晴只有50萬左右,即使採茶的人工方面能盡力克服,但資金缺口太難解決,“如能申請到利率低點的貸款就可以緩一緩了。”


據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相關人士介紹,雲茶行業多年來已構建了特殊的旺季銷售模式,即每年二月至四月的春茶生產期間,各企業都要舉辦經銷商現場訂貨會、產品推介會等活動,一是讓經銷商更加了解雲南茶葉的生產情況,增強銷售雲茶信心,同時通過預付定金確保企業一部分資金回籠。目前的情況是,包括全國各地陸續舉辦的茶博會和茶商旅遊等都因疫情將停止或延後進行,造成傳統的主體銷售旺季成為淡季,同時加劇了資金緊缺的局面。


確實,每年春茶季廠家都面臨回款壓力,而今年想要從客戶手裡預收貨款,難度不是一般的大,畢竟在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下,很對茶企的客戶也存在經濟利益受損的情況,他們同樣面臨資金短流轉的困難。也有一些茶商擔心疫情長時間延續,產生了持幣待購的想法,這會進一步導致茶農茶企資金短缺,無法開展生產,如果再導致原料價格預期下滑,那就對一整年的生產經營雪上加霜了。

春茶季將至雲南茶產業遇困境,三大隱患或影響一整年

渠道單一 銷售難增


如上所述,雲茶的傳統營銷模式是通過訂貨會、推薦會等展會模式來進行,同時,茶店茶館等普通銷售在當前形勢下也都很難進行。即使有茶農茶商闖過了採摘關和資金關,怎麼把茶銷售出去,卻是他們更嚴峻的挑戰。


“我們香梭茶業專業合作社目前生產製作的都是古樹料,每年春茶新茶生產量大概4噸左右,給老朋友做他們的品牌1噸左右,其餘都要自己進行銷售。”馬曉晴說,目前自銷的多一些,今年銷售是一個大問題,自己特別想發展給茶企供原料的合作機會。然而事實是,大的茶企自己也要面臨銷售難題,更何況他自己“口袋”裡也沒多少“現大洋”了,難題大家都是一樣的要面對。“電商和直播沒有做過,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學習直播,借電商平臺銷售了。”馬曉晴坦言,她自己的客戶群比較單一,在疫情的特殊情況下,傳統模式受制約而無法適時進行時,自己的辦法不多,轉線上交易為迫不得已。


目前,做直播和電商也幾乎成了商家的主戰場,房地產、家居等傳統線下企業在疫情期間都紛紛拓展網上營銷,這給雲茶這樣的傳統銷售企業很大的啟發,雲南有不少茶企開始重點佈局直播銷售,如雲南六大茶山的當家人更是直接擔當“網紅”角色,親力親為直播銷售。不過,直播和電商仍然需要時間來經營,銷售效果並非立竿見影。今年則不同以往,還要考慮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以及對普洱茶的傳導效應,儘管普洱茶能儲存一定年限,但銷售不暢給茶農茶企的傷害可能不是一兩年能緩過來的。


茶葉協會建言政府紓困


面對雲茶產業的種種困難,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雲南茶葉流通協會首先站了出來。近日,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向雲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等多個部門提交書面報告,建議政府重視問題並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針對春茶生產期間用工荒問題,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建議,茶區政府應動員組織好當地茶農積極投入春茶採摘;對未發生疫情的原用工來源地人員通過當地衛生部門推薦,可推薦到茶區採茶,對非疫區放寬採茶工流出限制。


針對資金困難問題,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建議,1、建議增加收購茶葉的封閉性貸款給予利率優惠或政府貼息,以解決茶企資金緊缺和茶農當期收入。2、根據茶企復工情況,免二月至四月稅收和此期貸款利息,並緩交五險一金且不加收罰金。3、對資金困難企業建議通過調研可延期還貸,並適當降息,對企業針對疫情防控所增加的成本給予抵扣。4、為確保邊銷茶生產供應和儲備,對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產和原料儲備企業實行省級財政專項補貼。


針對銷售難題,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建議,政府應加強對網絡銷售的支持,安排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採用現代化網絡手段進行信息傳遞和銷售。建議省級財政安排資金,由農業農村廳、商務廳牽頭,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組織會員單位在東北、華北、華東、華中等地做好普洱茶大講壇、品鑑推介會等工作,促進雲茶銷售。

文源於/茶點西西網


茶商部落是一個茶商的平臺,歡迎每個茶人給我們投稿

投稿內容包括你供應/求購的茶葉、你的茶廠/山/莊/行/店的詳細情況、你對茶行的看法等,發送至後臺或小編的微信,小編將安排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