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肉身扛炮弹,骡子才驮4箱一人就能背7箱,团长:气死骡子了

作者:原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侦察连军械员 赵志仁

1952年10月,为保障上甘岭运输而派出的两个汽车团已上路。为此,前线运输司令员刘居英特意打电话给志愿军副司令员杨得志,表态说:“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不过,我这两个汽车团运上去的弹药,可不能堆在野地里让美国飞机轰炸,汽车轮子可爬不了山,怎么送到阵地上得想办法,别闹个细脖子咽不下……”

杨得志则说:“这你放心,十五军从二十九师抽3个营加上机关抽调人员已经组织了40里火线运输队,40里以外的归你,40里以内有火线运输队,保证按时将炮弹和手榴弹送上阵地。”

战士肉身扛炮弹,骡子才驮4箱一人就能背7箱,团长:气死骡子了

我师司令部通讯班班长商明钊带着十几个年轻战士运八二炮弹,压得腰痛背疼,一个个都不吭气。后来,过炮火封锁区时,一块巴掌大的弹片从战士王天忠头上擦过去却没伤着他。这一来王天忠乐极了,唱起了“王大妈要和平”的歌。他这一唱,大伙儿都跟着唱。

连从来不唱歌的炊事员张华贵也唱了起来。其实那不是唱,而是吼叫,是一种发泄,就那么一吼,十几里路也就过来了。商明钊那天一下子就背了7箱八二炮弹,“腰都不敢弯得很深,弯深了上面贴头的3箱炮弹就要滑下来……”7箱炮弹200多斤,还要在炮火中爬山走夜路,而且一夜要送好几趟,凡是遇到这位背7箱炮弹的人没有人不惊讶佩服。

战士肉身扛炮弹,骡子才驮4箱一人就能背7箱,团长:气死骡子了

军政治部一位朝语翻译看见了,惊叫起来:“哎呀哎呀,这个同志背7箱炮弹还唱歌,真是,真是了不起呀……”另一位团长碰见了,瞪大了眼,连连问:“那是谁?背7箱炮弹?骡子才驮4箱,一个人能背7箱,气死骡子啦!”这个“骡子班”的成绩相当可观:四五个夜晚,共运送了3900多箱炮弹。

1972年“骡子班”班长商明钊由部队转业到绵阳,被分配到机械农机局,曾任局机关供销科长。1987年英年早逝。他当年为保障上甘岭战役胜利而立下的汗马功劳,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我志愿军阳德后勤司令部40里以外的汽车运输同样不轻松。夜行时,汽车怕敌机轰炸不敢开大车灯,每夜都能遇到敌机的轰炸骚扰,道路堵塞是常有的事。

战士肉身扛炮弹,骡子才驮4箱一人就能背7箱,团长:气死骡子了

开嘎斯车的驾驶员朱有财,一天夜里,在接近五圣山的盘山公路上被撞了车,一辆弹药车与给养车挤在一起,朱有财挤上前去,看见公路一侧是高山,一侧是悬崖,路上有7个黑点,隔十几米远有一个,成三角形散落在公路上。

朱有财走到最近的一个黑点处,打开手电一照,是定时炸弹。那个炸弹躺在路上,腰部伸出一个圆轴,上面生着风翅……朱有财回忆道:“当时我一下来了气,还等什么?谁知道它啥时候爆炸?我去搬它!”

朱有财开始了惊心动魄的搬运:抱起定时炸弹,投到悬崖下。他说:“一共搬走8颗,除了路上7颗,还有一辆卡车底下的一颗,只有第三颗爆炸了,我刚把它丢到悬崖下,还没落地就炸了,要是在我怀里炸了,那我肯定是粉身碎骨了。”排除了可以使人“粉身碎骨”的炸弹,朱有财和他的战友们拉着具有同样功能的炸弹一趟一趟地驶上上甘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