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徵信的6大誤區,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們經常看到網上無抵押、無擔保信用貸款的廣告,可到底什麼樣的貸款才是信用貸款?

這其中的誤區你都知道嗎?

只有瞭解清楚這些問題,才能在申請信用貸款時做到胸有成竹,避免發生不必要的麻煩。

個人徵信的6大誤區,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誤區1:無抵押貸款=無條件貸款

信用貸款通俗來說就是不需要用房、車等做抵押物的一種貸款方式,又稱無抵押貸款或信用貸款。

信用貸款並不等於無條件借款。

雖然信用貸款不需要提供抵押物,但是貸款機構會評估你的信用狀況,通過對你的的個人徵信、芝麻分等各種基本資料來進行評分,衡量你的還款能力。

誤區2:信用白戶更容易借款通過

沒有過借款記錄其實就是信用白戶,但信用白戶並不代表信用很好,更不能對你的還款能力作出評估,因為個人信用記錄為零,貸款機構無法判定你有無逾期風險。

我們日常說的借款資質乾淨是指借款過程中及時還款,未發生逾期行為的記錄。所以,有一定良好的信用記錄才會更容易借款通過。

誤區3:貸款金額少就能100%通過

有些人認為信用貸款的錢越少越容易被審批通過?

這還真不一定。

如果你的信用記錄良好、收入水平高、工作穩定等,經過綜合評估後,貸款機構會放更多的信用貸款給你。


個人徵信的6大誤區,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誤區4:不良徵信能“洗白”

網上有人宣稱花錢就能“洗白”徵信是真的嗎?當然是假的!央行徵信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統一管理,誰都無權擅自刪除修改。花錢就能找人洗白徵信,100%是網絡詐騙。

對於徵信“花”的小夥伴,務必要按時還款,保持良好的信用,避免再出現逾期之類的情況,時間長了,不良徵信記錄就會自動恢復。

誤區5:可“包裝”資料申請貸款

有些借款人徵信有不良記錄,為避免借款審批被拒,於是提交虛假個人資料、偽造銀行流水等。

殊不知互聯網大數據模式下,一切都是透明的。

所有的借款都需要通過大數據風控模型對借款人個人資質進行評估以及審核,想要通過“包裝”資料獲得借款,幾乎是不可能的。

誤區6:信用貸款影響個人徵信

幾乎所有的貸款都會與個人徵信掛鉤,但是隻要你是正常的信用貸款,借款後按時還款,保持良好的還款習慣,不僅不會影響到個人徵信,還會幫助你積累良好的徵信記錄,對你的徵信有一定的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