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出台“十条举措”全力化解疫情对贫困群众增收带来的不利影响

栾川出台“十条举措”全力化解疫情对贫困群众增收带来的不利影响

栾川县秋扒乡鸭石村香菇厂工人在有序栽植香菇


两手抓、两手硬。为切实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带来的不利影响,20日,洛阳市栾川县制定有效应对疫情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十条举措”,着力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

  栾川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产业为支撑、项目为抓手、增收为核心,制定了这“十条举措”。这些举措包括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动扶贫产业复工复产等。

  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开工建设方面,栾川县明确,2020年扶贫项目向“三保障”“产业就业”“生态建设”倾斜,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吸纳本地群众参与务工,力争2月底前全面开工。

  推动扶贫产业复工复产方面,该县将坚持“长短结合、增收为本”,大力发展产业项目,全力保障物资供应,着力抓好春耕生产。同时,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带贫企业复工复产,探索实施扶贫车间“本土代理人”制度,确保扶贫产业早复工、早实施、早见效。

  畅通贫困群众“买”“卖”渠道。栾川县将积极搭建农超对接、产销对接平台,建立第一书记“配送员”制度,在疫情防控期间统一组织贫困群众农副产品进超市、进商场,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题。

  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需求也是其中一条举措。栾川县将开展贫困群众就业状况调查,对有就业渠道的,统一包车,集中输送;对有就业意向但缺乏渠道的,统一对接就业岗位;对有技能培训需求的,有针对性地安排技能培训。

  就业方面,栾川县的举措是增强公益岗位吸纳就业能力。该县将持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渠道,同时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抓好光伏收益二次分配和公益岗位设置,集中解决弱劳力和留守家庭就业增收难题。

  务工方面,栾川县明确将落实好“以工代赈”政策要求,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吸纳贫困群众参与务工,并设置一定比例的专项岗位。

  第七条举措是着力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弱项。栾川县除对受疫情影响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群众给予临时救助外,还将在疫情过后迅速开展大走访活动,全面排查解决“三保障”“三精准”“三落实”方面的问题短板,全面治理“账实不符”问题,确保5月底前清零。

  完善脱贫攻坚督战推进机制是第八条举措。该县将紧扣省级年度考核等重要节点,科学谋划年度工作和阶段任务,实行周对接、半月调度、每月观摩的督战机制,加快节奏、对标对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按期完成。

  目前,栾川县还剩余405户902名未脱贫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体,该县制定的第九条举措明确要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机制,从兜底保障、公益岗位、企业带贫、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多方面精准发力,确保如期脱贫。

  提升精准帮扶质量是第十条举措。栾川县将在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产业就业逐户过、精准帮扶促增收”活动,把2020年帮扶工作重点调整到支持产业项目、对接就业岗位、助推群众增收上来,全力化解疫情对群众增收带来的不利影响。(洛报融媒记者 李三旺 通讯员 李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