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寨众兄弟,为何会让能力威望都不行的程咬金当皇帝?

不吃甜豆腐脑怪


程咬金,又名程知节,是历史上有名的福将,曾追随李世民征战四方,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唐建立之后,又被唐太宗钦定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经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可谓是大唐的功勋重臣。

那程咬金在投唐之前,到底有没有做过皇帝呢?在清代小说《说唐演义全传》中,程咬金在瓦岗寨之时,的确做过三年的皇帝,号称“混世魔王”。

瓦岗寨人才济济,英雄辈出,武有尤俊达、王伯当、秦叔宝等等,文有徐茂公(李勣)、魏征等人,为何大家却让能力、威望都不突出的程咬金做了皇帝?我们先来看一下整个经过。

话说程咬金贩私盐、劫王杠、反山东,跟随一众英雄好汉,杀退了隋朝派驻瓦岗寨的官军,夺了瓦岗寨。众好汉进了瓦岗,大摆筵席,庆祝胜利。大家喝酒、吃肉、聊天,好不热闹。

正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高兴之时,只听得轰隆隆的一声震天巨响,大家都吃了一惊。马上有人来报,说是教军场中的演武厅之后,出现了一个大地穴。程咬金一看,怂了,说下面一定是地狱,进不得。

徐茂公就让人取来一只黑狗和一只公鸡,用几丈长的绳索绑住了放了进去。然后说,如果鸡犬不见了,那就是妖穴;如果还在,就是神穴。结果,过了一会,拽上来一看,鸡犬皆在,就是冻坏了。

程咬金一看,又怂了,这是个寒冰地狱,我们还是赶快走开吧,不小心跌下去会被冻死了。

徐茂公却坚持说是神穴,派个兄弟下去一探便知。然后,徐茂公写了三十七个纸阄,其中只有一个写着“去”,谁抽到了谁下去。

这……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程咬金抓到了去的纸阄呀。三十六对一,程咬金黑着脸扯过来最初拉他造反的尤俊达,开始交代后事,什么要替他照顾老娘之类的,说了一大堆。

不过,尤俊达似乎胸有成竹,说:“你下去,包你无事。”

程咬金无奈,坐在一个大箩筐中,带着自己的宣花大板斧,进了地穴。程咬金进入地穴之后,劈开了一道石门,过了一座石桥,走到了三间大殿之中。只见殿中间摆着一顶冲天翅的金琰璞头,一件杏黄龙袍,一条碧玉带,一双无忧履。程咬金不管三七二十一,全穿戴到了身上,还正合身。然后,又将装有一块玄圭和一张字条的石盒抱起,通过之前的箩筐返回了地面。

大家一看程咬金的打扮,非常稀奇,程咬金就讲了经过。徐茂公接过石盒,拿起纸条一看,上写:“程咬金举义集兵,为三年混世魔王,扰乱天下。”

自己要做皇帝了,程咬金一听,很是高兴。但是,徐茂公怕众人不服,说我们将帅旗放下,大家一个一个去拜。哪个拜了之后,帅旗自己升起,就推哪个为主。自然了,除了程咬金,没人能将帅旗拜起。

然后么,程咬金登基做了皇帝,立国号为“长久”,号称“混世魔王”。同时,大封群臣,徐茂公为左丞相,护国军师;魏征为右丞相,秦叔宝为大元帅,其余人等皆为将军。就这么着,程咬金成了瓦岗寨主,混世魔王,做了皇帝。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程咬金做皇帝,纯粹是徐茂公、尤俊达、魏征、秦琼等几个核心人物的安排。小说中的程咬金,运气好,但是,没有什么心机。让其他人做瓦岗之主,恐怕会有倾轧夺权之事,会自相残杀。而让程咬金做,天天就知道吃饭、喝酒、抱美人,再加上非常听徐茂公等人的话,不会出什么乱子。因此,徐茂公借天命,将程咬金送上了皇帝的宝座。

而在三年之后,魏国公李密反隋,被众瓦岗英雄所救。程咬金也厌倦了当皇帝,天天要早起,行动不自由的受约束的生活,主动退位让贤。这才有了李密接掌瓦岗寨的故事。

当然,这件事只发生在小说中,历史上并没有实际发生。程咬金最初,在家乡组织壮丁,保卫乡邻不受盗匪骚扰。隋末大乱之后,李密为了夺瓦岗寨原寨主翟让的位子,招募了很多义军加入瓦岗,其中就包括程咬金。

李密接替翟让,成为瓦岗之主后,程咬金也成了李密嫡系的四骠骑之一,即四支数千人的精锐骑兵,深得李密信任。李密死后,程咬金先投王世充,再投李世民。直到李唐统一天下,程咬金成了开国功臣,知道高宗时期,程咬金还带兵讨伐西突厥。最后,因为年老,程咬金辞官在家,并在家中去世。

所以,历史上的程咬金并没有做过皇帝,更没有称过什么混世魔王,这一切仅仅是小说家言而已。


奕天读历史


因为这是徐茂公的阴谋,一反济南的时候,徐茂公是总指挥,后来也基本上是他做总指挥,秦琼虽然是元帅,但还是挺徐茂公的。那么,为什么到了瓦岗山以后徐茂公要让程咬金当皇帝,因为:

首先,徐茂公自己是个文人,不太适合当皇帝。

其次,当皇帝很危险,因为刚开始造反,前途未卜,如果失败,皇帝必死,其他人还有条活路。

再次,徐茂公不愿意其他人当皇帝,因为其他人的智商高于程咬金,当了皇帝他无法控制,比如秦琼吧,他本来就名满天下,你让他当了皇帝没人管得了他,比如单雄信,毕竟是总瓢把子,有自己的班底,再比如其他各路响马,也有自己的班底。唯独程咬金,完全没有班底,虽然和尤俊达关系好,但是尤俊达跟他认识也没几天,也不听他指挥。

第四,为了势力的平衡,瓦岗山最早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前的响马,第二派是以前的政府公务员,所以重要的职位都需要平衡,选择两派都能接受的人物,元帅秦琼,公务员出身,但是黑白通吃,两派都能接受,军师徐茂公,丞相魏征,虽然微微偏黑,但是不是响马出身,两派也可以接受,程咬金,偏黑,但不太黑,两派也可以接受。

最后,程咬金的功劳足够,比较服众。你要选一个傀儡,也要有一定的理由。从济南起义到井冈山,程咬金的功劳应该是仅次于徐茂公,再加上他劫皇杠算是原始股,所以让他当皇帝也很正常。


以史为鉴OL


程咬金当的不是皇帝叫混世魔王。瓦岗人多心不齐,选当老大的时候。大家都想当老大。但始终定不下来。徐茂公出了一个计策。搞了一个意外发现的宝藏,里面有一张混世魔王的大旗。然后,就约大家一起拜旗,约好,谁若在拜旗的时候,旗迎风飘展,谁就当老大。大家都拜了,旗都不动,唯独程咬金拜的时候,突然刮起了大风。所以,程咬金当的不是皇帝叫混世魔王,他当混世魔王,也纯是运气好而已。这都是小说和电视剧的内容。



贺兰剑客


众人起来闹事,造反,初事都没想过让谁当王,而今要推个临时皇,普通的当然也有人想当只是同样意识到这得众兄弟推选才行,自已无出众才能也不好意思提出要当,这当一定要能服众,而徐茂公心机重,知这帮英雄好汉中义气是有,'武艺是有,冲冲杀杀可以,但难有旷世的治世之才,难成一番伟业,日后还得另选明主。二临时又不得不推一个,徐茂公心机重,觉得程咬金是没心没肺那种,好胡弄。就炮制一些神秘事弄程咬金当。


老玩童54121


《兴唐传》、《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当过“混世魔王大德天子”,也就是皇帝。程咬金虽然是个福将,可当这个皇帝却不是靠运气,而是有三样能服众,换秦琼、徐茂功没人服。

程咬金在《兴唐传》中最厉害,是天下第六条好汉,比罗成、秦琼还厉害,他的斧法称为天下一绝,没谁能躲得过。英雄会聚义反山东,因没有根据地,便看上了瓦岗山,瓦岗山有翟让占据,徐茂功为英雄会首领,带着人马来和翟让合兵,翟让提出和英雄会的人比武,如果输了就引英雄会上山。

程咬金被徐茂功激将法激怒,出阵和翟让一战。程咬金的几斧子如流星赶月,步步紧逼,翟让只有招架之力,并无还手之功,最后被程咬金一斧削掉马头,翟让落马,程咬金举斧要结果翟让,被徐茂功拦住。翟让吓得够呛,但还是有点不服,第二次又比,程咬金最后又用一招“杵”,把翟让马杵惊,翟让再次落马,这回翟让服了,引英雄会上山,合兵一处。

众英雄到了瓦岗山,徐茂公、秦琼、翟让等人商量,要推举一位大智大勇者国王号令天下。翟让说,要提大智大勇,那非程将军不可。我手下将校,对他最佩服。翟让这么说是有道理,因为程咬金身上有三样能服众,一是武功高,他是第六条好汉,瓦岗山目前他是最牛的。二是他确有大智慧,有时徐茂功都比不了,比如英雄会取金堤关后,杨林来夺关,徐茂功没辙,他出个主意,用车轮战术战败了杨林。三是他程咬金是福将,运气确实好,一般人都没他那运气。就这三样,秦琼、徐茂功、翟让等人都比不了,所以程咬金是当皇帝的最佳人选。

于是,徐茂功就和翟让布了个局,让程咬金去探地穴得龙袍,其实那地下宫殿是翟让多年前建造好的,是为陈后主准备的后路,陈后主没用上,就一直封着,没几个人知道。程咬金到地下宫殿走一趟,拿来印信,大家以为他当皇帝是天意,便公推他为王,程咬金就当上了皇帝。



桥喜说


隋朝末年,各路英雄造反,瓦岗寨就是比较强大的一方势力,后来还有了自己的皇帝,混世魔王程咬金。这让很多人不理解,程咬金何德何能,难道就凭那三板斧?按理说轮也不可能轮上他做皇帝。


其实若轮武力,秦琼强他太多;轮威信,绿林扛把子单雄信应为首选;还有智囊徐茂公。在明面上,程咬金和他们相比实在差太远了。但实际上,程咬金却真的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们来看下原因。

不强势也不过于草包

要按照威信,单雄信肯定是当皇帝的首选,但那时的瓦岗寨也不是单雄信说了算,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心骨,而且单雄信性格过于刚愎。程咬金就应运而生了,他为人并不强势,还算有一定能力,能听取别人意见,当然程咬金也没什么主见。可就是有点中庸的程咬金来做皇帝,群雄才不会有压力。

平民出身不谙官场

在瓦岗寨的将才中,秦琼、裴元庆、罗成等,都是技高一筹的人,而且还有那么一点贵族身份,这样的人成为大将无可厚非,但是要当领袖,草莽出身的单雄信首先就不会答应。而且他们都是隋朝旧臣,爱讲些迂腐的义气,秦琼曾三次放走靠山王杨林,反隋大业怎么可能交到他们手中。这时,没有身份的陈咬金,反而成了最清白的出身。

总的来看,程咬金这皇帝更多的是精神象征,瓦岗寨的兄弟们也未必真心服他,但他毕竟是大家推举出来的,虽然没什么实权,多少也会讲点情面。本身陈咬金也没太多的权力欲望,这样的人更不具备威胁。所以程咬金成了大德天子,估计也想不出别的称号了。


叶天璟


虽然说程咬金能力威望都不行,但不能否认他绝对是个大智若愚的人。

当年瓦岗寨多少兄弟,有武力超群的,有智勇双全的。但偏偏就程咬金能成为首领,可以说是运气,不过更多的是他自己本身有优势。他没太多势力,能力又不怎么样,但正是因为如此,大家可以随时推翻他。就算秦叔宝知道也没什么用。

在瓦岗寨之后,程咬金以及秦叔宝、徐茂公等人都投入到了李世民旗下。前期李世民对于一众人都是平等对待,没有尊卑之分,大家都是好兄弟。最后在夺玉玺的时候,成功帮助李世民父亲登基。

一众人也封了赏,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登帝。

到后期李世民并没有前期的谦逊,反而让众多兄弟一个个离去。但偏偏程咬金却活的最长久,甚至于比李世民还久。这正是程咬金的厉害之处。而他用的三板斧也成为众人所熟知的兵器。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也成为脍炙人口的一句话。


桑梓说娱


徐茂公提出来的,就是为了造反军能够像模像样地做事。而最终小说为什么安排程咬金当了大德天子,我认为可能是基于以下几种原因综合考虑:1,小说是以秦琼和程咬金讲起,注定程咬金为主线人物之一;2,瓦岗山第一大草包便是程咬金,正是说他德智体美劳都不是最佳。皇帝就是个闲职,试想如果程咬金武力过人勇冠三军,那么打仗的时候岂不是少一员大将?3,小说有讲到,程咬金是天下第一的福将,小时候偷切糕盗馍馍,长大被打入死牢尚且能被大赦天下搭顺风车。当皇帝之后以及后来又让位之后,多次化险为夷。小说写到程咬金活了一百多岁,起义军正需要一员福将作为图腾。

为什么不是魏徵?魏徵出场少,戏份不多,对其性格描写较少,沉着稳重,当了皇帝对于小说来说少了跌宕起伏。

为什么不是秦琼?秦琼可以说是46友的中心人物,毕竟贾柳楼结拜便是因为大家赶来给秦母祝寿。但看小说而言,起义之前秦琼一直处于官面,北平府混过之后回济南当了齐排长,官私两面的朋友都有,却从没有想过要造反,直到程咬金抢皇纲。何况秦琼官面的交情甚多,遇到隋朝的敌人时可能犹豫不决。从秦琼三次放走靠山王杨林便可得知。相比此,程咬金几乎不认识官面的人。

为什么不是徐茂公?贾柳楼结拜是徐的主意,同时也是最有组织和号召能力的人。神机妙算,多次献计破敌。但是皇帝是徐茂公了谁是军师?小说中瓦岗军需要一个军师。

为什么不是单雄信?隋朝九省绿林的总扛把子,天下响马都得听他的。但是说了,响马毕竟组织纪律不够,单雄信管理那一套用到正规军中就不好了。何况单雄信脾气不好...

裴元庆、王伯当,还有诸如罗成、侯君集这些,都相当于有一技之长的,要被人使用。罗士信就更不用说了。


风随四海游百川


要了解为什么程咬金可以当皇帝,就要知道那时候瓦岗寨都有哪些叫得响的英雄,我记得以前有一部电视剧叫隋唐英雄传,里面的英雄不是不想当老大,但是谁当老大呢?论军功,论武力好像又谁都不服谁,最后选了一个拜天的方法,让老天选择,谁拜天的时候,大旗飘动谁就得到上天认可就当老大,轮到程咬金拜天的时候他打了一个喷嚏,旗帜竟然动了,最后他就当上了皇帝。不过这是影视剧的表现手法,那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应该是整体权衡局势,利益博弈的结果。

首先,那时候封为皇帝不代表就是一件好事,你见过那个一上来起义就成功的,基本都没好下场,起义成功的都是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而且瓦岗寨的皇帝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皇帝只是用来凝聚人心,号召人马的一个象征,就像图腾一样,有了这个图腾,那些起义的人才觉得是在干一件有意义的事,不然跟落草为寇有什么区别?

其次,既然是选了一个图腾,那这个图腾可以不聪明,最好有一点憨憨,因为反正所有大事还是大家商量着来,如果皇帝太聪明就会觉得这些大将军大元帅威胁自己地位(一开始不会,但是日后一定会),不论是看野史或者正史,程咬金就是一个铁憨憨,而且还没有自己的小团体,你看单雄信,秦琼,都是自己的小团体,有一定地位的,谁当老大,另一方会没有想法?而程咬金为人仗义,作战勇猛,但绝对不是军师型人物,这样一个人当皇帝,其他的英雄基本不担心兔死狗烹以及被忌惮。

再次,程咬金军功足够耀眼,毕竟也算是主角型人物,军功够多,他当皇帝,至少没人会明面反对(反对的人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军功有没有人家多吧)

综合以上,所以我认为程咬金当皇帝是当时局势以及各方利益权衡的结果,一家之言,不一定对,有一点启发就好。



可乐罐头的历史课


对于瓦岗寨的来说,皇帝并不一定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皇帝只是一个图腾,一个精神象征,一个把大家拧成一绺的这么一个人。

先看看程咬金封混世魔王之前。前面是贾柳楼46友结拜造反,造反要有根据地,总不是小孤山这种地方吧,后来经过种种,最后单雄信找到瓦岗山的翟让,然后又是一段厮杀“抢”得了瓦岗山。然后靠山王杨林来剿匪,攻打瓦岗山,结果大败而归。

那么,既然是打仗,就应该有军队编制。在那之前徐茂公是出主意的,但还不完全算军事,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商议着来,在有正式编制之前大家都还只是乌合之众,各路响马头头代领自己的手下,兵合一家,将打一处。还有就是奖惩机制,大家凭着勇武上前杀敌,初期为的是扬名立万,后期就应该要有立功这种奖励。就像程咬金自己说的“总是做露脸的事”。可以在后面大破杨林一字长蛇阵的人物分工中看出这种有编制的好处。

拜旗封王的主意也是徐茂公提出来的,就是为了造反军能够像模像样地做事。而最终小说为什么安排程咬金当了大德天子,我认为可能是基于以下几种原因综合考虑:

1,小说是以秦琼和程咬金讲起,注定程咬金为主线人物之一;

2,瓦岗山第一大草包便是程咬金,正是说他德智体美劳都不是最佳。皇帝就是个闲职,试想如果程咬金武力过人勇冠三军,那么打仗的时候岂不是少一员大将?

3,小说有讲到,程咬金是天下第一的福将,小时候偷切糕盗馍馍,长大被打入死牢尚且能被大赦天下搭顺风车。当皇帝之后以及后来又让位之后,多次化险为夷。小说写到程咬金活了一百多岁,起义军正需要一员福将作为图腾。

为什么不是魏徵?魏徵出场少,戏份不多,对其性格描写较少,沉着稳重,当了皇帝对于小说来说少了跌宕起伏。

为什么不是秦琼?秦琼可以说是46友的中心人物,毕竟贾柳楼结拜便是因为大家赶来给秦母祝寿。但看小说而言,起义之前秦琼一直处于官面,北平府混过之后回济南当了齐排长,官私两面的朋友都有,却从没有想过要造反,直到程咬金抢皇纲。何况秦琼官面的交情甚多,遇到隋朝的敌人时可能犹豫不决。从秦琼三次放走靠山王杨林便可得知。相比此,程咬金几乎不认识官面的人。

为什么不是徐茂公?贾柳楼结拜是徐的主意,同时也是最有组织和号召能力的人。神机妙算,多次献计破敌。但是皇帝是徐茂公了谁是军师?小说中瓦岗军需要一个军师。

为什么不是单雄信?隋朝九省绿林的总扛把子,天下响马都得听他的。但是说了,响马毕竟组织纪律不够,单雄信管理那一套用到正规军中就不好了。何况单雄信脾气不好...

裴元庆、王伯当,还有诸如罗成、侯君集这些,都相当于有一技之长的,要被人使用。罗士信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程咬金,其实最有可能被安排当上皇帝的我觉得可能是齐国远。哈哈,瓦岗山第二大草包。可惜他不是主线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