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寨眾兄弟,為何會讓能力威望都不行的程咬金當皇帝?

不吃甜豆腐腦怪


程咬金,又名程知節,是歷史上有名的福將,曾追隨李世民征戰四方,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大唐建立之後,又被唐太宗欽定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歷經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可謂是大唐的功勳重臣。

那程咬金在投唐之前,到底有沒有做過皇帝呢?在清代小說《說唐演義全傳》中,程咬金在瓦崗寨之時,的確做過三年的皇帝,號稱“混世魔王”。

瓦崗寨人才濟濟,英雄輩出,武有尤俊達、王伯當、秦叔寶等等,文有徐茂公(李勣)、魏徵等人,為何大家卻讓能力、威望都不突出的程咬金做了皇帝?我們先來看一下整個經過。

話說程咬金販私鹽、劫王槓、反山東,跟隨一眾英雄好漢,殺退了隋朝派駐瓦崗寨的官軍,奪了瓦崗寨。眾好漢進了瓦崗,大擺筵席,慶祝勝利。大家喝酒、吃肉、聊天,好不熱鬧。

正當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高興之時,只聽得轟隆隆的一聲震天巨響,大家都吃了一驚。馬上有人來報,說是教軍場中的演武廳之後,出現了一個大地穴。程咬金一看,慫了,說下面一定是地獄,進不得。

徐茂公就讓人取來一隻黑狗和一隻公雞,用幾丈長的繩索綁住了放了進去。然後說,如果雞犬不見了,那就是妖穴;如果還在,就是神穴。結果,過了一會,拽上來一看,雞犬皆在,就是凍壞了。

程咬金一看,又慫了,這是個寒冰地獄,我們還是趕快走開吧,不小心跌下去會被凍死了。

徐茂公卻堅持說是神穴,派個兄弟下去一探便知。然後,徐茂公寫了三十七個紙鬮,其中只有一個寫著“去”,誰抽到了誰下去。

這……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程咬金抓到了去的紙鬮呀。三十六對一,程咬金黑著臉扯過來最初拉他造反的尤俊達,開始交代後事,什麼要替他照顧老孃之類的,說了一大堆。

不過,尤俊達似乎胸有成竹,說:“你下去,包你無事。”

程咬金無奈,坐在一個大籮筐中,帶著自己的宣花大板斧,進了地穴。程咬金進入地穴之後,劈開了一道石門,過了一座石橋,走到了三間大殿之中。只見殿中間擺著一頂沖天翅的金琰璞頭,一件杏黃龍袍,一條碧玉帶,一雙無憂履。程咬金不管三七二十一,全穿戴到了身上,還正合身。然後,又將裝有一塊玄圭和一張字條的石盒抱起,通過之前的籮筐返回了地面。

大家一看程咬金的打扮,非常稀奇,程咬金就講了經過。徐茂公接過石盒,拿起紙條一看,上寫:“程咬金舉義集兵,為三年混世魔王,擾亂天下。”

自己要做皇帝了,程咬金一聽,很是高興。但是,徐茂公怕眾人不服,說我們將帥旗放下,大家一個一個去拜。哪個拜了之後,帥旗自己升起,就推哪個為主。自然了,除了程咬金,沒人能將帥旗拜起。

然後麼,程咬金登基做了皇帝,立國號為“長久”,號稱“混世魔王”。同時,大封群臣,徐茂公為左丞相,護國軍師;魏徵為右丞相,秦叔寶為大元帥,其餘人等皆為將軍。就這麼著,程咬金成了瓦崗寨主,混世魔王,做了皇帝。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程咬金做皇帝,純粹是徐茂公、尤俊達、魏徵、秦瓊等幾個核心人物的安排。小說中的程咬金,運氣好,但是,沒有什麼心機。讓其他人做瓦崗之主,恐怕會有傾軋奪權之事,會自相殘殺。而讓程咬金做,天天就知道吃飯、喝酒、抱美人,再加上非常聽徐茂公等人的話,不會出什麼亂子。因此,徐茂公借天命,將程咬金送上了皇帝的寶座。

而在三年之後,魏國公李密反隋,被眾瓦崗英雄所救。程咬金也厭倦了當皇帝,天天要早起,行動不自由的受約束的生活,主動退位讓賢。這才有了李密接掌瓦崗寨的故事。

當然,這件事只發生在小說中,歷史上並沒有實際發生。程咬金最初,在家鄉組織壯丁,保衛鄉鄰不受盜匪騷擾。隋末大亂之後,李密為了奪瓦崗寨原寨主翟讓的位子,招募了很多義軍加入瓦崗,其中就包括程咬金。

李密接替翟讓,成為瓦崗之主後,程咬金也成了李密嫡系的四驃騎之一,即四支數千人的精銳騎兵,深得李密信任。李密死後,程咬金先投王世充,再投李世民。直到李唐統一天下,程咬金成了開國功臣,知道高宗時期,程咬金還帶兵討伐西突厥。最後,因為年老,程咬金辭官在家,並在家中去世。

所以,歷史上的程咬金並沒有做過皇帝,更沒有稱過什麼混世魔王,這一切僅僅是小說家言而已。


奕天讀歷史


因為這是徐茂公的陰謀,一反濟南的時候,徐茂公是總指揮,後來也基本上是他做總指揮,秦瓊雖然是元帥,但還是挺徐茂公的。那麼,為什麼到了瓦崗山以後徐茂公要讓程咬金當皇帝,因為:

首先,徐茂公自己是個文人,不太適合當皇帝。

其次,當皇帝很危險,因為剛開始造反,前途未卜,如果失敗,皇帝必死,其他人還有條活路。

再次,徐茂公不願意其他人當皇帝,因為其他人的智商高於程咬金,當了皇帝他無法控制,比如秦瓊吧,他本來就名滿天下,你讓他當了皇帝沒人管得了他,比如單雄信,畢竟是總瓢把子,有自己的班底,再比如其他各路響馬,也有自己的班底。唯獨程咬金,完全沒有班底,雖然和尤俊達關係好,但是尤俊達跟他認識也沒幾天,也不聽他指揮。

第四,為了勢力的平衡,瓦崗山最早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前的響馬,第二派是以前的政府公務員,所以重要的職位都需要平衡,選擇兩派都能接受的人物,元帥秦瓊,公務員出身,但是黑白通吃,兩派都能接受,軍師徐茂公,丞相魏徵,雖然微微偏黑,但是不是響馬出身,兩派也可以接受,程咬金,偏黑,但不太黑,兩派也可以接受。

最後,程咬金的功勞足夠,比較服眾。你要選一個傀儡,也要有一定的理由。從濟南起義到井岡山,程咬金的功勞應該是僅次於徐茂公,再加上他劫皇槓算是原始股,所以讓他當皇帝也很正常。


以史為鑑OL


程咬金當的不是皇帝叫混世魔王。瓦崗人多心不齊,選當老大的時候。大家都想當老大。但始終定不下來。徐茂公出了一個計策。搞了一個意外發現的寶藏,裡面有一張混世魔王的大旗。然後,就約大家一起拜旗,約好,誰若在拜旗的時候,旗迎風飄展,誰就當老大。大家都拜了,旗都不動,唯獨程咬金拜的時候,突然颳起了大風。所以,程咬金當的不是皇帝叫混世魔王,他當混世魔王,也純是運氣好而已。這都是小說和電視劇的內容。



賀蘭劍客


眾人起來鬧事,造反,初事都沒想過讓誰當王,而今要推個臨時皇,普通的當然也有人想當只是同樣意識到這得眾兄弟推選才行,自已無出眾才能也不好意思提出要當,這當一定要能服眾,而徐茂公心機重,知這幫英雄好漢中義氣是有,'武藝是有,沖沖殺殺可以,但難有曠世的治世之才,難成一番偉業,日後還得另選明主。二臨時又不得不推一個,徐茂公心機重,覺得程咬金是沒心沒肺那種,好胡弄。就炮製一些神秘事弄程咬金當。


老玩童54121


《興唐傳》、《隋唐演義》裡的程咬金當過“混世魔王大德天子”,也就是皇帝。程咬金雖然是個福將,可當這個皇帝卻不是靠運氣,而是有三樣能服眾,換秦瓊、徐茂功沒人服。

程咬金在《興唐傳》中最厲害,是天下第六條好漢,比羅成、秦瓊還厲害,他的斧法稱為天下一絕,沒誰能躲得過。英雄會聚義反山東,因沒有根據地,便看上了瓦崗山,瓦崗山有翟讓佔據,徐茂功為英雄會首領,帶著人馬來和翟讓合兵,翟讓提出和英雄會的人比武,如果輸了就引英雄會上山。

程咬金被徐茂功激將法激怒,出陣和翟讓一戰。程咬金的幾斧子如流星趕月,步步緊逼,翟讓只有招架之力,並無還手之功,最後被程咬金一斧削掉馬頭,翟讓落馬,程咬金舉斧要結果翟讓,被徐茂功攔住。翟讓嚇得夠嗆,但還是有點不服,第二次又比,程咬金最後又用一招“杵”,把翟讓馬杵驚,翟讓再次落馬,這回翟讓服了,引英雄會上山,合兵一處。

眾英雄到了瓦崗山,徐茂公、秦瓊、翟讓等人商量,要推舉一位大智大勇者國王號令天下。翟讓說,要提大智大勇,那非程將軍不可。我手下將校,對他最佩服。翟讓這麼說是有道理,因為程咬金身上有三樣能服眾,一是武功高,他是第六條好漢,瓦崗山目前他是最牛的。二是他確有大智慧,有時徐茂功都比不了,比如英雄會取金堤關後,楊林來奪關,徐茂功沒轍,他出個主意,用車輪戰術戰敗了楊林。三是他程咬金是福將,運氣確實好,一般人都沒他那運氣。就這三樣,秦瓊、徐茂功、翟讓等人都比不了,所以程咬金是當皇帝的最佳人選。

於是,徐茂功就和翟讓布了個局,讓程咬金去探地穴得龍袍,其實那地下宮殿是翟讓多年前建造好的,是為陳後主準備的後路,陳後主沒用上,就一直封著,沒幾個人知道。程咬金到地下宮殿走一趟,拿來印信,大家以為他當皇帝是天意,便公推他為王,程咬金就當上了皇帝。



橋喜說


隋朝末年,各路英雄造反,瓦崗寨就是比較強大的一方勢力,後來還有了自己的皇帝,混世魔王程咬金。這讓很多人不理解,程咬金何德何能,難道就憑那三板斧?按理說輪也不可能輪上他做皇帝。


其實若輪武力,秦瓊強他太多;輪威信,綠林扛把子單雄信應為首選;還有智囊徐茂公。在明面上,程咬金和他們相比實在差太遠了。但實際上,程咬金卻真的是最合適的人選,我們來看下原因。

不強勢也不過於草包

要按照威信,單雄信肯定是當皇帝的首選,但那時的瓦崗寨也不是單雄信說了算,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主心骨,而且單雄信性格過於剛愎。程咬金就應運而生了,他為人並不強勢,還算有一定能力,能聽取別人意見,當然程咬金也沒什麼主見。可就是有點中庸的程咬金來做皇帝,群雄才不會有壓力。

平民出身不諳官場

在瓦崗寨的將才中,秦瓊、裴元慶、羅成等,都是技高一籌的人,而且還有那麼一點貴族身份,這樣的人成為大將無可厚非,但是要當領袖,草莽出身的單雄信首先就不會答應。而且他們都是隋朝舊臣,愛講些迂腐的義氣,秦瓊曾三次放走靠山王楊林,反隋大業怎麼可能交到他們手中。這時,沒有身份的陳咬金,反而成了最清白的出身。

總的來看,程咬金這皇帝更多的是精神象徵,瓦崗寨的兄弟們也未必真心服他,但他畢竟是大家推舉出來的,雖然沒什麼實權,多少也會講點情面。本身陳咬金也沒太多的權力慾望,這樣的人更不具備威脅。所以程咬金成了大德天子,估計也想不出別的稱號了。


葉天璟


雖然說程咬金能力威望都不行,但不能否認他絕對是個大智若愚的人。

當年瓦崗寨多少兄弟,有武力超群的,有智勇雙全的。但偏偏就程咬金能成為首領,可以說是運氣,不過更多的是他自己本身有優勢。他沒太多勢力,能力又不怎麼樣,但正是因為如此,大家可以隨時推翻他。就算秦叔寶知道也沒什麼用。

在瓦崗寨之後,程咬金以及秦叔寶、徐茂公等人都投入到了李世民旗下。前期李世民對於一眾人都是平等對待,沒有尊卑之分,大家都是好兄弟。最後在奪玉璽的時候,成功幫助李世民父親登基。

一眾人也封了賞,玄武門事變,李世民登帝。

到後期李世民並沒有前期的謙遜,反而讓眾多兄弟一個個離去。但偏偏程咬金卻活的最長久,甚至於比李世民還久。這正是程咬金的厲害之處。而他用的三板斧也成為眾人所熟知的兵器。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也成為膾炙人口的一句話。


桑梓說娛


徐茂公提出來的,就是為了造反軍能夠像模像樣地做事。而最終小說為什麼安排程咬金當了大德天子,我認為可能是基於以下幾種原因綜合考慮:1,小說是以秦瓊和程咬金講起,註定程咬金為主線人物之一;2,瓦崗山第一大草包便是程咬金,正是說他德智體美勞都不是最佳。皇帝就是個閒職,試想如果程咬金武力過人勇冠三軍,那麼打仗的時候豈不是少一員大將?3,小說有講到,程咬金是天下第一的福將,小時候偷切糕盜饃饃,長大被打入死牢尚且能被大赦天下搭順風車。當皇帝之後以及後來又讓位之後,多次化險為夷。小說寫到程咬金活了一百多歲,起義軍正需要一員福將作為圖騰。

為什麼不是魏徵?魏徵出場少,戲份不多,對其性格描寫較少,沉著穩重,當了皇帝對於小說來說少了跌宕起伏。

為什麼不是秦瓊?秦瓊可以說是46友的中心人物,畢竟賈柳樓結拜便是因為大家趕來給秦母祝壽。但看小說而言,起義之前秦瓊一直處於官面,北平府混過之後回濟南當了齊排長,官私兩面的朋友都有,卻從沒有想過要造反,直到程咬金搶皇綱。何況秦瓊官面的交情甚多,遇到隋朝的敵人時可能猶豫不決。從秦瓊三次放走靠山王楊林便可得知。相比此,程咬金幾乎不認識官面的人。

為什麼不是徐茂公?賈柳樓結拜是徐的主意,同時也是最有組織和號召能力的人。神機妙算,多次獻計破敵。但是皇帝是徐茂公了誰是軍師?小說中瓦崗軍需要一個軍師。

為什麼不是單雄信?隋朝九省綠林的總扛把子,天下響馬都得聽他的。但是說了,響馬畢竟組織紀律不夠,單雄信管理那一套用到正規軍中就不好了。何況單雄信脾氣不好...

裴元慶、王伯當,還有諸如羅成、侯君集這些,都相當於有一技之長的,要被人使用。羅士信就更不用說了。


風隨四海遊百川


要了解為什麼程咬金可以當皇帝,就要知道那時候瓦崗寨都有哪些叫得響的英雄,我記得以前有一部電視劇叫隋唐英雄傳,裡面的英雄不是不想當老大,但是誰當老大呢?論軍功,論武力好像又誰都不服誰,最後選了一個拜天的方法,讓老天選擇,誰拜天的時候,大旗飄動誰就得到上天認可就當老大,輪到程咬金拜天的時候他打了一個噴嚏,旗幟竟然動了,最後他就當上了皇帝。不過這是影視劇的表現手法,那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我認為,應該是整體權衡局勢,利益博弈的結果。

首先,那時候封為皇帝不代表就是一件好事,你見過那個一上來起義就成功的,基本都沒好下場,起義成功的都是前人栽樹 後人乘涼,而且瓦崗寨的皇帝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皇帝只是用來凝聚人心,號召人馬的一個象徵,就像圖騰一樣,有了這個圖騰,那些起義的人才覺得是在幹一件有意義的事,不然跟落草為寇有什麼區別?

其次,既然是選了一個圖騰,那這個圖騰可以不聰明,最好有一點憨憨,因為反正所有大事還是大家商量著來,如果皇帝太聰明就會覺得這些大將軍大元帥威脅自己地位(一開始不會,但是日後一定會),不論是看野史或者正史,程咬金就是一個鐵憨憨,而且還沒有自己的小團體,你看單雄信,秦瓊,都是自己的小團體,有一定地位的,誰當老大,另一方會沒有想法?而程咬金為人仗義,作戰勇猛,但絕對不是軍師型人物,這樣一個人當皇帝,其他的英雄基本不擔心兔死狗烹以及被忌憚。

再次,程咬金軍功足夠耀眼,畢竟也算是主角型人物,軍功夠多,他當皇帝,至少沒人會明面反對(反對的人得掂量一下自己的軍功有沒有人家多吧)

綜合以上,所以我認為程咬金當皇帝是當時局勢以及各方利益權衡的結果,一家之言,不一定對,有一點啟發就好。



可樂罐頭的歷史課


對於瓦崗寨的來說,皇帝並不一定是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皇帝只是一個圖騰,一個精神象徵,一個把大家擰成一綹的這麼一個人。

先看看程咬金封混世魔王之前。前面是賈柳樓46友結拜造反,造反要有根據地,總不是小孤山這種地方吧,後來經過種種,最後單雄信找到瓦崗山的翟讓,然後又是一段廝殺“搶”得了瓦崗山。然後靠山王楊林來剿匪,攻打瓦崗山,結果大敗而歸。

那麼,既然是打仗,就應該有軍隊編制。在那之前徐茂公是出主意的,但還不完全算軍事,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商議著來,在有正式編制之前大家都還只是烏合之眾,各路響馬頭頭代領自己的手下,兵合一家,將打一處。還有就是獎懲機制,大家憑著勇武上前殺敵,初期為的是揚名立萬,後期就應該要有立功這種獎勵。就像程咬金自己說的“總是做露臉的事”。可以在後面大破楊林一字長蛇陣的人物分工中看出這種有編制的好處。

拜旗封王的主意也是徐茂公提出來的,就是為了造反軍能夠像模像樣地做事。而最終小說為什麼安排程咬金當了大德天子,我認為可能是基於以下幾種原因綜合考慮:

1,小說是以秦瓊和程咬金講起,註定程咬金為主線人物之一;

2,瓦崗山第一大草包便是程咬金,正是說他德智體美勞都不是最佳。皇帝就是個閒職,試想如果程咬金武力過人勇冠三軍,那麼打仗的時候豈不是少一員大將?

3,小說有講到,程咬金是天下第一的福將,小時候偷切糕盜饃饃,長大被打入死牢尚且能被大赦天下搭順風車。當皇帝之後以及後來又讓位之後,多次化險為夷。小說寫到程咬金活了一百多歲,起義軍正需要一員福將作為圖騰。

為什麼不是魏徵?魏徵出場少,戲份不多,對其性格描寫較少,沉著穩重,當了皇帝對於小說來說少了跌宕起伏。

為什麼不是秦瓊?秦瓊可以說是46友的中心人物,畢竟賈柳樓結拜便是因為大家趕來給秦母祝壽。但看小說而言,起義之前秦瓊一直處於官面,北平府混過之後回濟南當了齊排長,官私兩面的朋友都有,卻從沒有想過要造反,直到程咬金搶皇綱。何況秦瓊官面的交情甚多,遇到隋朝的敵人時可能猶豫不決。從秦瓊三次放走靠山王楊林便可得知。相比此,程咬金幾乎不認識官面的人。

為什麼不是徐茂公?賈柳樓結拜是徐的主意,同時也是最有組織和號召能力的人。神機妙算,多次獻計破敵。但是皇帝是徐茂公了誰是軍師?小說中瓦崗軍需要一個軍師。

為什麼不是單雄信?隋朝九省綠林的總扛把子,天下響馬都得聽他的。但是說了,響馬畢竟組織紀律不夠,單雄信管理那一套用到正規軍中就不好了。何況單雄信脾氣不好...

裴元慶、王伯當,還有諸如羅成、侯君集這些,都相當於有一技之長的,要被人使用。羅士信就更不用說了。

除了程咬金,其實最有可能被安排當上皇帝的我覺得可能是齊國遠。哈哈,瓦崗山第二大草包。可惜他不是主線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