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湖社區志願者:風裡雨裡,“疫”線有我

“您好,請您出示下通行證。”“您的體溫是36.7度。”“您的口罩戴倒了,有金屬條的要戴在上面,沒金屬條的放下面。”“您要去哪裡,出去有什麼事情嗎?”“沒什麼緊要事情的話,還是回去吧。”寶塔湖社區外,各個檢查點的志願者們正在一絲不苟的對進出社區的人員進行著檢查、登記、勸導工作,同樣的事情、重複的話語、單一的動作,他們已然堅持了17天,而且仍將繼續堅持,直至戰役的最終勝利。

寶塔湖社區是一個半開放型社區,範圍廣、商鋪聚集、外來人口多、人流及車流量大,社區結構較複雜,由於它的半開放性,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為了將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在縣委下達對社區進行封閉式管理的通知後,縣政協立即組織社區共建單位就寶塔湖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並派遣工作人員進駐寶塔湖社區各檢查網點,將力量下沉,有效充實社區防控力量,切實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橫向到底、縱向到邊”,不留空白。

趙谷生、龔楷雲、陳豔群等人便是第一批奮戰在社區網格一線的志願者。在得知消息後,他們主動請纓,告別溫暖的家庭,換上紅馬甲、戴上紅袖章,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做起了“守門員”。他們多次上門挨家挨戶進行宣傳,號召居民們不出門、不聚會、不扎堆、勤洗手、戴口罩,讓群防群控和公眾防疫知識深入人心。

“每天早上6點至晚上10點半,從2月3號開始便沒有間斷過,居民也從剛開始的不耐煩、不理解到現在的主動配合,讓我感到我們的宣傳工作是富有成效的。雖然工作枯燥,可每個簡單的動作都可能關係著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關係著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我不敢有絲毫的馬虎與懈怠。”社區志願者趙谷生說。

“說實話,剛開始我心裡是很緊張忐忑的,而且我的家人們也不是很支持,但是我一想到那些衝鋒陷陣在最前線的人,心中便燃起了勇氣,而且我們這個小區的檢查點人手不夠,每次出來都是看見工作人員忙的團團轉,所以就決定出來幫幫忙、搭把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社區志願者龔楷雲說。

像這樣默默無聞紮根在社區一線的志願者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堅守崗位、各盡所能,正因為有他們的守護,我們這道防疫抗疫的防線才顯得如此嚴密而堅固。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要想打贏這場戰役,歸根結底還是得依靠人。也許你我不是奮戰在一線的醫生、護士,不是守候在各個檢查點的工作人員,也找不到相應的渠道為前線的戰士籌備物資,但只要你我積極響應號召,不扎堆、不聚會、不出門、戴口罩、勤洗手,那你我就是戰士,就是“志願者”,就在為這場戰爭的勝利作出貢獻。希望我們每一人都能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加入到戰鬥中來,同仇敵愾,消滅新冠肺炎這個“病毒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