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无人能超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艺虫爬墙


登锦城散花楼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据考证这首诗是李白开元八、九年(720、721年)年轻时游成都时所作,知名程度这首诗显然没有李白后期创作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诗歌出名,其写作手法上也略显不足,

“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是这首诗的诗眼,但是它跟前面几句诗不押韵,如果是其他诗人所作无可厚非但是对诗仙李白来说就是瑕疵了,其次这首诗的格局不大,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相比这首诗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视角着眼于“窗户”、“珠箔”等一些普通事物,再则这首诗立意不高,全诗写的是一些繁花似锦的市井,并没有很大的亮点。虽则如此但也不能否定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它奠定了李白诗歌极具夸张笔法的基调,当时的苏梃就称李白有雏凤之态。

别匡山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这首诗也是李白早期的重要作品,写于开元十二年(724),是当时二十四岁的李白在离开读书十载的匡山书院时写的。历代李白诗文集均未收录,仅见于四川彰明、江油二县县志。《别匡山》这首诗不论从写作手法还是思想主旨方面看都很成熟,而且写景抒情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此诗的前三联描的是匡山雄奇、秀丽、清幽的自然美景,后一联笔锋一转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形成鲜明的对比,家乡如此美景但是无心留恋,他要用自己的才学和能力报效朝廷。不过早期这些作品并没有完全形成李白大气磅礴、雄奇浪漫的诗歌风格。李白中后期的诗歌艺术成就是无人超越的顶峰时刻。

清平调·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组诗共三首,其一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或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李白担任翰林待诏时为杨玉环所作。此诗想象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在艺术上,《清平调其一》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就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容颜与衣裳之美,表现出杨贵妃的富贵之态。又如,“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就是通过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亮丽容颜和高贵身份。可以说此时的李白在诗歌造诣方面已经堪称卓越,他对文字的驾驭信手拈来,不带任何修饰痕迹。此时他的诗歌描绘出来的意境也是如画一样美不胜收。

行路难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是李白入仕天宝元年(742年),两年之后又被“赐金放还”所作,这首诗的写作手法自不必多说,李白通过这首诗所达到的气度也是非凡的,即时他被赶出长安,但他并没有对自己失望,一时有忧愁可是把酒过后便豁然开朗。一般而言为官者被放还,对前途肯定是比较悲观,如“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潺送客愁。” ——李涉《再宿武关》这样的悲观,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唐那么多诗人却没人能到达李白境界的原因。

将进酒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字数也不多,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吞吐山河。这首诗笔酣墨饱,行云流水,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中多次用大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表现豪迈诗情,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但又不会给人空洞浮夸感。此外,全篇跌宕起伏,诗情忽翕忽张,先悲转乐、再狂放、转愤激、再次狂放、最后结于“万古愁”,呼应篇首。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通过以上几首李白不同时期的作品以及他写作逐渐走向成熟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唐盛世有很多优秀的诗人,但诗仙只有一个,他的诗歌感情饱满,意境如画,所以大唐有那么多诗人,但是李白诗歌所达到的艺术成就令其可望而不可及。


笔耕心田愚虎


李白诗歌无人超越的原因太多,主要有以下

第一来说,李白胡人血统天性豪侠。不仅如此,他还认真拜师当时天下第一剑客为师,而且成就很高,时人有称之为剑术天下第二

豪爽天性加上豪侠本性,下笔写诗风格自然大气磅礴气度恢宏,你看:

《上李扈》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第二自然是他出神入化举重若轻的赋诗才华了,我们来看这首《清平调》三首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第三自然是他寄情饮酒乐趣,喝酒作诗言志的浑然天成情调,豪气而又浪漫,潇洒而又哲理,你看这首《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总之,能有李白文采的如杜甫王维,诗情画意有余而洒脱浪漫不足;能有李白浪漫文采的如小李杜等,却没有他豪气干云令人清爽;有他豪气干云风格的如稼轩岳飞,实在没有他举重若轻文思泉涌!





伏兮谈


李白诗歌无人能超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白的美诗:大气,流畅自如,在唐朝时期,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中有独创之道。遥遥领先,无人论比,后人称为诗仙,但必定是古代,皇帝都换了很多个,当今的中国是网络时代,经济,文化,高科技等飞速发展!人的智慧聪明,无声的大诗人成千上万,李白诗仙,绝对称不上无人超越。

李白爱酒如命,每当喝酒半醒半醉,诗意的灵感油然而生,挥笔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表达出作者的潇洒,豪放自如,飘逸的动感!抒发人的情怀,出尘之美,悠然自得,韵味浓浓,霸气十足!


秋叶78319朱天贵


野狐试答

题主的问题包含着李白诗歌天下第一这样一个判断,题主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李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如果说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无人能够取代,应该没有人敢质疑。但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李白、杜甫孰优孰劣的问题,从唐以后争论了一千多年,闻一多说李白和杜甫出现在盛唐是“青天里太阳和月亮碰了头”,那是千年不遇的奇观,这样才草草结束了这个没有结果的争论。

中国属于大陆内河文化,先民一向都是脚踏实地,关注现实人生,自《诗经》开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之先河,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从屈原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后,直到唐朝李白登场,才诞生了第二个真正的浪漫主义诗人,物以稀为贵,李白这颗璀璨的明珠就显得格外耀眼了。在唐朝时,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就被文宗皇帝钦定为“大唐三绝”,可以说没有了李白,盛唐气象不会那样盛大,中国诗歌史也会失色不少。

“庒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这是龚自珍在《最录李白诗》中对李白的评价,真可谓慧眼卓识。李白有着庄子的浪漫恣肆,又兼具着屈原高贵孤傲的贵族气。李白一只脚踩在地上,一只脚伸向了天空。他有着儒家的现实精神,他热衷功名,怀抱经世济民的理想,也有着道家的遗世独立情怀。李白又特别仰慕战国策士侠客们独立高贵的人格精神,他渴望平步青云,鄙视一步一步向前的科举之路。因为是李白,所以不走寻常路,他通过道士吴筠举荐,直接被玄宗召为翰林院学士,当然这也是因为李白诗歌名满天下的缘故。

李白诗歌成就最大的是乐府歌行体,李白很适合这种自由灵活少有约束的诗体,李白就像他的诗歌,自由、率性,甚至任性,天马行空,睥睨一切。李白被称作诗仙,凡人难以学习到他如何做诗。李白的诗歌不是写出来的,是流出来的,嘴一张就出来了,最多那些绝句还能看到点灵光一现的痕迹,很多诗歌简直就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古今也只有李白把杀人放火、骂人随便地就写进了诗歌,而且又是那样自然恰当。“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李白活得很真实、很洒脱,他连死都是那样的浪漫,北宋诗人梅尧臣有《采石矶增郭功甫》诗曰:

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
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
青山有冢人谩传,却来人间知几年。

李白身上有着太多的迷,连死都有好几种说法,我更信他是捉月溺水而死,这多浪漫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诗,李白没问题,济沧海,他根本不行。李白在政治上其实很幼稚,当年入京,醉卧长安,红极一时,也只落了个赐金放还。入永王李璘幕府更是政治短见的表现,简直就是稀里糊涂的成为了反叛王朝的罪人。李白被流放夜郎,而且是“死放”,遇赦不赦,死葬本地,还是皇帝的亲家,王朝第一功臣郭子仪以官职爵位力保才得以赦免。没到流放地,李白就被赦免放还,他高兴地一张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你看看又有点藏不住了。郭子仪救李白,也算是报恩吧,当年李白名满天下,镇守潼关的将军哥舒翰邀请李白到军中喝酒,这时军中郭子仪所部营房失火,还是中级军官的郭子仪要被哥舒翰按军规处死,李白并不认识郭子仪,因为喝酒是高兴的事,不想败了酒兴,就给郭子仪求了个人情。大诗人的面子哥舒翰还是要给的,郭子仪也就此欠下了李白一个人情。

如果说李白诗歌天下第一,至少杜甫的粉丝不服。李白的诗歌鲜有人能敌,他的传奇太多,他身上的迷更多,如果说李白古今天下第一,反对的人也许会少点。


野狐习禅


李白诗歌风格特点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奇妙,清新飘逸,意境奇妙,浪漫。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

比如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


(二)、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抒写情感

李白的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写感情。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三)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写炽热情感

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浪漫主义情怀常用的艺术手法。

有时,他既用夸张,又用比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燕山雪花大入席”(《北风行》),都是夸张中有比喻的名句。


有时他又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结合起来,写自己强烈的心潮激荡:“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今乡送韦八之京》),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神奇别致而又形象贴切。

(四)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

李白的诗歌语言直率,语言清新、豪放还体现在其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子句,一切统一于自然。

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些直抒胸臆的抒情诗句,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江夏赠韦南陵水》),都是直率,自然而又豪气通人的语言。有助于展现其浪漫主义激情。


狄黎樊数自由


《颂*李白*》

唐诗宋词绝凌空

李白豪气千古鸣

如今诗词滔天赋

难染狂仙杯中情

《李恭觉~2019年2月10日*正月初六*11时O6分于北京〉



汉子诗人


想知道李白在盛唐时期的诗歌成就,还需要从李白的生平经历以及盛唐时期的政治、文化等方面来解读。最近热播的“长岸十二时辰”电视剧,也从诸多层面中的一个角度把李白点出来。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幼时内迁,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县)。另外,郭沫若研究认为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属唐安西都护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该说有一定影响。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

李白的诗歌在唐朝已被选进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于敦煌石室发现的《唐写本唐人选唐诗》、韦庄编选的《又玄集》和韦縠编选的《才调集》。其作品想像奇特丰富,风格雄奇浪漫,意境独特,清新俊逸;善于利用夸饰与譬喻等手法、自然优美的词句,表现出奔放的情感。诗句行云流水,浑然天成。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清赵翼称:“李杜诗篇万口传”(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更被谱入曲)。李白在诗歌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诗作在全唐诗收录于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传世。

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2015年3月21日“世界诗歌日”,联合国邮政发行一套邮票,分别选取英语、西班牙语、汉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6种不同语言的代表性诗歌,于邮票画面呈现。汉语诗歌选取李白的《静夜思》。

——李白生平——

·早年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应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野史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李世民族灭而逃往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且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尚在幼年即在玄武门之变后全数被害,留有亲生后嗣的可能性很小。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更为了学习而隐居。

李白于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出生,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现在主要有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今青莲镇)和西域的碎叶(Suyab,位于今日的吉尔吉斯托克马克附近)这两种说法,其中后一种说法认为李白直到四岁时(705年)才跟随他的父亲李客迁居蜀地,入籍绵州。李白自四岁(705年)接受启蒙教育,从景云元年(710年)开始,李白开始读诸子史籍,开元三年时十四岁(715年)——喜好作赋、剑术、奇书、神仙:“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开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写《长短经》的赵蕤为师,学习一年有余,这段时期的学习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元六年,在戴天山(约在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处)大明寺读书。二十五岁时只身出四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中年

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有一次皇帝因酒酣问李白说:“我朝与天后(武后)之朝何如?”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用,皆得其精粹者。”玄宗听后大笑不止。但是由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据说是因为他作的《清平调》得罪了当时宠冠后宫的杨贵妃(因李白命“力士脱靴”,高力士引以为大耻,因而以言语诱使杨贵妃认为“可怜飞燕倚新妆”几句是讽刺她)而不容于宫中。天宝三年(745年)“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来他在洛阳和另两位著名诗人杜甫、高适相识,并且成为了好朋友。

·晚年

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年届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游华山,南下回宣城,后上庐山。756年12月,李白被三次邀请,下山赴寻阳入永王李璘幕僚。[14]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参见李璘之乱)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当县令的李阳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山。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当涂青山。

·去世

《新唐书》记载,唐代宗继位后以左拾遗召李白,但李白当时已去世。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李白是病死的;皮日休在诗作中记载,李白是患“腐胁疾”而死的。

《旧唐书》则记载,李白流放虽然遇赦,但因途中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中国民间有“太白捞月”的传说:李白在舟中赏月,饮酒大醉,想要跳下船至水里捞月而溺死;在民间的求签活动中亦有“太白捞月”一签文,乃是下下签。

——李白作品——

👦作品

李白一生创作大量的诗歌,绝大多数已散佚[20],流传至今的只有九百多首。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许多题材都有名作出现,而且因为际遇的不同,每个时期的诗风都有所不同。

👉诗歌

李白在所有诗歌体裁都有千古绝唱。李白钟好古体诗,擅长七言歌行、五言古诗、乐府诗[21]、五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

👉古诗

沈归愚曰:“太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便灭,此殆天授,非人所及。”代表作有:《春思》、《侠客行》、《古朗月行》、《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春日醉起言志》、《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望鹦鹉洲怀祢衡》、《赠何七判官昌浩》、《月下独酌》四首、《古风》五十九首、《拟古》十二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把酒问月》、《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留别》、《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江上吟》、《扶风豪士歌》、《梁园吟》、《鸣皋歌送岑征君》、《南陵别儿童入京》、《金陵西楼月下吟》、《三五七言》。

👉乐府诗

胡应麟《诗薮》评:“乐府则太白擅其古今。”代表作有:《关山月》、《子夜吴歌》四首、《长干行》、《妾薄命》、《远别离》、《蜀道难》、《将进酒》、《长相思》二首、《行路难》三首、《梁甫吟》、《乌夜啼》、《乌栖曲》、《襄阳歌》、《上留田》、《战城南》、《饮马长城窟行》。

👉绝句

李攀龙《唐诗选》评:“太白五七言绝句 ,实唐三百年一人。”胡元瑞评:“太白五言如静夜思、玉阶怨等,妙绝古今。”沈德潜《唐诗别裁》评:“七言绝句 ,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代表作有:

👉五言:《静夜思》、《玉阶怨》、《怨情》、《独坐敬亭山》、《秋浦歌》十七首、《送陆判官往琵琶峡》、《自遣》、《劳劳亭》、《哭宣城善酿纪叟》、《重忆贺监》、《夜宿山寺》。

👉七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长门怨》二首、《望庐山瀑布》其二、《春夜洛城闻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赠汪伦》、〈望天门山〉、〈清平调〉三首、〈横江词〉六首、〈山中问答〉、〈客中作〉、〈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中吹笛〉、〈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山中与幽人对酌〉。

👉律诗

明姚鼐评:“盛唐人,蝉也。太白则仙也,于律体中以飞动票姚之势,运旷远奇异之思,此独成一境者。”李白的七言律诗写得较少,只有十馀首,但也有流芳百世的名作,如《登金陵凤凰台》。代表作有:

👉五言:〈太原早秋〉、〈赠孟浩然〉、〈渡荆门送别〉、〈听蜀僧濬弹琴〉、〈送友人〉、〈夜泊牛渚怀古〉、〈塞下曲〉六首、〈宫中行乐词〉十首(今存八首,序亦亡佚)、〈谢公亭〉、〈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送友人入蜀〉、〈访戴天道士不遇〉、〈金陵〉三首、〈过崔八丈水亭〉、〈赠钱征君少阳〉。

👉七言:〈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送贺监归四明应制〉、〈别中都明府兄〉、〈别匡山〉。

👉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唐代尚未普及的词,有两首被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黄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忆秦娥〉与〈菩萨蛮〉。也有少数人怀疑不是李白所作。

👉辞赋

魏颢《李翰林集序》:白入翰林,名动京师,《大鹏赋》时家藏一本。代表作有:《大鹏赋》、《明堂赋》、《大猎赋》、《剑阁赋》、《拟恨赋》、《惜馀春赋》、《愁阳春赋》、《悲清秋赋》。

👉散文

序文,代表作有:《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表书,代表作有:《与韩荆州书》

👉书法

《上阳台帖》。释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李白现存于世的唯一真迹《上阳台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纵28.5公分、横38.1公分。行草书5行,共25字。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见,与高适等结伴同游济源王屋山,登临王屋山华盖峰南麓的阳台宫后,写下此帖。细品此帖,笔法超放,如游龙翔凤,迅如奔雷、疾如掣电;出规入矩、飞舞自得。与其潇洒奔放、豪迈俊逸之人品诗风相为表里,堪称稀世珍宝。

现帖引首被乾隆帝用楷书题了“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则用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后纸有宋徽宗,元代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和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

——李白风格——

李白诗风浪漫,包罗万象,继承陈子昂提倡的诗歌革命,反对南齐、萧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把南朝以来柔弱华靡的文风,一扫而空。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唐诗都得到创造性发展。

李诗富个性,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内容表现出蔑视庸俗,反抗和不媚权贵的叛逆精神,歌颂游侠和仙道,被誉为“诗侠”、“诗仙”,后世亦以诗仙李白称之。

李诗想像丰富,结构奇特,极度夸张,比喻生动,并运用大量神话传说。

李诗歌唱雄伟壮丽的自然,善于描写和歌咏山河,气势豪迈而奔放,不屑于细微的雕琢与对偶的安排,而用大刀阔斧、变幻莫测的手法与线条,涂写心目中的印象和感情,创造艺术的鲜明形象,雄放无比的风格。

李白擅用乐府民歌的语言,很少雕饰,自然率真。乐府精神和民歌语言的运用,达到了极其成熟和解放的阶段。

——评价地位——

李白诗歌取材广阔,想像丰富,豪迈奔放,为唐诗冠冕。后世诗人如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代的高启、清代的龚自珍等均深受李白诗歌的影响。

👉唐

唐代诗人皮日休认为李白文字磊落,“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他的作品时“神驰八极”、“心怀四溟”,一般人写不出来。李阳冰对此认为李白非圣贤之书不读,所以他的文字优美地像天上神仙讲出来的话,在近千年来只有李白可以如此。贺知章赞叹李白是“天上谪仙人”(从天界被贬到凡间的仙人)。杜甫对李白评价甚高,称赞他的诗可以“惊风雨”、“泣鬼神”[,且无敌于世、卓然不群。

贞元十年(794),元稹作《代曲江老人百韵》,诗中有“李杜诗篇敌”之句。元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并尊李、杜者。不过元稹仍认为杜甫之诗较李白佳,因此被视为“李杜优劣论”之始祖。但韩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二人都很伟大。韩愈也曾感叹“少陵无人谪仙死”。

白居易有《李白墓》诗,凭吊李白“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30]但在《与元九书》则对李、杜有均有批评:“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娄》、《石壕》诸章,亦不过三四十。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 李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 ,盖圣于诗者也。 ”

曾巩〈代人祭李白文〉:“子之文章,杰力人上。地辟天开,云蒸雨降。播产万物,玮丽瑰奇。大巧自然,人力和施?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尤壮 。大骋阙辞,至于如此。意气飘然,发扬俦伟。”

苏轼〈戏徐凝瀑布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黄庭坚:“太白歌诗,超越六代,与汉、魏乐府争衡 。 ”

苏辙在《诗病五事》中认为李白的诗:“ 类其为人,骏发豪放,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也。 ”

王安石编《四家诗集》时将李白殿后[31],说李白诗歌“不知变也”。[32]对此,张戒《岁寒堂诗话》为李白辩护:“王介甫云:白诗多妇人,识见污下。介甫之论过矣。孔子删诗三百,说妇人者过半,岂可亦谓识见污下耶”。

👉金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十五:“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明

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李太白宗风(国风)骚(离骚)及建安七子,其格极高,其变化若神龙之不可羁。”

杨慎:“太白为古今诗圣。”

王世贞《艺苑卮言》:“五七言绝,太白神矣,七言歌行圣矣。”、“太白五言冠绝古今。”

👉清

方植之:“太白当希其发想超旷,落笔天纵,章法承接,变化无端,不可以寻常胸臆摸测。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瑶台降阙,有非地上凡民所能梦想及者。”

——世界影响——

👉文学

·美国大诗人艾兹拉·庞德用英文翻译李白诗歌。

·英国大诗人T·S·艾略特认为艾兹拉·庞德翻译李白的诗歌“是对英语诗歌进程持久的、决定性的贡献。”

·德裔美国诗人查理·布考斯基的诗歌<splas>

·美国诗人查尔斯·莱特的诗歌<portrait>。/<portrait>

·美国诗人詹姆斯·莱特的诗集《The Branch Will Not Break》受到李白影响。

·美国小说家约翰·史坦贝克于小说《Cannery Row》用李白的诗歌为小说作结束。

·美国作家娥苏拉·勒瑰恩的短篇小说集《The Birthday of the World》。[34]。

·美国作家安妮·迪拉德的传记《An American Childhood》[35]。

·民国诗人闻一多著有《李白之死》。

👉绘画

·宋代画家梁楷绘有太白行吟图。

·清代画家冷枚绘有春夜宴桃李园图。

👉音乐

·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根据《中国之笛》中四首李白的诗歌,谱写成大型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

·流行歌手李荣浩创作流行歌曲《李白》,成为其代表作。

·香港重金属乐队惨惨猪有首《将进酒》,其中歌词即改编自李白同名诗歌。

👉天文

·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水星上位于16.9°N、35.0°W的撞击坑命名为李白撞击坑[36]。

👉纪念

·2011年2月28日Google在中国的网站首页放置涂鸦纪念李白生日[37]。

👉传说

·据宋代祝穆《方舆胜览》载,传说李白在象耳山中读书时未有成绩就想放弃,渡过一溪,见到一名老妇磨铁杵,就问她磨来做甚么,老妇回答说要磨成针。于是李白悟到学习像把铁杵磨成针那样有恒心,于是回去努力读书。[38]

·民间盛传李白醉酒时在“水里捞月”,因而溺死,由于这个传说,而尊奉他为海神水仙王之一,认为文豪李白在另一个世界也可以庇佑船员、渔民及水上贸易商旅。

·小说《警世通言》、《古今奇观》、《隋唐演义》中,有李白于并州游玩时,见到一辆囚车经过,一问官吏之下得知乃是尚未出名、稍晚声威大震的郭子仪,时为校尉,隶属名将哥舒翰麾下。因出火计欲破贼,不巧因风势逆吹,反烧到自军军饷,遂而获罪待刑。李白见之,立即保释郭子仪,为唐朝留下了一个中兴名将。(这即是郭子仪于李白获罪后力保李白免死,而后得到赦免的报恩。)

————————

总而言之,李白的一生就是一部盛唐传奇,其诗歌文学成就在盛唐就已经锋芒所向,而后人有给予其更高的评价。无论是对当时大唐的影响,还是对后世历代的王朝时期的影响,以及对当今社会文学诗歌、世界文学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李白的诗歌就是大唐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且千古传承。时代成就了李白,李白也传承了大唐。


鷺島石頭記


寻常吹李白也就算了,毕竟各有所好。信口雌黄“李白诗歌无人能超越”,就不能忍了!我到是想问一问,这话是谁说的?是代表了谁才这样说?

一、李白诗俗气

王安石评李白:“太白之诗近俗,人易悦故也。太白识见污下,十首九说妇人与酒。”李白的诗浅近通俗,但识见污下。

二、李白诗浮夸

苏辙评李白:“类其为人,俊发豪放,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也。语用兵则先登陷阵,不以为难;语游侠则白昼杀人,不以为非,此岂其诚能也?”李白的诗与其为人浮夸,华而不实。

三、李白诗歌假大空,是口号体

什么忠君爱国,侠义无双,品德高洁,想笑死人。“要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然后李白参与永王谋逆,是想“要将腰下剑,直为斩唐王”吧?一个可以上贰臣传但不配上的小丑而已。

四、李白诗虚伪

李白人生路,就是一条舔狗之路,来看看李白的舔狗之路:

舔故权臣,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疑似赘婿,卑微之极。

舔地方长官裴长史。

当朝宰相张说舔不着,那就舔宰相之子张相。

舔卫尉张卿,并通过张卿舔玉真公主,这个。。。。,女人都舔,还有什么不能舔?

玉真公主向玄宗举荐了,诏翰林院,于是舔玄宗,舔杨妃,走上了舔道巅峰。按理,抱上最粗的大腿,不就是一个“舔”字完事了?会舔,但抱不住,这真是悲剧!

过了好多年,出现了个永王李璘,李白应邀当上幕僚。李白怂恿李璘割据江南,进而称帝。证据在永王发动叛乱之后,李白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等语,自比谢安,自承叛逆。舔得够骚,够蠢,舔出罪来了,这事迹可入《优伶列传》了!

然后再去看什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这样的句子不觉得恶心?

五、李白诗谄媚

什么网红诗《清平调》“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捧一个女人需要这么捧?跟后世打油诗有得一拼“这个女人不是人,九天玄女下凡来”。

六、李白诗无思想

如同陈安之的成功学,锤子罗的传销课,除了刺激下荷尔蒙,回过头品味下,其实就是写了一通口水诗,无思想无蕴意无内涵,一篇洋洋洒洒《蜀道难》还不如鲍照一句“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触动人心。


个体李白粉怎么吹没问题,但“李白诗歌无人能超越”,怎么就成为共识了?


荼蘼香晚


我没觉得李白有什么不能超过,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可以利用朝代的规则去超越他,例如用诗词去诠释古玉,例如大鸣大放去揭露贪腐,他当时敢吗?

【正宫·叨叨令】为贪官画像

左拥右抱娇娇(的)妹,深杯浅酌飘飘(的)醉,吆三喝四声声(的)吠,一言九鼎高高(的)位,双规了也么哥,双规了也么哥,浑浊眼里滚出是欺心(的)泪。

[七绝*一梦]

平水韵下平十一尤

* * *

一梦西风百代休,几谁为玉守蓬楼

古今多少之乎客,浪尽虚名枉白头。


南倡北道757


李白诗歌无人超越的根本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李白诗歌无人超越的决定性因素是,李白有过人天赋,五岁言诗,十七岁成名,此后一发不可收,浪漫主义气质,冲天的豪气,有灵气的诗句就如他的诗,像黄河之水天上来!天才是客观存在,不存认天才是不对的!李白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让人不得不存认他是个天才!

二,唐朝发达经济社会,宽松的文化环境是李白诗歌无人超越的外部原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最高文学成就,而就唐朝来说,诗歌成就最高,一批诗人脱颖而出,李白,杜甫,孟浩然等等群星璀璨,为李白诗歌,独步天下,营造了诗歌环境!

三,李白仕途失败,浪漫主义,不受约束的,浪迹天涯的个性,为他诗歌达到一个高峰无人超越创造了另一个条件!这就是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试想,如果他仕途很好,他能写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共消万古愁,这样千古绝唱的诗句,他不浪迹天涯,能写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样的诗句?

总之,李白这个诗歌天才的出现有许多机缘巧合,上述几点只是李白诗歌无人超越的主要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述意见不过作者拙见!见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