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師協會呼籲:打贏疫情“阻擊戰”後方不可“不設防”

中國醫師協會呼籲:打贏疫情“阻擊戰”後方不可“不設防”

本文約4022字,建議閱讀8分鐘。

本文介紹中國醫師協會鑑於當下疫情流行狀況下醫護感染的高風險隱患,提出幾點安全醫療建議,希望引起醫療機構和醫護同行的重視。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地醫務人員鬥志昂揚,不畏艱險,挺身而出,馳援疫區,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疫情阻擊戰。但我們也注意到,全國範圍內有些醫院門診停診,病房停止收治住院患者,甚至連手術都停掉了,這顯然是不可取的。

中國醫師協會呼籲:打贏疫情“阻擊戰”後方不可“不設防”

董家鴻 院士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人民健康與生命造成了嚴重的威脅,醫療界遵照國家的決策部署,將疫情防治作為第一要務,並投入了巨量醫療資源,這是十分必要的。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非傳染性疾病對民眾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特別是一些急性傷病和慢性疾病急性加重,如果延誤診治時機,同樣會對患者健康造成重大損失,甚至會增加疫情流行期非傳染病患者的死亡率。中國醫師協會在此呼籲:廣大醫師同道,在傾力投入疫情防治的同時,對於急性傷病和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患者,也要及時診治,尤其對於一些短期內會對患者生命帶來重大威脅的疾患,更要毫不懈怠地積極救治,切莫顧此失彼。

誠然,在停診的醫院中,一些醫院由於全力醫援疫區的需要,派出了主要的醫療力量,只保留了急診。但大部分醫院卻並非如此。究其原因,更多是源於對疫情蔓延的恐慌情緒和對醫院安全的過度擔憂——一方面,醫院是NCP感染風險極大的重災區,醫療機構面臨著預防醫務人員感染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由於診療過程中難免的經常性密切接觸患者,以及在缺乏充分防護情況下接觸難辯的“隱性感染者”,醫務人員在日常診療工作中也面臨著潛在的感染風險。目前為止,在武漢、湖北和其他省市時有醫護人員在院內感染NCP的報道,有的醫師甚至獻出了生命。但作為民眾健康的守護者,疫情時期要以科學方法切實做好自我防護為前提,在傾力投身於NCP患者救治的同時,有效滿足民眾日常醫療服務需求。

鑑於當下疫情流行狀況下醫護感染的高風險隱患,特提出以下幾點安全醫療建議,希望引起醫療機構和醫護同行的重視:

第一 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完善門診區域發熱患者隔離處置流程。各級醫療機構應對全部就醫人群進行精準預檢分診和嚴格醫學管控,將有感染新冠病毒風險的就醫者快速分診至發熱門診,從而減少就醫人群在醫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收集了2020年1月1日至1月28日期間138 名確診感染NCP患者,其中40名(29%)醫護人員和17名(12.3%)住院病人受到院內交叉感染。武漢地區的發熱門診高峰期日就診量達1.5萬人,混雜在就醫人群中的NCP患者造成了醫院內接觸傳染的極大風險。為最大程度保護就診患者,醫療機構應建立並實施精準高效的分診流程和方法。

第二 強化急危重症優先接診原則,引導非傳染病患者有序就醫。疫情時期應對常見慢性疾病的就醫策略進行調整,非緊急情況暫緩就診,儘量減少醫院內患者聚集。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提供網上或電話問診諮詢服務,這也是減少患者聚集的有效舉措。對等待治療的患者進行健康風險評估並及時與患者溝通,依病情輕重緩急作出適宜診療計劃和妥善就醫安排,對於可以擇期治療的患者動員其延期來院接受治療;而對於急症、重症和可能因延期治療造成病情延誤惡化的患者,則積極優先安排治療。國家衛健委在“關於做好應對 2020年春節假期後就診高峰工作的通知”中也指出:合理控制手術數量,按照手術指徵安排手術時間,非急診手術延後擇期進行。

第三 對確診和疑似合併NCP患者進行嚴格隔離治療,針對性優化診療策略和處置流程。除了遵循感控共同原則,針對特定疾病的臨床特徵,尤其是需要應用手術、介入等侵入性診療的病症,有必要對合並NCP感染病例的診療策略和處理流程作出相應調整和優化。中國醫師協會針對當前疫情膠著對壘的現況,正在緊急組織多個二級學會的專家,研擬合併NCP情況下常見專科疾病診療的專家意見,以期為疫情時期常見疾病的適宜和安全診療提供參考。中國工程院韓雅玲院士牽頭研擬發佈了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形勢下急性心肌梗死診治流程和路徑”的中國專家建議,指出在合併NCP的急性心梗患者救治過程中,需要把握“就近治療、安全防護、溶栓優先、定點轉運、遠程會診”這五個原則,並針對STEMI和NSTEMI患者,明確了不同治療策略和適宜方案。這一專家共識對合並NCP 的專科疾病診療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第四 確保所有醫護的充分防護,避免醫務人員院內感染。醫療機構應該在防護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優先確保前線醫護人員的資源供給,並悉心關懷醫護人員身心健康,合理安排輪休和調休,以增強醫護對抗“疫”的信心和抵抗力。醫務人員也要切實做好自身防護,只有醫護人員自身康健,才能恪盡呵護民眾生命安全的職守。醫護用自己的身體構築了民眾健康的防護牆,同時也是阻止院內感染的首要擔當。我們有必要提醒,當前病毒肆虐,醫務人員在忘我投入臨床救治時,千萬不能忽略自我保健和安全醫療,更加不可小覷感染防護的細節,這樣的慘痛教訓已經屢見不鮮。例如,完成了一天搶救工作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取下口罩正準備呼吸幾口新鮮空氣,一對30多歲的夫妻突然而至,撲通跪在他的面前。黃朝林趕緊彎腰把他們扶起,詢問後才知是危重NCP患者家屬。三天後,這對夫妻被確診感染。因為工作過於勞累抵抗力下降的黃朝林,隨後也發病了,且被診斷為重症。而有位高頻次給病人採樣進行病毒核酸檢查的醫師,雖然全身防護完備,但只由於沒穿足套,也“病從腳入”被感染。

相對於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等防護充分的崗位,面對就醫患者及家屬中可能存在卻無法辯識的隱性感染者,非感染專科醫護被感染的風險更大,迄今大部分醫院內NCP感染者均為非傳染病相關專科的醫生。我們呼籲,立即制訂下發統一的醫護人員防範要則,立即對非感染專業醫護人員進行全員防護培訓,確保各類醫護人員執行標準的感染防護操作,把院內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政府、科技機構和企業應大力研發和投入醫工結合產品和設備,部分替代醫護人員進行感染患者的無創診療和隔離病房內的巡診服務,儘可能降低醫護人員成為密切接觸者的風險。

疫情防控工作是對健康醫療系統組織能力和專業水平的重大考驗,是對臨床醫學隊伍凝聚力、戰鬥力的集中檢驗。但作為醫務人員,我們更應以科學的態度和冷靜的頭腦,去直面疫情蔓延的嚴峻挑戰,積極尋求危機狀態下解決醫療衛生問題的科學方法,統籌兼顧重點的疫情防控和日常的醫療服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最高的效益取得這場疫情阻擊戰的最大勝利!

1. NCP自測評估系統

“新冠自測系統”是問答式疾病診療軟件,用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線回答問題後,系統將進行智能分析,做出患病風險層級評估並給出保健和就醫指導意見。經過中國醫師協會以及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多輪評測,於 2020 年 2 月 1 日正式上線,迄今已有 175 萬人次在線測試,醫學 界和社會各界反映很好。從 2 月 5 日上午總測試分析數據(47630 例)中抽取全國的數據和湖北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全國範圍可分流減少 53%、湖北範圍可分流減少 69%的發熱門診就診病人。說明該成果能有效緩解大眾恐慌,顯著減少醫院尤其是發熱門診的醫療負荷,同時顯著降低醫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

2. 社區NCP疫情智能防控系統

通過信息化技術構建統一的醫療數據中心,連通區域醫聯體內三甲醫院、社區醫院和居民,構建區域疫情防控分級診療體系。研發基於手機移動APP的社區智能疫情監控系統,實時監測每戶居民的患病風險,實現疫情監測全域和全人群覆蓋。針對篩查發現的目標人群及其風險層級,分別予以居家隔離、社區衛生中心就診或向三級醫院轉診的分級處理,並連續追蹤其病情變化和干預狀態,實現患病風險人群的全程管理。基於社區監測數據建立疫情分佈地圖,合理調配和整合共享醫療資源,實現社區疫情網格化管控。目前已經完成基於手機移動APP的社區智能疫情監控系統研發,在昌平區政府支持下近日將在天通苑社區與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應用,成功模式和經驗可在全市推廣,有助於從宏觀和微觀層次上全面遏制疫情蔓延。

3. NCP智能輔助分診系統

該智能輔助分診系統,可根據就醫者流 行病學史、症狀、體溫和心率等數據將就醫者患病風險自動分級為低危、中危、高危三組,進而予以精準分診,減輕發熱門診的接診壓力。NCP輔助分診系統自 2 月 3 日起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正式上線使用,輔助護士完成千餘人次分診,系統使用穩定,形成精準分診模式,提高了分診和醫師看診效率,顯著降低減少了發熱門診的接診量和醫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

4 NCP智能輔助診斷系統

該成果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開發NCP輔助診斷系統,基於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NCP影像自動識別算法,構建綜合診斷評分模型,輔助醫師辨別NCP患者,為快速隔離、診斷治療爭取時間。建立重型肺炎預測模型,對病情的變化提前預判,以利於對不同嚴重程度患者的個體化治療,全面提升診療效率,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

5. 輕症NCP患者自查上報系統

目前大量NCP患者集中隔離診治,醫護資源成為瓶頸,是否能充分的巡視、及時記錄患者病情,關係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後。本系統的應用場景包括患者端、護士端和醫生端,可通過在隔離病房的每一張床旁放置一臺Pad終端,系統定期提醒並引導輕症患者完成包括主要症狀的自我評估和對心率、血壓、呼吸次數等關鍵指標監測並上報,相關數據經由系統自動對接至醫生站和護士站系統,與院內現有信息系統實現流程對接、數據共享,從而大大提高醫護查房效率、降低醫護感染的風險。

6. NCP隔離病房巡診機器人

由於NCP的傳染性極強,醫護人員在隔離病房內穿著嚴密的防護服,為節省穿脫防護服的時間及節省防護服,醫護人員常常連續工作多個小時不喝水不上廁所,這樣的勞動強度和環境對醫務人員的身體和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壓力。隔離病房巡診機器人採用現有技術進行集成創新的設計思路,基於現有技術條件和現有設備與裝備條件,機器人的移動底盤和操控系統採用成熟產品,經過適應性改造,目前已完成系統組裝和電聯調和軟件調試。本成果的臨床應用,有望能夠替代醫護人員日常巡診工作的機器人,以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並減少醫護人員感染的機會。

—完—

關注清華-青島數據科學研究院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THU數據派 ”及姊妹號“ 數據派THU ”獲取更多講座福利及優質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