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岁孩子的淘气捣蛋,恨不得一天打800遍该怎么解?

字強不息


1、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用父母和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方式。比如同学、邻居、老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等,都是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父母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孩子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

2、环境熏陶:人是环境的产物,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受到感染和熏陶。父母要合理安排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孩子的美好情操。

因此家长不要以孩子调皮就算是缺点的角度去看,孩子调皮是多方面的原因,小编觉得小孩子调皮只要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父母只要正确引导孩子,不压抑孩子这方面的天性,孩子的发现是会越来越好的,相反家长若是一谓压制孩子的调皮,说不定孩子因为叛逆产生心里反应会越来越调皮的。


情天的乡村


首先我能体会你的感受,我的孩子刚刚三岁,一个女孩,每天都是上蹿下跳,把家里的玩具弄的乱七八糟,而且稍微有点叛逆,每天都跟上前线打仗是的。 其实孩子嘛,本来就好动,不能拿大人的思想去要求孩子这样那样,不然每天有多累,孩子也受约束不开心。不触碰底线的情况下任他玩去吧,他淘气捣乱那就跟他一起捣乱,他撒泼打滚咱们也地上撒泼打滚,最后他受不了了就消停了,屋里乱大不了晚上一起收拾,咱们的心态平和了一般的事也都不觉得是事了。坚持一下,孩子和我们腻在一起的时光就短短的三四年,以后求他跟我们玩都少了。嗯,加油,亲爱的!


暖妈日常生活记录


大家好,我是兔兔槽妈妈的的小野妈妈。😊我家宝宝还没到两岁,不过我哥哥家小孩在两岁左右,确实是皮的很,哥哥嫂子都表示很头疼😂。

一般情况下,宝宝2岁半左右,会经历一个叛逆期。这个时间点并非绝对,有的孩子早一点有的晚一点。至于叛逆期程度,有的较严重些,也有的小孩子比较轻。

对于这一个阶段没有一个万全之策,最好的办法是耐心的陪伴,有针对性的引导。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做好心理准备,了解宝宝可能会有的一些表现,然后帮助自己更从容的去面对这些状况。

  1. “不”字随时冒出口。无论家长提什么样的要求,宝宝都以不回应,尽管他并不是真的排斥,很快就会主动去做。在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去判断是不是我们过于想掌控孩子的行为?那这个时候宝宝其实是想要有更多的自主空间。
  2. 需求频繁变化。宝宝前一分钟要吃饼干,家长给抱抱之后他又会扔掉,反而抓起了水果,那这个时候其实可能宝宝自己都没有想清楚他自己要什么,才会出现这种频繁的变化。所以这个时候也是宝宝他在认识自己需求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也需要一些耐心去引导和陪伴。
  3.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这个阶段的宝宝他其实是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是他可能也不是很清楚自己真正要什么,所以当家长在给他做选择题的时候,他会不知所措,摸一摸这个又拿拿那个左右为难。所以同样的需要家长有耐心的去帮助他做一个选择。
  4. 情绪躁动不安。很多时候宝宝的需求如果没有被看见或者没有被满足,那么他就会容易出现这种情绪失控的一些举动,会让家长觉得小孩子非常的淘气。所以这个时候其实都是宝宝正常的一种情绪,那家长需要的是观察宝宝在出现这种情绪之前发生过一些什么事情。

在育儿的过程中,宝宝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一些不同的状态,一定都是从平稳再到突破再到爆发,再到平稳再突破再爆发的一个循环中,然后才能让宝宝更好的持续成长。

关注 一起吐吐槽,育儿乐无边。😄


兔兔槽妈妈说


淘气捣蛋都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男孩子,这是他们探索世界最直接的方法。在没有什么危险的情况下,不建议压制。就算你发现后,及时改正了他,他也会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再去试一次。

我姐姐的女儿刚会走路时,看见鸡粪很是好奇,总拿小棍子捣,每次我姐姐都会把她抱走并呵斥她,后来有一次,她趁所有人不注意,把院子外的鸡粪都踩了个遍,自己被臭哭了,还被打了一顿,现在她见了鸡粪还绕着走。孩子小,他就是想知道个结果而已。

当然啦!打也是要打的,我姐打孩子是按每天吃饭的次数打的,她说孩子吃饱了才扛揍,我个人也觉得,没挨过打的童年,不是个完整的童年[捂脸][捂脸][捂脸]


苏少晚


2岁的娃淘气,你一天想打八百遍还不解气?

这应该不是娃娃的问题,很有可能是你自已心理有障碍了。

2岁的娃娃懂什么呢?什么都还不懂。

人的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应该是2到6岁,这个年龄给块糖,买个玩俱,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就十分满足快乐的,最多就是淘个气,没有也不懂更多要求。

上学之后就要受管束有作业了,谁都可以指手划脚,要求人家这样那样,虽然有许多要求是无理的。

越长大烦恼越多,快乐越少。

你自己调整一下心态,要懂得欣赏小朋友的可爱之处,也要懂得包容少不更事娃娃的淘气,你自己也会快乐的。


岁月如歌0898123456


您该多么开心呀

您的孩子是正常的.

好动.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

喜欢思考和探索.

他不是脑瘫孩子.

他不是自闭孩子.

他不是疾病孩子.

他如此健康和正常.

您应该每天笑800次.

下次孩子再淘气

深呼吸.然后陪她一起淘气

也享受这一刻



欧阳曼娘


我们家老二现在两岁半,也是淘气的很, 打也不行,哄也不行。现在终于找到了她淘气的原因了,年龄段的事[呲牙],所以打800或者1000次也不会管用的,只会适得其反,越来越叛逆,尽量还是讲一些她听得懂的道理,多多夸夸她,或者让她帮忙做些事,那样她有成就感,接着再夸夸她,在我们家现在这个效果不错,希望能帮到您


如意三宝


巧妙处理孩子2岁叛逆期

国外的妈妈们当听到孩子对自己说“不”的时候会兴奋地跳起来,因为,她们认为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标志(2岁左右),说明自己的孩子是健康成长的。而孩子唯唯诺诺、百依百顺并不是好现象,长大以后他可能会成为“问题”少年,用制造麻烦代替说“不”。

当听到自己的“小尾巴”对自己说“不”的时候,我们的妈妈不要有受伤或者失败的想法。

孩子的否定行为表明孩子开始产生自主意识,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表现为孩子对妈妈的话说“不”。虽然孩子有“自我主张”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如果妈妈处理不好,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的原因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学习思考问题,开始形成自己处世的观点,并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这时,身体和动作的发育使他们可以通过动作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虽然,独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记,两岁左右的孩子还太小,不知道行为的后果,不能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因此,除了保护好孩子的安全外,父母还应教他们学习考虑他人的感受,重要的事情一定得和父母商量。

二、怎样的反抗表现是“正常”的

在孩子独立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以下种种事情:

1、拒绝父母的要求;

2、和父母唱反调;

3、不理睬父母;

4、不要父母搂抱,不和父母亲热;

5、不呆在父母身边,从父母身边跑开。

从孩子一岁开始,这些事情就时有发生,在两岁左右更加频繁和激烈。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执行父母的意思,而且,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所以,在父母会感觉,孩子是和故意他们对着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又会变得很“乖”,3-5岁的孩子记忆力增加,思维能力增强,他们通过倾听和使用语言来学习更多的东西,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三、出现问题后怎么办

比如易怒、情绪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现的一种状态,但孩子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就属于不正常的现象了。因此,当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确发生问题时,最好的方法是及时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千万不能听之任之。

四、帮助“反抗”幼儿度过反抗期

父母一定要记住:反抗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只有通过父母的帮助,孩子才能顺利度过反抗期:

1、情绪紧张的孩子更易反抗

在孩子疲惫和饥饿的时候,就该让他们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欢的零食,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不是教他学习新东西或做事情。

周围环境的变换也会让孩子紧张,反抗心理加重。比如,当孩子生病时,通常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时候不妨多宽容他们一些。

2、保护孩子的安全

孩子的危险意识不强,因此,他们会做出一些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的行为,发现后,父母应立即制止,然后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沟通,让他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比如说,孩子在大街上跑得非常高兴,但可能被车子撞倒。你要告诉他:“妈妈不能让你在大街上跑,因为这里车子很多,如果被车子撞到,会受伤,非常疼。”

3、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

举例告诉孩子,询问与命令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把书拿给我,好吗?”和“把书拿给我!”。还有,告诉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点,你可以说“轻轻地拿起那个杯子”,不要说“不要把杯子打坏!”

4、父母的要求应合理

对小孩子来说,让他跟小朋友交换玩具比让他无偿地把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更容易。让孩子用语言表达要求,但不能纵容他的不良习惯。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闹地要蛋糕,不要因为周围人的目光让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带出来,用平静的语言告诉他:“因为你的表现很差,所以妈妈不能给你买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应该对妈妈说。”慢慢地孩子就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5、做好孩子的榜样

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让抵触情绪控制自己,特别是在孩子面前。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确实毫无原因地产生抵抗行为,不要因为觉得烦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样做对孩子、对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选择。

宝宝3岁前的五种“天才”迹象

几乎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是非凡的天才。但事实上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你的宝宝智力超群吗?你怎样才能知道他是否具有天分?你该怎样培养他与众不同的技能?让本文告诉你,怎样去发现宝宝的真正的天分,测测看,你的宝宝是否真正具备不凡的天分。 你的孩子会是天才吗?

 对于三岁以内的孩子,母亲是最了解他们的人。核对下表列举的征象,可以估量你的宝宝是否具备成为天才的潜力。

  1. 讲话早

  如果他迅速掌握大量词汇、发音清晰、喜欢刨根问底并具备非凡的理解力,说明他拥有聪明的潜力。

  2. 阅读早

  关注他识字和识图的过程。另一个有提示作用的迹象就是他会捡起书本自己阅读。

  3. 喜欢数字

  他喜欢数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东西如楼梯、来往的车辆吗?他能记住电话号码吗?他认识书本上的数字吗?他是否很早就开始数数?他能解简单的数学题吗?

  4. 善于解决问题

  他玩那些适于比他年长的孩子玩的游戏吗?他能自主解决游戏中的困惑吗?他是否对细节特别感兴趣?

  5. 能够全神贯注

  如果他能长时间地关注一件事情,自始至终,比如完成拼图游戏的时候非常专心有耐心,说明他有成为天才的趋势。

开发宝宝身体机能的小游戏

父母和宝宝做一些简单的游戏,不仅让宝宝练习平衡感,还可以让她的小脑袋瓜思考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学前教育。宝宝的身体机能应该尽快得到开发,现在就教父母亲一些亲子小游戏,让你寓教于乐。

 模拟保龄球

  玩法:

  在家里的走廊弄一个保龄球滚道,然后在一边放置6个空的水瓶,并且准备一个网球。让宝宝帮你把所有的水瓶排列成三角形,并且和他一起大声地数瓶子的数量。

  然后,让宝宝像打保龄球那样,把网球推出去,在水瓶倒了之后,就问他:“你弄倒了多少个水瓶啊?”

  然后,和他一起数还在屹立的水瓶,从而得出倒下的水瓶数目。

  就这样,再和宝宝把水瓶弄起来,摆好,再重新玩一次游戏。

  宝宝能从中学到的东西:

  在滚网球的时候,宝宝学到了眼睛和手的平衡,并且,在数倒下的瓶子的时候,学到了简单的加减法。

  选择心情

  和宝宝一起画画,画下开心的、伤心的、疯狂的、惊讶的和愚蠢的面部表情。

  制造一个扁豆袋子——可以把干扁豆放在袜子里面,然后把袜子口牢牢封好(要小心,因为如果宝宝吞下扁豆,可能会导致窒息)

  然后,把刚刚话的脸蛋的纸铺在地上。

 随后,问小朋友:“生日派对上,你的感觉是什么?”或者“当姐姐拿走你的玩具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

  让小朋友把扁豆袋扔在适当的心情上。之后,就让宝宝问你问题,让你来选择心情。

  宝宝能从中学到的东西:

  通过这个游戏,宝宝能够把自己的心情和文字画上等号,另外,扔扁豆袋也训练了他抛掷的技巧,还有,画东西也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

  平衡感

  用长的有颜色的绳子在地上弄成直线、“之”字形线条或者曲线,然后,给宝宝出一些有趣的挑战,例如:“走直线”“用脚尖走路,走之字的线”“用三大步倒退着走完曲线”

  你可以从中看到宝宝特别的创意。

  宝宝能从中学到的东西:

  这个游戏虽然简单,但是,宝宝从中可以学习一心两用和练习平衡感。一方面,他专注于自己的平衡还有身体协调,另一方面,他的小脑袋瓜也在思考怎样完成你的复杂提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前教育。

增进亲子关系的5个关键时刻

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和孩子相处,在这段时间里又有多少时间时间有效增进亲子关系?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个增进亲子关系的“黄金时间”。

  孩子起床前——“薄荷时间”

  迪迪是个公认的“快乐小天使”,妈妈说,她的育儿秘诀中有一条是:一天之计在于晨。

  迪迪妈妈不会像有些妈妈那样,早上总是急吼吼地把睡眼惺忪的孩子从床上揪起来,她强调,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开始。所以,迪迪早晨起床前会有一系列的“仪式”:新鲜空气、音乐、拥抱和问候、还有——“画个梦”。

  要想孩子一天有个好心情,早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是很重要的。所谓“薄荷时间”就是要让孩子起床前的时间如薄荷般清新和令人愉悦。

  做法是:

  1、为孩子在睁开眼睛到起床之间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

  2、营造一个适宜环境,让孩子自然地醒来。比如: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放上令人愉快的轻音乐;轻轻摩挲孩子的头顶(据证实,这有助于人自然醒来)。

  3、给孩子美好的问候。当孩子睁开眼睛时送上快乐的问候:宝贝,早上好!再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

  4、让孩子画画梦。问问孩子睡得好吗?做了什么梦?给孩子纸笔把梦画下来,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梦。透过孩子画的梦,妈妈可以了解孩子的心思,并做一些引导。

  如此几步下来,孩子的身和心都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的一天的准备。

  从外面回到家时——“奶油时间”

  快下班了,小梅边收拾东西边抱怨,想到回家头就大,一进门看见的就是早上匆匆离家时留下的乱糟糟场面,桌子上是没收拾的碗筷,卫生间里是一大堆脏衣服,小家伙还会缠上来要吃要喝要陪着玩,弄得人心里直上火。

  听了小梅的抱怨,一旁的李楠笑了,说,那是因为你家缺少个“奶油时间”。

  “奶油时间”指的是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从外面赶回家后都需要一段时间用来放松和调整,这段时间就应该像奶油那样松松软软,令人舒适自在。

  事实上,每个人在进入房间时,都会敏感到自己是否受到欢迎,这会对人之后的心情产生微秒的影响。

  当孩子回到家时,他不希望迎接他的是连珠炮似的抱怨和批评,“你看你,又把衣服弄得这么脏!”“今天在幼儿园调皮了没有?”“快把你的脏手洗干净,做作业去。”孩子希望得到的是父母欢快的欢迎,是热烈的拥抱,是平静、耐心地听他说说白天发生的事情。

  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中,父母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放松一下。尤其是出差后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也许很想先冲个澡,喝杯茶,而不希望孩子这会儿问东问西、索要礼物。

  所以,和孩子约定,为每个从外面赶回家的人留一段松松软软的“奶油时间”吧!

  1、送上热情的欢迎,也许是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双拖鞋或一杯热茶。

  2、让他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

 孩子入睡前——“蜜糖时间”

  以前,让佳佳上床睡觉是让妈妈很头疼的事。佳佳要么没完没了地要妈妈讲故事,要么就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地折腾。眼看着时间越来越晚,佳佳还毫无睡意,妈妈就可能忍不住了,大声“吼”她两句,结果常是佳佳脸上挂着泪水委屈地入睡。

  后来,妈妈改变了策略。讲了事先说好的三个故事后,她就温柔地搂着佳佳,轻轻地抚摸着她,说,和妈妈聊聊天吧。于是,母女俩就东一句西一句地聊起来了,无论佳佳说什么,妈妈都很认真地聆听和回应。有时候,妈妈也会给佳佳做全身按摩,边按摩边轻声细语地说些甜言蜜语:佳佳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爱佳佳,佳佳也爱妈妈,佳佳是个快乐的小姑娘……现在,佳佳是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甜甜入睡。

  在很多家庭里,就寝时间是一段混乱的时间,父母和孩子两方都会受挫。孩子希望尽可能晚睡,而父母则巴不得孩子尽快睡觉。结果就免不了“战火纷飞”。

  可是,如果让入睡前成为一天中的一个特殊时段,在这个时候,孩子可以和妈妈或爸爸“单独在一起”,说些亲密无间的话,那么孩子就会盼望就寝时间的到来了。

  “蜜糖时间”,正是利用孩子入睡前的时间和孩子“谈情说爱”,让亲密的感觉成为调和亲子关系的“蜜糖”。

  重要的是,父母应很认真地聆听孩子说话,这样,孩子会慢慢学会跟父母分享他的担忧、希望和心愿。而充满爱意的拥抱、亲吻和抚摸缓解了孩子的不安,让他的身心都放松和满足,平静地进入甜美的睡梦中。

我和孩子有个约会——“黄金时间”

  6岁的冬冬喜欢玩电脑游戏“古墓丽影”,妈妈也喜欢,但是妈妈平时是不允许冬冬玩的。其实,冬冬自己一个人也不敢玩,他害怕游戏中有意营造出的那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冬冬总是盼着周末的到来,因为妈妈和他有个约定,再忙,妈妈都会抽出40分钟的时间,和儿子相约在电脑旁,并肩作战,杀它个畅酣淋漓。

  妈妈心里偷乐,自从有了这样的“黄金时间”后,冬冬和妈妈更亲了,也更听妈妈的话了。

  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大家都喜欢的活动,的确是非常能够增进亲子感情的。那么,“黄金时间”怎么安排呢?

  1、挑选活动:尽可能列出父母与孩子喜欢一起做的事情,越多越好。这些活动必须能够在30~40分钟内做完,而且不需要花多少钱。由孩子挑选出其中他最喜欢的10~12项。比如:

  去公园散步、一起骑车去兜风(爸爸妈妈骑自行车,孩子骑童车)、放风筝、拼图、下棋、玩电脑游戏、做蛋糕等等。

  2、 订下“约会”

  双方预约好每次“黄金时间”的日子、时间(每周应有1次以上),在日历上标示清楚。家长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的约会,不可随意失约。当然如有紧急情况,可以向孩子说明,改期进行。

3、做半小时完美家长

  平时,我们很难做到对孩子说的每句话都是恰当的,对孩子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确的,粗心、急躁甚至发火总是难免。在每周一两次的“黄金时间”里,我们不妨要求自己尽量做到100分。

  多肯定和赞美孩子:“我看得出你很细心”“呵,你的腿越来越有劲了”“你真会动脑筋”。

  多保持身体的亲近,拥抱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握住孩子的手、亲吻孩子的脸。

  尽量避免质问、命令和批评。比如,“你可不可以走得快一点”“去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你怎么又把它扔在地上了”。

  亲子关系亮红灯了——“太空时间”

  上个星期天,调皮的当当不小心弄断了爸爸手机上的天线,爸爸那几天正为工作上的事心烦,当时就控制不住火气,狠狠地打了当当的小屁股。从那以后,爸爸就发现当当开始躲着他了,在他面前总显得畏缩、生分。爸爸真怀念以前回到家时,当当像只欢快的小狗一样迎上来的可爱模样。他心里明白,是那顿打伤了当当的心。怎么办呢?

  琢磨了几天后,爸爸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天他回家时带回了一大一小两个头盔,有些像航天员戴的那种。“小太空迷”当当立刻眼睛发亮,爸爸趁机说,当当,我们玩“上太空”的游戏吧。到底是小孩子,抵抗不了这个诱惑。于是,爸爸给自己和当当都戴上了头盔,然后在沙发上(权当航天火箭)坐好,说,5、4、3、2、1,点火!火箭升空了,往下看,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把所有不高兴的事情都留在地球上吧……现在我们在高高的太空上,我们看到下面有一个小孩子和他的爸爸(当当爸爸把那天发生的事情描述了出来,鼓励当当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他则尽可能毫无保留地表达关怀、支持和爱)……这次游戏后,当当和爸爸的关系又恢复到以前那样亲密了。

  “太空时间”利用的是心理学中的一种“抽离法”,让家长和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把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或情绪都抛开,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可以毫无拘束地说出心里的话。

  在“太空时间”里,亲子双方都要遵守一些规则:不说气人的话、不翻老帐,而要坦诚地说出内心的情感需要,说说大家在一起时的快乐,一起做过的开心事。

  这个时间魔法在挽救危机关系时很有效,夫妻之间也可以使用。


炸豆妈育儿


两岁宝宝淘气是天性,你打他多少遍,都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自己更加生气,孩子更加委屈,两败俱伤又何必呢?

建议家长要调整好心态,放空自己,蹲下身子和那个小小的人儿玩一玩,闹一闹,即便让他骑在头上嚯嚯,他嘎嘎的笑声不也是对你的一种回报吗?


蜗牛也要飞飞飞


2岁的宝宝本身处于懵懂期,一无所知,但对任何的事物又充满着新奇,因此在家里翻箱倒柜、调皮捣蛋都是司空见惯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打和骂实属下策,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并且长时间的吼骂,会让宝宝变得畏手畏脚、胆小懦弱,限制了孩子的天性。

对于我们家2岁的宝宝,我是这么做的:

1、正确的指引,适当的约束。宝宝在家里翻箱倒柜,弄得一团糟,不能熟视无睹、放任自由,及时给予制止,告诉他这是不正确的行为,引导他一起收拾好,对于像剪刀、水果刀之类的物品如果不小心有触碰,严厉批评,并且告诉危险性,宝宝会看父母的脸色,肯定会有下一次,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慢慢他就会懂了。

2、尊重孩子的要求。2岁的宝宝独立意识十分强烈,不听父母的话很正常,不要一味的压制,去要求他顺从,耐心的让宝宝自己做决定,尊重宝宝的要求。比如给爸爸还是给妈妈,让孩子学习表达自己,而且能让宝宝自己做主。

这个时期是宝宝反抗心理发展的阶段,父母一定要了解,足够的耐心教导孩子,打骂不建议,毕竟孩子都是父母掌心里的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