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創業中的你,為疫情過後的復工,做了哪些應對措施?

塵辰陳小屁


創業難不難?最近的創業環境,應該說近幾年的創業環境都不佳,疫情下更加惡化,有幾個原因。


(1)過去幾年的創業潮,使創業者的信心開始迴歸到正常水平(以前太過狂熱)。

(2)融資環境開始變差,融資環境的變差來源於投資者結構的變化,中小基金公司開始退出市場,資金大多湧入大企業公司。

(3)創業過熱導致的估值過高,現在仍然有很多創業項目的估值過高,使得一二級市場出現倒掛,


很多二級市場的好企業還沒有這些初創公司貴。這個階段創業者,該做些什麼事情。

(1)應把主要精力放在經營之上,對於早期創業公司來說沒必要接觸很多所謂的股權激勵(當然你的股權設置也不能太差)、IPO輔導(距離你上市估計還遠);

(2)融資的對象並不一定要選擇投資機構,如果有不錯的上下游公司或供應鏈企業,也是不錯的選擇目標,初創公司不必要在意說找誰做投資人,除非是非常有把握能夠找到的情況下;(3)充分了解現在和之後1-2年所需現金的情況,才能更好的估計未來需要融資的數額,融太多的錢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4)本次疫情下,及時調整公司結構,縮減每個月固定開支,儘快將業務穩定下來,資金鍊穩定。


最後,對創業的朋友們說,活著就是希望,堅持下去,春天就會到來了。


青業


2018年開始,我和幾個朋友一起開立了工作室,主要為客戶提供商業諮詢、金融服務方案設計等服務。經過2018年、2019年兩年的拼搏,工作室的業務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新春期間的疫情又給我們剛起步的事業帶來了不小的衝擊。目前,我們已正常復工,為了杜絕“辦公室傳染”的可能性,我們幾個合夥人“頭腦風暴”,想出了多種措施來保證上班人員的安全。

嚴格執行“進出門”防護制度

目前,我們工作室一共有員工10人,在郊區租了一套小型獨立寫字樓辦公。我們專門指定了一名監督員,為員工“進出門”測量體溫,發放醫用口罩。我們內部設計了一張疫情期間通行證,每日一換,要求每名員工在進出大門時出示,並實時記錄每次出門去的地方,接觸的主要人員姓名。

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於。我們知道新冠病毒的潛伏期主要集中在7-14天,一旦員工發病,我們每日記錄的個人通行證就可以幫助醫護人員更快確定患病員工的通行路線和接觸人群。

做好“一小時”殺菌消毒工作

為了讓病魔無處藏身,我們工作室要求“一小時消毒一次”,對辦公場所進行全面消毒。一方面,我們為每位員工配備了消毒小噴瓶,員工們可以隨時對衣服、鞋子、工位桌等進行噴灑消毒。另一方面,我們製作了消毒排班表,由每名員工輪流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

採取員工“分批分地”就餐方式

我們聯繫了一家外賣企業,統一為員工配送午間工作餐。為了避免用餐聚集,引發傳染風險。我們要求員工分批分時進行就餐。每日11點,首批4名員工先行就餐,待就餐完畢後,剩餘4名員工才開始就餐,2名合夥人在自己辦公室單獨就餐。用餐過程中,要求員工朝一個方向,不建議就餐時進行交流,每位員工用餐結束後需要對就餐位進行消毒。

根據工作內容啟動“遠程+現場”上班模式

我們工作室每個人的分工不同,為了保證工作質量且減少傳染風險度,對於“素材蒐集整理”、“PPT製作”、“服務諮詢”等線上工作內容的完成,員工可向合夥人申請居家辦公。我們通過微信、飛書等通訊軟件交流工作內容,部署工作計劃,儘量確保工作效率。


非常時刻,作為創業中的我們,除了要“活下去”,還要積極響應祖國的號召,做好企業自身的防護工作,這樣才能不辜負一線醫護工作者的努力。


欣奇理財師


現在這種環境對於創業者來說就是噩夢,無論你自己多麼想努力,都沒用,現在能解決疫情的只有研發出疫苗,否則這樣預防的話,對於創業者就只能是毀滅性的。

這次的疫情假期比較長,說實話,根本沒有想到這麼嚴重,本來打算要去外地的,地方挺遠的,但是現在哪裡也去不了,因為大家都不出門消費,你即使想努力也沒用。

現在能做的就是看疫情的進展,這是最主要的,因為很多的行業都在等待。

現在除非有訂單的企業,需要緊急的開工,其他沒有訂單的企業基本還是休息狀態,因為你開工的話,費用比休息還要高,所以大部分人還都是在看疫情的進展。

現在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觀望,但是也和一些客戶溝通,只不過大家都是憋壞了,你讓別人來你這裡面談現在人家都不願意來,因為很多東西都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現在沒人願意出來消費,你在好的東西也在等著。

客戶也是等著疫情,因為有很多經銷商也不拿貨了,都在等疫情結束,這次就算復工了,只要疫情沒有徹底解決,除了生活必須品,很少會有人出來消費的。

我和朋友做店群,假期基本就是下架商品,很多的地方物流不走,現在雖然陸續的開通了物流,但是麻煩事也挺多,平臺的規則也很麻煩。

總之實體業不好做,網店也不好做,前幾天店群裡面有口罩,一天賣出2000多單,結果沒有貨了,還在給人家解釋,電話從白天打到晚上,有的人還不理解,難呀。

你要說應對措施,真的沒有,因為這不是我們單方面努力就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對於大多數創業者來說,你要麼扛著,要麼退出,因為我們本來就沒得選擇,你做好宣傳,做好產品對於現在這種情況來說沒用呀。

現在的疫情把大家的消費習慣改變了,以前大家可以有娛樂,有運動,總之就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是現在除了吃喝辦公,所有的娛樂消費都在家裡,網上很多地方的快遞是不給送的,尤其重災區,這對於網店來說太致命了。

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等待疫情結束。


投資新勢力


我沒有創業,也不太瞭解創業的艱辛。這次的疫情對很多行業衝擊不小,特別是需要流量,開一天做一天生意的行業。不是說餐飲業大佬的現金流都撐不過三個月嗎,租金,人工成本等等那樣不要花錢,沒有收入只能乾著急。

最近路過我們當地很火的一家酒店,因為疫情也是大門緊閉,對他們的損失無疑是巨大的。當然,也有一些是可以撐下的,比如說酒店是自己的不需要付租金的。據我瞭解,身邊有做酒店的基本上損失都要百萬以上,甚至還有千萬的。

這次的疫情突如其來,誰都不知道能夠蔓延的那麼快。但是國家的果斷,我覺得事情很快就會過去的。到時候一些行業就會慢慢恢復了,不過對於一些服務行業,一季度的損失是沒有辦法彌補的,虧了就虧了,時間不能倒流。

下面是我和一個朋友的聊天,我這個朋友前年是打算創業的。最近和他聊了一下,他準備開健身房,字裡行間還是看得出他為自己躲過一劫而感到慶幸。

上一次見他感覺離開業不久了,好在租金沒談攏耽擱了,如果開業這次就結結實實的吃了這波利空。可能剛開業就要面臨現金流問題,也算慶幸吧。

這次的疫情,肯定會打擊很多中小企業,特別是現金流平時就不怎麼穩定的。創業途中會出現很多不可控的風險,有時遇上了只能看能不能抗過了,最後祝創業的夥伴們好運氣,早日走上正軌。

關注豬爸爸看股市,專注投資者教育,移步專欄,學習更多幹貨。


豬爸爸看股市


創業中的你真是倒黴啊......
雖然這個結論是非常殘酷的,但是這確實是一句大實話。

可能很多人會說,你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危機危機,危中有機,你怎麼不說說那些機會呢?

好吧,我就說一說機會。在危機中,催生了互聯網的新的應用,有些原來半死不活的一些應用,突然之間一下子就火起來了。比如說某某買菜,原本不是一個剛需的應用,現在突然變成剛需了。類似的應用還有一些,但無論怎麼列舉,比例都很小,都是一些小眾的事情。最大眾的應用就是口罩,但創業做口罩,時間不等人,等準備好了,需求可能也就過了。

我覺得,在這次疫情中,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思考是:一個人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時代。

我講一個笑話:三個人乘電梯,他們在討論,是什麼原因使得電梯運行得又快又穩。其中一個人說,電梯上升得這麼快,這麼平穩,是因為我跳起來減輕了電梯的重量。第二個人說,那當然是因為我體重比較輕的原因。第三個人,環顧了剛才發言的兩位,不屑地和他們說,電梯之所以上升的這麼快這麼平穩,是因為我背靠著電梯一動不動的原因。

我相信大家都笑了。電梯快速平穩的上升,就像我們的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在那個時候,需求旺盛,供給緊缺,無論做什麼,只要努力,取得成功的概率都很大,是創業的良機,經濟就是創業最好的沃土。在時代的背景下,我們都搭了順風車,在順風車上,多數人都高估了自己的努力。

現在我們的經濟已經進入了平穩期,平穩期意味著需求和供給的矛盾發生了轉變。多數商品和服務已經遠遠供大於求,這也是國家啟動供給側結構化改革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這個時候進行創業,就要緊緊把握住這個鮮明的時代新脈搏。我們要問問自己,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我能不能創業,我為什麼要創業?

2020這場疫情,給我們每個人都帶來全新的思考,在家裡的一個多月,我們正好可以反思一下我們的商業模式和內在價值,對創業項目進行再次評估。旁解君建議,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和特別好的條件,就不要創業了。一個人,實現自身價值,給社會帶來貢獻,有的時候並不需要通過創業才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