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每天被要求背一首古诗,这种死背的方法你赞成吗?

诚实守信5419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古诗是必须的,但是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可取。这几种方法,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借鉴的,具体如下:

1、时间法: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古诗,我觉得有必要按时间分类进行排一下顺序,让孩子学起来有时间概念,那么怎么排呢?我们都知道唐诗的分法有:初唐时期,盛唐时期,中唐时期和晚唐时期。而小学学习诗歌精选主要在盛唐,因为太多牛人了,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等,都在这一时期,但是初唐时期有骆宾王,我们学会的是《咏鹅》,中唐时期是白居易《草》还有晚唐的杜牧《清明》《山行》等,所以排列出来了,孩子知道他们生活的年代了。

2、故事法:单纯的背诵很枯燥,但是加入故事就不一样了,例如《旗亭画壁》说的是三位好朋友,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一起去喝酒然后遇到伶人唱自己诗的故事,听完孩子明白原来他们都是好朋友,还有这么多乐趣。每位诗人都有很多故事,如:李白的让高力士脱鞋、长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故事;贺知章金龟换酒请李白的故事,王勃滕王阁上做名篇的故事等等太多了,如果以故事的形式讲,孩子会很感兴趣,同时也理解得更深。

3、分类法:古诗其实分成很多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类别传递的情感和呈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例如,边塞诗就非常有力道,“不破楼兰终不还”,田园诗就比较幽静,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思乡诗就比较情感就比较深,如“月是故乡明”,送别诗就体现了友谊的力量,如“不及汪伦送我情”“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分类学习会使知识有一定的逻辑系统。

4、背诵法:学习古诗肯定是要背诵的,但是是建立在前面三步的基础上背诵,并且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样理解会更深。

因此,学习古诗肯定要背诵,但是不能死机硬背,而是要有感情,有归类,有方法地进行背诵。


小谢大语文


根据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我的回答是:我十分赞同一年级孩子背古诗,但是我万分拒绝一天背一首!

我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个人的诗词量大概在两千首。我从孩子幼儿园阶段开始引导她背古诗,尝试了各种极其有效的方式(详见我的头条号:好妈妈大于好老师),收获满满。

但我说的收获有两点∶一是孩子到小学快毕业时背诵了古诗词大概300首,但我不是按照《唐诗三百首》去选的,而且由易到难,精挑细选的;二是孩子特别热爱古诗词,爱读小古文,现在做初中文言文试题都没有问题。我觉得这个结果我很满意。

所以背诗词一定是好事,是有用的,所以一年级正是记忆好的时候,大力支持多读多背诵。

但是,一天背一首,那就是压力,是负担,是会让孩子厌恶诗词的,既不能理解,又不能牢记。只为了完成作业去做,成果说不定还不如十天背一首。

语文学习不可贪图速度,要保证质量。风物长宜放眼量。


好妈妈大于好老师


小的时候,背诵的越多,对他的一生非常有用。所以,我非常赞同多背唐诗!我更赞成多背诵毛泽东诗词!

记得我小的时候,父母从不要求我背诵诗词,真浪费时间!十二岁,去了湖南外婆家。在道林小学读四年级,那时湖南宁乡道林镇小学,隔着很远就能听到一片读书声。他们的小学教学要求背诵所有的语文课文。我上四年级,开始很不适应,一段时间适应了感觉特别好。与同学们比着背诵课文。

人们经常讲,要理解了再背诵。但我的感觉是,背诵了就好理解了。比如说,背诵的时候还没理解,但会背诵了,躺在床上,如果睡不着,就可以一边默默的背诵,一边想。提问也才知道该怎么问。不会说怎么问呢?

基于这样的体会,孩子两岁时,就开始教儿子唐诗,乘法口诀。记得儿子三岁时问的几个问题,一个是‘妈妈,什么是一一得一呀’,’妈妈,红掌拨清波改一改行不行,改成红掌轻轻拨’。我说可以呀,但意思不一样了。我说红掌拨清波,有水很干净的意思,轻轻拨就不知道水干不干净了。

看看,因为背诵了,熟悉了,就开始有思想了,会改了!

我们每背诵一句话,大脑皮层都有新的蛋白质合成。背诵的越多,大脑皮层合成的记忆蛋白越多,记忆力越好。因为之后学习的知识,都与之前学习的知识有联系。前面积淀的记忆蛋白越多,后面所需要合成的新的记忆蛋白就越少。所以,之后听到的知识点,很容易融汇到之前的知识点,成为大脑皮层新的记忆蛋白的内容。所以,要过一辈子,学一辈子,保持大脑皮层积极的血液供应和记忆蛋白合成状态。

记得白岩松说过大学里,老师把知识压缩到我们的脑子里,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解压缩。我上大学学的是医学专业。那时,内外妇儿四本书基本合上书能讲下来。非常有用。现在有些二本的学生,不去多记,记住的太少。所以,很多人,大学念了与没念差不多!

感觉,从两岁开始背诵诗词,乘法口诀,语文数学成绩在初中高中大学都名列前茅。之后的成就很出色。而我,如果不说从两岁开始,就是从六岁开始背诵,最后成就也会比我的现在强很多呀!


彭如心老师


这个问题真的问到我心坎里去了,因为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呀!

也不记得是从小学三年级还是几年级开始,每天早上的早读课,校长都会在黑板上写一首唐诗,然后教我们读两遍,就回办公室喝茶去了。留下我们一个班二十七名小学生在那摇头晃脑的的努力记下黑板上的唐诗。

类似于床前明月光啊之类的,每天一首诗,校长只负责早读课教我们读两遍,有不认识的字帮忙标个拼音啥的,从来不跟我们解释诗中的含义,反正,放学前大家都会背就行。

每天下午放学之前,像我一众的学渣就要在各小组长那里背今天刚学会的诗,小组长再到大组长那里背书,大组长则去校长那里背。

日复一日的学诗、背诗,搞得我一度都对上早读课产生了阴影。校长从来不会跟我们解释说为什么要背,心情好的时候偶尔也会跟我们解释一下诗中的含义,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是说:等你们长大了,自然就明白诗中的含义了。

奇怪的是,伴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当初靠摇头晃脑死背下来的诗,长大了真的就渐渐开始领悟其中的意思了。无人点播,反倒有种无师自通的快感!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仅如此,因为读的诗词足够多,当别人还在说:“我靠,风景真美”时,你脱口而出的却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诗歌赋予的美感,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弥足珍贵的。

由此看来,从小多读唐诗宋词还是有好处的。所以我想,等我以后有了孩子,不管是男是女,不管学校会不会教,我也会要求他去熟读唐诗宋词,我也会和他一起重温一遍,但绝不会强迫孩子每天必背一首,因为没有意义。

至少不能让孩子跟当年的我一样,觉得读唐诗宋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吧。





邹可乐


我家儿子三岁多跟幼儿园老师学了沁园春雪,背得很好,我才发现孩子竟然能够背出这么长的诗。于是就开始教他被其它古诗,四岁多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背诵岳阳楼记,桃花源记,木兰诗这种300多字的古诗了。五岁前我们孩子已经可以背诵长短古诗120多首。每天一首我觉得有点少,就增加到两首。每周背4-5天,大概8首左右。休息两天,隔一段时间复习一下,加强记忆。虽然有时候也很辛苦,难的时候还会哭,但自始至终孩子并没有抵触,厌倦。每次成功背下来一首诗还很有成就感。寒暑假的时候我们就会停下来,不教新诗,只复习之前学的,都背熟后,再开始教新诗。通过背诗,他自己也掌握了一些背诵方法,因为自己的小成就,也会很骄傲,觉得自己很棒。所以我认为,一天一首根本不算什么,还要看看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反应。我们平时经常带孩子出去玩,业余活动很多,玩的很尽兴。但是该学习的时候就认真学。一天到晚的玩有点虚度光阴,积少成多相信不会有坏处的。


深蓝233182530


这个问题不是我的强项,回答的不一定全面。


我的小孙今年上一年级了,春节后去闺女家住了几天,正赶上闺女复导外孙背唐诗,我就问了一句,闺女说寒假期间背六首唐诗。有一篇是曹植的七步诗,小外孙背了十多分钟了还没有背过,向把这首诗的故事给他讲了讲,本想再给他解释一下字的含义,又一想六七岁的孩连豆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说了也没用。还有一首是明日歌这么长的诗小孩子什么时能背过。

让孩子背唐诗,有什么用,孩子这么小什么也不懂,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吗?只会增加大人孩子都负担而已。打击孩子学习的兴趣。希望教育部门要注意了解一下。


智者的老师


诗就得先背会才能慢慢地被理解,然后才能被消化。拥有坚实的诗词基础后学文言文才能理解得透彻,以后分析诗词歌赋才能轻松,作阅读理解题也很顺手。中华诗词的逻辑性很强,给人的思维想象空间很大,背多了古诗在语言技巧方面很有帮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人们学习都是由浅入深,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小闲时间多,多背古诗总归有好处的!


坐云端静看百态人生


一年级学生课业负担不大,要求背古诗是恰当的,但每天背一首,感觉负担有点重,孩子容易起逆反心理。

我家孩子6岁,也在背古诗,主要以朗诵为主。其实孩子现阶段机械记忆能力很强,一般读个十几遍就能背诵,之后再用零碎时间复习就能记得很熟。

我给孩子选诗是按照季节或是应景诗,下雨就背与风雨有关的,过年《元日》不能少,学数字的时候还背过邵雍的《山村咏怀》。

孩子也会选诗,她是按诗文的配图和有没有她认识的字、听过的物来选。

记得孩子5岁的时候,一次晚上我们在屋面看月亮,孩子居然指着月亮说:“妈妈,今天的月是微月。”

“微月”这个词是她背的《听流人水调子》中出现的,而她能与现实所见联系让我惊喜。

总之,我赞同让低年级孩子多背古诗,但不建议给孩子规定硬性任务,那会扼杀孩子对读诗、背诗的热情和喜爱。


心宝妈妈聊育儿


我是不赞成的,要求一年级学生每天背一首诗,会增加孩子的负担,也没这个必要。现在部编教材虽然增加了古诗词和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例,但是每天背一首诗,对孩子来说依然太多,容易引起孩子逆反,可以适当的引导孩子背诵。说说我的做法。

十几年前我带班就开始尝试利用晨读,每天晨读课就是给孩子读书的三十分钟。一般老师都会读课文,读生字什么的。我在每一节晨读开始的五分钟,带孩子诵读古诗。

班里有块小黑板,我每周更新一首诗,一般这首诗不是随便写的,而是按年级往上推,比如我带一年级,会选一二三年级的古诗。尽量先诵读课本中需要孩子掌握的古诗。

晨读开始,班长会把小黑板挂上,全班开始齐诵,我会指出读音或者停顿不恰当的地方,这一周五天,每天晨读都拿五分钟出来,专门诵读这首诗。下周换新诗的时候,这首诗班里的孩子已经人人都能熟练背诵了。

我们学校要求老师每年上公开课,我上课前的时间就会让孩子背古诗。刚开始听课的老师都觉得惊奇,因为孩子们会背的古诗太多了。

现在我的做法又有变化了,不光背古诗,三字经,弟子规,都可以让孩子利用每天几分钟时间背一背,既增加了孩子的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最后再声明,我不赞成每天背一首诗,孩子负担太重了。





一个爱狗狗的语文老师


我家孩子刚好一年级暑假,我就是那个规定每天背一首诗的家长,孩子一年级放假那天背回了一学期所有的书,我翻了翻孩子的书,好多书都是新的,其中有经典诵读,词语手册,我个人觉得这个暑假应该把这两本书新书读一读,就给孩子下了任务,每天背经典诵读里的诗一首,读词语手册一课,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孩子每天坚持着,我也每天陪着背诵,有几天孩子主动说今天我要背两首,从她这句话里我肯定她没有讨厌背诗,往后还有一个月继续坚持,准备2年级也坚持习惯背诗,只是把频率放低到一星期,希望也有一天,孩子可以触景生情时的感慨是诗一样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