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纶巾”到底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你怎么看?

屎蛋君


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羽扇纶巾“应该是指周瑜无疑。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从这五句看,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能分割。前三句写周瑜的潇洒风度,是衬托,后两句写周瑜作战时的具体表现,是实写是主体。如果只有前三句写周瑜,后面又跳到诸葛亮身上,显然说不过去。而且这首词的上阕"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指明了所怀的重点是周瑜。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首先是诸葛亮奔走斡旋,使孙权有决心抗曹,完成了孙刘联军的大局,诸葛亮更像一个战略家。周瑜是赤壁之战军事上的真正指挥者,苏轼被贬黄州时,十分苦闷,感慨周瑜年少得志也是自然。

为什么一提到”羽扇纶巾",一般人都认为是诸葛亮呢?这应该主要是受到了《三国演义》和戏曲舞台上人物形象的影响。正像我们一提起曹操,就想到戏曲舞台上那个白脸奸臣一样,实际上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羽扇纶巾“是诸葛亮的典型形象特征,"纶巾",古代用丝带做的头巾,后来诸葛亮戴过类似的头巾,称“诸葛巾“,这不能说明是诸葛亮的特殊装束,其他人也用过,不是为诸葛亮一人设置的。

总之,”羽扇纶巾“到底指谁要结合文学作品的本身来看。 苏轼的《赤壁怀古》一词中,肯定是指周瑜。但由于诸葛亮"羽扇纶巾"的经典装束深入人心,在一些场合代指诸葛亮也不违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