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死时手里还有多少兵力?德军真的打不赢了吗?

人参的杯具


希特勒是在1945年的4月30日自杀身亡的,在之前死去的,还有他的夫人爱娃女士。

后来,通过投降人员的统计,德国投降时的兵力还有250万人。

在很多人看来,二百多万人完全有一战之力,为何希特勒不血战到底?德军真的打不赢吗?

确实打不赢,否则希特勒也不会自杀了。下面,我们就聊一聊德军打不赢的原因。

德国能打的军队非常少,而盟军数量远远多于德国

德国宣布投降时,兵力还有250多万,但能打的只有100万左右。

而盟军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超过了1000万,仅苏联红军就有600万左右。这1000万左右的部队中,能打的绝不会少于四五百万。

盟军是德国军队的四到五倍,这样的情况,德军基本没有胜算。

有人可能会反驳,德国的战斗素质很强,虽然人数少了很多,但也不是不能战胜啊,毕竟,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太多了。

道理是对的,但德国何止是人少?

德国的资源远远不如盟军

从美英苏等国联合对抗德国开始起,德国的命运就注定了。

苏联人拖住了德国战车,而美英等国发动了大联合,把德国在外的资源供给给断了。德国是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特别是缺乏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在战争状况下,德国的其它物资供应也捉襟见肘。

因此,就算是德国人想坚持,缺了资源情况下,也很难坚持住。

二战,看起来是疆域的争夺战,其实是资源的争夺战。没有了资源,德国靠什么拼命?

因此,资源是个大问题。

德国人并不团结

虽然只有250万军队,但德国内部其实很不团结了,这是事实。

之前,德国内部因为刺杀希特勒一案,很多高级别军官都被牵扯了进去,隆美尔就是其中之一。

希特勒并不是容克贵族出身,而德军参谋部,确是有大量的容克贵族们在控制。虽然,希特勒后来专门成立了所谓的嫡系部队“党卫军”,但党卫军并不都是忠臣之辈,在苏联的攻击下,大部分党卫军都投降了,只有10%左右的希特勒死忠以死相拼。

德国在苏联三大战役败北之后,德国内部就开始有了不和谐的声音,因为感觉希特勒的步子迈错了。

一个不团结的德国,实在不是盟军的对手,希特勒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就算把这250万的军队控制起来,也是没有结果的。

希特勒在最后一刻才放弃的

希特勒并不是早早自杀了,他一直在指挥着德国各级系统。但是,溃败无法避免。从苏联撤的时候,就再也控制不住颓势了。不撤又如何?

希特勒死前,苏联和盟军已经包围了德国柏林,当苏联的坦克开了进来,当国会大厦被苏联占了后,希特勒知道,彻底地败了。

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会有什么结局呢?军事审判,死刑,一定是这样的。希特勒挑起的战争,死伤无数,让欧洲生灵涂炭,希特勒犯有不可饶恕的战争罪。同时杀了600万左右的犹太人,这是严重的反人类罪。

希特勒知道,与其在屈辱中死去,不如自行了断,少受屈辱。于是,希特勒自杀了。

1945年四月底的德国,兵力有250多万,但已经没有了一战之力,一是盟军军力高达千万,二是德国没有资源支撑了,三是德国内部并不团结,四是苏联攻破了柏林,攻占了国会大厦,希特勒再也没有了机会。


蓝风破晓


希特勒是一个非常倔强的人,在二战尾声的时候,他和新婚妻子之所以选择自尽,是因为他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

咱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希特勒死的时候德国还有四百余万的士兵。在希特勒死后,这个数字更是疯狂减少。等到战后统计的时候,德军只剩下两百多万士兵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自我了断的希特勒已经用行动告诉了大家答案。德军当时已是回天乏术,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了。

1. 士兵数量不足

四百多万这个数字听起来似乎很庞大,可是联军与苏军的兵力之和是德军的两倍,他们甚至已经完成了对于德军的包围。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逆转战局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德军别说是取得战争的胜利,就算是想要突围都很难。

2. 兵力分散

德国的士兵不但数量少,而是他们还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因此联军和苏军可以轻松将他们逐个击破。

希特勒的战略部署的确存在一定问题,如果他把所有的兵力都集结在一起,至少还有可能殊死一搏。

希特勒会犯这样的错误不难理解,他或许在军事方面有一定才能,但目光短浅是他最大的弊病。他思考的始终是如何侵略其他的国家,或者是如何掠夺外界的财富。

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自己有天竟然会到这般山穷水尽的地步,自然没有准备相关的预案。

3. 物资匮乏

因为旷日持久的作战,所以德军的基础物资变得非常匮乏,很多士兵都是食不果腹。当时德军是孤立无援的,没有人能给他们补给,他们也没有能力从强大的联军手中抢夺物资。换句话说,他们是在慢性死亡。即使联军不攻打德军,只是和他们对峙,德军都会因为粮食不足而落败。

最要命的是,自从德国鲁尔区等战略要地被攻占之后,德军已经没有办法造出武器了,就连使用枪支的时候都需要注意节省子弹。

要知道在现代化战争当中,比拼的不是人数,而是作战武器。面对联军的坦克,大炮和轰战机,德军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被动挨打。

四.士气低迷

士气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时的形势是联军和苏军高歌猛进,而德军只能被动防御。

谁都能看出来,德军失败其实只是时间问题。很多德军都已经失去了战斗的欲望,因为他们明白,敌人不只是面前这些军队,他们是在与整个世界为敌,当然毫无胜算。

如果说对于法西斯的狂热是士兵们心底最后的支撑,那么希特勒的死亡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人都将希特勒视为神明,而希特勒的死亡击溃了他们对现实抱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他们认清了战斗失败这一残酷的现实。

其实德军从信仰法西斯主义开始,他们败亡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他们面对的是来自人民的怒火和来自正义的讨伐。


夏目历史君


二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德军可谓是傲视群雄,先是闪电战拿下波兰,随后又开始横扫西欧。紧接着又开始攻打苏联,奈何苏联这块硬骨头太难打了,吞掉德军不少兵力不说,还将德军大量部队陷了进去。

后来随着苏联的不断反攻,苏军一路攻打到柏林城墙之下。 随着苏军踹开柏林的大门的声音,希特勒拒绝投降,随后举枪自杀,将这一堆烂摊子甩给了海军元帅邓尼茨。

面对数倍于已方的苏军,包围圈中的德军可谓是孤立难援。

苏军在柏林地区有近五十万的士兵,还配有1.27万门大炮,1.2万门卡秋莎火箭炮和1500辆坦克。而此时在柏林的德军全部兵力,包括警察、护卫队等杂牌队伍合计只有6万人。

此时的德国全部兵力也就只剩下三四百万百万人,而这三四百万中水分很大,至少有一半基本都是强征入伍的平民(包括仆从国的平民),里面甚至还掺杂着不少妇孺。 更何况这几百万士兵还配置分散,有些并不在德国本土,还有很多布置在匈牙利奥地利,要让他们回援柏林更是难上加难。

就拿中央集团军来说,这支部队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精锐,但自从德军开始走下坡路起,这支部队的人数越打越少。而柏林战役爆发时,仅存的中央集团军已被围困,无法班师回朝。

早期的希特勒这样部署压根没有毛病,他始终在思考如何掠夺别国的领土和财富,处于攻势,却没想到自己终究有一天也会面临失败。而现在弱势就很明显,盟军可以将他们逐个击破。

自从德国的鲁尔区被盟军占领后,德军的处境就十分艰难,原本只是伙食供应不足,现在连战争最起码的枪弹补给都开始受到限制。这就意味着盟军可以将德军慢慢耗死,毕竟德军的后勤已经崩溃了,弹药是用一发少一发,没了后勤的德军只剩下被动挨打。

连续的征战让普通德国人也产生了厌战的情绪,如果再继续顽抗下去,说不定德国最后的青壮年都将死伤殆尽,而希特勒的死亡也是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希特勒一死,让他们的信仰开始崩塌,他们开始更多地为自己思考。

再从民族仇恨来看,因为早期德军对苏军的大肆屠杀造成了很严重的民族情绪。这次反攻的不少苏军都是带着复仇心而来,他们在进攻柏林时丝毫不带有一丝怜悯。他们要为死在德军手里的同胞报仇,所以这座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平民、妇女遭到了苏军的无差别破坏和屠戮。

1945年4月12日,那时候最终的柏林会战还没有正式发起,当希特勒听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死讯时,还曾经一度抱有幻想,希望德军能防守住奥得河和尼斯河防线,可惜兵败如山倒。到了20日清晨,白俄罗斯军队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率领下,已经抵达柏林近郊,当天就开始向柏林城内开炮轰击。

一直到22日,希特勒还在幻想柏林城不会被苏军突破进来,但两三天后,柏林被彻底合围,守军已成瓮中捉鳖之势,希特勒才彻底断了念想。剩下的就是考虑自己和爱娃的终极归宿了。

27日,苏军攻进柏林市区,希特勒坚决驳回了总参谋部的突围建议,虽然这个建议有军事成功的一定可能性,但希特勒的自尊心决不允许自己再受到煎熬了,30日下午,希特勒与结婚仅一天的爱娃双双服毒自杀,为了保险起见,服毒同时,还朝自己的太阳穴补开了一枪。

苏军所到之处如沙漠蝗虫过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希特勒正是因为不愿看到这一切,情知纳粹已彻底迎来了灭亡的一天,才会义无反顾的开枪自尽。

没了希特勒的德军只是一盘散沙,精神领袖的死亡,让德军再也没有了战斗下去的欲望。当天晚间,苏军就把红旗插到了国会大厦之上。


历来现实


莱茵集中营了解一下,数百万德军战俘,联营三百里...就算你你希特勒当时还有百万兵力,人家战俘营还装不下呢……所谓兵败如山倒,当战略优势向一边倾斜的时候,完全已经不是以兵力来衡量胜败了。如果说战略上希特勒还有反盘的机会,那么纵然只有数万精兵他也能做到,反之,多一百万也是徒劳。回看历史,很多反败为胜的经典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的,有希望就是有希望,要黄摊的绝对要黄摊,多少兵也不行



-洛林


历史上最令人震撼的阅兵是希特勒柏林检阅六十万党卫军,大家可看看,有气吞山河荡平一切的气势,他输在两头作战,如果他不入侵西欧,和英美保持关系,只侵占波兰然后入侵苏联,这是欧美乐意看到的,西欧当时已经默认他占领波兰了,战争结束时德国还有五百万军队,但是大多数都是没有战争经验的新兵和孩子和四五十岁的大龄人员。这些人如果和美苏等国的军队作战是毫无战斗力的。


上海娱乐大王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令全人类付出最惨痛代价的一次战争就是二战。这场战争遍布三大洲四大洋,参战军队达到了1.1亿人,死亡人数达到了5120余万人。

将这场世界战争推至高潮者,当属推行法西斯主义的希特勒,由于他的上台,导致德国疯狂扩军备战,令西方战场陷入了一片血海之中。不过,随着对抗法西斯的同盟国成立,斯大林格勒会战后,西方战场开始进入有利于盟军的战略转折阶段。

希特勒

1945年春日,同盟国取得柏林战役胜利;同年4月30日,希特勒在地下室畏罪自杀。斯特勒自杀之事,让世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他死的时候手中到底还有多少兵力?德军真的已经穷途末路了吗?

当然是,虽然嘴炮无敌、办事拉稀的墨索里尼做不到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但是,意志坚定到偏执地步的希特勒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希特勒自杀之前,德国军队看似还有数百万的巨大规模,但是却是既无粮饷、又无武器弹药、士气更一落千丈的乌合之众,德国在盟国数千万大军的打击之下,早已穷途末路,弹尽粮绝。

以德军主要的战略战役集团为例,这支德国最精锐的部队,是1941年6月22日所组建的中央集团,这支军队总兵力约有145万人,共装备有2156辆坦克,分为50个作战师。

中央集团军

自中央集团军成立以来,它就成为了希特勒插向苏联心脏的一把尖锐匕首,这支军队曾在欧洲战场上为希特勒立下赫赫战功。不过,自1944年开始,德军迎来了兵败如山倒的日子,这年年底,中央集团军正规军的总兵力只剩下58万人,为了弥补军队兵源不足,希特勒还组建了一支总人数达到20万人的国民突击队。

然而,两支军队的总人数加在一起,还不及原军队鼎盛时期的1/3的军队人数。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希特勒的死讯传出之后,中央集团军所剩人数仅于10万人,这支队伍也就是希特勒死后手中仅存的剩余兵力。

苏联红军

而苏方决战柏林之时,苏联红军总兵力人数达到46.4万人,并配有1.27万门大炮,1.2万门卡秋莎火箭炮和1500辆坦克。这个时候仍然拒绝投降的希特勒,集结了德军在柏林的全部兵力,总共6万战斗人员,这其中还包括有警察、护卫队甚至妇女拼凑而成的冲锋队与青年团。

如此悬殊的军事力量,其实已经决定了这场战斗的最终结局,更何况,当时中央集团军被困于普鲁士战役之中,根本无法支援,所以希特勒的失败已成注定结局。

柏林战役

从军事力量对比来看,德军早已经输掉了这一场战争。不仅如此,苏军对于德军强烈的敌对情绪和复仇意识,更导致了德军的彻底失败。苏军在进攻柏林之时,对于这座城市里的文物古迹和当地居民不带有丝毫怜悯的情绪。

因为,苏德战场上,德军曾将苏联战俘当成牲畜来对待,那些将近200万死于杀戮和饥饿的苏联战俘,彻底唤醒了苏军骨子里的杀戮精神。

几十万人对于希特勒的仇恨情绪,让他清楚地意识到德国纳粹已经迎来了覆灭的一天,所以当德军还在听从希特勒的命令负隅顽抗之时,希特勒早已经开始为自己料理后事。失去了主心骨的德军,早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打赢苏军的可能性。


鸢飞九天2018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

1939年,由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日本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王国发起了席卷整个世界的侵略战争,这次战争波及的范围之广,伤亡的人数之多,经济的损失之重,都堪称世界之最!



1921年7月,成为德国工人党主席也就是“纳粹党”党首的阿道夫.希特勒,经过长达两年的秘密策划,成功登上了德国总理的宝座,随后,纳粹党执政,阿道夫.希特勒成为了德国的领袖!这个留着小胡子的男人在成为领袖以后,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野心,他勾结资本家,取得了上流社会的认可,通过宣传和演讲,鼓动工人和农民参军入伍,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激情,引导了国内民众的情绪。

希特勒从发起战争到结束,整个德国法西斯共参战2000万部队,到希特勒死亡,德国的东西两线至少剩余320万左右士兵!



苏德战争爆发,在战争开始的一个月里,德军依靠强大的火力和突袭能力,歼灭了苏军分散在外围的百万军队,俘虏无算,向苏联腹地推进了近千公里,苏联的兵员和武器装备的损失可为惨重!惊慌失措的斯大林以作战不利为由下令杀死前线将领,并且向全苏联发出动员令,命令外线部队依靠有利地形和德军打游击,借此拖延德军的进攻速度,随后将,紧急动员的苏联人民纷纷投入战场,被送至莫斯科!进攻到莫斯科城下的德军经过试探以后,曾向希特勒提出建议,绕过莫斯科,三路大军集结一处,攻占斯大林格勒,控制苏联西北部的石油和粮食。但是却被希特勒拒绝,希特勒对于苏联的定义为“这个四处漏风的房子,只要踩上一脚就会倒塌”。随后德军发起了对莫斯科的总攻,猛烈的炮火几乎将这座城市摧毁,拼命的苏军誓死不退,损失惨重。当德军进入莫斯科以后,灿烈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依托房子和街道的苏军对德军发起了偷袭,德军强大的火力在这里完全派不上用场,根据战后统计,德军在苏联战场的伤亡,大部分是发生在巷战中!

莫斯科保卫战打败了德军攻无不胜的神话!此战,德军损失了近50万的作战部队,可为损失惨重,虽然苏联损失的要远远大于德军,但是本土作战的优势在这个时候更加凸显! 意识到战场形势对德军不利的希特勒终于决定集结兵力对斯大林格勒发起猛攻!但是经过了莫斯科保卫战之后的德军已经到了战斗崩溃的边缘,随着天气的变化,缺少冬装和御寒装备的德军虽然攻破了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但是失去了战机的德军却始终没有彻底占领,反而被苏军拖在了这片泥塘里,损失了大量的精锐力量和军事装备!此战,也吹响了苏联反攻的号角!



面对着美国对同盟国的支援以及盟军兵锋直指莱茵河,盟军由南向北,苏军在歼灭了境内的德军以后,由北往南攻进了德国本土。此时的德国残余军队被盟军死死拖在前线,一旦被希特勒召回,失去两翼的德国只会加速灭亡!


诗涵果果


根据战后盟军的统计,当时希特勒手里的兵力还有两百多万。而希特勒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德国真的打不赢了,否则,但凡有翻盘的可能,希特勒也不可能自我了断。

首先,两百万军队虽然听起来很多,但都比较分散,有的驻扎在德国其他地区,有的驻扎在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都是七零八落的部队,无法对盟军造成威胁。

要知道,1945年2月,苏联集中了262万人和2450架飞机,上万门火炮、上千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向柏林发起总攻。到5月7日,苏联已经消灭了近80万德军,还俘虏38万。

因此,虽说德国战败时,希特勒手里还有两百多万军队,但由于比较分散,距离柏林也比较远。而柏林的德军,大部分都被苏军消灭或者直接向苏联投降了,余下少部分负隅顽抗的德军,压根无法影响既定的战局。

还有,德国的物资严重匮乏。战争,除了要看双方士兵的数量和素质外,后勤补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但这个时候的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被占领后,德国已经没办法生产武器弹药了;罗马尼亚也没了,没有油田,德国的坦克、装甲车也开不动了。

这时候,希特勒还能拿什么和盟军打?

再加上接二连三战败,让德军士气低迷,反观苏军,一路高歌凯进,士气高涨。

所以说,此时的德国必败无疑,否则希特勒也不可能在地下室里选择饮弹自尽。


金兔历史


1945年4月30日,在苏军士兵距离希特勒大约五百米的时候,倔强的希特勒携妻子爱娃饮弹自尽,一代枭雄就此灭亡。开枪自杀可能是希特勒能想到的最好的归途,因为一旦被盟军俘虏自己将会面临审判,最终将会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被判处绞刑。与其死在别人手里,受尽委屈,倒还不如自己了断自己来的痛快一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住元首的尊严。

事实上,在苏军最终对柏林发动总攻的时候,希特勒手中并不是已经没有兵力可以调遣了。那时候希特勒直接可以调动的军队大约还有三百多万,算上临时征召的平民和其他国家民众,这一数字可能有五六百万。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希特勒并没有用这几百万人来进行最后的搏斗。因为当时德军已经兵败如山倒,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手中依旧握有三四百万士兵,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大,但要知道当时苏军的士兵是这个的两倍多。那时苏军已经完成了对德军的包围,处在包围圈中的德军只有被最终歼灭的结局。还有一点就是,三百多万兵力并不是全部集中在柏林一点的,他们分散在奥地利以及匈牙利等地区,真正用来坚守防御柏林士兵数量实际是不多的。这种情况下想要去抵抗强大的苏军显然是不可能的。

希特勒没有将所有兵力集结在一块,客观上是帮了苏军忙的,因为苏军可以将这些德军分别包围然后歼灭。若希特勒合兵一处防御苏军的进攻,恐怕苏军想要攻克柏林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可能希特勒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有这么一天,被盟军逼到绝境上。所以从一开始,希特勒就没有想过要保卫柏林这件事。不可否认的是,希特勒是一个军事人才,但这也架不住他的目光短浅。在考虑如何侵略其他国家的时候,也是应该想想最后会被算总账。稍微有考虑,也不至于负责守卫柏林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没有战斗力的老弱病残。他们为元首和第三帝国奉献的,只有生命。

在攻克柏林后苏军抓到的俘虏中,甚至还有年仅13岁的孩子。这也从侧面看出来了最后柏林是有多么的缺人,连孩子也要上去防御。除了在士兵数量上严重不足之外,物资匮乏和缺少武器装备也是导致德军最后几乎没有反抗力气的一大原因。长时间的穷兵黩武,让德国国内的经济已经变的很脆弱,根本就不能够自给自足。再加上盟军对德国已经形成了完全的包围,德军犹如困兽,即使盟军不动手,过个几个月柏林也会自己崩溃。在苏军攻占德国最为重要的鲁尔工业区之后,德军失去了武器资源生产的源头地。据说那时候负责守卫柏林的士兵,都是要计算着使用手中子弹的,因为实在是太缺乏了。相比面临大敌,掐断德军的重要工业地才是最要命的。

另外,德军整体士气低迷毫无战斗力也是柏林守军不堪一击的一个原因。毕竟那时候兵败如山倒,一切都完了。最后随着希特勒的自杀,德国第三帝国宣告彻底灭亡。


科罗廖夫


在二战的最后时刻,希特勒德国还有近400万兵力,这些兵力大都分布在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等地。不过,这个时候的兵力数量已经与战事无关了,最主要的是德国工业大部分被摧毁,能源缺乏,粮仓已尽,弹药已绝。而且,东线的美英军队已兵临柏林城下,西线的苏联军队更是直捣柏林市中心,希特勒在绝望之下,倔强的选择了与刚刚结婚的爱妻双双自尽的归途。

二战最后时刻,希特勒依旧幻想能够绝处逢生,濒临绝境的第三帝国进行最后的挣扎。

4月12日,戈培尔打电话告诉希特勒:“我的元首,我要向您祝贺。您最大的敌人已经厄运临头。上帝可没有抛弃我们,美国总统罗斯福特突然病世了!”焦头烂额的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再次燃起逆转的希望。但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德军并没有取的他想象中的胜利。

4月18日,纳粹报刊在头版称:“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全新而又严峻的考验。一定要咬紧牙关,要像魔鬼一样展开疯狂的战斗!都不要轻易丧失自我斗志!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我们要殊死一搏,也许胜利的天平依旧会倾斜向我们!”这篇文章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在苏联军队渡过奥得河畔,即将到达柏林的被动形势下,继续鼓励和激发德国人的斗志和热血。

从这篇报道中也不难分析,此时的德国民众与军队都已经接近恐慌的境地。尽管此时的德国军队仍然多达400万,但不仅兵力分散在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等地,而且军队的装备物资供应已经时断时续。原因很简单,战前工业化的德国已经打成了一片废墟,所有能源、食物和弹药都已经面临打光、吃净和殆尽的局面。

时至4月22日,希特勒似乎仍然心怀幻想,他期盼施坦因纳可以在柏林城外击溃苏军,从而绝处逢生逆转战局。不过,希望太美好,现实太骨感。到了战争的最后时刻,他才在惊恐不安中向参谋部艰难的说,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在这一刻,希特勒居然用凌厉的目光看着窗外:“我宁愿自杀也不会投降。”

苏军东面和南面双管齐下,完成对柏林的彻底合围。

早在4月中旬,苏联最高统帅部下达命令,对柏林发起总攻。朱可夫元帅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作为先头部队从东面攻击,科涅夫元帅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从南面攻击,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牵制柏林以北德军。

4月24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左翼部队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柏林东南会合;4月25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从北面迂回柏林的部队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第4坦克集团军在柏林以西会合,从而完成了对柏林的彻底合围。

苏联军队此时士气如虹,德国突袭苏联的耻辱,苏联战场的惨烈战况,都成为苏联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与他们对垒的,则是兵败如山的德国军队,尽管仍有部分强硬的法西斯分子,但多数人的内心早已动摇。此时德国的败局早已无可挽回了。

希特勒军队如洪水般倒退,苏联红军如虎狼般攻入柏林。

4月26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发动了联合进攻,动用了12700门大炮和迫击炮,21000门卡秋莎火箭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6万兵力向柏林发动了猛烈而又霸气的攻击。

除了地面攻势,苏联同时派出了空军16和18集团数百架轰炸机,从空中对这个曾经辉煌的城市进行了轰炸。而此时的柏林城内,已经没有多少防空火力。

这场战争打到这个地步,胜负已毫无悬念,德军如同泄了闸的洪水一样在迅速溃败,而苏联军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最后的清扫行动。4月27日,苏军攻入柏林市;28日苏军逼进政府办公厅、国会大厦、最高统帅部所在的蒂尔花园区。

4月29日下午,苏军把一面红旗插在了德国国会大厦的圆顶之上,向全世界宣告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30日下午,苏联红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柏林市区。此时人们才知道,希特勒同爱娃已经自我了断。

回望第三帝国的最后挣扎,不仅面临东西两线的大军同时压境,更有国内资源和物资的极端匮乏,还有德国军队战争意志的动摇和溃散,都是自身最终败亡的注脚。

更重要的是,作为法西斯侵略者,第三帝国的时刻面临世界人民的正义呼声和愤怒声讨,民心所向赋予了同盟国和军队将士们无以伦比的勇气和力量,在这样的正义力量面前,希特勒德国纵有400万残军,也只能烟消云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