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寶寶輸了比賽就耍賴反悔?爸媽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01

孩子做遊戲輸了就反悔,怎麼辦呢?

我家孩子4歲,玩桌遊、吃飯都非要爭第一名,輸了就哭,一開始是各種耍賴皮,後來在全家人堅持所有人必須一個標準的情況下,孩子為了保證自己贏,開始改規則。

雖然我一直跟他強調玩桌遊不是為了輸贏,純粹是因為這個遊戲好玩。但還是不管用。

吃飯前還要求提前排名。儘管我告訴他你控制不了別人,而且第一名有很多種,例如,爸爸得第一名是吃得快;你的第一名是吃得乾淨,這些話也只是暫時安撫他一下,當時他也是理解的樣子,可下次還是哭鬧,孩子接受不了輸的事實,該怎麼辦呢?


4歲寶寶輸了比賽就耍賴反悔?爸媽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孩子無法面對輸的結果,年齡較小的孩子輸了就撒潑打滾,耍賴反悔,直到大人妥協;年齡大的孩子一蹶不振,甚至選擇輕生,孩子之所以有這種表現,可能是因為平時父母缺乏成長型思維的培養。

02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通過40年研究將人的思維方式分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性思維模式”。

根據實驗顯示,固定思維模式的人會習慣性地逃避困難,這時的大腦幾乎沒有變化,而成型思維的人在面對困難時,大腦會高速運轉,剖析錯誤,從而獲得成長和進步。


4歲寶寶輸了比賽就耍賴反悔?爸媽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所以,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在面對困難和失敗時,相信通過努力可以改變局面,相信困難和失敗只是一個挑戰,他們會越挫越勇,在失敗的過程中找到經驗和教訓,並且信心十足。

例如,孩子參加比賽後,在等待結果公佈的過程中,想的是,比賽結果不重要,而重要的是我能通過這次比賽,找到自己的差距,知道差距後我該如何努力。


03

孩子不具備成長型思維到底是怎麼造成的?

1、跟父母的過度讚揚有關係。

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優秀,從小到大聽到的都是“你最好,你最棒,你最強”的誇讚,不管是多麼微不足道或者理所當然的事情,孩子都會得到一個我最棒的獎勵,孩子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不足,還有需要努力的地方,當孩子的心性不夠完整時,很有可能認為自己無論怎樣,無論做到那種程度都是最棒的,都必須是最棒的。


4歲寶寶輸了比賽就耍賴反悔?爸媽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過度讚揚是過度批評的另一個極端,父母為了肯定孩子,不能中立客觀的鼓勵成了孩子養成浮躁虛榮的一個原因。也是需要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思考。

2、跟父母的高度期待有關係。

前幾天知乎有個高贊回答,父母該怎麼接受孩子的平庸?引起了網友的熱議,父母總是對孩子充滿了期待,接受自己是普通人還比較容易,但承認孩子終將平凡,總是很不甘心,尤其是父母比較優秀,更希望孩子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時候,父母自然而然的期待,成了孩子非常沉重的情感負擔。

4歲寶寶輸了比賽就耍賴反悔?爸媽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3、父母不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記得楊瀾在一次接受採訪中,談起女兒前後經歷的兩所學校,一所是公立小學,另一所是北京的國際中學,她問女兒兩所學校中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

女兒想了想告訴她,公立小學的咯是總是告誡我們別犯錯誤;而在國際學校,老師鼓勵我們不要怕犯錯誤。

這句話讓她心生感慨。為什麼我們父母,都這麼害怕自己的孩子犯錯誤呢?

因為在父母眼裡,犯錯誤意味著失敗。

失敗就意味著自己輸了,便不再是受人表揚的佼佼者。

當然,所有人都怕輸,只是我們的孩子揹負了太多的壓力,更加怕輸。

4歲寶寶輸了比賽就耍賴反悔?爸媽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4、父母一直鼓勵孩子要贏,卻沒有告訴輸了之後該怎麼辦。

最近上映的印度喜劇片《最初的夢想》,談的就是失敗。講述了父親如何帶兒子一步步走出失敗的陰霾。

男孩拉加夫為了申請印度最好的理工學院,每天學習18小時,放棄看電影,放棄度假的時間,天天沉浸在學習中,在房間的牆上貼滿了勵志標語。他視爸爸為自己的偶像,因為他的父母都畢業於這所學校,而且爸爸一直鼓勵他;“你一定會考上的,你學習很用功,你的研究論文也寫得很好。”

放榜前,爸爸還特意買了一瓶酒,說“放榜那天,我和你一起慶祝,我們把喝光。”

4歲寶寶輸了比賽就耍賴反悔?爸媽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但是結果,拉加夫失敗了,申請被拒,平時比他差的學生都通過了,“我接下來的人生都會被打上“失敗者”的標籤。

“一切都結束了。”

說完,往後一仰,一躍而下……

爸爸的完美,爸爸的鼓勵,爸爸的殷切希望,都是拉加夫必須成功的理由,爸爸只告訴他,他一定會贏,而沒有告訴他,輸了該怎麼辦。

現在擺在拉加夫父母面前的問題,從鼓勵孩子追求成功,變成了教孩子怎麼接受失敗。


4歲寶寶輸了比賽就耍賴反悔?爸媽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我們一直都是一廂情願地鼓勵孩子要成功,要優秀,卻從來沒有告訴過孩子如果失敗了該怎麼面對,當這個世界充滿了“成功學”,我們更需要告訴孩子成長型思維的重要性。

04

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對美國13所高中進行了一項聚焦差生的研究,將這些孩子分成兩組:

對照組的孩子,只接受關於大腦運作知識的教育,比如如何讓提高記憶力等;

實驗組的孩子,同時接受了成長型思維的在線課程。

3個月後,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同學成績明顯比對照組高出許多,隨著時間,兩組孩子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實驗表明,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是可以改變的。


4歲寶寶輸了比賽就耍賴反悔?爸媽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我們究竟該怎麼做呢?

1、想讓孩子正確面對輸贏,父母的成長型思維很重要。

我們在生活中也總是會遇到挫敗的事情,比如:精心準備的一道菜卻沒燒出想象中的味道;駕照考試沒過關;工作晉升沒被領導提名。。。。。。當孩子在場時,告訴自己,我也有失誤的時候,也有輸的時候,這並不可怕,我們可以從中吸取教訓,再重來一次。

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也有很多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輸並不可怕,失敗也不丟臉,從失敗中可以總結經驗和教訓,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父母先具有成長型思維,才可以成為孩子的榜樣。


4歲寶寶輸了比賽就耍賴反悔?爸媽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2、教孩子瞭解輸贏的本質意義。

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輸贏,有時候贏了比賽卻輸了友誼,有時候輸了能力贏了經驗,有時候明知道救過是輸,卻還竭盡全力投入比賽,一樣可以贏得掌聲,拼搏努力是生活的常態,輸贏也是。

平時父母在跟孩子玩遊戲時可以故意讓孩子多輸幾次,然後輕鬆地告訴他,輸贏並不重要,收穫才是,進步的意義比輸贏更重要。

4歲寶寶輸了比賽就耍賴反悔?爸媽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3、避免過度保護孩子,允許他在輸的時候體驗失望感。

有的父母擔心孩子怕輸,每次玩遊戲,都故意輸給孩子,會給孩子造成他總是會贏的錯覺。這樣在孩子步入社會後遭遇更大的失望。如果你贏幾次,孩子就能在安全的環境下體驗失敗感,認可孩子的感受,這樣有助於孩子認識到失望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就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失望。

孩子無法坦然面對失敗,難以經受挫折,需要父母恰當的陪伴和引導,不管孩子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我們需要肯定的是孩子的努力,讓孩子明白努力的重要價值。

4歲寶寶輸了比賽就耍賴反悔?爸媽可以試著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我想說的是,現在輸不起的孩子,長大也贏不了。

教會孩子坦然面對輸贏,對於父母來說也是一場修行,從面對孩子的輸不起,到引導孩子找到力量,學會利用成長型思維考慮問題,學會面對生活學習中的“輸贏”、“成敗”,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方向,育孩子的同時也是在育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