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十部小眾電影佳作盤點

每年世界上有那麼多電影,能被人看到的終歸是少數,儘管暫時或許大部分還沒出資源,但好電影,總會在某天與它相遇。

1.《索萊》(意大利)平遙國際影展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4608304/

2019十部小眾電影佳作盤點

兩個不識彼此的青少年,少男終日沉迷電玩,少女則是身懷六甲,孤獨是兩人唯一的共通點;為了金錢,他們鑽律法漏洞,假扮夫妻,好讓嬰孩未來過繼給少男不孕的叔叔。疏離的兩人,儘管共處一室還是少有交集;隨著嬰兒意外早產,他們被迫拉近距離,多了懷抱裡的嬰孩,生活突然有了溫度。在滿室寂寞之中,愛的聲音已悄然在耳邊喧譁。

這部是我今年在平遙的第一驚喜,全片冷藍色憂鬱的色調,配上這個簡單卻濃情的故事,即使看完幾個月,想起故事仍暖意盪漾,眼眶發溼。你能在電影裡看到兩個沒有目標,失去意義的年輕靈魂,如何經由一個新生命而尋找到了意義。看他們笨拙地開始嘗試成為父母,很難不被觸動,畢竟他們本來還是孩子。而電玩室裡兩個人孤獨地打著那個碰碰樂的遊戲,由衷生出一份感慨,生活是如此微妙,而電影竟然都將其捕捉。

我們在遊戲廳笨拙地玩著碰碰樂,明明中了獎卻不去領。把孩子賣掉的女孩不是蕩婦,賣孩子賺來的錢並非不勞而獲。你在藍色的房間對寶寶說,我們有新房間啦。我在停電的房間對你說,我可以照顧你們。你說寶寶以後一定很醜,因為她有個醜陋的母親。我卻知道索萊是太陽,讓黑暗中孤獨的我們也有幸擁有光明。

2.《乳牙》(澳大利亞)平遙國際影展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210689/

2019十部小眾電影佳作盤點

一對夫妻發現重病的青春期女兒米拉愛上了一個毒販,二人的關係成為了夫妻倆的噩夢。而瀕臨死亡的米拉卻對生活產生了新的渴望,傳統的道德觀念也被拋到腦後。米拉向她身邊的每個人展示瞭如何一無所有地生活。這對一個家庭來說,原本可能是一場災難,但最終卻讓他們在生活的混亂中找到了平靜。

絕症題材的電影已經有太多珠玉在前,這部雖不能免俗,但塑造了圍繞絕症女孩周圍一圈人的眾生面貌。尤其是極其成功塑造了小混混男主的形象,充滿邪惡的魅力,彷彿炸彈隨時會爆破,或許你也和我一樣,會愛上男主最後跳的那支舞。而這一大家子人各種生活小細節,又讓故事變得可信。電影貴在可愛,像一顆會脫落的乳牙一樣,頻繁出現的小標題和如同《佛羅里達樂園》一樣的糖果色,都讓我在平遙連刷兩場,愛不釋手。

我是世上最差的父母,縱容你撲火的愛情。你是世上最狠的女兒,殺死了過去的自己。他是世上最壞的男孩,騙走你所有的青春。他的襯衫好臭,我的床單好香,可你偏偏喜歡。米拉在四號站臺認識了摩西,他會跳愚蠢的舞蹈,送路邊的耳環,用幻覺悶死你。可只有他才會讓乳牙脫落,長大和死亡才能發生在同一天。

3.《慕伶,一鳴,偉明》(中國)西寧FIRST影展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52564/

2019十部小眾電影佳作盤點

一家三口的生活因為爸爸偉明被查出末期肝癌而發生改變。自此表面上努力平靜度日的家庭籠罩著薄紗一般的陰霾。媽媽慕伶扛起了家,卻得不到父子的關心體諒。她嫉妒生病的丈夫跟兒子變親近,冷淡的母子關係越發緊張。出院那天,護士的疏忽幾乎讓偉明發現了自己的病情。雖然慕伶極力隱瞞,可偉明已漸漸意識到自己生命垂危,他暗自做出了一個改變他們家庭命運的選擇……

這次在西寧看到最驚喜的一部華語片,也是這個片單唯一入選的華語新片佳作。看的時候,前排有個小孩一直在吵鬧,但我後來才發覺,自己竟然深深被電影吸引進去,完全忽視了這個孩子的存在。不禁對這部電影刮目相看,電影越到後面,越讓我找回了看畢贛《路邊野餐》那種百感交集的觸動。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因為父親晚期肝癌而發生鉅變,卻又平靜得反常。慕伶,一鳴,偉明分別是這個家庭裡媽媽、兒子、父親的名字,也是電影的三個小標題。最後導演似乎借兒子之口,問出那句可能藏在每個少年心裡的話——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發光呢?電影表現出的影像自覺令人驚歎,在西寧拿到了評審團大獎,導演未來可期。

誰是追逐太陽的獵日之人,誰是與龜賽跑的阿基里斯,誰是笑話裡拿錯了病歷的傢伙,誰是現實中插錯了卡的笨蛋。爸我想改變世界,這樣的豪言在泡麵的熱度裡融化。老婆快過來一起擠,這樣的蜜語在臥鋪的床位裡蒸發。植入父親離島的記憶,在縫紉機邊試穿祖母剪裁的黃襯衣,從此去天南海北,都帶著你的身形。

4.《湯屋街物語》(日本)臺北/海南國際電影節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3395863/

2019十部小眾電影佳作盤點

鄉村少女進城打工,卻在複雜難解的都市人際關係中載浮載沉,描寫孤身一人投靠亡父摯友的女主角,在城市老街一角的湯屋裡看遍悲歡離合的惆悵物語。

雖然屢屢唱衰日本電影,但今年看到的日本佳作還是有幾部,年初上海日影展看到的《夜以繼日》《你的鳥兒會唱歌》都非常優秀。人們經常說老港片有一種“港味”,那這類日影也都有一種獨屬於日本電影的味道,恬靜悠揚,像這個民族的文化一樣獨特雋永。這部電影依然恬淡,少女成長故事,或者就是截取了一段生活,需要用心體悟。而和拆遷結合的社會背景,也讓故事多了一層厚重。

物體消失,詞彙留下來。膠片消失,影像留下來。城市消失,湯屋的記憶留下來。光芒消失,雙手交握的溫度留下來。問路的話會有人引你走很遠,買東西的話商店會多給一袋橘子,見過情傷男人的酒醉,也見過樂觀黑人的歡唱。城市在更新,生命也在輪迴,湯屋和店鋪都被按了倒計時,我還記得曾握住了光的樣子。

5.《蜂鳥》(韓國)臺北/北京國際電影節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318230/

2019十部小眾電影佳作盤點

聖水大橋坍塌的1994年,中學生恩熙和父母、姐姐、哥哥一起生活。全家在各自的問題上爭吵,此時的恩熙尋覓未至的愛情,像島一樣漂浮。恩熙的生活裡,唯一能給予理解的她出現了。

十部片子篇幅很有限,想想還是把這部已經出資源的電影選進來。同樣講少女成長,這部電影一反我們對韓國電影的刻板印象,細膩柔軟地呈現了一個敏感少女對世界、對生活的觀望。女孩被哥哥欺凌,被朋友拋棄,也遇到了知心人,卻也遭逢了離別的變故。在臺北看完後,有個女生走到導演面前,哭著說,導演為什麼你懂我經歷的生活。導演什麼都沒說,上前給了她一個溫暖的擁抱。非常喜歡電影裡引用的那句話——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金日成病逝,有人擔心朝韓開戰,有人惶恐腫塊留疤;聖水橋斷裂,有人遲到逃過一劫,有人失約提前告別。學妹的喜歡只持續一學期,男孩的讚美適用於所有人。凝視母親破了洞的絲襪,父親手臂的紗布,我相識了天下,忍受了暴力,什麼時候才能發光呢?青春是在錯誤的樓層敲錯誤的門,錯誤的時間等錯過的人。

6.《孤單殖民地》(加拿大)臺北/海南國際電影節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428897/

2019十部小眾電影佳作盤點

女孩即將離開故鄉到新的城市上學,為了融入冰冷的環境她曾做過嘗試。好在她遇上了願意幫助她的男孩,他在課堂上激辯殖民史與原住民的悲慘命運,對抗同僚間對“外來人”的冷暴力。電影以青少年充滿共鳴的同理視點切入,講述了青少年成長時期的迷惘和有關身份認同的故事。

看完《少年的你》,讓我立即想到這部電影,恰巧兩部片子都曾入選過今年柏林電影節。女孩同樣在學校裡經受了被排擠冷落的對待,同樣遇見一位拯救這種迷茫生活的少年,簡直可以稱作加拿大版的《少年的你》。少男少女那種孤獨之中接觸到相熟的微妙因子,都被電影捕捉。以至於最後女孩說出那句,怎麼辦,我好想愛上你了,顯得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所有人盛裝的舞會上只有我赤裸,畫地為文明的叢林裡只有你野蠻。寫滿心事的本子你用來貼剪報,祝賀生日的卡片我用來寫感謝。和她們一樣塗指甲,抹睫毛,大聲誦讀殖民史的章節,因為不想被排擠。和你一起跳蹦床,教騎車,走入森林裡的秘密小屋,忽然好像愛上你。阿貝納基戰士,歡迎陪我一起越出安全線。

7.《夢之城堡》(伊朗)上海國際電影節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3383642/

2019十部小眾電影佳作盤點

媽媽生了重病,住進了醫院,現已生命垂危。此時,闊別已久的爸爸終於現身。他焦急萬分,又猶豫不決,最終他別無他法,只能選擇把一雙兒女都帶在自己身邊。然而,在媽媽此前為孩子們造夢的基礎上,爸爸又將如何實現孩子們對於夢之城堡的幻想呢?

在我有限的觀影生涯裡,我一直力推三個國家的小眾電影——羅馬尼亞、以色列以及伊朗。影迷間流傳一個定律,在電影節的新片裡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選,選一個伊朗的就對了。雖然不可能百發百中,但這部電影依然驗證了這條定律。從2017年在上影節看到十分驚喜的《籌款風波》之後,這部伊朗電影依然不意外地好看,甚至被評委會主席錫蘭盛讚是他“近年來看過最好的電影”。依然是伊朗慣用的營造道德矛盾和人性困局,這種困境嫁接到我們的土地上,絲毫不違和。映後有觀眾問導演,為何伊朗電影總是這麼優秀。導演回答,在伊朗本土80%的觀眾都要看伊朗電影,這也督促伊朗電影人創作出更貼合現實、發人深省的好故事。當我們的電影市場充斥著假大空的青春懷舊、屢見不鮮的韓國翻拍戲、刺激民族情緒的科幻仙俠片時,這多少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水彩筆走丟了孩子都會去尋,父親走丟了又要到哪裡找。我們知道車漆成了紅色,汽油表已壞掉,當然也知道你沒給我買腳踏車,你也沒有城堡。我們不知道是你拔掉了媽媽的管子,把她愛你的心都賣了。淚水漣漣地求你去幫狐狸,你說這裡沒有狐狸,只有石頭。我相信你撞到了狐狸,就像我相信前方也一定有城堡。

8.《要或不要》(愛沙尼亞)上海國際電影節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306053/

2019十部小眾電影佳作盤點

在一個睡意朦朧的星期六清晨,三十歲的建築工人埃裡克得知了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他六個月未見的前女友莫妮卡即將分娩。然而,莫妮卡還沒有做好當媽媽的準備,如果埃裡克也不想要這個孩子,那麼初生的女嬰就會被送到領養機構。埃裡克是要她還是不要她呢?

淘新片定律裡,我自己還有一條,就是看本年度各國申奧片,許多國家都是推選本國相對優秀的電影參與角逐,經常會看到驚喜。本片就是代表愛沙尼亞出征2019年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展示了鋌而走險的勇氣和非同尋常的選擇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了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又是如何使平凡的主角脫胎換骨,成為日常生活中的英雄,和《索萊》異曲同工。可以在電影裡看到男主從一個沒有目標的頹廢青年,成長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成年人。從不知道孩子吐奶要從肩膀上抱,到可以直面孩子母親日後突然出現的困境,所有觀眾都彷彿陪著主角一同成長。上影節時候我專程跑到上海科技館來看這部電影,雖然觀眾稀稀落落,看完走出影廳外面是在下小雨的夜晚,旁邊兩個女孩好像是隨便選的電影,互相說,這電影還不錯。我想這個有電影的夜晚對她們,對我,都多了一層美好的意味。

還不會泡咖啡,就要學會熱牛奶。還不懂胃脹氣,就要學會止哭鬧。還沒給孩子取名,就要決定要或不要。民政處出口正是一對夫妻慶祝愛情的結合,卻是他們的分道揚鑣。遇到漆牆的英俊工人都會上床,要不要承擔責任才是下床後的人生考驗。大孩子和小孩子一同成長,她是鞦韆大賽的冠軍,你是平凡生活的英雄。

9.《喬爾》(阿根廷)上海國際電影節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359197/

2019十部小眾電影佳作盤點

一對夫妻的領養請求獲得批准,儘管九歲的喬爾比她想領養的孩子年齡略大。喬爾是曾和如今鋃鐺入獄的叔叔住在一起。正是由於喬爾的過去,在為他建立一個新的家庭時,塞西莉亞和丈夫面臨著許多挑戰和問題。不但為喬爾辦理當地學校的入學手續是個緩慢而痛苦的過程,他入校後也難以適應新的環境,家長間甚至不時傳出喬爾會對同學們產生不良影響的言論。於是,這個家庭不得不做出選擇,是接受喬爾和他充滿暴力的過往,還是接受其他父母對這個小小“外來者”的偏見?

這部電影片名是領養小男孩的名字,其實也就是約珥,是《聖經》裡的以為先知。導演設置了一個“伊朗式”的道德困境——這個充滿暴力的轉學來的小男孩,該不該在淳樸的本地學校裡就讀。由此本地家長聯合起來,向學校控訴,要求這個外來的孩子離開,由此引發出夫妻周遭一系列環境的變故。這甚至可以用作《奇葩說》的辯題,因為站在兩方視角我們都能理解各自的出發點。這種矛盾隨著戛然而止的結尾並沒有終結,沒有答案,或許也將持續地出現在任何一個地方。PS.前幾天陪朋友重新看了一遍《荒蠻故事》,正在感慨好電影的難得,又發現這兩部電影都有同一位男主角(就是最後婚禮故事的新郎)。

上帝沒讓我們擁有孩子,州政府賦予成為父母的權利。聖經裡的名字代表先知,現實中的身份遭人排擠。翻看九歲孩子的書包,找到打火機和偷來的手機。逐一拜訪孩子家長,收穫的都是敵意。只有同是被領養的母親,知道重新成為孩子和父母的不易。是孩子在撒謊,還是小鎮的抗議,調轉車頭她卻真正成為了母親。

10.《不可能的愛》 (法國)香港國際電影節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172208/

2019十部小眾電影佳作盤點

愛有三種:婚姻、激情,還有宿命;唯一共通,是皆為鏡花水月。導演剖開自己,以一生為書,道出愛的可望而不可即。以作者第一身自述,從母親視角凝望跌宕成長回憶。鄉下女孩一頭栽進富家子懷抱,走下去是愛的不歸路;啞忍情人的摧殘凌辱,只會對女兒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在詩意鏡頭下,一切美麗終將消逝,留下自燃成灰的,只有哀愁與怨恨。

今年3月去香港,和朋友剛下飛機,推著行李箱就直奔影院看了這部電影,看完大呼真值。導演上一部女同題材的《美好時節》我是在北京看的,兩部作品兩個地點隔空對望十分微妙。故事橫跨了一個女人的一生,跌宕起伏,歸根究底都是源自一個的魅力到令人髮指的男人。到最後你才知道年輕時候有多美好,到後來就有多痛。一直到最後,才驚呼這男人簡直是渣中之最。可是為什麼要否認,當初你愛得不就是這份致命的誘惑。法國人最擅長這類女性視角的渣男敘事,像麥溫那部非常棒的《我的國王》,從細節剝開愛情的美貌,顯露出的都是赤裸而冰冷的骨骼。很巧的是,在香港看的新片彷彿是渣父母的集合,阿根廷的《寂靜》、哈薩克斯坦的《兄弟之河》、中國的《再見,南屏晚鐘》等等,倒是形成一個有趣的聯動。

別人的愛是婚姻,我們的愛是宿命。曾經以為你是地球儀上的巴西,包裹未知與神秘。後來明白我是意大利的塔樓,走到哪裡鐘聲都會響起。以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對女兒已無法給予;後來明白是自己做得不夠多,讓女兒備受委屈。某天我會奇怪自己為什麼會愛上你,那是個難過的一天。這一世愛恨,卻從未後悔。

寫完才發現果然還有好多遺珠,像新加坡的《熱帶雨》、立陶宛的《夏季倖存者》、哥倫比亞的《猴子》、越南的《雙郎》、加拿大的《衰落美利堅》、以色列的《善後》……十部確實太少了,不過權當一份推薦片單,雖然大部分還沒資源(部分可以在接下來的海南電影節看到),但至少可以收藏起來留待日後。畢竟每次和好電影相遇的機會,總是要感恩和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