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粮食的价格才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根本所在。你认同吗?

姚社朝


种地是大部分农名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如今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产量受限的情况下,提高粮价也就意味着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而这也是不少人认为提高粮价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提高粮价真的能够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吗?我看未必!这次科学兴农由于肺炎疫情滞留家中,对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观点有了点新的看法,在这里也同大家分享一下。

科学兴农了解到,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因素很多,如果说提高粮价能够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话,那么在我国对农民提供种植补贴之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并没有提高多少,而如今科学兴农在最近走进田间发现依旧有不少的农田存在撂荒现象。其中农民经济效益偏低是种粮积极性偏低的主要因素,也就是所谓的不赚钱。

农民撂荒土地的原因也很简单,赚钱程度不如打工来的快,如果这么一个矛盾没有解决的话,那么诸多农民自然无意向去种植大量的粮食。那么提高粮价就能够比打工赚钱多吗?可能网友会说那是因为粮价提高的还不够。试问如果小麦粮价由当前的1.2元每斤提高到5元每斤,那么人们还能够消费得起码?这也意味着买一个馒头从原来的3毛钱一个涨到1.2元一个。一顿饭吃4个馒头,单单馒头就接近5块钱。我想这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无法承受吧!而且即便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出去买馒头恐怕也真心肉疼了。

而即便是5元的小麦,亩收益也不过是5000块钱,如今一人大概1亩耕地,种植4亩的耕地也才两万块钱,这样的效益对于一个小农家庭来说,难道就能够比打工赚的多?我想并不会。从如今外出打工的经济效益看,一个月最差的也要有4000块钱,收入高的可以达到8000元以上。距离打工还是差了很多。

说了这么多无非一个意思,愿意撂荒的农民无论再怎么提高粮价,他们依然会选择撂荒土地,而愿意种地的农民无论怎么劝告,他们也依然会选择耕种,毕竟即便是大家再怎么说粮价偏低,他们依然是从中赚到钱的,而那些愿意选择撂荒的人,粮价再怎么提高其实也很难超过他们外出打工的收入。

那么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出路在哪里呢?科学兴农认为在于加速土地流转,推进机械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如今对于的农业生产成本真的太高了。小农单打独斗的耕种增加了机械劳动成本,小地块减低了机械劳动程度,提高了人力用工成本,综合这些因素造成了如今种植效益偏低的局面。

不过这样的局面当前也比较难以打破,如果耕地大面积的流转,当前的城镇化速度又跟不上,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安置是一个问题。而粮价问题大家也真的指望不上,虽说近些年的粮价整体有所上涨,但是一斤一毛或者几分钱的上涨幅度,指望发家致富也太难了吧?而且国家为了稳定,安定百姓生活,也无法提高粮价,不过国家却也实实在在的为农民提供了种植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科学兴农


不是,如果涨了更好。一亩地,一年挣800元,要投入,打药,浇地,还有乱七八糟的,得投入每亩10工。一个工80元。你就是在涨,涨上两倍。我有五亩地,现在挣4000元,你就是一年挣一万多,还是不如打工。收入跟不上发展,



用行动来展望未来


我是城市Farmer.我不认同这个观点,粮价只是影响农户种粮的影响因素之一。

我个人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以我这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从农业生产角度分析,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共同影响农户种粮的积极性。

一是农业生产成本偏高。

受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影响,农民增收不确定因素在增大。在之前工作发现中,农户普遍反映农业生产成本过高,粮食价格不稳定,尤其是近几年水稻难买,玉米、油菜价格下滑较为严重,同时又取消了最低保护价,部分农民增加投入困难。这几年随着环保高压,17年以来,种子、农膜、化肥、农药价格都在增长,增幅5-10%左右。以水稻为例,亩种植成本600-800元水平。受资金影响,仍有部分农户特别是一些种植大户春耕备耕物资储备不足,种粮意愿不强。

二是信贷机制难以满足农民需求。

金融主体对农业生产环节的信贷支持极为有限,信贷机制满足不了不同生产规模农民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农民发展规模养殖、设施种植以及农产品加工等资金需求量大的项目,存在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之前工作中调查统计,所在工作县有350家专业合作社、400个家庭农场、2100多个种植大户发展规模生产和经营,用于生产和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缺口在20亿元。

三是劳动力普遍缺乏且老年化严重。

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劳动力严重不足,务农人员中40~65岁年龄段占比不足20%。在家多数为老人、妇女、小孩,且文化水平低,不易接受新技术,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四是农田渠道需要清修。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农业抗灾减灾避灾能力不强。随着取消小农水费、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末级渠道的维修养护主要由农民用水户自行进行维修养护,乡镇(村)政府及广大农民参与田间末端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到水利设施最后一公里。近几年随着农田改造的投入加大,抗旱,抗涝的能力逐渐增强。


城市Farmer


问:有人说粮食的价格才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根本所在,你认同吗?

一,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价格只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

1,咱们先说说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吧。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的农民,不一定要靠种地为生,也就是说种地不再是农民经济收入来源的唯一渠道,除了种地,农民还有外出打工的,搞养殖的,做小生意的等等,在农民年经济总收入里面,种地的收入所占的比例再慢慢地下降,有的农民家庭,年总收入大部分来自在外打工,主要的劳动力不在老家农村,南方挣钱北方花的现象很普遍。

2,农民种地的意义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说白了也就是,现在的农民不在依附于土地,离开土地也能存活,因为现在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城乡户口藩篱被打破,不再区分城乡,农民也可以自由的迁移了,谋生手段多样化了。就像一个老乡说的那样,我家种地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自家吃,自家种出来的粮食吃着放心。有个老乡说,我们家的稻田一年就种一季,就够我们一家几口吃了,也不图挣钱。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也有了更好的追求。

3,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农民进城安家落户的现象增加,这几年农民在城镇尤其是县城和社区买房子的家庭多了,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在城镇买房?一是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比较好,生活在城镇,能够更加便利地享受到现代化所带来的各种资源福利,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为了自己孩子上学,城镇教育资源更优越,将来孩子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有个轻松的前程,农村教育资源相对来说真的有点落后。二是农村年轻人结婚,要求在城镇买房买车,这个不用多说农村人都懂。

4,国家政策的优待让农民有更多的追求。比如说为了尽快地消化掉城镇房屋的空置率,各地方会出台一些农民进城买房安家落户的优待政策,包括农民进城安家落户以后老家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老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问题等,都会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保留,农民进城以后,老家农村的土地在打理上自然会有懈怠,有的干脆流转租赁给农业合作社、种地大户或者其他农户种植,自己只收租赁金。

三,正确看待农民种粮食价格问题,客观分析。

5,要说现在农民的粮食收购价格,低不低?从农民种粮的劳动力价值来看是低,但是从国际粮食价格来看,不算地了,我们可以看到从国外进口的粮食价格,有的要比我们国家还低,不过他们对农民种粮的补贴很厉害,所以主要不是因为粮食价格低的缘故,而是我们农民种粮模式有些落后了,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是小农耕耘模式,一家一户单干,从劳动效率上来说不高,所以农民投入成本很大,但没有发挥出来土地的应有价值,适度规模化种粮,土地才能发挥出来更大的价值,规模出效益不是随便说的。

6,农民手里的土地占有面积是不均衡的,各地农村都不一样,有的同一个村子的农民,土地占有面积都有多有少,土地多的自然可以获利,土地少的只是够吃买不了几个钱,这也是农村农民的现实问题,因为添人不添地减人不减地,所以农村土地少的农民,在家你让他怎么发展?毕竟现在物价那么高,农民拖家带口的,要吃饭,要上学,要结婚,要买房子等,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结尾:总之有的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不一定都是因为现在粮价太低,而是社会发展了,农民不再满足于一亩三分地的生存现状,再说了外面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能生活的更好一点,谁不想的呢?有追求,才是现在农民应该有的态度。

农村老俗话


现在农村种水稻的人真的很少了。种植水稻费时费工,碰到干旱雨水少,一亩地产400斤稻谷都没有。

现在的农民,就算四五十岁的他的工地上干小工一天的工资都有150~200左右。在工地上干两个月都可以买一年的粮食了。在我们家乡这边基本上的水田都已经荒废了。

因为现在各个地方都在搞建设,农民工找工作也比较容易。以前经济落后,在外面难找活干工资也很低,以前只有二三十块钱,一天,几十块钱一天所以现在的农民都很少种种水稻了,

现在农民工在工地上都是按天算的,一天工资150~200,这样做两个月的话,已经够一家人一年买粮食了

但是可以改种别的种果树,种蔬菜,都是很不错的。


农人阿中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赞同一半。为什么我们做赞同一半呢?因为每一样工作都有人去做,当然如果对于经济收入获得更多的支持,价格上涨那么肯定会引来更多的投入者。

但是农村的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根本所在原因在于哪里,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分析几个主要的原因,看看大家是否赞同这样的方法。

价格上涨涨不到哪里去。

说白了价格的上涨针对于目前来说它涨不到哪里去。现在一块多一斤的粮食价格,你想它翻多少倍翻多少倍,其他的物价那么它同样会跟着翻倍。

所以即使现在的价格上涨,相对应来说也不会有多少上涨的空间。因为粮食是最基本的产品,所以面临这个问题来说不可能会大幅度的上涨。

所以基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对于目前来说,它的价格上涨相对于现在价格的上涨幅度不会很大。所以对于目前来说,即使价格上涨也推动不了农民的积极性。

成本很高。

对于现在在农村里面,农民所占用粮食的情况之下,基本上都是由于自身的发展,所以脱离了农村的种植粮食的种植行业。

因为成本很高,说白了,农村里面的种植成本真的很高很高。

到底他有多高呢?也许大家都不知道,目前来说农村里面的种植成本随着人工的上涨,其他的产品比如说药物的上涨。换肥的上涨都是上涨的,价格比较快的。

所以总的来说种植粮食的成本很高,现在农村里面能够种植粮食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种植。自己粽子够自己家里吃的口粮基本上就足够了。

调动不了多大的积极性。

即使粮食的价格上涨又能怎么样,比如说粮食的价格上涨就算上涨两倍三倍他的综合收益也会很低。

这样呢,对于外出打工的年轻农民工来说,他远远要比在农村里面种植粮食好很多。

所以对于价格上涨根本性的原因是由于辛苦,由于时间长,周期比较长,收益比较低的情况之下,很多人都不愿意在农村里面种植粮食做农民这个问题。

所以面临目前这个问题来看,我个人觉得对于现在来说,确切的来讲,真的农民种植确实是一个比较辛苦的问题。


农人莫小道


可以肯定,抬粮价不是根本办法。假设再提高一倍,能否抵得上出外打工?不能,而且还是的很远!但粮(菜)价涨一倍的后果是城市工薪、平民的消费压力必然大增,工业品也必然要抬价。它损不了上层和富豪的半根毫毛,却会形成轮翻涨价,受害的还是工农、平民。唯一办法是全面解决“三农”让其农、工、商、学、医、育、养全面发展。南街为就做了很好的示范………


昆仑139100429


我认为粮食的价格的确是影响农民种粮食积极性的根本所在,就比如说我们东北这里,本来每家每人土地就不多,有的家就几亩地种点玉米啥的,再加上点稻田吃不了再卖点水稻,如果粮价好的话年平均能收入个2万左右,这在我们这就可以维持正常生活了,百姓们还挺愿意种的,谁家有不种地的了,知道了赶紧去包过来种。可是这几年不知为啥玉米价格一路下滑,甚至才几毛钱一斤,算算种地实在没意思了,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维持不了了,不少农民只能放弃种地出去打工,这就是发生再我身边的真实事情,亲眼所见,如果玉米价格能保持在每斤1元多钱,农民们还是宁愿在家守着这一亩三分地,也不愿走出家门的


用户9723404271688张


农民不愿种地,种地积极性不高一直是社会关心的话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土地不在是农民生存的根本,大部分农村青壮劳动力都脱离农村开始进入城市打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很多,不能单单说是粮食的销售价格低所导致的。

首先应该是说农民种地收益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比较大,农民所分得土地数量不多,小规模的种植往往收益不高,甚至有时候因为遇到灾情的时候,会出现倒贴钱的事情。就拿小麦的销售价格来说,市场销售价1.2元左右,亩产1000斤,一家四亩地,除去各种人工、种子、花费、农药的费用,一年下来剩不到2000元,这个收入还赶不上城里一个月的工资。

但是在一些欧美及发达国家,粮食的销售价格也不高,甚至有的粮食品种即使是出口到我国加上关税之后,还比我国的粮食价格低,但是由于外国实行的是规模化农业生产,大部分的土地都用机械化耕作,各种费用比较低,所以在粮食价格不高的情况仍有很大的种植收益。

近几年的种地成本中所需的肥料和农药的价格都是不断的在上升,并且地租也在不断上涨,与之相反的是粮食的销售价格却没有同比列上涨,并且随着这几年的粮食不断丰收,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事情,辛苦一年种植出来的粮食,却很难销售出去,这样无形中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再有造成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过低,也是由于最近几年形成的农民进城风气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和享受更好的城市资源,开始逐渐进入城市打工生活。在这股“进城风”的带动下,很多农民当然选择了工资比较高,相对还不那么辛苦的城市打工生活。

所以,造成目前农民种粮积极性比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不断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强农村的基础建设,尽快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通过规模化运作农业提高种地的效益,才能提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有人说粮食的价格才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根本所在。你认同吗?欢迎大家交流,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响水大米


我认为粮食价格是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一个农民工跑到一线城市去打工,就算每月有六七干块钱的收入,那也是很辛苦地挣来的,还得花费生活费等不少的费用,图得是孩子在家能上学,老人在家能吃饭,尽管风餐露宿,也比种地到头来一无所有强。如果粮食价格比现在高一倍,就会有大批农民回家务农,过一种老婆孩孑团聚在一起的生活,同吋,也会减少很多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社会环境也会改变不少,养鸡养狗的也得考虑成本的问题。粗粮也多被家庭改变成食品,相对于一些人体疾病也相对减少。[呲牙][捂脸][大笑][祈祷][祈祷][祈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