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最愛吃魚眼睛了”:“越界”的母愛,反而會變成傷害?

01 “女人做了母親,便喜歡吃魚頭了”

關於母愛,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一則

“女人做了母親,便喜歡吃魚頭了”的故事。

故事其實很簡單:

家裡條件一般,媽媽便故意說自己喜歡吃魚頭,讓孩子吃魚肉。

孩子一直信以為真。隨著他漸漸長大,也每次都把魚頭留給媽媽吃。

直到他也成家了,有了妻子和女兒,發現妻子也是說自己愛吃魚頭,把魚肉留給女兒吃。

這時的他,才突然明白,原來媽媽是為了把魚肉留給孩子吃,才故意說自己愛吃魚頭的。

很多人都藉由這個故事,謳歌母愛的偉大和無私奉獻。

但是這個故事,是否存在另一種的結局?

原文中的孩子,是三觀端正的孝順孩子,所以在成家之後,懂得了媽媽的良苦用心。他也會把這種愛傳承下去。

但如果這種愛,過了頭變成溺愛呢?

孩子是不是會以為父母就應該把最好的雙手奉上,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呢?

被溺愛長大的孩子,就算長大了,也無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更不要提對父母孝順了。


“媽媽最愛吃魚眼睛了”:“越界”的母愛,反而會變成傷害?


02 溺愛,成長道路的絆腳石

剛剛過去的春節,可能大家會見過這樣的場面:

一大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坐在餐桌旁。端上了一盤菜,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總是會第一時間夾給孩子,嘴裡還說著“寶貝快嚐嚐,這可是特意為你做的!”

父母和爺爺奶奶的做法,其實和把魚肉留給孩子的家長想法一樣,都是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不捨得他們吃苦。

但如果把握不好度,超過了愛的界限,只會讓孩子感覺理所當然,學會自私自利。他們就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全世界都應該圍著我轉,否則就是不對的!

在小家裡,還有家長護著。但是等孩子長大之後,走入社會,懷著“唯我獨尊”的想法,只會在現實面前處處碰壁,永遠無法構建自己與他人的良好關係。

在英國教育界有這樣一句名言:“溺愛的雙親應該記住,每件事都替孩子做,不希望孩子做什麼事,這是對他有害的。”

父母的溺愛只會讓孩子缺乏獨立,而被溺愛“澆灌”長大的巨嬰,迎接他的人生路只會滿是荊棘。


“媽媽最愛吃魚眼睛了”:“越界”的母愛,反而會變成傷害?


03 如何不讓父母之愛變成溺愛?

也許有的家長會問,不是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嗎?怎麼知道這種愛是不是溺愛呢?

如果怕溺愛慣壞孩子,那對孩子嚴苛一點總沒錯吧?

這個想法也是不對的!

被溺愛長大地孩子,會處理不好自我與他人的關係,變得自負;而被嚴苛打罵下的孩子,會處理不好自己內心的衝突,變得自卑。

不管是溺愛還是嚴苛地對待孩子,是養育的兩個極端,都是不可取的。

如何不讓父母之愛變成溺愛?如何改變父母粗暴地教養方式?

我推薦所有的養育者,都來看看《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這本書。


“媽媽最愛吃魚眼睛了”:“越界”的母愛,反而會變成傷害?


書的作者,是擁有40年育兒經驗的美國實戰派育兒專家,伊麗莎白·克拉裡。

她本人在美國教育界很有名,還上過脫口秀女王奧普拉的脫口秀節目。

這本書尤其適合0-6歲的家長閱讀,是她育兒知識和經驗的集結。因為作者本人的經歷,所以這本書不僅有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有具體的操作步驟,和一般育兒書相比,具有更強的指導性和實操性。

下面,我就結合本書內容和中國國情,和大家分享下精華內容。

04 瞭解“三腳凳理論”,讓你從戰略上掌控全局

古人們常說,欲想善其事,必須利其器。要想提高教養水平,必須先從“戰略”上搞清楚自己的養育理念到底是什麼。

不妨問自己三個問題:

你清楚瞭解自己的價值觀嗎?

你對孩子有什麼期望?

在育兒的過程中,你對自我需求尊重嗎?

這三個問題,就是兒童教育中,父母首先要樹立的“三角凳理論”的三條腿。若缺少任意一條腿,三角凳都不穩。


“媽媽最愛吃魚眼睛了”:“越界”的母愛,反而會變成傷害?


價值觀方面:

對中國父母來說,對待成人子女,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經驗主義”。“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這句話雖然表明了父母的經驗豐富,但並不代表我們的價值觀就是無可挑剔的。

與之相似的,父母價值觀對孩子的影響,直接決定了他們的教養方式。

你希望孩子性格溫順還是活潑好動?

你希望孩子喜歡運動還是乖巧聽話?

你喜歡孩子喜歡冒險還是敏感體貼?

孩子的不同特質的養成,除了先天遺傳因素,大部分是由父母的養育方式決定的。而價值觀就是決定養育方式的前提。

調整期待方面:

所有的父母,在被問到對孩子未來的期望是什麼,最常見的回答就是:希望ta擁有健康、快樂的一生!

但是具體在生活的細節裡,我們還是會不自覺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做比較。

如何降低自己的育兒焦慮?

用平常心更好地看待自己的孩子?

認清孩子的發展規律至關重要!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多瞭解關於兒童敏感期,大腦發育階段等相關知識,調整期待,並引導孩子培養樂觀的心態。

尊重自我需求:

有了孩子之後,我們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絕對不是有了一個新成員的加入這麼簡單!尤其是孩子的頭3年,對於媽媽來說,是人生的一個嶄新階段。

咿呀學語的寶寶確實可愛,但是生活中也有洗不完的衣服,做不完的輔食,更不要提母乳媽媽的辛苦了。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副教授,吉爾·斯塔姆《0-5歲,怎樣讓孩子更聰明》中說:

“照顧孩子是一項艱辛的工作,這項工作對人的要求很苛刻......作為一個看護者,你首先得關注自己。”

想必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今天心情好,那麼孩子搗亂,也會和風細雨地對待;如果心情糟糕,那麼孩子一樣的行為,可能就會讓我們瞬間爆發。

我在參加工作坊的時候,經常有家長們喜歡“吐槽”說,自己孩子心理素質差,沒辦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但是孩子的情緒管理,都是從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身上習得的。

如果父母不能先滿足自己的需求,讓自己情緒平穩,那麼孩子只能脾氣越來越差,沒辦法管理好自己。

所以,請先給自己留點放鬆時間吧!


“媽媽最愛吃魚眼睛了”:“越界”的母愛,反而會變成傷害?


05 界定雙方需求,將煩惱進行歸屬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一書中,一共介紹了10大策略、32種替代打罵方法、150種現場問題解決技巧“。但是除非是專業人士,你我這種普通人,看見這麼多林林總總的技巧,只會感覺崩潰:這麼多條條框框,可怎麼能融會貫通呢?

不用怕,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通覽全書你會發現,解決99%的教養問題,都是從”三角凳理論“出發,界定出父母、孩子的需求,再尋找解決方式!

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根據“誰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將煩惱進行歸屬。

這就需要你列出孩子的哪些具體行為(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是否對你造成影響,來進行界定。


“媽媽最愛吃魚眼睛了”:“越界”的母愛,反而會變成傷害?


06 根據“誰擁有問題”,選擇不同應對方案


把需求界定之後,就要根據“誰擁有問題”,選擇不同應對方案。


“媽媽最愛吃魚眼睛了”:“越界”的母愛,反而會變成傷害?


父母、孩子都無問題,這裡就不需要討論了。我們來看看孩子和父母擁有問題,分別應該怎樣應對。

當孩子擁有問題(煩惱)時:

當孩子擁有問題(煩惱)時,最佳的解決方案是父母積極傾聽孩子的心聲

比如孩子因為在哼哼唧唧,情緒不佳時,你要試著和孩子交流,弄清楚孩子反常的原因。

是因為今天午睡的不好?

還是因為新買的玩具沒到貨?

或是單純因為無聊?

不同的原因,都可能表現出同樣的外在表現。父母可以根據對孩子的瞭解,來逐一分析可能的原因。

在對待孩子的時候,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對令性明確的引導,不要給他們太多的選擇。

舉個例子,寶寶到了2歲左右,會有一段叛逆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terrible two”(難纏的2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突然變得不聽話,愛搗蛋,以前養成的好習慣也突然不見蹤影。“不、不要、不行”變成了他們的口頭禪,以前的育兒方法似乎都不管用了!

父母該怎麼辦呢?

舉個書中的例子,媽媽要把馬克從託兒所接走,但是馬克拒絕了。媽媽就說:“快過來,不然我就走了!”

媽媽的威脅會奏效嗎?

當然不會!因為媽媽不可能丟下馬克走,所以這個是無效的招數。

那媽媽應該怎麼做呢?

答案就是,媽媽和馬克說:

“你是自己走過來上車呢?還是我抱你上車?”

給孩子有限的選擇,而不是用威脅、利誘的方法,會給孩子的行為產生有益的影響。

察覺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可以預先給家長訊號,做到未雨綢繆。


“媽媽最愛吃魚眼睛了”:“越界”的母愛,反而會變成傷害?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說積極傾聽

積極傾聽的訣竅,在於用同理心傾聽孩子的表達。父母無需提供意見,也不提供判斷,只是讓孩子清楚表達自己,自己釐清思路,摸索可能的解決方案。

剛開始,積極傾聽可能會花費你一定的時間,尤其對於親子關係不佳的家庭。但是隨著積極傾聽的不斷深入,解決問題的時間會越來越短。

“積極傾聽的一大優勢在於促使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對父母形成依賴。積極傾聽有助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這種能力是長期的。”

當父母擁有問題(父母煩惱)時:

當父母擁有煩惱時,這就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了。

父母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心態、外部環境來解決問題。也可以直接對孩子說“事實+感受”,也就是採用“我訊息法”,通過解釋自己的需求、感受來說服孩子。

舉個例子,當你在和愛人想要談話時,孩子在旁邊將音樂聲開得太大,影響你們交流。

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可以直接和孩子說:“寶貝,你把音樂聲音開得太大,我和爸爸沒辦法說話。讓我感到很懊惱。”

只要你們的親子關係不是很糟,那麼孩子肯定會把音樂調低的。


“媽媽最愛吃魚眼睛了”:“越界”的母愛,反而會變成傷害?


07 寫在最後

當你採用完應對方案後,別忘記對結果進行評估。

如果方法奏效,就試著進行記錄下來,並進行復盤。如果效果不佳,就要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嘗試改進。

對於父母來說,教養孩子的目的,都是指向同一個目標,讓他們學會獨立,並走向更遠的未來。

就像心理學家邁克爾·湯普森說的:

童年需要一個終點,而培養孩子獨立、培養孩子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讓他們離開家長安全的懷抱,自主追求高一級的冒險和挑戰,則是家長的職責。”

孩子始終是獨立的個體,不管是打罵、溺愛,終究只是一時之技,而無法解決長遠的問題。不如從現在開始,“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吧!


“媽媽最愛吃魚眼睛了”:“越界”的母愛,反而會變成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