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減持潮直擊 海王生物、四環生物麻煩事不斷 價值底色幾何?

一場疫情,讓不少實體企業陷入困境。


然在資本市場,相關的概念股卻熱度高漲。站在最風口的,自然是醫藥板塊。


一個個概念股,開啟連漲模式,投資者或滿倉,或踏空,演繹著一場場喜怒哀樂。當然,更受益的還要屬上市企業。一股減持潮正在上演。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2月3日至14日,已有40家藥企實施減持。在節後累計漲幅逾20%的近50家藥企中,有8家公佈了減持計劃。


受減持風衝擊,醫藥板塊股指2月7日掉頭向下,以2.6%的跌幅收盤,此後5日持續萎靡,累計下滑逾2%。


藥企減持潮直擊 海王生物、四環生物麻煩事不斷 價值底色幾何?


而細觀此番操作,不乏業績長期不佳者,也不乏與疫情關聯不大的企業。如海王生物、四環生物。


高位解套


先來看看海王生物。


2020年2月7日,海王生物發佈公告稱,2017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所持公司股票已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的交易方式全部出售,本次減持數量3831萬股,按當日收盤價7.05元/股計算,減持總金額2.7億元。


公告顯示,上述員工持股於2017年12月5日購入,當日,海王生物收盤價為5.99元/股。也就是說,其購入成本為2.29億元。


而上述持股計劃完成購買後,公司股價就一路下跌。


2018年10月30日為2.73元/股,創下近年股價新低,遠不及購入時股價。截至2019年12月27日,公司股價僅為3.37元/股。而從2020年1月17日起,海王生物股價連續上漲,2月7日達到7.76元/股,漲幅高達127.57%,總市值從94億元快速膨脹至214億元。 


顯然,此次疫情成為難得的解套機會。


不過,對海王生物控股股東,仍又不少麻煩事,比如高質押壓力。 


2019年11月27日,海王生物發佈最新質押公告稱,截至公告日,控股股東海王集團合計質押上市公司股份數量為12.14億股,佔其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數量的比例為99.83%,佔公司總股本的43.96%。  


業內人士指出,股票質押貸款屬高風險貸款業務,為控制股價波動帶來的償付風險,質押方往往會設立警戒線和平倉線。然海王生物控股股東已幾乎將所有股份質押出去,一旦觸碰警戒線或平倉線,背後風險不容忽視。


一定意義上說,無論是減持套現還是高質押,都折射出海王生物的發展困境,由此導致內部信心不足。


哄抬口罩價格 蹭熱質疑

來看看其業務表現。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眾多醫藥上市公司受到資本追捧,海王生物也是其中一員。對於股價大幅上漲,有不少投資者認為,海王生物是肺炎疫苗概念股。


然而,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公開資料顯示,海王生物多年來致力於醫藥產業的發展,目前已形成醫藥研發、醫藥工業、醫藥商業流通等產業平臺,主營業務為醫藥批發,並沒有從事疫苗生產業務。


對此,海王生物也在2020年1月22日發佈的股票異常波動公告中,進行否認,稱公司未生產相關的疫苗或檢測試劑。  


那麼,為什麼之前會認為海王生物是肺炎疫苗概念股呢?這或許與其旗下子公司福州海王有關,該公司生產與疫情相關的利巴韋林注射液,但該產品的銷售額極小,並不會對上市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隨後,2020年2月4日、2月7日,海王生物又連續發佈兩份股票異常波動公告,再度稱公司未發現近期有公共媒體報道了可能或已經對本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未公開重大信息。


顯然,海王生物的上漲缺少基本面的支撐。


藥企減持潮直擊 海王生物、四環生物麻煩事不斷 價值底色幾何?


不過,海王生物的第三份異動公告中也有一疑問。


公告稱,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於2020年2月5日在其網站披露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的通知》,將藥品利巴韋林作為治療推薦用藥,公司下屬子公司福州海王福藥製藥有限公司有生產利巴韋林注射液,2018年度、2019年度福州海王福藥製藥有限公司該藥品的銷售額分別約為120萬元和103萬元,公司將積極響應防疫需求組織生產。 


從往期業績表現看,利巴韋林對海王生物的業績影響甚微,可以忽略不計。那麼,海王生物還刻意進行補充披露,是否有迎合市場炒作之嫌呢? 


值得注意的是,除疫苗概念,海王生物還多了個口罩概念。


2020年2月3日,公司在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稱,其參股公司山東康力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康力醫療”)生產防護口罩和防護服等醫療產品。


2019年中報顯示,海王生物持有康力醫療40%股權,康力醫療2019年上半年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3743萬元、168萬元,而2019年前三季度,海王生物淨利潤為3.66億元。


顯然,這也不會對海王生物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值得考量的是,近期,海王星辰多地連鎖藥店因涉嫌哄抬口罩價格,受到行政處罰。


1月29日,長沙市市場監管局對湖南海王星辰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人民中路分店涉嫌哄抬口罩價格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擬罰款50萬元。


1月30日,南京市市場監管局查實海王星辰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南京和燕路店以30元每個的零售價出售醫用隔離面罩,購銷差價率達284.61%,擬處罰款30萬元。


企查查顯示,海王星辰隸屬於深圳市海王星辰醫藥有限公司,旗下擁有近40家遍佈各地的健康藥房分公司。海王星辰為海王集團旗下連鎖藥房,海王星辰和海王集團董事長均為張思民。海王生物為海王集團旗下上市公司。


不過,這些並不影響上述兩個風口概念的推動力,海王生物的股價不斷大漲,為上述減持套現提供了機會。


只是,市場終究是理性的。隨著海王生物偽概念的暴露,其股價也開始縮水,截至2月19日收盤,股價為5.05元,市值139.51億元。相比最大點縮水超70億元。


應收賬款、商譽高企 


這也不少盲目追風的投資者,結結實實的上了一課。


來看看其財務數據,也許有更深刻體會。


從財務風險角度看,其鉅額的應收賬款和商譽著實令人頭痛。


2019年三季度末,海王生物應收賬款賬面價值高達180.96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為45.5%。


且據Wind資訊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分別為166天、153天、155天。  


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看,國藥控股、華潤醫藥、上海醫藥2018年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分別為95.06天、100.39天、83.2天。


可見,海王生物應收賬款週轉天數遠高同行水平。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說,“應收賬款餘額長期保持較高水平會給公司帶來較嚴重的不利影響,現金流承壓較大,壞賬風險加大等。”


據2018年報附註披露,海王生物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餘額總共有191.21億元,其中1年以內的應收賬款餘額為181.49億元。然公司沒有計提任何減值準備。 


如果按照1%壞賬計提比例計算,海王生物應對2018年年末1年以內的應收賬款計提1.81億元的壞賬準備,這佔當年淨利潤的比例高達43.61%。 


再來看商譽。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海王生物商譽規模達38.4億元。而2016年年末,其商譽金額為4.77億元


據悉,海王生物商譽由大量標的資產構成,這些標的資產絕大部分都由上市公司在2017年和2018年收購而來,其中金額最大的是康諾盛世,對應的商譽金額為3.96億元。 


不過,包括康諾盛世在內,其年報僅僅披露了幾家的經營狀況,其餘的標的資產情況迷霧重重。


因此,2019年海王生物多次收到監管問詢函,要求其及時披露期內新增商譽計算過程、待支付股權款計入投資收益或營業外收入的處理依據以及計提壞賬激增等敏感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商譽高企蘊含多重風險。如業績不盡人意,存在減值爆雷風險。最近眾泰汽車、金科文化、天夏智慧等企業的相繼爆雷,即是例證。


收購後遺症


《投資者網》梳理發現,近兩年來,海王生物淨利潤出現下滑,負債率維持在80%左右的水平。


而無論業績變臉還是高負債,均與海王生物連續大筆收購有關。


據悉,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同比降幅分別為34.84%、15.36%。


且近兩年其毛利率也在不斷下滑,這與醫藥商業行業毛利率上升的趨勢相背離。


2019年上半年,海王生物的毛利率是12.77%,比行業水平(中位數)低出7個百分點。


再看公司銷售淨利率。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海王生物的銷售淨利率穩定在1.8%。


債務方面,海王生物資產負債率常年維持高位。


2019年三季度末高達79.98%,其中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分別為86.43億元、7980萬元、29.53億元,有息負債合計116.76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債務高企必然會導致財務費用激增。2018年,海王生物財務費用為9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高達7.13億元,是當期淨利潤的1.95倍。


顯然,公司利潤一定程度上被財務費用蠶食。


另一個頭痛問題是,自2011年至今,海王生物經營活動現金淨額僅有兩年為正,加之造血能力不足、債務高企,公司在財務方面愈發捉襟見肘。


因此,公司債務只能通過借新還舊來償還。2019年上半年償還債務支付現金77.68億元,取得借款獲得現金95.25億元。


可以發現,海王生物對資金需求較為迫切,這也是其高負債、高質押的重要原因。


經營能力差 


這也凸顯了其經營能力的薄弱。


據Wind資訊,自2001年以來,海王生物扣非加權ROE只在2016年至2017年超過10%,分別為11.47%、12.62%,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分別為1.56%、6%,其餘年份甚至出現過負值。


同行業可比公司中,以國藥一致為例,自2005年以來,其扣非加權ROE均在10%以上,其中不少年份達到了20%以上。 


專家表示,ROE是衡量經營能力的核心指標,而海王生物ROE常年維持偏低水平,其管理層經營能力值得商榷。


另一個值得商榷的,是其重頻融資、輕分紅表現。


據悉,海王生物1998年上市以來,包括IPO在內,公司股權融資額累計50.3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6月26日,海王生物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採取詢價發行方式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2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擬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


藥企減持潮直擊 海王生物、四環生物麻煩事不斷 價值底色幾何?


相比巨融,海王生物在分紅方面卻少的可憐。


上市21年以來,公司只有4年進行過分紅,累計分紅額只有2.75億元,佔累計淨利潤的比例只有12.27%。


專家表示,上市公司會熱衷併購有多種原因,一是主業不振或主業不明顯,缺少核心競爭力,希望通過併購來做強主業。二是併購多由投資者買單,導致高溢價併購重重上演;同時,市場缺乏相關問責機制,董監高無需為併購擔責有關。進而導致一些上市公司用高溢價併購收購垃圾資產,最終成為企業包袱。再者,一些不規範併購也暗藏違規交易,比如用高溢價併購來收購公司實控人或關聯方資產,進而利益輸送。或通過併購製造利好,通過市場利好預期,掩護公司大股東或董監高進行股份減持等。


八個漲停板


再來看四環生物,麻煩事也不少。


2020年2月12日,四環生物發佈公告,公司股東崑山能源於2月7日至2月12日減持公司股份1385.8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35%。


這也是崑山能源持有的全部股份,也就是說,崑山能源清倉了四環生物。


與海王生物類似,上述減持也與公司股價有一定關係。


受新冠疫情影響,四環生物股價也經歷了暴漲。


藥企減持潮直擊 海王生物、四環生物麻煩事不斷 價值底色幾何?


2020年1月17日至2月12日的13個交易日內,該公司的股價上漲了89.27%,同期所屬行業板塊的漲幅為7.97%。


根據公告,上述崑山能源的減持價格區間在6.55元/股至8.8元/股,減持均價為8.05元/股,接近2月7日的8.83元/股。


然隨著崑山能源的減持,自2月7日開始,四環生物股價也開始下跌,且連續出現兩個跌停。截至2月19日,其股價為5.62元/股。


2月11日晚間,四環生物公告表示,“公司暫無特定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產品研發和生產”。


公開信息顯示,四環生物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醫藥上市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包括: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既然,四環生物跟新冠沒什麼關係,為何還連續收穫八個漲停板呢?


業績考量


有業內人士認為,四環生物上述股價暴漲,與其業績表現有直接關係。


2020年1月17日,四環生物公佈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9年公司扭虧為盈,但全年淨利潤也僅1300萬元。


對於扭虧原因,四環生物表示,控股子公司北京四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通過技術改造和成本費用控制,同比盈利增加;全資子公司江蘇晨薇生態園科技有限公司積極拓展市場,業務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虧損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公司業績始終處於低迷狀態。


從扣非後淨利潤來看,四環生物多年來呈現虧損態勢,且幾乎連年為負。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其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8858萬元、57.11萬元、-1488萬元和-3023萬元。而在2018年,公司更是多項利潤指標同比大幅下滑,呈現負值。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業績大幅增長能否持久,現在很難預測。


此外,近年來,該公司醫藥產業經營形勢也不樂觀。


為提高持續發展能力,四環生物開始多元化佈局,發力生態農林產業尋找新利潤增長點。


2015年,公司設立江蘇晨薇生態園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公司收購廣西洲際林業投資有限公司。


只是,目前來看,醫藥仍然是該公司主營業務。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來自醫藥收入的80.8%;來自用材林銷售收入的營收佔比為5.2%;來自景觀工程收入的佔比為2.3%。


此外,2019年底四環生物披露,公司將賣掉9.12萬畝的林木資產(包括林木所有權及林地承包經營權等),改善自身財務狀況。該林木資產屬於全資子公司廣西洲際,位於廣西自治區內22個縣市區。


評估報告顯示,上述標的林木資產賬面價值1.14億元,評估價值1.71億元。交易完成後,產生約4000萬元的收益,這對其全年業績扭虧作用不小。2018年,公司已虧損2943.96萬元;今年前三季度雖有微利,仍存較大保殼壓力。


而2019年,大佬實控人陸克平的突然“折戟”,也為四環生物再蒙隱憂。


長期以來,四環生物股權分散,在2014年至2018年年報中均披露公司沒有實控人。


2019年9月,證監會一紙調查終於砸出水花。


經查實,2014年5月23日至2018年4月11日,陸克平實際控制四環生物期間,指使四環生物從事信息披露違法等行為“持續時間長、手段特別惡劣、涉案數額特別巨大,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並造成嚴重社會影響”,因此對陸克平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且合計罰款2734萬元。


顯然,四環生物的轉型之路仍很漫長。


試金石與裸泳者


總體看,受疫情影響,眾多醫藥股出現大漲。


西南證券表示,受新型肺炎疫情影響,優質醫藥龍頭成為宏觀經濟環境下更加確定性增長的資產,繼2017年以後醫藥很可能再次成為市場追捧投資方向。據非典經驗,中長期角度看對醫藥產業影響比較有限;從短期看,對口罩、大輸液、干擾素等業績影響較明顯,一季度業績很可能超預期,其它的偏概念居多。


中信證券認為,中期來看,醫療需求只會推遲,但總量不會減少,重點關注疫情過後業績邊際改善的企業。長期來看,醫療衛生費用的投入會繼續加大,醫藥板塊值得重配。


專家表示,重大公共事件面前,看似不起眼的消息,都可能引發民眾的狂熱衝動。這種盲目的從眾心理,有一個專屬名詞叫做羊群效應。從海王生物、四環生物兩家與疫情關聯不大的企業股價走勢看,市場不乏盲目追風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放眼醫療板塊,像海王生物、四環生物這樣受新冠肺炎疫情刺激而股價大漲,但缺乏基本面支撐的醫藥股不在少數。目前來看,疫情過後,這些企業面臨的風險大於機遇。


顯然,減持潮下,一場大疫,是一臺測壓器、一顆試金石、更是一道價值分水嶺。最終可以測出一家企業的真實實力、成長價值、責任誠心。


也基於此,對於海王生物、四環生物這樣暗含諸多問題、麻煩事不斷的企業而言,一時運氣,救不了基本面。如想改善業績、增加資本信心,呈現長期價值效應,上述企業還要夯實基本功,增加產品競爭力。


尤其是在醫改進入深水區,行業分化行情加快的當下。如何破壁瓶頸、精準創新、高質量發展,是每個藥企的一顆價值試金石。


大潮退去,才知誰在裸泳。箇中表現值得海王生物及張思民、四環生物及孫國建深思,銠財也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