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想到又做到》針對自動、衝動、常見三種行為該如何應對?

《如何想到又做到》針對自動、衝動、常見三種行為該如何應對?


作者肖恩對人的行為背後的規律感興趣,他不僅研究人們為什麼這樣做,而且還研究人們該怎麼做,才能達到目標,在這一點上,被“影響力”之父西奧迪尼誇讚說,做到了別的科學家沒有做到的事。


在生活興趣方面,他被稱為做什麼都能成功的人,無論是炒股還是玩樂隊,或者是在斯坦福大學教學生,他都可以將事情做到各領域的優秀,可以說人形的書籍推銷利器了,是一個大寫的“想到就能做到”的人。


本書從大腦科學開始,講述了一個人由內而外的改變,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內容,分別是大腦的思維邏輯特點,利用自我意識的力量做出改變,以及行為的改變。


《如何想到又做到》針對自動、衝動、常見三種行為該如何應對?


一、大腦的思維邏輯特點


1、極度容易


大腦傾向於做更簡單的事,事情越簡單,人們越容易堅持,我們把這個叫“極度容易”。


如果一件事情是有障礙的,那麼大腦就可能會選擇放棄做這件事,但如果你知道怎樣消除障礙,那你就更可能堅持下去,從而進行改變


消除障礙的方法包含控制環境、限制選擇範圍、創造路線圖


舉個例子,Keep App。


第一,控制環境。


keep app裡面社群的內容基本都是在討論運動減肥,營造了一股全民健身的環境感,讓我們有一種“找到同伴”的感覺,認為健身也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第二,限制選擇範圍。


keep將你想要的運動效果做了分類,但是每個類別下面的選擇不會很多,不至於讓你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哪個為好,過多的選擇會讓你的選擇變得困難,選擇太多會讓你難以做事。


第三,創造路線圖。


keep的視頻中給你規劃好了整個運動過程。你只要輸入你想要什麼效果,你就能得到相應的運動視頻,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健身動作,而且它連休息時間都給你考慮好了,不用費腦子,也不要費時間調鬧鐘,只要跟著做。


由此可見,懂得順應大腦思維,明白大腦喜歡容易做的事情,那麼我們就要讓事情變得簡單容易,從而有助於我們堅持和改變。


2、行為轉為習慣


行為要能轉換為習慣,包含兩個過程。


第一,行動在前。


要先改變行為,意識才會跟著改變,作者將這個順序稱為神經記憶。


行為的執行,和人們怎麼看待自己有關,自我認同是改變過程中的關鍵部分。


只有你開始行動了,大腦才會意識到你可以持續地做這件事。這是自我認同的開始。


例如,寫作業。


如果你大部分時間都能堅持寫完作業再休息,那麼,到了下一次,你還是會選擇先寫完作業。


一是因為這已經成了你的慣例。二是因為把作業寫完形成了一種自我認同:你是個能把事情“幹完”的人,你過去的行為表明,你會寫完作業再休息,你需要與這種自我認同保持一致。


行動在前是習慣養成的第一點,再簡單的行動都比大腦邏輯縝密的想象有用。


大腦的神經記憶,可以方便而快速地重置思維的方式,只要你開始行動了,它們就會讓人重新認識自己,讓人堅持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重要的是,從最簡單的行動開始。


第二,反覆銘記。


將重複的行動轉變為習慣,當我們反覆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大腦就會銘記這個行為。


大腦不斷尋找讓任務變得容易做的方法,把重複的行動,變成不需要太多思考的習慣。


一旦習慣建立起來,大腦便達到一種穩定的平衡狀態,並能夠放鬆下來。


如此一來,行為就變成了習慣。


總的說來,行動產生結果,結果產生自我認同,自我認同讓我們再次行動。而重複的行動又產生習慣,習慣讓大腦感覺簡單,大腦感覺簡單,就會繼續重複的行動,從而帶來改變。


3、致命吸引


人們為什麼對巧克力上癮?


因為當我們吃巧克力的時候,大腦會噴發一種叫做多巴胺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傳遞興奮和快樂的信息,讓大腦想要繼續吃巧克力,繼續感受愉悅。


帶來多巴胺的物質,可以稱為獎勵。


當大腦感到做某件事是有“獎勵”的時候,行為就更容易堅持。


最好的方法是讓過程變成獎勵,讓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就充滿著趣味,這也會帶來持久性。


這裡有兩個概念。


一是快修,指每一次做某事時都有獎勵。


也就是說,獎勵要迅速得到,讓獎勵和行為產生聯繫性,不能拖個半天才拿到獎勵。


例如,你今天背單詞了,父母就馬上獎勵你吃蛋糕。


二是妙修,指每一次做某事,不一定有獎勵。


和快修相比,妙修的獎勵是不連續的,讓人開始對獎勵“脫敏”,擺脫對其的依賴


比如,通過讓人更加頻繁的做某事,通過讓人保持一定的期待感,通過更大的獎勵等。


拿讀書舉個例子,假設你喜歡讀小說,但你希望養成讀專業書的習慣。


先用“快修”方法:


下班之後你先拿出想看的小說開始讀,但是要給自己設定一定時間,到點之後就開始讀專業書。兩個時間段不斷循環,在這過程中,小說就是獎勵。每一次晚上閱讀的時候,你都會保持這愉悅感。


再用“妙修”方法:


堅持一段時間後,你可以用“妙修”來逐漸減少對獎勵的渴望。你依舊可以閱讀小說,但是不是每天晚上都讀。隔段時間,你又重新看看能帶來獎勵感和愉悅感的小說。這就是獎勵在過程中的靈活運用,比起物質獎勵,精神上的獎勵能更加的持久有效


而且當你的專業書讀得足夠多的時候,你的知識積累多了,在專業上你也就有所進步了,考試的時候也更得心應手了,這就是更大的獎勵,會比“快修”的短平快獎勵帶來的幸福感更具持久性


總之,大腦喜歡簡單的同時,也喜歡獎勵,合理運用“快修”與“妙修”,會對行動產生持續的影響。需要強調的是,最好的方法是讓過程變成獎勵,讓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就充滿著趣味,這也會帶來持久性。


《如何想到又做到》針對自動、衝動、常見三種行為該如何應對?


二、利用自我意識的力量做出改變


1、階梯模型


指將你的夢想或是目標,分割成可以簡單完成的一個個小步驟,像走階梯一樣一步一步實現它們。


簡答地說,就是有計劃的列出行為步驟,專注於小步驟讓人更容易堅持。


大的階梯可以劃分為夢想、目標、步驟三類。


夢想,三個月以上才能完成。


目標,分為短期目標,一週到一個月;長期目標,一個月到三個月。


步驟,一週以內完成的任務。


例如,創立了世界知名的可汗學院醫學課程的裡希·德賽為自己制定的社交能力建設計劃。


上大學之前,他的目標是讓自己擅長社交能力。具體步驟為,開始通過通訊軟件,每天找陌生人聊天。同時循序漸進的增加聊天時長,讓步驟的難度一點一點增加。後面還給自己增加不同的挑戰,讓自己接觸不同種族,不同背景的人聊天。


到大學之後,他開始和陌生人交流一分鐘,後面再增加難度。


採取階梯模型的意義在於,一是確定自己的行進方向,二是避免產生畏懼心理,三是讓堅持更加容易


2、社交磁力


社群創造了社會紐帶,融入社群的需要,讓人難以停止任務。


這種“磁力”體現在:


一是遵守社交規範。


為了順利的加入其中成為成員,你要先了解這其中的社交規範。


二是與社群人員建立聯繫。


當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和其中的人員建立聯繫,就更難脫離這個社群了。


三是自我效能感。


社群給了人們賦權感,這權利不一定是實際的可操作的權利,也可以是你感覺你能控制生活而得到的權利感,也可以稱之為“自我效能感”。它是預測是否能堅持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


如果積極參與社群、融入度高,並且得到了榜樣或者導師的引導,那麼你就更可能實現持久改變。


3、要事為先


你認為重要的東西,對你選擇做什麼有著很大的影響,也就是重要的事情更容易堅持。


對於看上去沒有截止日期的事情,可以採用兩種方式進行。


一是未來干預法。即用對未來的想象,讓人們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


二是視覺化。即藉助圖片來進行思考,將虛擬的事物,夢想變得實際,變得重要。


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將你想要改變的行為列出一個清單。


然後,將相應的圖片收集來。


過程中,時刻提醒自己這是你希望的未來。


這樣做帶來的好處,一是讓目標變得更加重要,二是讓你更容易堅持下去。


總之,為了讓你堅持行動,做出改變,使用階梯模型可以讓行動更加容易,使用社交磁體可以讓改變難以停止,使用要事為先可以讓結果更有保障。


《如何想到又做到》針對自動、衝動、常見三種行為該如何應對?


三、行為的改變


1、區分不同的行為類型


一是自動行為,指人們出於無意識做出的事情。


二是衝動行為,指人們在受到內心強烈驅使或在憤怒的狀態下所做的事情。


三是常見行為,指的是人們反覆做的事情,至少在做的時候,他們有部分時間是有意識的。


例如,吃零食。


自動行為:當你坐在凳子上工作,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已經在吃零食了,但你甚至沒注意到是自己什麼時候打開包裝吃起來的。


衝動行為:你突然有強烈的衝動,想要打開一包零食開始吃,或者是你在受挫折的時候突然很想吃零食,在這個過程中你是知道自己的感情是如何影響行為的。


常見行為:你經常在打開電腦的時候,同時打開一包零食,已經養成習慣了,和衝動行為相比,你更容易意識到你在做什麼。


2、利用行為對應的方法進行改變


用上面的吃零食舉例。


一是自動行為。


處於自動行為的人們,並不會覺察到自己在自動做某件事。


當想要改變的時候,那些需要有意識關注所做之事的方法是不管用的。因此,需要利用大腦的思維特點進行改變。


首先,極度容易。讓吃零食變得不容易,比如將零食剔除出我們的生活範圍。


其次,行為轉為習慣。停下吃零食時,讓大腦意識到自己的改變,在不斷的重複過程中,將不吃零食變成習慣。


最後,致命吸引。用健康食品作為替代品。如果是因為嘴巴閒不下來,用堅果或者水果進行替代;如果是因為喜歡零食脆脆的口感,用纖維餅乾進行替代。


二是衝動行為。


當一個人行動屬於衝動行為時,需要運用自我意識的力量的方法,因為人們在做衝動行為時是能覺察到的。


首先,階梯模型。將戒零食的過程分成幾個目標步驟,先從停止吃糖分高,油分高的零食開始。


其次,社交磁力。加入或是創立一個健康飲食的社群,每天發佈自己的戒零食動態。


最後,要事為先。將自己想要的健康性感的馬甲照片放在桌子前,或是將水果蔬菜照片放在桌前,告訴自己遠離零食是很重要的行為。


三是常見行為。


對於常見行為,以上方法都可以。


因為人們做常見行為的時候意識最多,你容易清楚的感受到,你是怎麼漸漸減少這樣的行動的,或者是怎樣形成習慣的。即,意識參與越多,越容易產生改變。


總之,不同行為類型,對應不同的解決方法,自動行為可以利用大腦的思維特點進行改變,衝動行為可以自我意識的力量進行改變,常見行為則可以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改變。


總結一下,一個人把想到變成做到,首先可以運用大腦本身的特點,從相對容易的行動開始,讓行動產生結果,結果產生自我認同,自我認同再次產生行動。而重複的行動又產生習慣,習慣讓大腦感覺簡單,大腦感覺簡單,就會繼續重複的行動,從而帶來改變。


與此同時,為了行動堅持下去,使用階梯模型可以讓行動更加容易,使用社交磁體可以讓改變難以停止,使用要事為先可以讓結果更有保障。


最後,對於已有的行為,區分不同類型,如果是自動行為,可以利用大腦的思維特點進行改變;如果是衝動行為,可以自我意識的力量進行改變;如果是常見行為,則可以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改變。


總之,合理運用各種方式方法,將有助於我們想到又做到。


以下是筆者整理《如何想到又做到》的思維導圖。


《如何想到又做到》針對自動、衝動、常見三種行為該如何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