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料看真實的漢景帝

導讀:

漢"文景之治"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盛世。劉邦於驚濤駭浪中奪得天下,後經惠帝、呂后、文帝和景帝的無為而治,修生養息,民生得到極大恢復,國家恢復到一個空前的安定富庶的局面。對於這段歷史,《史記》中有這樣的描述:

——"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會滴垂拱,高後女主稱判,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檣,衣食滋殖…"

"文景之治"久負盛名,文帝也是歷史上公認的好皇帝,口碑很不錯,因此人們習慣上將景帝也歸納到一起給予很高的評價。歷史真是這樣的嗎?為什麼七國之亂會發生在景帝時期,難道真的是他運氣不好嗎?其實稍微研究一下史料,就會發現許多不吻合的地方。真實的漢景帝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從史料看真實的漢景帝

漢景帝

一、好利無能,薄情寡義

景帝繼位之後,諸侯藩國做大,一定程度影響到朝廷號令,有識之士皆認為應該加以壓制,以扭轉尾大不掉的局面。其中晁錯最為堅決,認為必須削藩!對於晁錯的意見,景帝是接受甚至滿心歡喜的。但由此引發七國之亂時,景帝立馬把晁錯推向最前面,企圖以殺晁錯來平息眾怒。景帝這種想法不僅天真,也顯得很沒有擔當!如果沒有文帝留下的將才周亞夫、竇纓,七國之亂的結局如何還很難說。

從史料看真實的漢景帝

七國之亂

景帝打算封小叔子王信為侯,被周亞夫為首的一眾大臣反對。因為漢高祖有"非劉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的遺訓,王信一不姓劉,二沒有功勞,沒有封侯的資格。這個理由是很中肯的,也是為了國家大計出發。只是周亞夫當庭反對,絲毫沒有給景帝顏面,於是仇恨的火苗在景帝心中種下。不久之後,景帝以周亞夫為其父製作陪葬兵甲而沒有支付足夠工錢為由,將其關進大牢,甚至對其謀反的誣告也採取默認態度。完全不顧周亞夫彪炳千古的功勳,也沒有絲毫感念其諫言的衷心。周亞夫悲憤交加,絕食而死。這都是景帝一手造成的。周亞夫死後,景帝仍然封王信為侯。可見景帝不僅無情而且厚黑。

景帝的兒子榮,曾經被封為皇太子,因故被廢后封臨江王。景帝四年,榮又因侵犯宗廟外牆而被召回京。對於這個兒子,景帝不但沒有絲毫教育感化的動作,反而直接指派酷吏郅都審查他的案子。榮又悔又怕,不慎惶恐之下自殺於藍田牢獄。曾經被立為太子,至少說明父子間有過一段很甜蜜的溫存期。然而在被廢后,父子間的感情彷彿一夜之間就消失了。養不教,父之過。不論孩子做錯了什麼,父親都應該給予教育挽救的機會。可是景帝沒有,還間接逼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可見他何其無情。對於景帝的薄情,王世貞有過這樣的評價:

——"景有三冤臣焉:大夫錯、丞相亞夫、臨江王榮。嗚呼!文德遠矣。"

二、為政嚴苛,興酷吏而缺能臣

從史料看真實的漢景帝

酷吏當道

初漢之治的精髓在於崇尚黃老,推行無為而治。但在景帝時代,為政卻是偏於嚴苛的。景帝為人器具狹窄,無容人之量,又薄情寡義,所以他的手下難免產生眾多的酷吏。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這個道理。景帝時代不長,酷吏卻赫赫有名,比如被人看做蒼鷹的郅都,比老虎還兇狠的寧成,暴戾的周陽由等等。老百姓在刻薄皇帝和酷吏的雙重統治下,民生淒涼,漢初崇尚無為而治的政治風貌悄然改變。

景帝生性寡薄,手下沒有什麼知心的大臣。開封侯陶青、桃侯劉含等本來就沒有什麼才幹,加之跟皇帝不知心,其政治作為就更低。要說寵臣,那就更少。周文仁勉強算一個。但比起文帝手下的趙談、幸鄭通、北宮伯子,乃至武帝手下的李延年、孫炎就差得太遠。景帝對其父留下的愛臣鄭通,由妒生恨,想盡辦法將其逼死。當然,沒有寵臣也可以說成是景帝的優點。但是不要忘了,寵臣也好,愛將也罷,考察一個臣子是否合格的關鍵在於是否有作為,是否能夠多做有利於國家的事情。景帝手下雖無寵臣,但他們的作為也鮮見於史料。臣子不行,皇帝當然是有責任的。

三、器具狹窄,錙銖必較

對於漢景帝的胸襟,史料上沒有正面的評價。太史公稱他"不任儒者",意思是他不能容忍讀書人。因為漢景帝本身就是一個不太願意受禮教束縛,做事比較任性的人。

他做太子時,文帝給他安排了一個篤守禮法、規規矩矩的人做老師,這個人叫石奮。石奮的才幹雖不能說是出類拔萃,但作為帝師,其對禮法的研究和造詣卻是足夠的。景帝繼位後,石奮仍然對景帝要求比較嚴格,態度或多或少有些居功自傲,免不了師長的派頭。對此,景帝很不以為然,不耐煩,常有壓迫之感。於是想盡辦法將其調到外地,好使自己放縱手腳。石奮的下場還算好的。

另一位帝師,張釋之,在景帝做太子時曾批評他"不敬"。薄太后從中解釋才讓他免於懲處。景帝不但不悔過自新,反而對張釋之記恨在心,每每不能忘懷。景帝繼位後,張釋之因這段過結而恐懼難安,於是以黃老之道來避禍。他想盡辦法,最終以當面謝罪的方式緩解景帝心中的怨恨,以求善終,但其結局仍然免不了被貶謫為淮南王的相國。張釋之的後代也受到打壓,其子張縶為官僅至大夫而止。對這段歷史,司馬遷為其不平,言"(張)不能容於當世,故終身不仕"。

從史料看真實的漢景帝

史記

結語:

縱觀漢景帝一生,董份有這樣的評價:

——"孝文紀備載詔令德澤。而景紀止書年月,贊中亦止及七國一事。蓋景帝不及文帝遠矣,意固有在也。"

史料中對文帝的仁義德行記載詳實,而對於景帝的卻相對稀鬆,讚頌中也止於七國之亂,其他並沒有過多的記載。可見對歷代史學者而言,景帝與文帝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

漢景帝為人刻薄、胸襟狹窄,沒有擔當,錙銖必較,作為一個最高領導者,他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這在諸多文史中均得到明確的印證。但是,景帝生在一個不錯的時代,前任為他鋪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礎,只需要將父輩的道路繼承下去就會獲得理想的政績,這一點他無疑是做到了的。七國之亂雖由他而起,最終也由他而止,可以說是善始善終。因此公允地來評價,漢景帝雖然文治不及其父,武功不及其子,但畢竟較好地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也算勉強合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