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作者 | 冬瓜麵包樹


面對肆虐的病毒,廣大網民們被迫開啟了沙發、餐桌、床三點一線的肥宅生活。除了吃了睡,睡了吃,沉迷於遊戲、追劇之外,相信很多人也跟上流君一樣,過上了被健康卡支配的生活——


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量體溫,隨後在各個地方彙報打卡,包括但不僅限於班級群、小區群、公司小程序,甚至還有可能是健身教練、提琴老師,只有安心寫下“正常”或是“健康無症狀”,這一天才算是正式開啟了


然而每個人在信誓旦旦地彙報健康背後,卻是自己打個噴嚏都要緊張半天,家人咳嗽一聲空氣都變得沉重起來,誰都沒有料到,2020年的目標陡然間就變成了活著。在健康彙報的背後,是無數小心思的切磋和較量。


part.1

被健康彙報更改了的作息


為了解大家在家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少單位都要求及時彙報健康狀況,設置了五花八門的健康彙報形式,線上打卡、調查問卷、拍照上傳……認真填寫健康狀況彙報成為員工們每天新的KPI。


健康彙報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卻蘊含著諸多技巧,一有不慎,很容易造成許多誤會,比如最起碼應該知道人體的正常溫度是多少,千萬別手抖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連續三天37℃以上,班長看到時怕是嚇出了一身冷汗。上流君只想偷偷猜測,這位童鞋的生物課是不是體育老師教的?


還有些童鞋,秉持著嚴肅認真的態度,將自己每天的身體狀況事無鉅細報告,“報告,我今天咳了十三下,擤了一次鼻涕。”是個有畫面感的健康卡了,就是領導看了可能想打人。


不過呢,有難度的並不是彙報什麼內容,真正令人感到頭禿的的是:在規定時間內的健康卡,和我規律的晚睡晚起的作息也太不一致了吧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自從有了健康彙報,從此與睡懶覺say goodbye。八點打卡就算是幸運的了,偏偏還有讓早上6點半就打卡的,並且每天形式還不一樣,今天拍起床照片,明天寫打油詩,老闆你這麼想我不如多發點紅包哇。


還有些時候,明明是你彙報身體狀況,結果爸媽比你更上心,專門做頓早飯,本來想打完卡就睡個回籠覺的你,吃個飯就清醒了一大半。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面對有些沒有強制規定彙報時間的單位,腦洞大開的網友們想到了新的解決方案:睡覺之前向組織彙報情況。不僅完美解決了早起的問題,還能遇到不少一起熬夜的“道友”們。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但如果恰好你的領導對員工“特別關心”,你就永遠也不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彙報時間。晚點彙報,領導覺得你太懶;早點彙報,領導又覺得你沒休息好,怎麼做都是錯。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被逼無奈的網友們只好將眼光瞄準了每天在家上網課的弟弟妹妹們,可憐弟弟妹妹們小小年紀,卻承受了他們不該有的重擔,不僅要每天早晨六點起床上課,還得幫睡懶覺的哥哥姐姐們彙報身體狀況。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part.2

一邊彙報健康一邊憂慮健康


雖然大家每天在進行健康彙報,彙報內容都是“健康 ”,但總有人心裡充滿了焦慮:“啊,我打了個噴嚏!咦,嗓子有點不舒服,該不會是那啥吧?!我剛才好像呼吸困難了,誰來救救我……”


為自己健康狀況焦慮的網友們總能時時刻刻把新冠肺炎的症狀牢記於心,發熱、頭疼、全身乏力、乾咳、咽喉疼......出現任何一個疑似症狀,都要糾結很久。如果自己有點小感冒,或是鼻炎犯了,心裡都得嘀咕半天。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在家待著還好,要是不得不出趟門,路上看見人都要躲得遠遠的,即使從頭到腳戴上了頭套、雨衣、鞋套全副武裝,也並不能減少心裡的慌張。


甚至還在內心上演了一場緊張的諜戰大戲:不戴口罩出門=謀財害命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尤其是各種新聞報道一出,什麼無症狀病人、檢測好幾次都檢測不出來的病人,焦慮效果瞬間加倍,分分鐘代入自己,並認為自己已經病入膏肓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唯一能讓自己感到欣慰的,就是感到肚子餓的時候,“新聞說了,沒有食慾是症狀之一,那我應該沒事哈。”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有時這種焦慮不光是對自己健康的擔心,還有對家人的擔心,家裡有誰咳嗽一聲,打個噴嚏,就會神經緊張一下,

不由自主腦補出一場聚集性案例的大戲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哪怕是沒有接觸史的男朋友,也得居家隔離安排上,每兩個小時彙報一次體溫,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如果說以上這些焦慮都還是有點依據,還有些同學,在家吃得好喝得好,玩手機玩多了眼睛疼,睡覺睡多了頭暈,也要懷疑是不是病毒“穿牆而入”,甚至還交代好了遺言。


找爸媽一看,本來緊張兮兮的媽媽聽說你睡覺睡了12個小時,一下輕鬆下來:“害!哪有什麼病!你這孩子就是欠收拾!”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part.3

孩子,網上查病才是病啊


一般來說,總擔心自己得病的網友們,接下來的動作就是掏出手機,蒐集各種信息進行自我排查,但結果總是:本來只是很輕微的症狀,越查越胸悶,越查越焦慮


網友們一點點對著官方報道仔細對比自己的症狀,拿出福爾摩斯探案般的細緻將自己的症狀“明察秋毫”,平時求之不得的信息檢索能力居然能在病毒帶來的“心理折磨”下飛速提高。


即使自己的症狀不在官方通報的症狀裡也依然覺得不舒服,只能再去反覆搜索,一個症狀換七八個關鍵詞不停地搜索,一分一毫的小細節都不能放過。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百度指數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爆發之前,“症狀”一詞每天的日均搜索量不超過500次,病毒爆發後,“症狀”一次的搜索次數成倍增長,最高日均搜索率有8000多次。同樣搜索頻次最高的還有“發燒”、“咳嗽”、“咽喉痛”等關鍵詞,可見充滿焦慮的網民並不在少數。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網上查病,彷彿自帶buff加成,本來沒什麼問題的小病,愣是也能開啟“絕殺”功能,分分鐘癌症起步,讓人心裡更加驚恐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有時還會讓人不知該哭還是笑:明明是吃了火龍果導致那個啥有了顏色,網上查病能給你整個腸癌;明明是男生下腹疼痛,網上查病建議你切除卵巢;以及查了半天嘴裡長了黃色的東西,以為自己就快只剩三個月了,結果發現是一顆黃豆殼……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在網上搜索完病情,本來都“安排好了後事”,到醫院一檢查,原來就是吃多了不消化,頭一次覺得醫生的叮囑如此溫暖如此令人感動。


伴隨著焦慮的行為可能是這樣的:一天測十次體溫,無數次感受自己的呼吸,無數次測脈搏,稍有風吹草動就緊張到呼吸困難。
更嚴重的是,哪怕在線問診無數次,醫生都說建議先觀察,還是會不放心地直接奔醫院去抽血、做CT,肺炎是沒得,但可能快得精神病了……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些網上查病的回答,其實是複製粘貼過來的,每條1.5元,誰都可以自問自答,這樣的搜索結果,你還敢信嗎?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所以啊,還是借用醫生的話:

孩子,沒事別網上瞧病,沒病都能給自己嚇到。真的有哪裡不舒服,大家最好還是通過官方渠道在線問診,或者做好防護去醫院,尋求專業的診斷,而不是自己隨便對號入座。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因為疫情被迫宅在家的日子裡,我們失去了許多平日裡不怎麼在意的自由,但也讓我們開始更加重視健康,總是疑心自己生病的背後,其實是我們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的表現。


只是有時候,這種焦慮需要有個限度,在信息過載的當下,我們更應該保持理性,相信專業。而比焦慮更重要的是,平日裡加強鍛鍊,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保護好自己,也是保護好家人。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還沒復工,這屆年輕人已經被每日健康彙報逼瘋了

戳“閱讀原文”,閱讀其他城市知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