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醫療機構如何應對疫情衝擊度過寒冬

疫情給社會辦醫帶來哪些挑戰和機遇戰略對路會迎來民眾對社會辦醫革命性的信任。疫情期間,給社會辦醫帶來了不小的損失,隨之醫院的的服務模式和經營模式必然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疫情對人們線上應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加速了互聯網醫療的應用於前進步伐。然而全國各社會辦醫在線上相關配套軟硬件是否能夠和線下的需求形成有效協調配合,這是考驗社會辦醫的一個方面。我們看到了國家出臺了相關補救和減免、優惠政策,但是針對當下社會辦醫的經營困境,或者說痛點,我們更希望國家能夠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重視,能夠在稅收、醫保、人力資源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和幫扶,幫助社會辦醫度過這次危機。

本次疫情,是我們國家的一次公共衛生事件,國家首先調動了公立醫療進行救治和抗疫,而社會辦醫似乎感覺自己不是醫療領域的一份子,雖然沒有接到政府的第一時間調遣,依然主動請纓請戰,湧現多諸多的社會辦醫身影奔赴疫情抗擊一線。

我們來分析一下,本次疫情前線需要的醫護人員更多的是呼吸科與重症科領域,而這兩個學科恰好不是社會辦醫所善長,或者具備的核心能力。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我們也能理解了國家在調撥精銳力量公立醫療的動作是,快速、有效、方便之處是正確的決策。

復工、復產?醫療機構如何應對疫情衝擊度過寒冬

2020春來了

社會辦醫在疫情過後,給民中路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是否還能繼續信任,或者說更加信任,政府是否通過本次疫情的總體情況,加大公立醫療的擴張,加大社會辦醫的關注?我們來看看,其實社會辦醫有他獨特的生存領域與服務價值,這些內容是公立醫院不具備,或者說不擅長,因為是公立醫院,因此在機制、精細化運作,資本支撐、人才流動、專項開展某個領域有著天然的瓶 頸。而作為我國醫療健康衛生事業,公立與社會辦醫二者有著必然的共生生態需求,不僅是國家的需求,更是民眾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場,就有生存和發展的潛能。二者是相互補充,相互共生的生態關係。

本次疫情,大多數的醫院門診量至少下降30%,甚至更多,經營收入也大幅下降,甚至有的醫院不得不選擇關閉。在這場無能能夠倖免的疫情面前,公立醫院也同樣收到巨大影響,公立醫院員工的薪酬待遇重要以績效為主,績效佔據員工收入的多半。病人量的繼續下降,必然導致員工績效待遇的大幅下降,因此公立醫院也是遭受傷害的群體。

這次疫情醫療衛生,或者說社會辦醫機構會有哪些思考。

1、非公醫療的身影與貢獻:通過諸多的社會辦醫在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們看到了社會辦醫的力量同樣得到了民眾的認同,比如樹蘭醫院、武漢第一口腔醫院、武漢瑞華醫院、武漢亞心、同濟泰康、愛爾眼科、黃石愛康、西安國際醫院中心醫院、美年大健康、北大國際醫院、武漢普仁醫院、佛山禪城醫院、武漢濟和醫院、北京瑤醫醫院等紛紛主動請戰,在保障自身醫療服務的基礎上派出醫療精英團隊奔赴疫情一線,與公立醫療及社會各行各業通力協作、生死與共,共同打贏了這場疫情之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我們也看到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中國醫院協會民營管理分會在這場戰役中對社會辦醫進行了調動、組織、協調、幫扶、宣傳與表揚。

復工、復產?醫療機構如何應對疫情衝擊度過寒冬

圖片來源中國非公協會官微

2、在這場疫情大多數醫院門診收入劇減的態勢下,部分社會辦醫機構確同比往年,門急診、手術量並沒有下降的那麼嚴重,甚至還有一些急重症患者因在其他醫療機構無法收治的情況下轉入本院,比如婦產、腫瘤、老年重症、及其他。我們來思考,社會辦醫大多數醫院的急重症救治能力、收治發熱患者的條件是否具備,也是透露出我們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3、通過這次疫情,社會辦醫醫療機構,應該在患者分診方面需要全面加強與實施,要充分做好患者入口的分流和引導工作,分為普通患者、發熱患者、員工通道,患者進入門診大廳也應該根據患者的初步檢查和信息登記進行科學分流、隔離。要對患者及員工進行嚴謹的流行病史登記管理,第一時間排除隔離較為“危險”的患者。

4、醫療機構的防控與排查需要前移,防控在醫院門診大廳之外進行分流、分診,最大可能的避免交叉感染。要充分的重視院感工作的規範管理, 認真學習和踐行相關法規和操作規程,要吃透規範操作不能違規運行,流行病史統計調查到位,檢驗檢測規範。建立SOP作業流程和規範認真執行。

5、在院感及疾控方面人員的完善和補充是疫情過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特別在區域劃分、規章流程設計與培訓、院感防控能力掌握與熟練、疾控應急預感與實操、後傾保障等方面更需要做到前面。為員工創造安全、可靠、更有信心的工作環境,為患者提供嚴謹、可續、可靠的醫療服務,贏得患者信任。

復工、復產?醫療機構如何應對疫情衝擊度過寒冬

在為科室開會分享管理

6、目前我國互聯網醫院資質的機構近300家,已經一定程度的為全行業推進互聯網醫療進行了探索性的實踐和經驗總結,疫情的衝擊大大的改變了民眾對互聯網醫療的認知,大家待在家裡,不得不拿起手機上線諮詢、問診、購買等生活必須。就拿我自己來說也史無前例的到聯通營業廳辦了帶寬較大的家庭網絡,這裡有生活需求、工作需求,是剛性需求。因此作為機制靈活、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辦醫機構來說,加速互聯網醫療工作準備與醫療融合進程以順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實現經營轉型的。

7、院感疾控人員的配置、物資設施設備的配套籌備勢必會帶來醫院的經營成本加大,這也是大家社會辦醫成本的硬性指標,而且長期存在。

8、當下社會辦醫之的生存與發展考驗的運營能力的高下,考研的是對企業風險的耐心,考研的是員工效率與效能的提升,做好員工培訓、學習、演練,加強合規合法運行文化樹造,全面順應時代發展需求,聚焦患者、貼近臨床,成本管控,精細化運營是社會辦醫的一次大考。

9、醫療機構需要加大預防、初級診療的服務功能配備和服務能力推動。我在疫情期間做了多次醫療大健康公益講堂,也開設了一些醫院管理方面的課程,多次提到社會辦醫運營模式的轉型切入點在哪裡,應該是患者與亞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開展合規合法嚴謹的線上輕諮詢、輕問診,要有互利網思維,而非單一的經營患者思維,這是社會辦醫需要快步轉型的經營方向。如果線上醫療電子處方能夠在政策的推動下快速和社保、商保、醫保對接順利,會大大的提升線上醫療健康服務的進程。

總的來說,社會辦醫需要進一步加強依法辦醫、合規診療的步伐,加快提升管理能力和運營能力的進程,加快集團化平臺化的集群與抗風險能力培養,加快互利網醫療與線下醫療的深度融合。喜歡聽我課的朋友請關注我的微信bj-2013123或本平臺留言聯繫,這裡有你需要的醫療管理思想、醫療管理方式方法、醫療運營管理措施與落地策略。

復工、復產?醫療機構如何應對疫情衝擊度過寒冬

社會辦醫機構如何能夠及早復工又復產,需要做到哪些方面?我在下一篇的內容中重點介紹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