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十萬年薪,回老家找不到合適工作,只能做服務員,我該何去何從?

貝叔叔闖世界


看到你這一經歷,我想起了我一老鄉,他的經歷跟你也很相似!

2016年,在外面工作不是很順利,所以帶著一家子回到老家,他是工程技術出身,回去原本是想做信號塔工程的,結果發現家裡沒資源一直沒法開展,後面進了老家當地一家藥廠做技術工。其實,工作也算穩定,壓力也不算大,就是待遇稍微低了點,但是在老家,這個待遇也能讓一家老小生活無憂。估計是心太大,不願意接受這個待遇,老想著回到廣州。17年中,回到廣州,通過朋友關係找到消防工程的維護工作,但是現在也不好做,又說想回去老家工作。對於他這種情況,我認為與你類似。問題的根源在於,你們都為完全認識到自己的職業定位,未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對此,我有幾個建議供參考:

一、認真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為自己確定一個職業定位。如果你確立定位,對自己整個人生有規劃,老家沒有對應的工作機會,你就不應該回老家;

二、眼光不能太短視。或許,現階段的工作和待遇比較低,但凡事都要有個積累的過程,只有經歷磨練,獲得經驗,學得技術後,你未來的職業才有一個爆發期,厚積而博發,待遇自然能高上來;

三、長遠考慮。在回去之前,你沒有對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在回去之前就應該做好充分的考慮,分析利弊,做好準備才回去的。所以,短期內做服務員並不礙事,關鍵是你需要馬上思考,確立定位。

對於老家,基本穩定工作不是公務員、就是事業單位,極少有什麼像樣企業的工作機會。所以,基本兩種選擇:要不創業、要不考公務員。如果年紀還在35週歲以內,我覺得最好的選擇還是考公務員。

希望這個建議對你有用!


期貨求魔


所以說你閒著沒事兒回去幹啥……杭州或者寧波待著好了咯!我知道你說的“老家四線城市沒有發展機會”是什麼意思,因為全國來看都是這樣的,小地方沒有太多適合年輕人乾的公司,比如杭州的網絡公司科技公司一抓一大把,程序員可以活得很好;但到了小城市根本沒有杭州這樣旺盛的互聯網土壤,找不到心儀的工作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你回老家之前就該預計到的,這個一點也不奇怪。

你的處境是因為是家中獨子,父母不希望你遠遊,但你要知道你的人生最終還是自己的,在哪裡工作、生活,這麼大個人了要有點主見。我也認識一些因為父母的請求而留在小地方工作,三十好幾快四十了仍然找不到事業的方向——關鍵是,這些人往往都會流露出“我現在混得不好都是因為要在父母身邊盡孝被耽誤了”,說實話這種說法真有點叫人看不上。一個成年人,要對自己負責任,自己作出了什麼選擇,要勇於承擔這個選擇帶來的後果。如果連這點志氣都沒有,混不好了就賴父母拖累,挺沒意思的。說破天,最終的選擇不還是你自己作出的嗎?

至於題主說的,老家工作難找到要當服務員了,我覺得應該也沒那麼極端吧。你既然在杭州有賺到十萬年薪的本事,我相信你個人能力應該並不差。南方的商業氛圍非常濃厚,如果老家實在沒有喜歡的工作,那可以考慮先做個小本生意,自己當老闆。要麼呢抓緊時間考公務員,這樣你父母可能會更加放心。

說句題外話:以個人多年多地工作經驗來看,大城市適合打工,因為機會多,工資高;而小城市適合創業,因為有家庭支持和熟人人脈。這個思路題主可以參考一下哦。


吉姆妮成長日記


你好,非常明白您的感受。我也是是近年從北京回到江蘇,在北京的時候也有將近2萬月薪,但是回到江蘇之後可能連一半都不到。其實也是因為家裡要求,讓回到家鄉工作。

雖然落差很大,但是我還是硬著頭皮回來了。回到江蘇以後,我也沒有放棄,一直在找,總算在蘇州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所以根據您的經歷,我建議您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先不要著急,可以做個兼職服務員,但是儘量不要全職。邊兼職邊繼續尋找合適的工作機會。不光在本市,在周邊大城市都可以考慮。至於您父母如果有意見,也沒有關係,你就說可以在工作後買輛車,這樣來回就很方便了

2、諮詢一下你之前的朋友同事,能否幫忙引薦

我之前就有幾次是朋友幫忙介紹的,雖然最終沒有去(主要還是因為人情關係,不方便離職)。但是介紹的工作,都還是非常靠譜的。所以建議您也可以諮詢下之前的朋友或者同事,看看他們是不是有朋友正好需要您這樣的職位

3、多跟父母溝通協商,讓他們給與你一定的自由空間

您可以多跟父母溝通溝通,哪怕讓他們給與你兩三年自由發展的時間。如果這兩三年你真的能混得風生水起,想必以後他們也不會再對你有過多幹涉。

總之我覺得可能您還是需要多跟父母多多溝通,告訴他們你的想法。相信只要你說的合情合理,他們也會接受的。另外,就是在找工作的期間不斷提升自己,多學一些東西,增加自己的競爭力。這樣我相信,不管到哪裡,你都會有很好的機會~

希望你早日找到心儀的工作。


Hi生活菌


首先題主我想你回家之前就應該考慮到這個問題,首先回家即使是因為父母或者別人的建議,你也要自己有一個判斷力。

然後現在你如果去做服務員,你考慮好了做服務員的工作嗎?如果你只是因為目前這個狀態,已經疲於應對生活,從而選擇去做服務員,我不建議你草率決定。


一、經驗斷層,未來轉工作很難

如果因為暫時轉到做服務員,但是你沒有自己未來的規劃,你很容易自己就丟掉之前的一些經驗等,後面再想回到之前的領域還是很有難度的。

你這樣問,應該肯定不是想要一直做一個服務員的,所以要不要去做服務員一定要考慮清楚。即使要去也一定要考慮好後面工作的安排,如果只是將去當服務員當作一個過渡,你一定要考慮如果度過這一個階段。

要自己安排好這段時間每一個步驟要做什麼,通過什麼來做,一定不要沒有計劃就去做服務員。即使做服務員也要做個有計劃的服務員。

二、沒有隻能這個選項

也許因為目前地域、生存侷限,所以你選擇向生活妥協,先去做服務員。一定要明確是是你自己選擇去做的,而不是別人讓你去做的,只有這樣可以調動你潛意識裡面的主動性。

在《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裡面提到積極主動,要知道你是你人生的主人,也是因為你自己之前的選擇所以目前你的處境是這樣的。那就解決這個問題唄。你是有選擇的,你選擇向生活暫時屈服。

考慮清楚目前的處境,然後看看自己能夠做什麼,以後想要做什麼,列好計劃表,選擇最適合你的。


安妮職場說


搞不清楚你一個大男孩怎麼會因為親情的牽絆而淺嘗輒止。

就親情方面,你可以試著和家裡人溝通,定下一個時限,你還年輕,入股喲年輕不去折騰一把,往後餘生可能會後悔。

例如,給自己三年或五年時間,專心做事,在大城市闖出一片天不是沒有可能。

其次,很多人一生後悔的是年輕時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已經遇到了,還要放棄,去選擇一個根本不喜歡也埋沒你才華的事情,可能辜負了社會對你的培養。

再次,如果你的決心真的很堅毅,就勇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去熱愛,不要一心二用,可以經常回去看望父母,可能你留在父母身邊,也不一定能夠對他們照顧有周。

很多時候,並不是工作和親人不能兼顧,而是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無論回答的人怎麼建議,也許你應該聽從自己的內心,無論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都對得起自己,其次在考慮親人。


星辰不要懶惰


第一,從一線,二線,到三線肯定是會有落差的,但是如果可以細緻對比類別,也可以發現其中的規律,至於是否什麼是滿意或者達到之前的水準,這是有一個落差心理補償的,若是偏激到去做服務員,恐怕還不至於。

第二,則是反面。正好趁此機會說服家裡的父母,根據實際情況說服他們,通過落差的對比讓父母理解自己的處境,出去一片海闊天空,而且未來也可以給父母接到身邊也是一樣的選擇。

所以兩個維度,都是你可以選擇方向,但是有一個打前提,你自己究竟是哪一種想法,作為一個成年人,考慮父母的處境固然重要,但是從綜合考慮的角度看,你更應該尊重自己的想法。

你的想法

  • 發展自己的事業?

  • 做自己喜歡的事?

  • 賺更多的錢?

  • 過穩定的生活?

  • 過有挑戰的生活?

  • 過有質量的生活?

  • 更好的孝敬父母?

  • 聽父母的話?

  • 做一個媽寶男?

  • 還是做一個有主見,但參考父母意見的男生?

所以,先明確自己一些想法,然後再去考慮第一點,還是第二點的路徑。

第一個想法

這個想法就是按照父母的路徑,在自己的家鄉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當然前提是你的內心必須捨棄,你之前的十萬年薪的概念,或者在家鄉的平均工資水平就是5W呢,那你就不能用你在一線城市的水平去要求三線的水平。所以對於家鄉的工作你要做的是如下的思考。

  • 自己之前的經驗是什麼?

  • 自己之前的能力是什麼?

  • 自己的特長是什麼?

  • 哪些行業或職位是在家鄉可以匹配的?

至於薪水可以先放在一邊去,如果可以在家鄉站住腳,慢慢做起來也會是不錯的。

第二個想法

那就是按照你自己想法,繼續回到一線你熟悉的地方,當然你可以選擇說服父母,也可以毅然決然的離開,父母都是過來人,也一定會理解的。他們所擔心的不過是你一個人在外打拼的不容易,你要告訴他們放心,你一個人在外依然會非常的好。用你的生活來證明給你的父母。


但最終你還是要走你自己的路,而父母也只能陪伴你一段旅程而已,所以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應該是最重要的。


精益工作法


確實很難做決定,目前這也是很多人面臨的難題,留在老家,工作機會少,收入低,去外地工作機會大,錢賺的多。但無論幹麼都是利與弊的考慮,只要利大於弊就可以。




農民龍拍天下


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得走完



用戶62944695669


我親戚大學畢業回來找不到年薪10萬的工作 沒辦法去上海 現在年薪百萬


大大公子78398262


回杭州吧!我情況跟你的差不多,在自己家這邊找不到專業對口的職位,即使有,工資是上不去的,2000-3000連自己都養不活自己,重新折騰吧!我都三次折騰來回了,不過不同的是最後一次是我自己回家這邊創業了,最後也是燒錢啊,失敗的,單幹沒那麼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