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你觉得房价会涨还是跌?

隆昇伴您行天下


武汉疫情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它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本质,只是高速运行的列车点了一下刹车,开发商也做出了很多让步,本质上的价格但是没有降低。等疫情全面结束的时候楼市应该会有一波小阳春,同时央妈承担了疫情带来的很大一部分的损失。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一条心,有大家才有小家,有小家才能巩固大家。



熊猫哥谈房


疫情过后,房价是涨是跌其实只要稍微动脑子都知道,肯定跌,跌不说还可能引起债务危机,为什么呢?

一、就业下滑问题。各行各业都受疫情巨大冲击,特别是城市经济,你看到的所有行业都会受到冲击。就算开门了,大家也不可能像2019之前那样肆无惮忌消费。比如你敢大摇大摆去餐厅、酒店、ktv,商城、街边、旅游景点消费吗?我想很多人还是躲在家里,因为命很重要。这个病毒还存在变异和'超长潜伏期,那城市很多线下消费行业引来大量的亏损,那就业下滑、裁员、降薪甚至破产潮也会接撞而至。买房的都要断供,别说买房了,亏损的企业也要卖房还债,卖房越来越多,买房越来越少,这会导致房子供过于求,谁便宜谁卖的出去。

二、这次疫情以后,要是越防水,企业破产潮越厉害,为什么?这次疫情导致消费急剧下滑,如果放水导致通货膨胀,企业成本走高。会加剧企业早破产。出口也会大幅度下滑,内需不行,出口不行,那简直对经济致命了。

三、观念改变。这次疫情后大多数人会倾向去农村、城乡结合部、郊区,还有线上消费,集中城镇化完全被按了暂停健,有钱也不会买市里房子了,因为大家会清楚发生疫情、饥荒、战争就是团灭。在郊区和农村接触人少,人口不集中,最起码可以自保。


刘华银mark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国内多数行业冲击都很大,当然也包括房地产行业。那么疫情结束后,房价会涨还是跌呢?

一、疫情下休眠的房地产行业

自疫情爆发以来,为了积极配合国家防控疫情,全国110城房地产协会都发出了通知,房企暂时关闭了售楼部,中介机构也暂停了营业,期房建筑工地也被要求延迟复工。这也就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线下销售活动基本停止,期房建设进度被推迟,国内房地产行业进入了短暂休眠状态。

当然,房企为了维持资金链不断裂,纷纷开启了线上销售渠道,并加大了优惠折扣力度,试图通过线上看房促销来回笼部分资金,房价相对也就优惠了不少,至于成交效果如何,目前还暂未可知。但小黑个人认为不会太理想。

二、多地推新政救市

各地房地产行业陷入困境,但疫情暂时还未解除,房企告急,楼市告急,地方财政告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地紧急出台新政救市。

2月12日,西安、无锡两地分别出台疫情下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鼓励性政策,政策针对性较强,涉及延缓土地出让金缴纳、放松预售等层面,以鼓励企业投资拿地开工等。同时,江西房地产协会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建议,保障疫情期间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事实上,除了西安和无锡外,近日已经有不少地方政府就疫情对房地产市场造成的影响,发布了一些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都出台政策,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稳定房地产建设项目。

三、疫情后房价是涨还是跌

受疫情影响,房地产行业陷入困境,很多人认为疫情后房价会下跌。而多地针对楼市困境出台政策救市,是否意味着楼市松绑,疫情后房价是否会涨呢?小黑认为,疫情后房价会有1-2个月的小高潮,之后还是会以“稳”为主。

首先,疫情期间,现目前出台的政策基本上比较明确,主要是短期的应对疫情冲击,集中在应对企业现金流的问题,并不代表政策放松。同时,疫情正处于攻坚关键时刻,多数人都宅家不会出门看房,即使在线看房也不一定会马上成交,因此疫情期间房价会有所微跌。

其次,疫情结束后,房企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必然会有短时间的大力度促销,房价折扣相对会大得多。而疫情期间积压的购房需求,也会在疫情后短暂爆发,市场需求增加,房价下跌的概率不会太大。另外,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尽快恢复经济,对楼市政策或有适度放松。因此,疫情结束后的1-2个月,房价会有一波小高潮,但不会出现大涨。

最后,关于2020年的房价,总体还是会以“稳”为主。虽然受疫情影响,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但在2019年国家就已经明确,“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而且2019年底的几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了2020年楼市调控会坚持“房住不炒”,即使要“全面落实因城施策”,各地地方政府可以决定自己的地方性政策,可以放松限购甚至降低首付,但都必须要适度,必须要以“稳房价”为目的。

综上所述,疫情之后,房价短期内或会出现小高潮,但最多也就持续1-2个月时间,2020年房价总体还是会以“稳”为主,经历了疫情的我们,国民经济不能再经受大的折腾了。

我是小黑,房地产资深从业者,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请关注“文说楼市”,更多精彩好文等您来,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文说楼市


疫情只是把买房需求延后了,需求并没有消失,说房价变化前,先介绍一个影响房价的几个主要因素的变化:

1、利率和信贷政策会因为疫情变得更加宽松,当然国家会定向降息降准,尽量堵住资金变相流入房地产的渠道,但肯定不能完全堵住,对于房价上涨有利!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加快货币的贬值速度,持币是不合算的!

2、开发商回乡置业和小阳春的想法落空了,可能第一季度的成交量很惨淡,一些小开发商的资金链会比较吃紧,大开发商为了促进业绩,都存在打折促销的可能,疫情结束后,房价会比年前优惠一些!

3、疫情对全年的交房量和拿地量会有影响,对于缺房的城市,供应量的减少,房价有上涨的压力!

4、疫情持续时间的过长会对供应链打击,同时国内的热钱会加速逃离,如果两个月内结束国内除了湖北之外的疫情,影响将是可控的!

疫情过后,对刚需来讲,会出现好的购房时机,估计能省不少钱,下半年,热点区域会上涨,整个走势会跟节后股市复盘的走势差不多,但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是黄金坑,这就考察自己的眼力了!


普渡闲人


我认为,疫情对房价肯定有影响,但只是阶段性的低迷不会形成大跌,因为疫情会导致购房需求滞后,但不会消灭需求。我们可以对照2003年的非典期间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住宅投资达到10792.3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商品住宅房屋竣工面积33774.61万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额7955.7亿,相比2002年的6032.3亿,涨幅高达31.88%。

疫情期间成交量迅速下滑,楼市低迷。但当年8月之后迅速反弹。这年还是温州炒房客炒房的元年,年底温州炒房团包三架飞机看房,“一夜之间带走深圳新龙岗商业中心二期的上百套商铺”的新闻正是这时候发生的。

分析可以概括为:

1、今年的返乡置业行情彻底熄火。因为返乡置业集中在春节之后。春节赶上疫情,大家封闭在家中。疫情逐渐解除,大家也开始陆续返工,正好跳过这个档期。三四线城市楼市在自身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更是雪上加霜。即使短期内会迎来一波人为小高潮上涨,但会迅速下落回稳。

2、疫情结束后,一定会陆续出台购房利好政策。因为半年的冷市,一个季度的疫情,地方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地方财政尤其是对土地有依赖的城市,收支无法补平,只能通过短期刺激楼市,让老百姓买房来弥补之前的亏损。

3、如果4月份疫情能够结束,估计在五六月份,之前耽搁的小阳春行情会补发。虽说有反弹,但天花板极其有限,无法完成大涨行情。一来,购买力被前一轮大周期透支,还没修复,不能和2003年同日而语。二来4、5月之后,天气炎热,老百姓看房动力弱,传统淡季会抑制行情爆发。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疫情对房价的影响。


泰国佛牌哥


房价涨是不可能,跌则可以期待。

因为新冠肺炎,2020年楼市开局遇冷是事实。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1月全国百强房企单月销售额只有5097.05亿元,相较去年下降了12%。下跌12%,这是个不小的下跌幅度,足以令急需现金周转的房企心急火燎。更坏的形势可能在2月份。从目前的疫情发展看,房企想在2月份中下旬发力销售,可能性很小。而年前及过年期间,一般被视为楼市淡季,而十五以后被称为“楼市开年”,是一年中楼市的首个旺季。

不过,这个开市会延到哪一个月,尚需要看抗疫的发展情况。从目前一些地方的复工时间安排看,属于市政、防疫、民生的相关行业,在2月10日或之前开工,而2月15日则允许一些服务企业的行业复工,而房地产与中介则被安排在2月20日复工。当然这只是个初步安排,具体的还得看抗疫的具体情况。今天看了一条消息,说的是房企充分利用线上销售自救。感觉这并不会很管用,原因有二:一是现在人们没有心事去了解房子或房价,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去了解;二是房子作为大件投入,光靠线上而没有线下,起不了什么作用。

如果一季度销售变现受到大影响,那么房企一定会更着急。大家都知道大多数房企都是高杠杆、高负债。干这一行,如果没有这样的特征,反而会让人奇怪了。不过,本轮楼市调控令房企的融资通路收窄,资金被鼓励流向其他实业,而不是房地产业。融资通道有限,那么销售变现就很受倚重。

如今这个受倚重的方面受挫,疫情之后,房企大概率地会降价促销,努力争取更多的销售变现。

所以,疫情之后,新房价格极可能会跌。



香烟点火柴


疫情对房价长期没有太大影响,但短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是空前的。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行行业,时间就是金钱(碧桂园的高速开发即是证明)。房地产这2年被政策控制得很死(限价、摇号、限贷等政策)、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让很多房企在19年已经举步维艰,据统计19年破产的中小房企接近400家。

这次疫情让布局二三线城市的“反乡潮”梦想破灭,售楼部都在采用线上营销(此方法是无奈之举)实际效果可想而知。紧接着就是大量农名工无法复工使项目的生产建设无法跟上,当疫情过后你项目进度又达不到获取预售的条件,银行贷款利息又居高不下,开发商现金流极为紧张,必定会降价甩货获取现金流使企业活下去。这次疫情必然是压死部分现金流紧张的KFS最后一根稻草。 疫情,可能会让房地产在今年一季度没有表现,所以二三四季度就会更加频繁的推货,原本12个月的工作,现在压缩到6-9个月,一定会出现楼盘扎堆,竞争剧烈的现象;但反过来说,原本20万套新房的购买需求,也会集中在6-9个月内释放完毕。这样的结果会导致马太效应,优质楼盘抢得更凶,非优质楼盘可能会有一定的价格优惠来抢客。

短期内价格应该会有松动,购房政策也有可能有松动(如契税补贴:2008年汶川地震,成都房价直下下跌,人们都害怕电梯住宅,政府当即下令对地震后购房者契税减半征收)正如2003年的这场非典,导致中国经济在二季度创下9.1%的增速,比一季度的11.1%整整下跌2个百分点。因此,2003年的8月12月,也就是三季度开始,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明确提出了“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房地产历史上难得的高光时刻。

所以短期内房价会有所下降,对于长期房价

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希望对你有用。


Wwenyu


疫情不会对房价有太多的影响,房价本身由地价、建安成本、各种税费等组成,地价和税费由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国家宏观政策又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房价无法影响中国人对家的眷恋,对房的渴求,也就影响不了市场需求,也就不会对房价有太多的影响。当然疫情可能会改变人对生活的态度,可能会更珍惜当下,更尊重自然……





淡如云烟WYY


我不敢说,疫情结束之后,所有的楼盘价格一律下调,这样太不靠谱。但是有相当可观数量的新盘会打价格战。

为什么这么笃定呢?

老实说,让房企出血其实并不容易。因为绝大部分开发商宁可多发债,多借钱也不会降价促销。

因为市场上的小白向来是买涨不买跌的,房价涨的时候,即使连夜排队,需要百万验资也要买,房价跌的时候,即使开发商哭着喊着已经是赔到底裤的价格,大部分人也不认账。

更何况,如果降价的楼盘是老楼盘,前期买了房的业主,那是要砸售楼处维权的。

这都是以前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所以开发商不会轻易降价,除非到了发债融资难、销售回款也难,除了降价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

2

即使出台利好政策,也一时无法解决房企的燃眉之急。

比较关注房地产的朋友可能知道,最近两天很多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的对房地产利好的政策,不乏一些媒体和销售炒作,但总结下来,无非就是以下两种情况:

1、地方上发布减缓土地出让金交付、放开预售资金的监管等等政策。

2、部分城市房地产协会要求取消限购限贷等措施,积极救市。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利好是极其有限的。地方上的政策,根本目的是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至于房地产协会的一厢情愿,能不能执行也还不好说。

所以目前能救命的措施根本没有,对现金流紧张的公司来说,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如果接下来1-2个月依然没有销售额,很可能就是大房企割肉买房、小房企的生死抉择时刻。

我们来看更为关键的一些信息,来佐证如上判断:

1、从2020年1月25日到2月10日这段时间,95家典型房企完成春节发债融资的,仅仅有4笔,金额不足百亿,对比去年减少了86%。(数据来源:克而瑞)

2、更恶化的情况是,2020年3季度开始,房企们会进入偿债高峰期,如果2-3月融不到钱,卖不出房子,那很可能连债务都还不上。

3、还有一个细思恐极的数据:平安证券测算,A股上市房企货币资金对刚性现金流出的覆盖率是0.5年。也就是说在不考虑经营性收支的情况下,地产公司只能支撑约半年的工资、利息与税款支付。

如果考虑到经营活动流出(土地分期付款、预售房屋建安等),按照按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下降50%来看,地产公司只能支撑约3个月的工资、利息与税款支付。

看来不仅中小企业难,销售额千亿的房企也真好不到哪里去。这两天,旭辉集团CEO林峰说过让业内人感受至深的一句话:库存是房企的癌症。

「库存,特别是现房库存和滞重库存,就是消耗资金成本的癌症,会占用宝贵资金,吃掉仅有的利润。」

消灭癌症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快速的甩出库存。

3

乐观的分析,按照钟南山教授的说法,疫情有望4月份之前结束。那么4-5月份,是比较好的购房时机。

按照往常的惯例,开发商们每年春节后都会炒作小阳春,收割一波客户。

这么做,是因为开发商完全把我们的消费习惯看透了。一是大多数人有节假日拖延症。请想想,快到过年的时候,你是不是都没什么心思工作了,就想着赶紧放年假,即使有买房买车的打算,也习惯等过了年再说?

再一个就是,大多数事业、企业单位,都有年终奖,待遇越好的企业,年终奖越丰厚。拿了这么一大笔钱,不花都觉得对不住自己。

所以过年这段时间,市场上难得的积攒了一群有钱,还打算看房的人。换作你是开发商,不抢收一波,你也不好意思。

不过今年小阳春肯定泡汤了。疫情的影响,彻底打乱了这波抢收的节奏。

疫情过后,考虑到大家对疫情的恐惧,开发商不会立刻做出现大规模的开盘、选房活动,即使售楼处正式营业,也是逐渐的、陆续恢复带看量。那么大概在4-5月份这段时间,就是一个成交的空窗期。

空窗期是你进入的最好时机。这个时期多数人还在观望价格、担心疫情影响、甚至没有具体的买房目标,市场刚刚觉醒,开发商会拿你当亲人一样对待,尽可能给予最优惠的价格。

总的来说,我认为上半年的成交量不会很乐观,出现抢购潮的概率很低,小阳春也不会这么快反弹。

上半年买房捡漏的机会,可能比下半年要多。

推演下半年的走势:

最先一波入场的,永远是刚需。后续的市场情况,要看刚需群体的成交量带动。

如果成交量比较乐观,那么偏向于改善、投资的群体会第二波进入。市场也会由冷转热,由跌转涨。

所以不排除下半年市场小热的情况。


黎明戈影像记


疫情时间首先我们要推测疫情接下来的形势和可能结束的时间。这对楼市行情趋势至关重要。这里援引1月28日下午,钟南山院士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新华社的专访实录里面的几句话。1、疫情不会全面大爆发2、一周左右时间见分晓,疫情会达到顶峰3、整体疫情不会像非典那样连续5-6个月那么长时间这句话基本给整个市场吃下定心丸,而背后有充分的论据支撑着这个观点。


我们拿2003年的非典来对比说明。很多人说,“当年非典并不是因为研制出了特效药,而是非典不喜欢炎热的气候,所以在2003年的7月份自行褪去,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怜悯。”这句话一半对一半错。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和非典是亲戚关系,但本质都是病毒。病毒必须在动物体内才能存活,一旦离开宿主的身体,少至几分钟,多至几天必会死亡。它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例如你打个喷嚏,飞沫飘到别人的口、鼻、眼睛就会形成传播,病毒寻找到新的宿主,便开始大量繁殖、危害。因为病毒和人体细胞生存环境相似,所以人类一直以来都没有研制出任何可以治疗病毒的方法。一旦感染,只能通过打激素或者提前注射疫苗,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消灭病毒。讲这些硬干货的原因是告诉大家。


当初非典不是因为气候而散去,而是举国上下“一级响应”,大家每天洗手消毒,人与人之间充分隔离,切断了病毒的所有传播路径,才把病毒彻底封杀了。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全国“一级响应”的时间显然要比2003年非典快的多。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几乎一周时间,全国上下一级响应,人人之间充分隔离。之前担心乡镇防控疫情意识差,会成为重灾区,于今发现防控效果非常好,村书记们因村施策,把老百姓们安排的明明白白。大家这段时间安安稳稳呆在家中,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所以我们在一周时间内切断了病毒的二次传播路径。现在最应该关注的就是一次传播:武汉在1月23日封城之前,因春运涌向全国各地的人群,这是目前疫情最不稳定的因素。前几天武汉市长说,截止1月22日,武汉大约向全国输送了近500万人口。


因为从去年10月份开始,全国楼市就已经进入了漫漫低迷期,金九银十变成了铜九铁十。但结婚还得买房子,孩子还得上学,购房需求每天都会存在,只能日日积压。本来会在春节过后集中爆发,但又迎来了疫情,所以完成了几乎半年的购房需求积压,这种情况除了上次非典以外,出现次数极少。疫情会滞后需求,但不会消灭需求。这个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也表现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住宅投资达到10792.3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商品住宅房屋竣工面积33774.61万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额7955.7亿,相比2002年的6032.3亿,涨幅高达31.88%。


疫情结束后,一定会陆续出台购房利好政策。因为半年的冷市,一个季度的疫情,地方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地方财政尤其是对土地有依赖的城市,收支无法补平,只能通过短期刺激楼市,让老百姓买房来弥补之前的亏损。

最后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社会和经济运行能早日恢复正常。国运即人运,让我们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