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为扼杀其他国家航空产业,美国出手了。近日,美国宣布考虑停售我国LEAP发动机,引发了媒体对我国商用大飞机C-919发展前景的担忧,不过这件事情比起东亚各国在美国阴影下努力发展航空产业遇到的各种麻烦,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C-919客机生产线。

但是,不论任何的制裁、禁售都不会阻止我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步伐,我们今天回顾一下东亚两强航空产业的发展,从中我们能够寻找到不屈的意志和顽强的发展,有这样的国家性格,我们还有什么可愁的?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首架C-919客机下线。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运-10飞机,我国第一架国产大飞机。

我们先看看日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算是拥有一定航空科技和工业链条的国家,日本在二战中有很多著名的飞机,比如零式战斗机、97式攻击机、1式轰炸机等,这些飞机在二战的初期确实霸气一时,也让美国头疼了一阵,当然后来美国的战斗机,比如P-51“野马”战机、B-17轰炸机等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的技术水平,但是美国对日本初期造成的空中威胁记忆犹新。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日本支线客机MRJ,由丰田公司开发。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二战后,美国一开始对日本的航空工业进行了限制,不允许日本发展战斗机、运输机等军用飞机。但是,由于美苏冷战的开始,以及苏联在全球各地对美国构成的严重挑战,在上世纪50年代后,美国逐步给日本松绑,尤其是航空产业上,一改过去的封锁,变成了全力扶持,帮助日本逐渐突破了航空技术的限制枷锁。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日本C-2运输机。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但是任何产业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体系和规模,尤其是像航空产业这样的高精尖产业,一旦失去项目拉动,衰落会非常快,但是重建起来就难于登天。日本从二战结束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这期间的10多年没有对航空器材进行研究,相关研发能力已经枯萎,研发人员都转移到了西方大型航空企业,或者直接改行到其他行业,制造飞机的生产线也都停止运行,产业链条被打断了。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日本恢复航空发展后,面临着材料性能不够、动力技术欠缺、没有风洞设施、没有现代化飞控编写技术等难题,一直到P-1巡逻机服役前,日本都没有国产成功任何一款飞机。但是美国一直都在努力帮助日本恢复航空产业,美国把波音客机部分机体的制造放在了日本,向日本出口了F-15J战机的组装生产线,甚至许可日本组装制造F-110涡扇发动机。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日本P-1反潜巡逻机。

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终于在这几年逐渐突破产业重围,自己发展了F7-10大涵道比发动机、C-2中型运输机、P-1反潜巡逻机(搭载4台F7-10发动机),日本航空产业初具规模,开始向更高端发起冲击,研发了MRJ支线客机(还在试飞阶段)、“心神”隐身战机验证机、OH-1侦察直升机等飞机,并且引进了F-35隐身战机的组装生产线,未来,日本将会向五代战机、大型运输机、大型客机领域发起挑战。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日本的F7-10大涵道比发动机。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和日本航空产业因美国而衰、因美国而荣不同,我国的航空产业的发展则是一篇波澜壮阔的自力更生的故事。1956年7月,我国自己制造的首架歼-5战斗机完成试飞,我国开始自己量产制造军用飞机的历史;1958年9月24日,“北京1号”支线客机试飞成功,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国的民用航空制造能力就开始快速发展,迄今为止,我国航空工业成体系的发展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北京1号,我国第一架国产客机。

到现在为止,我国在战斗机领域先后制造过歼-5、歼-6、歼-7、歼-8、FBC-1“飞豹”、FC-1“枭龙”、歼-10、歼-11、歼-15、歼-16、歼-20、FTC-2000等战斗机,还曾经研发过歼教-1、初教-5、初教-6、K-8、教练-9、教练-10等教练机。这些战术战斗机覆盖第1代到第5代战机等全部系列,并且涵盖了歼击机、攻击机、教练机、歼轰飞机等诸多类别。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ARJ-21客机,我国的支线客机。

在军用运输机领域发展出运-7、运-8、运-9、运-12、运-20等运输机,同样涵盖了从小到大等多种型号。民用客机上发展出ARJ-21、运-10、C-919等多款客机,除了运-10发展失败外,ARJ-21已经投入商业运营,C-919已经进入争取适航证的阶段。在直升机领域也发展了直-5、直-9、直-8、直-18、武直-19、武直-10、直-20等多种直升机,涵盖了运输、反潜、搜救、攻击、侦察、通信、预警等全部领域。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在航空发动机上,发展出涵盖涡喷、涡扇、涡轴、涡浆等全系列发动机,最新的涡扇发动机方面,则发展出涡扇-9、涡扇-10、涡扇-18、涡扇-13等多个型号,涵道比覆盖小涵道比(涡扇-9、涡扇-10、涡扇-13)、中等涵道比(涡扇-18)、大涵道比(涡扇-20)等多个领域,推力也覆盖了小推力到大推力的全部领域,可以说,我国已经可以靠自己发展出轻型、中型、重型先进战机,轻型、中型、重型先进运输机、轻型、中型、大型客机等全系列的飞机。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世界上能够像我国这样把航空产业发展出全面体系的,只有美俄两个国家,就连英德法等欧洲国家都做不到,他们只是在个别领域有特长,但是在航空产业的完整程度上,完全无法和中美俄三强比拟。就如英国只能发展罗-罗发动机,没有自己国产的战机、运输机、直升机、轰炸机,法国和德国也只是联合才能制造大型客机,他们都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出全体系航空产业。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教练-10教练机。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FC-1“枭龙”战机。

可以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我国已经稳步接近航空产业一流行列,即将达到望美俄项背的水平,在这个技术井喷的时期,任何外力的制裁都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美国禁售LEAP,也不会改变我国已经建成全体系航空产业的现实,在这个基础上,我国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攻克CJ-1000A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技术难关,就算是拖慢几年,也不会影响最终C-919投入运行的结果。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直-20直升机。


美国阴影下的东亚航空产业,一国突破重围,一国接近一流

图为武直-10武装直升机。

要知道,我国能有今天航空产业万花齐放的局面,是在西方国家对我国航空产业进行限制、禁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体现的是一种坚韧顽强的精神,一片科研人员航空报国的赤子之心,可能C-919确实会因为LEAP的禁售,而延缓发展,但是正如我们团结起来抗击疫情一样,中华民族从来都是坚强不屈的,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我国航空产业的崛起,我们很快就能迎来航空工业春暖花开的那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